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谭萍
2015-2016年桦甸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获部省市县优名单

34 A
小学英语
王翠
桦甸市第二实验小学 县优
35 乌鸦和狐狸
小学语文
张金凤 桦甸市第二实验小学 县优
36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初中化学
常青
桦甸市金沙乡中学
县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 Section B 2a—3b Self check
初中英语
曹立新 桦甸市金沙乡中学
县优
38 寄给青蛙的信
小学语文
苏海霞 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县学优
毕波
桦甸市永吉小学
市优
130 十、寓言--狼和小羊
小学语文
王丽娟 桦甸市永吉小学
市优
131 第3课 银屏之声--演唱--DO RE MI
小学音乐
戴长宇 桦甸市桦郊中心校
市优
132 Unit 4 At the farm--A
小学英语
丁宝珠 桦甸市第八小学
市优
133 3.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
79 有理数的乘法
初中数学
80 Section B 2a—3b Self check
初中英语
81 20、香菱学诗
初中语文
82 第10课 秦末民族大起义
初中历史
83 两代人的对话
初中思想品德
84 第3节 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
85 6 散步
初中语文
86 唱响自信之歌
初中思想品德
87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初中语文
学校
等级优
桦甸市金沙乡中心小学校县优
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县优
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县优
桦甸市公吉乡中心小学 县优
桦甸市榆木桥子中心小学县优
寻找身边的感动

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活动内容:2011年的暑假,和我们小组的成员走向社会,来寻找我们身边的感动。
活动时间:2011年7月15日——2011年9月1日活动地点:各社区、农村、医院活动人员:范秋莉、倪晨晓、李渊、沈雍栋报告撰写人:姓名:范秋莉学号:3101238001学院:信息工程专业:10光伏班级:10光伏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原是一切真、善、美的根本爱一直存在,爱一直在蔓延,而身边的感动,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有徐本禹的支教;有丛飞放弃自己的治疗去帮助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爱如火炬一样在传承着。
我们踏着这份传承着的爱,在2011年的暑假,和我们小组的成员走向社会,来寻找我们身边的感动。
然而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最美妈妈”吴菊萍救了妞妞事情。
我们从人们口中得知了很多关于“最美妈妈”的感人事件的片段。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仅仅把爱心局限于自己,局限于家人,就能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就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因“彭宇案”和“药家鑫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还有好人”,也不敢轻易行善的社会,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正在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市;从一次感动,到一片赞美;从一种牵挂,到一场洗礼。
一位用双手托举生命更托举出真善美大爱的“最美妈妈”,感动了杭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爱的世界没有力学定律”。
根据物理公式演算得出,吴菊萍在接到妞妞的瞬间所承受的重量超过了300公斤,从物理力学上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
除了母爱,还有什么能够解释这样一个奇迹?面对铺天盖地的荣誉和鲜花,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真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但当7月2日那天,她冒着生命危险,毅然伸出双臂徒手接下从10楼坠落的女童妞妞后,谁又能说她普通?正是她以左臂多段粉碎性骨折为代价,给了妞妞一线生机!她因疼痛而略显苍白的脸上不时绽放乐观的笑容,她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精选多篇)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精选多篇) 第一篇: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
这一感人事迹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
202*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相约,回家共度中秋。
202*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事迹7月26日,全国妇联作出决定,授予吴菊萍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7日,记者在浙江杭州的富阳骨科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这位被网友誉为“最美妈妈”的年轻女性。
她的手臂吊着绷带,不过人看上去精神很好,说话时总是随着情绪的起落露出各种笑脸。
医院为她准备了单独的病房,房间里挂满写着温馨话语的千纸鹤,这是单位同事给她的祝福。
在采访过程中,杭州市监狱局的团员代表带着鲜花来慰问吴菊萍。
吴菊萍的事迹传播开来后,深深感动了这些同是80后的公安干警,身材娇小的吴菊萍成了他们的偶像。
他们说向你学习,吴菊萍还是憨憨地笑。
吴菊萍生于1980年,嘉兴人,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刚刚7个月。
7月2日中午,吴菊萍家住的杭州市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内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窗口坠落。
在女童即将落地的一刹那,吴菊萍用双臂接住了孩子。
