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习题答案
食品工程原理课后题答案

序论1. 解:从附录查出:1kcal=1.1622×10-3KW·h=1.1622W·h所以:K=42.99Kcal/(m2·h·℃)=42.99Kcal/(m2·h·℃)×(1.1622W·h/1kcal)=50w/(m2·℃)。
2.解:从附录查出:1kgf=9.80665kg·m/s2,所以1000kg/m3=1000kg/m3×[1kgf/(9.80665kg·m/s2)]=101.9kgf·s2/m4.3. 从附录查出:1mmHg=133.32Pa,1℃=K-273.3。
则新旧单位的关系为:P=P’/133.32; t =T-273.3。
代入原式得:lg(P’/133.32)=6.421-352/(T-273.3+261);化简得lgP=8.546-3.52/(T-12.3).4.解:塔顶产品的流量W塔顶=W DA+W DB+W DC=1000(0.25+0.25×96%+0.25×4%)=500Kmol/h。
所以,其组成为:X DA=0.25×1000/500=0.5;X DB=W DB/D=100×0.25×0.96/500=0.48;X DC=1-X DA-X DB=1-0.5-0.48=0.02。
塔底产品的流量:W塔底=W总-W塔顶=1000-500=500 Kmol/h。
所以,塔底组成为:X WB=W WB/W=1000×0.25×4%/500=0.02;X WC=W WC/W=1000×0.25×96%/500=0.48;X WD=1-0.48-0.02=0.55. 解:设混合后总质量为M,油的质量分数为X,则根据体积衡算V总=V油+V水得:MX/ρ油+ M(1-X)/ρ水=M/ρ平均,代入数据得:1000×950X+810×950×(1-X)=810×1000 所以,X=0.22446. 解:根据热量守恒:△H NH3=△H HCL得:M NH3(H NH395℃-H NH330℃)=M HCL(H HCL10℃-H HCL2℃) 代入数据得:M HCL=9735kg/h。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大学生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生食品工程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程原理中,下列哪个过程属于传质过程?A. 热传导B. 对流传质C. 扩散D. 压缩答案:B2.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物理加工方法?A. 真空冷冻干燥B. 超高压处理C. 酶法处理D. 高温杀菌答案:A3. 食品工程中,下列哪个单位表示黏度?A. Pa·sB. N/m²C. J/(kg·K)D. W/(m²·K)答案:A4. 下列哪种食品保藏方法属于化学保藏方法?A. 冷藏B. 真空包装C. 添加防腐剂D. 辐照处理答案:C5.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物料输送?A. 混合机B. 粉碎机C. 输送泵D. 压缩机答案:C6.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过程属于热加工过程?A. 榨汁B. 真空冷冻干燥C. 高温杀菌D. 粉碎答案:C7.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热导率?A. W/(m·K)B. W/(m²·K)C. J/(kg·K)D. N/m²答案:A8.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固液分离?A. 压滤机B. 粉碎机C. 混合机D. 真空泵答案:A9. 下列哪种食品加工方法属于生物加工方法?A. 酶法处理B. 高温杀菌C. 真空冷冻干燥D. 超高压处理答案:A10. 下列哪种食品保藏方法属于物理保藏方法?A. 添加防腐剂B. 辐照处理C. 冷藏D. 真空包装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程原理中,传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分子扩散、对流传质、热传导2.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热交换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传导、对流、辐射3. 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物理保藏、化学保藏、生物保藏、综合保藏4.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食品工程原理 课后答案(冯骉 著) 轻工业出版社 第11章干燥及空气调节

第十一章干燥与空气调节11-1 已知湿空气的总压强为101.3kPa,温度为30℃,湿度为0.024kg/kg绝干空气,试计算其相对湿度、露点、绝热饱和温度、焓和空气中水汽的分压。
[解](1)H=0.622p/(p T-p) 即0.024=0.622p/(101.3-p) 解得:p=3.763kPa3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 s=4.24kPa ϕ=p/p s=3.763/4.24=89% (2)因t d是将湿空气等湿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则水蒸气分压为3.76kPa时的温度为:t d=27.5℃(3)假设t as=28.4℃,由水蒸气表查得相应的水气分压p s为3.87kPa,则湿空气的饱和湿度为:H as=0.622×3.87/(101.3-3.87)=0.0247 kg/kg绝干空气比热容c p H=1.01+1.88H=1.01+1.88×0.024=1.055 kJ/kg绝干空气t as=t-r0(H as-H)/c p H=30-2490×(0.0247-0.024)=28.35℃故与假设非常接近。
(4)I=(1.01+1.88H)t+2490H=(1.01+1.88×0.024)×30+2490×0.024=91.4 kJ/kg绝干空气11-2 已知湿空气的温度为50℃,总压强为100kPa,湿球温度为30℃,试计算该湿空气以下各参数:(1)湿度;(2)相对湿度;(3)露点;(4)焓;(5)湿比热容。
[解](1)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在t w=3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p s=4.25kPa,汽化潜热为r w=2423.7kJ/kg。
