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有教学改进与反思)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

(2)让学生掌握描述海西家园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英语描述家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描述家乡的词汇和句型。

(2)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准确描述家乡。

(2)如何在对话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景物。

(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呈现:(1)教师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

(2)学生听录音,跟读并模仿发音。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海西家园的景点进行介绍。

(2)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分享彼此的家乡。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相关词汇和句型,学生进行填空练习。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提出建议。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英语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交流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词汇和句型的准确性,以及短文的表达清晰度。

3.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策略: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英语。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让学生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对海西家园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海西家园》1. 导入:展示海西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

2.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

3. 介绍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如古建筑、传统节日等。

4. 分析海西家园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第2课《海西人文》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人文特色。

2. 学习海西家园的民俗风情,如饮食习惯、民间艺术等。

3. 探讨海西家园人文精神的内涵,如勤劳、善良、团结等。

4. 分析海西家园人文发展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第3课《海西自然》1. 导入: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植被等。

2. 学习海西家园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

3. 介绍海西家园的生物多样性,如动植物资源等。

4. 分析人类活动对海西家园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4课《海西经济》1. 导入:展示海西家园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产业、交通、旅游等。

2. 学习海西家园的经济特色,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等。

3. 探讨海西家园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4. 分析海西家园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5课《海西文化》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文化遗产。

2. 学习海西家园的传统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3. 探讨海西家园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如传承、创新等。

4. 分析如何弘扬和发展海西家园的文化。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一、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自然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3)水资源:闽江、九龙江等3. 教学活动(1)图片展示:展示海西家园的自然景观,如山水、湖泊、河流等。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3)游戏互动:设计一个关于家乡自然环境的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章:家乡的人文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人文环境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历史文化:闽南文化、船政文化等(2)民俗风情:方言、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3)特色产业:茶叶、海鲜、水果等3. 教学活动(1)故事分享:讲述海西家园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底蕴。

(2)民俗展示:展示家乡的民俗风情,如舞蹈、歌曲、美食等。

(3)小组探讨: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家乡的特色产业,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三、第三章:家乡的生态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状况、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生态环境状况: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质等(2)环保措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化行动等(3)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生活等3. 教学活动(1)数据统计:展示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数据,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态状况。

(2)实例分析:分析家乡的环保措施,让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如何实现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并分享各自的见解。

四、第四章:家乡的发展与变化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西家园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果、未来规划等知识。

小学海西家园四年级下册《两岸方言一家亲》教案与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四年级下册《两岸方言一家亲》教案与反思





一、引入课题。
1、师生共同学习课文内容,并想一想:
闽方言一般可以分为几个次方言?
为什么许多台湾人一到福建就会觉得特别亲切?
2、反馈交流。
二、学习“阅读加油站”的《古汉语活化古》。
三、介绍“有趣的闽方言”。
四、完成:试一试、做一做。
五、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了解通告于两岸间的闽方言更是我们表达情感的共同载体。
小学海西家园四年级下册《两岸方言一家亲》教案与反思
第18周
星期五
学科
海西
年级
四年级
班级
6班
授课内容
两岸方言一家亲
课前准备
课件执Βιβλιοθήκη 者老师教学目标
1.了解通告于两岸间的闽方言更是我们表达情感的共同载体。
2.知道福建绝大部分地区的人都讲闽方言,台湾和福建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方言。
3.知道台湾和福建方言是的,两岸方言是一家。
知道福建绝大部分地区的人都讲闽方言,台湾和福建有着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方言。
知道台湾和福建方言是的,两岸方言是一家。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有教学改进与反思)

【K12学习】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有教学改进与反思)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有教学改进与反思)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来。

2、了解土楼的构造。

3、了解土楼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土楼为什么是:世界建筑的奇葩,中华文化的瑰宝。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的教学主载体,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谈课文。

1、介绍土楼的来。

土楼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民在改选和保护自然的同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家园。

2、土楼的构造和特点。

3、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

教学改进与反思2、木拱郎桥怀古韵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来。

2、木拱郎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木拱郎桥结构工艺的独特。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教材资料为主截图体,以学校边的高速高架桥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