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吴菊萍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尺桡骨断成三截。
医生为吴菊萍进行了保守治疗,不用开刀,用中医手法整复,将骨头复位。
幸好,半年之后,她的手臂可以完全康复。
高空坠落后被吴菊萍抱在怀中的两岁女孩妞妞,在昏迷10天之后奇迹般的苏醒,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也能叫“爸爸妈妈”了。
爱是幸福的源泉

《爱是幸福的源泉》
演讲者:华龙区东环路小学四一班辅导老师:武红梅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华龙区东环路小学四一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吧!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的一句表扬就是幸福,对于爷爷奶奶,儿孙的一句问候就是幸福,而对于盲人,手术后看到第一束阳光就是幸福。
爸爸妈妈总爱说我很幸福,的确是啊,在我的世界里,没有性别的歧视,没有曲折的经历,没有衣食冷暖的困扰,拥有的是爸爸妈妈细心地照顾,爷爷奶奶精心的呵护,老师同学真诚的帮助。
是的,沐浴着爱的阳光雨露,我就是那棵幸福的小树。
记得二年级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绘画兴趣小组,可是因为生病好几天都没有上课,结果比赛时我被刷掉了,我心里很难受,决定以后不再学习绘画了。
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就安慰我说:“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只要你继续努力,爸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于是我又继续学习画画,直到去年的书画比赛中,我还得了二等奖呢。
家人的爱就是我幸福的源泉,只要心中有爱,幸福就无处不在。
亲爱的朋友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用真心挥洒爱的甘露,让我们的爱给他人带来幸福吧。
你听说过英雄教师谭千秋吗?那充满大爱的翅膀将成为永恒,他虽死犹生,他是幸福的;你还听过最美妈妈吴菊萍吗?在灾难面前伸出双手,虽然手负重伤,但她
却是幸福的。
你一定听说过索道医生邓前堆吧?28年坚守在条件恶劣的怒江边,无怨无悔,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心里踏实,幸福满怀。
朋友们,因为有爱,所以幸福,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生活;让我们满怀真心,关爱他人;让我们都来做爱的小天使吧!因为爱是幸福的源泉。
谢谢大家!。
7岁女孩受邀戛纳,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伴侣2020.9COMPANION/2020年3月,世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戛纳电影节向华语纪录片《金籽贝:地球,你好吗》发来邀请函,祝贺其入围戛纳电影节展映单元。
这是一部以7岁女孩金籽贝的视角来探讨人与动物、人与环境深刻关系的记录片。
金籽贝的妈妈起初只是想让女儿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这个世界,从小培养孩子爱自然、爱社会、爱他人的品行,于是她带着孩子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公益旅行。
这一路走来,小女孩被国内年轻导演金华青看中,将其行走的过程拍摄成了一部名为《金籽贝:地球,你好吗》的纪录片,从中国唯一的驯鹿养殖地大兴安岭到灯火辉煌的重庆,从大漠孤烟直的腾格里沙漠到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非洲罗兴亚难民营……没有什么比孩子拥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更加珍贵。
希腊克里特国际电影节也给金籽贝的妈妈发来邀请函,希望金籽贝能够担任“中希文化宣传大使”。
走进罗兴亚难民营在苦难中孕育公益心唐诗,80后,重庆人,毕业于天津大学。
与身边急于向孩子灌输知识和特长的家长不同,唐诗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品质是否高尚、善良、懂得感恩。
自2013年女儿金籽贝出生后,唐诗更是把善良、有爱心作为家庭教育的关键词。
然而在如今的社会中,蜜罐里泡大的孩子身边也都是衣食无忧的小伙伴,他们很难体会到生活原本的艰辛。
有一回,唐诗为了让贝贝不浪费粮食,特意给女儿讲了一篇《悯农》。
她逐字逐句地告诉女儿什么是“一粒粟”,什么叫“锄禾”。
唐诗细致冗长地说了一大堆,贝贝却瞪着一双眼睛懵懂地看着她,似懂非懂。
从那时起,唐诗觉得应该找个机会带贝贝走出圈子,看看外面的世界。
唐诗期盼的机会很快来临。
有一天,一位北京的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和贝贝一起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孟加拉国的一处难民营的探访活动,为孩子们送去礼物。
难民营是什么样,唐诗完全没有概念,她唯一知道的是那里穷困潦倒,人们过着和贝贝截然不同的生活。
唐诗考虑再三,决定带贝贝一起前往,她不想让女儿只是站在苦难的边缘围观。
临行前,一位专注公益的导演辗转联系到唐诗,表示希望能将贝贝的行程拍成纪录片。
五年级写人我真正的好朋友

我真正的好朋友
“红尘中,那是你的有几个真正的朋友,这份情,不要不在乎。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便想起好朋友潭静。
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当她助人为乐的品质却伴随我到永远……
潭静是我课外班的好朋友。
她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小姑娘。
那双乌黑的眼睛是那么炯炯有神,一张红润的小嘴总是微微一笑,几乎看不到他苦恼的神情。
她梳着两个小把子,搞形式,小把子经常来回摇晃。
她平时不爱说话,但她总是用眼睛和我们交流,还有,就是她那份品质。
那时我常常想起的一件事,有一次,我们背着包一起去上课。
在路上,我兴高采烈的给她讲起我们学校的事情,全然不顾周围怎样。
这时,一辆小轿车,正快速地向我使来,还发出声音。
而我没有察觉到。
还在神采奕奕的讲着。
潭晶好像听出声音了!猛地转身一看,车马上就要接近我了!就在那千钧一发之时,潭晶缓过神来,用手把我推向马路边。
我愣住了,潭晶急忙问我有没有受伤,我望着她,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有一次,下课了,潭晶神秘的把我拽到角落里,恳求我帮忙。
原来,潭晶认识了一个因贫困并且失去双亲的小女孩,想让我捐助点钱,我听了,不以为然。
觉得潭晶也太善良了,万一是骗子怎么办?潭晶猜出了我的心思,便把我硬拉到了那个小孩家,我心一软,给了她5元钱。
后来我才知道,潭晶每月都要给这个小姑娘生活费,并照顾她,
可她并不富裕呀!
课外班结束了!但我们之间的友谊之桥没有断。