在湿球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湿度为:H w=0.622p s/(p T-p s)=0.622×4.25/(100-4.25)=0.0276kg/kg干空气根据空气湿度计算式,可求得该空气的湿度为:H=H w-1.09(t-t w)/r w=0.0276-1.09×(50-30)/2423.7=0.0186kg/kg干空气(2)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在t=5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p s=12.34kPa。
食品工程原理第二章 习题祥解

2
1
【2-12】解:定性温度:
Q LgK ~ T (℃)呈线性关系,
∴ LgK = −0.00631T + 0.532
将 T = 46.1 ℃代入上式可得: K = 1.74
K ' = K(
3n + 1 n 3 × 0.4 + 1 0.4 ) = 1.74 × ( ) = 1.98 4n 4 × 0.4
(2)
将热导率大的放在内层,得:
Q' =
(3)
(3)/(2)得:
37.5 1 62.5 )+ Ln( ) λ1 12.5 5λ1 37.5 Q = = 1.64 1 37.5 1 62.5 Q Ln( ) + Ln( ) 5λ1 12.5 λ1 37.5
'
1
Ln(
显然,将热导率大的放在外层(或将热导率小的放在内层)热损失较小。 【2-5】解:球的内、外壁面温度恒定,则等温面必定为球面,故其导热为沿径向的一 维导热。 由傅立叶定律,得:
2000 < Re < 1 × 10 4 ,为过渡流,且为高粘度流体。 ∴α = 0.027
'
λ
di
Re
0.8
Pr (
1 3
μ 0.14 ) μW
1
= 0.027 ×
2.15 0.14 0.61 × (3.575 × 10 3 ) 0.8 × (14.03) 3 × ( ) = 500W /(m 2 .K ) 1.2 0.06
负号表示热量由外向内传递。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1) ,得:
− 821.3 =
4π × 0.07 × (90 − 280) 1 1 − 1 r2
食品工程原理练习题、有答案

D. 74.98℃。
D 9. 下图中高位槽液面保持恒定, 液体以一定流量流经管路,ab 与 cd 两段长度相等,管径 与管壁粗糙度相同,则( )。
(1)U 形压差计读数
A. Rab >Rcd
B. Rab =Rcd
C. Rab <Rcd D. 不定
(2)液体通过 ab 与 cd 段能量损失______。
难度 容易
***答案***
× 11. 流体流动状态的判断依据是雷诺数 Re。( )
***答案*** √
12. 额外蒸汽的抽出其目的提高整个装置的经济程度。( ) ***答案*** √
13. 当空气状态一定时,可用物料的结合水分来判断干燥能否进行的最大限度。( ) ***答案***
×
四、问答题: 1. 影响重力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了增大沉降速度以提高除尘器的生产能力, 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由壳体、管束、管板、封头等组成。
***答案*** 大于, 小于
15. 多效 蒸发 的原 理是 利用 减压 的方 法使 后一 效的 蒸发 压力 和溶 液的 沸点 较前一 效的 ____________ , 以 使 前 一 效 引 出 的 ______________ 作 后 一 效 _________ , 以 实 现 _____________再利用。
***答案***
C
3. 当空气的 t=t =t 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φ ( )。
A. =100% ; B. >100% ; C. <100%
***答案*** A
4. 如图,U 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A.B 间的阻力损失
B. A.B 间的压强差
C. A.B 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 )、()、()、( )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 )、()等单元操作.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
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3 将固形物含量为7。
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
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
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食品工程原理试题思考题及习题及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15.8%,含盐量1.4%,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7.08%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143.4℃,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138.8℃。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1.2%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2.9h 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原理》复习题答案第一部分 动量传递(流动、输送、非均相物系)一.名词解释1.过程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物质的量或能量。
2.雷诺准数:雷诺将u 、d 、μ、ρ组合成一个复合数群。
Re 值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流动类型。
3.扬程(压头):是指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
4.分离因数:同一颗粒在同种介质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力沉降速度的比值。
二.填空题1.理想流体是指 的流体。
(黏度为零)2.对于任何一种流体,其密度是 和 的函数。
(压力,温度)3.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mmHg ,则它的绝对压强为 mmHg 。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 Pa 。