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

3、了解木拱郎桥现今的分布。

4、重点了解木郎桥的二蜈蚧结构。

5、木拱郎桥被敖联合国教科文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三、总结。

1、总结全文。

2、引导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改进与反思3、千年古堰木兰陂教学要求:1、了解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教学改进与反思 2、了解木兰陂全景,和钱四娘建坡筑陂。

教学重点:知道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思考:木兰陂位于哪里?它的构造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2、交流讨论。

3、反馈交流。

二、学习《三筑木兰陂》。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

四年级海西家园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

(2)使学生掌握海西家园下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

2. 分析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地理特点1. 学习海西家园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

2. 探讨海西家园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文化底蕴1. 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2. 了解海西家园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承。

第四章:重点知识点梳理1. 对海西家园下册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

2. 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

3.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海西家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五个章节,计划安排10课时完成教学。

每课时40分钟。

教案编写:六、第四章:重点知识点梳理(续)2. 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学习海西家园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2. 探讨保护家乡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八、社会实践与探究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

(完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完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

(完整)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海西家园教案一、引言家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海西家园教案是指海西家园学校针对四年级下册的教育教学安排和计划。

本文将详细探讨海西家园教案的设计和实施。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将掌握课程要求中的各项知识点和技能,加深对综合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2. 能力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语文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2. 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游戏、模型、实践等方法进行教学。

3. 英语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采用唱歌、交流、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

4. 科学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采用实验、互动、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定期考试,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采用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2. 项目评价通过课程设计的项目作业,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表达能力上的水平。

采用展示、述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3. 综合评价通过课程中的日常表现、参与度、课堂互动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情况。

采用综合评价、评语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教学环境和资源1. 教学环境海西家园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包括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多样的教学设施,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

2. 教学资源海西家园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七、教学计划1. 第一周- 语文:朗读和演讲训练- 数学:加减法口算练习- 英语:基础词汇学习- 科学:观察物体的形态和属性2. 第二周- 语文:诵读古诗文- 数学: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 英语:日常生活用语练习- 科学:物质的状态和变化3. 第三周- 语文:书写规范训练- 数学:空间图形的构造- 英语:阅读理解训练- 科学:植物的种植和生长4. 第四周- 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 数学:分数的加减运算- 英语:口语练习和表达训练- 科学: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八、总结通过海西家园教案的实施,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遗产丹霞美的背景和特点。

2.学习用正确的方式欣赏和保护丹霞美。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理解世界遗产的意义。

2.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欣赏和保护丹霞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PPT或图片展示丹霞美的照片和信息•小组讨论的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0分钟):1.引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PPT展示丹霞美的风景,引导学生猜测这是哪个地方,以及丹霞美有什么特点。

2.学习(15分钟):教师介绍丹霞美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文化遗产等。

可以用PPT或图片展示来辅助讲解。

3.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一下丹霞美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遗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

第二课时(30分钟):1.复习(5分钟):教师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丹霞美的背景和特点。

2.学习(15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丹霞美的照片,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照片中的景象和感受。

3.实践(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欣赏丹霞美,鼓励他们用画画、写诗等方式表达对丹霞美的感受。

第三课时(30分钟):1.收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丹霞美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文献等,要求学生找出丹霞美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写成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

2.展示(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享自己对丹霞美的认识和感受。

3.反思(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丹霞美,制定一些可行的保护计划,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丹霞美,并且知道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丹霞美的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讲解、实践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通过户外写生和资料收集等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调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有教学改进与反思)1、世遗土楼似明珠教学目标:1、了解土楼的来。

2、了解土楼的构造。

3、了解土楼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土楼为什么是:世界建筑的奇葩,中华文化的瑰宝。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的教学主载体,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

二、讲谈课文。

1、介绍土楼的来。

土楼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民在改选和保护自然的同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丽家园。

2、土楼的构造和特点。

3、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

三、总结全文。

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

教学改进与反思2、木拱郎桥怀古韵教学目标:1、了解木拱来。

2、木拱郎桥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1、木拱郎桥结构工艺的独特。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以教材资料为主截图体,以学校边的高速高架桥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

