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实用表格模板)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公章: 会计主管: 填表日期:
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签字):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
16 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
17
总分机构纳税人
18
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25%)
19
总机构
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 25%)
累计金额
——
20
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50%)
21
分配比例
分支机构
22
分配的所得税额(20行×21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
项
目
本期金额
1 一、据实预缴
2 营业收入
3 营业成本
4 利润总额
5 税率(25%)
6 应纳所得税额(4行×5行)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7 减
9 应补(退)的所得税额(6行-7行-8行)
——
10 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
11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
12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1行÷12或11行÷4)
13 税率(25%)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实用表格模板)

受理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公章: 会计主管: 填表日期:
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签字): 代理申报中介机 构公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受 理专用章:
7 减免所得税额
8 实际已缴所得税额
——
9 应补(退)的所得税额(6行-7行-8行)
——
10 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
11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
12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1行÷12或11行÷4)
13 税率(25%)
——
14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12行×13行)
15 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
16 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
17
总分机构纳税人
18
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25%)
19
总机构
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 25%)
累计金额
——
20
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50%)
21
分配比例
分支机构
22
分配的所得税额(20行×21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2015年版)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税款所属期间:自 年 月 日 至 年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将承担虚假申报、偷(逃)税的法律责任。
2.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使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 本表“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栏,填写税务登记证号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3.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三、各列次的填报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
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
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四、各行次的填报1.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1、第1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2、第18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9行至第22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1、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2、第25行至第32行,由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汇总纳税)纳税人填报。
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 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次的填报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
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
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四、各行次的填报1.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16
总机构
填报
总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7+18+19)
0.00
17
其中:总机构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5X总机构分摊比例0.00%)
0.00
18
财政集中分配应补(退)所得税额(15X财政集中分配比例0.00%)
0.00
○是 ●否
预缴税款计算
行次
项 目
本年累计金额
1
营业收入
2
营业成本
3
利润总额
4
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5
减:不征税收入
6
减:免征税收入、减计划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金额(填写A201010)
7
减: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写A201020)
8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9
实际利润额(3+4-5-6-7-8)\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一般企业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
跨省总机构行政区划
提示:总机构在外省的分支机构申报时,请先选择跨省总机构行政区域
按季度填报信息
项目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季度平均值
季初
季末
季初
季末
季初
季末
季初
季末
从业人数
资产总额(万元利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2020年04月01日 至 2020年06月30日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空白表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 纳税人识别号 : 纳税人名称: 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 1 2 3 4 5 6 7-1 7-2 8 9 10 11 12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减: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农林牧渔项目所得减免额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实际利润额(4行+5行-6行-7行-8行) 税率(25%) 应纳所得税额 减免所得税额 其中: 高新技术企业 软件企业 集成电路企业 动漫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 过渡期优惠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其他 减: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税额(11行-12行-13行-14行) 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 本期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9行× 1/4或1/12) 税率(25%)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20行× 21行) 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 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 总分机构纳税人 总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15行或22行或24行× 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 例) 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 分支机构应分摊比 总机构 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15行或22行或24行× 例) 其中: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 总机构已撤销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 —— —— —— —— 金额单位: 人民 项目 本期金额 累计金额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31 32
(整理)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1、第1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2、第18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9行至第22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1、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2、第25行至第32行,由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汇总纳税)纳税人填报。
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厦门发票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税率(25%)
11 应纳所得税额(9×10)
12 减:减免所得税额(填写A201030)
13 减:实际已缴纳所得税额
14 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
15 本期应补(退)所得税额(11-12-13-14) \ 税务机关确定的本期应纳所得税额
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税款计算
16
总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7+18+19)
17
其中:总机构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15×总机构分摊比例
0.0000000000%)
18
总机构填报
19
20 21 分支机构填报
财政集中分配应补(退)所得税额(15×财政集中分配比例 0总.0机0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分摊所得税额(15×全部分支 机构分摊比例 0.0000000000%×总机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分摊比例 0.0000000000%) 分支机构本期分摊比例
分支机构本期分摊应补(退)所得税额
附报信息
高新技术企业
□是 ■否
科技型中小企业
□是 ■否
技术入股递延纳税事项
□是 ■否
按季度填报信息
季初从业人数
季末从业人数
季初资产总额(万元)
季末资产总额(万元)
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
□是■否
小型微利企业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
企业所
得税税款月 纳所税属人
识纳别税号 人 名预称缴: 方式
企业类型
预缴税款计算
■ 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 ■ 一般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 □ 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
□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
行次
项目
本年累计金额
1 营业收入
■是□否
经办人: 经办人身份证号: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受理人: 受理税务机关(章):受理日期:
2 营业成本
3 利润总额
4 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5 减:不征税收入
6 减: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等优惠金额(填写A20调减额(填写A201020)
8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9 实际利润额(3+4-5-6-7-8) \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