(560mmHg )4.在静止的同—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 与 之和为常数。
(位能,静压能)5.转子流量计读取方便,精确,流体阻力 ,不易发生故障;需 安装。
(小,垂直)6.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
(2)7.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倍。
(1/2)8.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 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倍。
(1/16)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 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 。
(不,摩擦阻力)10.任何的过程速率均与该过程的推动力成 比,而与其阻力成 比。
(正,反)11.在离心泵吸入管底部安装带吸滤网的底阀,底阀为 。
(逆止阀)12. 是为了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的叶片或妨碍泵的正常操作。
(滤网)13.离心泵工作时流体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为:高压流体泵壳通道逐渐扩大的的离心力机械旋转所造成的气压流体被甩出后常压流体)()((低速流体、高速流体)14.泵的稳定工作点应是 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式M 的交点。
(管路,泵或H-q v )15.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 下,输送 时的性能曲线。
(转速,20℃的水或水)16.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_____,扬程_________。
(减少;增大)17.根据操作目的(或离心机功能),离心机分为过滤式、 和 三种类型。
(沉降式、分离式)18. 常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是根据 的大小划分的。
(分离因数)19.某设备进、出口的表压分别为 -12 kPa 和157 kPa ,当地大气压为101.3 kPa ,试求此设备进、出口的压力差为多少Pa 。
(答:-169kPa ) kPa16915712-=--=-=∆出进P P P三.选择题1.在连续稳定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中,流体流速与管道的截面积( A )关系。
A .反比 B.正比 C.不成比2.当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层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B )。
A. u =3/2 u maxB. u =1/2 u maxC. u =0.8u max3.湍流的特征有( C )。
A.流体分子作布朗运动中B.流体质点运动毫无规则,且不断加速C.流体质点在向前运动中,同时有随机方向的脉动D.流体分子作直线运动4.微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C )。
A. 大B. 中等C. 小D. 越大越好5.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其水流量、摩擦系数、管道总阻力损失将分别处于( D )。
A. 增大、减小、不变B. 减小、增大、增大C. 增大、减小、减小D. 减小、增大、不变6.当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水平放置的变径管路中作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力( A )。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确定7.水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水的质量流量保持恒定,当水温度升高时,Re值将( C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8.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
A.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B.流动阻力大的为湍流,流动阻力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9.在流体阻力实验中,以水作工质所测得的直管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不适用于( B )在直管中的流动。
A.牛顿型流体B.非牛顿型流体C.酒精D.空气10. 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
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D )。
A. 忘了灌水B. 吸入管路堵塞C. 压出管路堵塞D. 吸入管路漏气11.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A)。
A. 先关出口阀后停电B. 先停电后关出口阀C. 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D. 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12.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B)。
A. 功率最大时的扬程B. 效率最高时的扬程C. 泵的最大扬程D. 最大流量时的扬程13.泵安装地点的海拔越高,其(C)。
A. 大气压力就越高,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就越高B. 大气压力就越高,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就越小C. 大气压力就越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就越小D. 大气压力就越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就越大14.喷射泵是利用流体流动时( A )的相互转换来吸送流体。