不管距离多远,我们永远是真正的朋友!。
2023年感人事迹演讲稿_2

2023年感人事迹演讲稿2023年感人事迹演讲稿1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网络中、媒体中经常出现抱怨好医生越来越少的声音。
好医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目光犀利、所向披靡,还是温柔亲切、勤奋聪慧、美丽动人等等。
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裘法祖院士解释说,立德,就是指做人;立功,指做事;立言,指做学问。
所以说,先做好人才能做事、做学问。
好医生首先就应是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好人。
具体而言,好医生应有“三项标准、四种精神”,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艺术的服务,四种精神献身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及协助精神。
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在阳光下最可信赖的人,一是给予生命的父母,二是能够拯救生命的医生。
“健康所系,姓名所托”,因此医生是崇高、神圣和闪光的职业。
作为一名医生,打铁自身要硬,医生要帮忙病人,首先要有扎实的功底,要有帮助病人的能力,所以首先要专业知识、能力过硬。
这个可以从一个方面看分为三种,只看报告不看片子的不是好医生,先看报告后看片子的是较好的医生,先看片子再看报告的才是好的医生,这就是能力的体现。
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为祖国的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才能。
否则就是有心无力。
几乎每个人都会讲,除了医学专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以外,还要爱心、同情心以及沟通技巧,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医德。
因为医生要面对的是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物体,这就要求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要求有自身道德规范,才能从事这个神圣的职业。
病人来看病,不但存在身体上具体的疾病,更可能存在心理上的不安、焦虑、惶恐等,好的医生不但能看病,更要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处境。
医生从患者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整个过程中,医生怎么处理与病人的关系显得比较重要,合适的问题及良好的态度,以及赢得病人的信任是获取信息的前提,病情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它们的利弊都必须详实的告知病人本人,让病人自己作出选择。
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

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胜利小学五年级二班刘苑馨在一天,我们班消息最灵通的史成文对我们说:“小金要来我们班啦!”我们都兴奋不己,立即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争先恐后的问:“是吗?是吗?……”,“你敢确定吗?……”,“你……”。
这天终于来到了,老师领着一位身着朝鲜民族服的小姑娘走进了教室,她长着一张红扑扑的脸蛋,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头上挽着一个很美的发髻,老师告诉我们她就是小金花。
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拥向小金花的座位,七嘴八舌地问:“小金花,你好,欢迎你成为我们的新朋友!”“小金花,你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吗?”“小金花,你……”。
从这以后,小金花就成了我们班的一员,她常常给我们唱歌,唱得悦耳动听,深得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喜爱。
小金花还常常给我们讲战斗故事,我记忆最深的是在爱国主义主题班会上,她跟我们讲了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救落水少年崔莹的那件事。
那是一个冬天,部队奉命调到后方休息,1月2日清晨,部队早操过后,罗盛教拉上战友宋惠云到河边练习扔手榴弹,四个朝鲜少年在泥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栎河上玩得欢快。
突然,崔莹掉进了冰窟窿,说时迟,那时快,罗盛教扔掉帽子,飞快地奔向少年落水处。
他一边跑一边脱去棉衣棉裤,到水处,“扑通”一声跳进了冰窟窿里。
这是零下200C的严冬,刺骨的河水立刻冻得罗盛教浑身发冷。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崔莹,急忙用肩膀将崔莹托出水面,崔莹眼看就要抓上来了,可是冰塌了,崔莹连人带水又掉进了水里。
罗盛教又找到了崔莹,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将他顶出水面。
这时,宋惠云找到一根电线杆了,崔莹抱着杆子被拖了上来,然而罗盛教却没有再浮出水面……班里静悄悄的,小金花的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我们这群红领巾泪流满面,被罗盛教叔叔的精神所打动,中朝人民的友谊真是万古长青啊!接着,她又给我们讲了朝鲜大娘的故事,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感受着中朝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讲到动情处,小金花禁不住轻轻地哼起了《捣米谣》……最后,我们班的同学们手拉手和小金花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这欢乐的声音飘出窗外,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2005-01/2837','',''2837————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谭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教学重点、难点: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由一首诗引入课题(课前,配乐,学生朗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师:这是九岁的小女孩刘倩倩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一首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女孩。