二、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

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

3、了解木拱郎桥现今的分布。

4、重点了解木郎桥的二蜈蚧结构。

5、木拱郎桥被敖联合国教科文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

三、总结。

1、总结全文。

2、引导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改进与反思3、千年古堰木兰陂教学要求:1、了解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教学改进与反思 2、了解木兰陂全景,和钱四娘建坡筑陂。

教学重点:知道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思考:木兰陂位于哪里?它的构造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2、交流讨论。

3、反馈交流。

二、学习《三筑木兰陂》。

三‘完成“相关链接”。

四、师生共同完成“说一说”、“做一做”。

五、总结全文。

4、人鱼和谐千年颂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例子。

2、了解鲤鱼溪风光和鲤鱼溪民居。

教学重点: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奇观。

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想一想:人与鱼和谐相处典型例子有哪些?如果人与自然的和谐遇到破坏,将会出现怎样的不良后果?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3、师小结。

二、讲一讲“人鱼同乐”的故事。

三、讲《护鱼传说》的故事。

四、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教学改进与反思5、空海与霞浦赤岸教学要求:1、知道遭遇风暴漂泊上岸的空海和尚是文明的使者。

2、了解空第和尚突出的贡献,每年日本友人都要来霞浦赤岸教学改进与反思朝拜空海和尚。

教学重点:知道中日友交流的事情,还有空海和尚是文明的使者。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学生游览课文,并想一想:日本友人为什么每年都要千里迢迢来霞浦赤岸朝拜空海?空海和尚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中日友好交流的事情有哪些? 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3、师生共同讨论结果。

二、学习《霞浦赤岸》的部分。

三、学习《祈风祭海》的部分。

四、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6、郑和驻舟太平港教学要求:1、了解七下西洋的郑和船队开创了航海史上的壮举。

2、知道郑和不仅是一名伟大的航海家,而且还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

教学重点:知道郑和是一名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外交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并想一想:郑和怎样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开创航海史上的先河?为什么郑和的船队在下西洋前西在长乐平港驻扎?他的船队驻扎在长乐,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结果。

3、师小结。

二、介绍《郑和下西洋》。

三、学习《七溜八溜,不如福州》的部分。

四、完成“说一说”和“查一查”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教学改进与反思7、光饼鼎边征海盗教学要求:1、了解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文化。

2、知道戚继光等抗倭护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教学重点:知道戚继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题。

1、学生学习课文,并想一想:光饼是怎样做成的?为什么说光饼鼎边征海盗?不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民俗文化? 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结果。

3、师小结。

二、学习“阅读加油站”的部分——《正月做大岁》。

三、介绍《鼎边糊》。

四、完成“写一写”和“做一做”。

五、总结全文。

教学改进与反思8、马江英魂昭日月教学要求:1、知道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培养了我国近代第教学改进与反思一批海军军官和海军名将。

2、了解马江海战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海军的诞生地和中国般政文化博物馆。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学生游览课文,想一想:马江海战是在什么年月的?般政学堂培养了哪些杰出的人才?他们都有谁?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

3、师小结。

二、介绍“中国海军的诞生地”。

三、介绍“百年般政文化”。

四、完成“查一查”和“写一写”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9、八闽书院育英才教学要求:1、了解八闽书院有哪些。

2、知道八闽书院为国家培养出众多人才。

教学重点:知道八闽书院育英才的地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用心自学课文,八闽书院有哪些地方?它培养出哪些杰出的人才?每个书院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讨论。

3、师小结。

二、介绍福州“四大书院”。

三、介绍“名人与书院”。

四、师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教学改进与反思10、三坊七巷写文明教学目标:1、了解三坊七巷走出来的人才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

教学改进与反思 2、知道三坊七巷拥有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

教学重点:知道三坊七巷这个地方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学生自学相互交流讨论:三坊七巷处在哪里?南后街街景怎样?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怎样?各坊巷的名称是什么?2、师生共同讨论结果。

3、师小结。

二、介绍“三坊七巷走出来的名人”。

三、介绍“南后街的书香”。

四、完成“连一连”、“做一做”和“说一说”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11、图书之府话建阳教学目标:1、知道图书之府建阳在宋代曾是全国三大刻书业中心之一。