A. 动能和静压能B. 动能和位能C. 静压能和位能15.在一定流量下,流体在并联管路中作稳定连续流动,当并联管路数目愈多,则(C )。
A. 流体阻力损失越大B. 流体阻力损失越小C. 流体阻力损失与并联管数无关16. 在法定计量单位制种,粘度的单位(D )。
A. cPB. PC. g/(cm·s)D. Pa·s17.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B )。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A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平方A2成正比C.过滤速率与所得滤液体积V成正比D.过滤速率与虚拟滤液体积V e成反比18沉降速度在斯托克斯区即层流区,说明( C )。
A.粘性阻力、形体阻力都起作用B.粘性阻力、形体阻力都不起作用C.粘性阻力起主要作用D.形体阻力起主要作用四.问答题1.离心泵与往复泵通常可采用哪些方式进行流量调节?答:离心泵进行流量调节通常有三种方法,即改变阀门的开度,改变泵的转速与切削叶轮调节。
往复泵流量调节通常采用改变电机转速,调节活塞往复的次数, 旁路调节。
2.当离心泵启动后不吸液,其原因主要有哪些?答:离心泵启动后不吸液可能的原因:①由于灌液不够或底阀、泵壳密封不严密而漏液.使泵内存有空气发生气缚现象;②底阀或吸入管路堵塞;②安装高度过高(气蚀):④电机接线不正确致使叶轮反转。
3.食品厂中应用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方法有哪些?写出用液柱高度表示的公式?答:①压力测量⑴U型管压差计,⑵斜管压差计,⑶微差压计;②液面测量;③确定液封高度。
由静力学基本方程式ghppρ+=0可得液柱高度表示的公式为:gpphρ-=4.雷诺准数的物理意义及判断流动类型?答:物理意义: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判断类型:Re≤2000时,为层流;Re≥4000时,为湍流;Re在2000-4000为过渡流。
5. 看图解释流体输送适宜管径选择?答:要考虑到总费用最省的原则。
一般来讲,管径越大,流速越小,流阻也越小,所需泵功率会越小,动力费越小;随着管径增大,动力费减少。
但管径增大,购买钢管的设备费投入会增大。
所以,应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选用总费用最省的管径,即适宜管径。
6.离心泵工作原理?答:先将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
启动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力,从压出口进入压出管,输送到所需的场所。
当叶轮中心的液体被甩出后,泵壳的吸入口就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外面的大气压力迫使液体经底阀吸入管进入泵内,填补了液体排出后的空间。
这样,只要叶轮旋转不停,液体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与排出。
7.离心泵“气缚”现象?答:离心泵若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
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
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
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
8.为什么滤饼过滤开始时,滤液有一点混浊,过一段时间才会转清?答:当悬浮液中颗粒含量较多(体积>1%)、颗粒尺寸比过滤介质孔径小时,过滤开始会有部分颗粒进入过滤介质孔道里,迅速发生“架桥现象”。
也会有少量颗粒穿过过滤介质而与滤液一起流走。
随着滤渣的逐渐堆积,过滤介质上面会形成滤饼层。
此后,滤饼层就成为有效的过滤介质而得到澄清的滤液。
第二部分热量传递(传热、制冷)一.名词解释1.对流传热:通过流体内分子的定向流动和混合而导致热量的传递。
2.自然对流:若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流体内部冷、热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
3.热通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或热流量与传热面积之比。
4.错流:参与换热的两流体在传热面的两侧分别彼此呈垂直方向流动。
5.热交换: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由于传热,进行热量的交换。
6.稳定恒温传热:两种流体进行热交换时,在沿传热壁面的不同位置上,在任何时间两种流体的温度皆不变化。
7.制冷因数ε:制冷量与所耗外功之比。
8.载冷剂(冷媒):用于将制冷系统产生的冷量传给被冷却物体的中间介质。
9.冻结速率:冻结始温和冻结终温之差与冻结时间比值。
10.冻结速度:食品表面到中心间的最短距离与达到10℃后中心温度降到冰点所需时间之比。
二.填空题1.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_。
(Q=αAΔt,W/m2·K)2.傅立叶定律是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与垂直于热流方向的导热截面面积和温度梯度成。
(正比)3.写出换热基本方程.(Q=KAΔt)4.当换热器的传热量及总传热系数一定时,采用_ 操作,所需的传热面积较小。
(逆流)5.冷、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200℃,出口温度120℃,冷气体进口温度50℃,两气体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
(130℃)6.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50℃,冷水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53℃,冷热水的流量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
(5%)7.总传热系数K值有三个来源:、和计算。
(选取经验值、实验测定K值)8.热源温度愈低,冷源温度愈高,制冷因数越_______。
(大)9. 制冷剂的放热量包括冷却、、三个阶段放热量。
(冷凝、过冷)10.一般冻藏食品温度在_____ 。
(—18℃)11.食品冷冻时_______ _所放出的热量是确定制冷设备大小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