(师板书课题)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爷爷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齐读突出“小”2、检查预习: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请你打开学案(师出示)一、基础达标”1、2小题指名回答,提醒注意—多音字。
同位用红笔互批;汇报,全对的表扬,有错的纠正。
3、那么,卖火柴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来谈一谈。
学生谈。
(可怜、穷苦、美丽等)师:是的,阅读同一篇文章,会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感受,真好。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里面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你所谈到的这些感受的。
二、品读感悟女孩的可怜(1—4段)1、第一自然段,指导悟出可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来,放开声音读一读。
(出示第一段话)(1)再来读一读第一句话:“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齐读)a读到这个“冷”字,(课件突出:冷)就能想到它背后的信息,是告诉我们——天气。
再往下读,我们还会发现有一个字:雪。
(课件突出:雪)它又告诉了我们——季节。
那黑呢?(课件突出:黑)——告诉了时间b看,当你细读每句话时,就会发现在重点词的背后能读到更多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阅读一句话时,就是要抓住重点词,反复咀嚼,细细地品味,读出背后的信息,内在的感受。
c冷、又有雪,再加上黑,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天气恶劣、自然环境寒冷(板书:寒冷)把我们阅读到的感受送到句子里面再读这句话。
指读。
(指导用两种形式朗读:一种是由强到弱,一种由弱到强。
师: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
(2)是啊,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小女孩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细读这一段的后几句话,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分享给我们。
a、学生默读b、交流。
“赤着脚”——小女孩很穷苦,大冬天却是“赤着脚”“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摇篮”——夸张。
说明非常大。
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师:是啊,一个“摇篮”读出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冲”“吓”——小女孩非常的恐惧(板书:“恐惧”)2、就在这样恶劣的、寒冷的环境里,小女孩充满了恐惧,没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a、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谁也——。
”换一种说法(变换句式)也就是说:“这一整天,小女孩——,小女孩——。
”b、同学们仔细想想这个句子,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别人的角度——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c、好一个冷漠无情!我们回过头来再联系一下第一自然段,这还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对,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对小女孩来讲,可以称得上是——雪上加霜!d、你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反复推敲,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并把读到的信息或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这就是我们平时阅读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叫作——批注。
3、下面就请你试着从三、四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看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了你,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或其他,批注在旁边。
(出示要求:先自己读思,再同位交流)a、“又冷又饿”(批注:饥寒交迫)谁来读读,体会女孩此刻的饥寒交迫。
(板:饥饿)b、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
而且课文还写道,“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说明富人家很有钱,而小女孩却在这个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饿着,形成鲜明的对比。
c、好一个鲜明的对比!女生读——“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男生读——“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师: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种强烈反差,可是作家的匠心独运之处!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更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我们也学到了作者的一种表达方法——对比。
d、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板书:孤独)e、“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你注意到了段间的联系与把握。
(体会:家庭环境的冷淡)—是家庭的穷困,让亲情也荡然无存。
(小结、想象: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个饱受着寒冷、饥饿、恐惧、孤独折磨的小女孩,此时,你会渴望什么?)三、5次点燃火柴,感悟小女孩的痛苦1、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家庭环境的冷淡,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讲都是冷酷的!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要点燃这些没有卖出去的火柴。