2、了解建阳这个小城市为什么会成为全国印刷中心之一。

教学改进与反思教学重点:知道之府话建阳三大刻书业中心。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文。

1、让学生自学习课文,并说一说:图书之府建阳位于哪里?为什么说图书之府是全国三大刻书业?建阳刻书作坊主要集中在哪里? 2、师生共同完成讨论结果。

3、小结。

二、介绍“弥足珍贵的建本”的部分。

三、介绍“四堡雕版印刷”。

四、完成“写一写”和“做一做”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12、抗战文化铸名城教学目标:1、知道永安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成为东南著名的抗战文化名教学改进与反思城。

2、了解永安兴起抗战进步文化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永安是抗战文化的名城。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说一说:永安成为了哪里的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为什么说永安兴是抗战文化的名城?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师生共同小结。

二、学习“盛况空前的战时戏剧活动”。

三、学习“活跃的文化出版事业”。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全文。

13、红土忠魂瞿秋白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领导人瞿秋白坚贞不屈,在长汀教学改进与反思从客就义的事。

2、了解瞿秋白如何挫败敌人。

教学重点:知道瞿秋白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崇高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题。

1、学生自学习全文,并想一想:瞿秋白怎样一次又一次地挫败敌人的诱降阴谋的?他在敌人用花言巧语的劝降时,他是怎么说?怎么做?最后又是怎样的?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结果。

3、小结。

二、介绍“革命家瞿秋白”和“文学家瞿秋白”的故事。

三、完成“说一说”、“做一做”与“唱一唱”部分。

四、总结。

14、鲜血染红苏维埃教学要求:1、知道中国一大代表何叔衡英勇跳崖,为革命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2、了解何叔衡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教学重点:知道何叔衡和许多革命前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流血牺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游览课文,想一想:何叔衡是怎样英勇跳崖?为什么说鲜血染红苏维埃呢?学了这课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之间交流讨论。

3、师反馈。

二、学习“阅读加油站”的部分。

三、介绍“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四、师生一起完成“说一说”和“写一写”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教学改进与反思15、东方军战斗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彭德怀将军带领的红军东方军转战福建,发展壮大了革命根据地。

2、知道东方军战斗的故事。

教学重点:知道彭德怀带领红军东方军在福建西北部打击敌人,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让学生自学习课文内容,并想一想:东方军八闽作战的第一仗在宁化县泉口土堡怎样打响的? 2、师生一起交流讨论。

3、师小结。

二、介绍“东方军司令部”。

三、介绍“福建事变”。

四、完成“说一说”和“查一查”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

教学改进与反思16、乡愁诗人余光中教学要求:1、了解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写尽了海峡彼岸人民的思乡之情。

2、知道余光中是泉州魅力城市推荐人,是著名的乡愁诗人。

教学重点:知道余光中是泉州魅力城市推荐人和著名的乡愁诗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学生自学习课文,思考:余光中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写的《乡愁》的内容是什么?诗中“邮票”“坟墓”“船票”“海峡”各是什么意思?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3、师生一起完成讨论的结果。

二、介绍“乡愁”诗人。

三、讲一讲“童年家乡”的事。

四、师生一起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本课内容。

教学改进与反思17、落笔生花许地山教学要求:1、知道许地山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他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尊敬。

2、知道许地山的笔名是落华生或落花生,他有杰出的才华和教学改进与反思卓越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许地山一生写了许多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课题。

1、让学生游览课文内容,并想一想:许地山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他小时候是怎样好学的?他的作品有哪些?2、师生一起交流讲座结果。

3、小结。

二、讲一讲“许地山的台南情结”。

三、介绍“新文学运动先驱者”的事。

四、认真完成:“说一说”、“写一写”。

五、总结。

18、两岸方言一家亲教学要求:1、了解通告于两岸间的闽方言更是我们表达情感的共同载体。

2、知道福建绝大部分地区的人都讲闽方言,台湾和福建有着教学改进与反思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方言。

教学重点:知道台湾和福建方言是的,两岸方言是一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师生共同学习课文内容,并想一想:闽方言一般可以分为几个次方言?为什么许多台湾人一到福建就会觉得特别亲切?2、反馈交流。

二、学习“阅读加油站”的《古汉语活化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