请快速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
看她一共点燃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你从中有何体会?任选一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出示温馨提示——说明要求:先自读思考,再大组交流)2、交流:一共5次。
每次看到了什么。
师引导说出。
(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和第五次看到慈爱的奶奶。
)3、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齐读)出示:“火柴又一次熄灭了。
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的墙……”4、饱受这样苦难的小女孩,饥饿可以不说,寒冷可以不谈,面对爸爸的责打可以忍受,可面对唯一疼她,爱她的奶奶的离去,她实在是舍不得,于是,她喊道——(1)(师范读):“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2)请同学们也试着将自己的感受喊出来吧。
(多元评价:恳求、祈祷、无助、迫切!)(3)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她怎么恳求奶奶?女生读:(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我想,最后,小女孩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微弱的火柴的亮光中,她要极力挽留住奶奶,于是,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呼喊道, 男生一起来——(4)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流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生:(配乐朗读,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四、唤起同情心1、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
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小女孩的生命。
一个美丽的天使就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嘴角还挂着微笑。
2、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写在学案纸上吧。
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行。
(配乐学生动笔,之后汇报。
)师评:你们给小女孩送去了祝福和关爱,送去了温暖与同情,你们真是善良的孩子。
五、留下思考(请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1、出示:“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
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
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
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写下了这段话。
看来,读书(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提出疑问、进行思考——2、老师也写下了一点思考:老师读——师: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
只要你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生: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
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板书设计:22、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现实)(美好的幻象)——虚实结合寒冷(温暖的)火炉饥饿(喷香的)烤鹅恐惧(美丽的)圣诞树孤独(慈爱的)奶奶教后反思: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新教育的浪潮中,在提倡分组学习,利用导学案引导学习的模式中,如何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她在利用课文来教阅读,一直是我所感到困惑,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这节课结束以后,反思本节课,至今沉淀于心的有收获,也有遗憾:为让这个久远而悲痛的故事给现在幸福而无忧的孩子以震撼,以思考,我力求透过课文进行课文深处的设计。
时刻关注了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挖掘文本价值的时候始终立足于文本语言,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对标点符号的推敲,对口语交际的训练,对感情朗读的指导,这些都没有脱离课文,都是在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让语文学习变得富有情趣,细微处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的朗读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用心揣摩与体会。
学会批注。
在老师引领的前提下,放手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写自己的批注。
在学生谈感受以前,给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空间。
在教师指导朗读以后,让学生能够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学生读书就读出了自己的感情;。
于是,课堂不再是教师展示自己风采的地方,也不是展示教师解读能力的场所,课堂成了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地方。
当然,因为刚刚开始使用学案,并要组织分组学习,由于不够熟练,在课堂上也出现了慌乱,时间的把握不够合理,今后还要进一步熟练,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从容不迫,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