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培训ppt课件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培训ppt课件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33
推拿治疗
n 1、基本手法 n 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法、扳法、拿法、摇法、拔伸法、
背法等。 n 2、常用穴位 n 夹脊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居髎、环跳、承扶、委
中、承山、阳陵泉、
n 绝骨、昆仑及阿是穴等。 n 3、操作方法 n 3.1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用一指禅推法在患侧
当归、芍药、川芎、甘草、桑寄生、杜仲、牛膝。 n 1.3湿热腰痛 n 治法:清热利湿 n 方剂:加味二妙散为主方。 n 组成:黄柏、苍术、防己、当归、牛膝。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233
n 1.4肾虚腰痛 n 治法:补肾壮腰。 n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 n 组成:熟地、山药、山萸肉、构祀子、杜
仲、冤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等。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277
调摄护理
n 1.卧硬板床休息。 n 2.皮腰围护腰。 n 3.注意保暖、避风、寒、湿邪的侵袭。 n 4.康复后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 n 5.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及扭闪,以防复发。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28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n 预防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n 1.纠正不良体位、姿势 n (1) 睡眠姿势:人的一生中约 1 / 3 的时间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244
针灸治疗
n 2、毫针疗法:取穴:腰部取穴:肾俞、大 肠俞、八髎、华佗夹脊等。下肢放射痛偏 于正中、膀胱经者,取穴:秩边、殷门、 承山、昆仑、足临泣穴等。下肢放射痛偏 于后外侧胆经者,取环跳、风市、阳陵泉、 足三里、悬钟、昆仑、太冲穴等。采用补 泻兼施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344

中医内科腰痛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内科腰痛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内科腰痛技术操作规范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包括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出现的各种腰痛。

【辩证分型治疗】
1.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加减。

组成:干姜、甘草、茯苓、白术。

2.湿热腰痛
主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
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代表方:加味二妙散(《丹溪心法》)加减。

组成:黄柏、苍术、当归、牛膝、防己、革薜、龟版。

3.瘀血腰痛。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病呢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病呢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病呢
腰椎病的治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在逐渐的增加,很多的患者甚至是长期的受到了疾病的折磨,不能够及时的治愈自己的疾病,那么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治疗腰椎病,一旦发现了就要及时的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如何治疗腰椎病呢?
1)、川芎白芷炖鱼头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鱼头1个,生姜、葱、盐、料酒各适量。

川芎、白芷分别切片,与洗净的鳙鱼头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盐、料酒、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炖熟。

佐餐食用,每日1次。

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2)、天麻炖鱼头
天麻10克,鲜鳙鱼头1个,生姜3片。

天麻、鳙鱼头、生
姜放炖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即可。

可补益肝肾,祛风通络。

适用于颈动脉型颈椎病。

3)、葛根煲猪脊骨
葛根30克,猪脊骨500克。

葛根去皮切片,猪脊骨切段,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煲汤。

饮汤食肉,常用有效。

可益气养阴,舒筋活络。

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桑枝煲鸡
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1 000克),食盐少许。

鸡洗净,切块,与老桑枝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煲汤,调味,饮汤食鸡肉。

可补肾精,通经络。

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以上就是中医如何治疗腰椎病呢的详细介绍,中医的治疗方法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不会对我们的人体产生副作用,并且中医的食疗法,符合了养生的标准,已经渐渐的被大家所接受,不仅能对身体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功效。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处方1【组成】当归、川椒、续断、防风、木瓜、羌活、红花、白芷、乳香、没药、透骨草、黄柏、茄根各50g【用法】碾末,加白酒、盐各100g拌匀,分3个袋蒸透,外敷患处,1日1〜2 小时,20天为1疗程。

【功效】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治疗398例,治愈382例,好转12例,无效4例。

【方源】中医药学报,1995;(3): 46处方2【组成】全蝎108,蜈蚣3条,乌梢蛇10g,当归、白芍、川芎、威灵仙、制乳香、制没药、川中膝各15g,熟地、伸筋草各30g,甘草6g。

【加减】虚寒者加独活12g,制川乌9g、川羌活9g、细辛6g;肾虚者加杜仲15g、狗脊15g、川断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源】河南中医,1994;14(6):24处方3【组成】归尾、赤芍、桃仁泥、留行子、五加皮、落得打、延胡索、川牛膝各9g,红花、乳香、没药、陈皮、川芎各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淤血型)。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处方4【组成】麻黄3g,羌活、独活、秦艽、赤芍、牛膝、陈皮各5g,防风、防己、威灵仙、木瓜、地龙、鸡血藤、川芎各9旦,三七末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风寒型)。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答案补充处方5【组成】防风、独活、秦艽、赤芍、川芎、陈皮各5g,全当归、威灵仙、五加皮、牛膝、防己、桑寄生、续断、炒杜仲各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祛湿通络,养血活血。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

【方源】中医骨伤,1993;6(4):11处方6【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当归、白芍、巴戟天、肉苁蓉、千年健、狗脊、牛膝各9g,川芎、秦艽各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出现腰痛后,别再乱投医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出现腰痛后,别再乱投医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出现腰痛后,别再乱投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在出现腰痛的人群中,约10~15%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该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农村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而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该病的患病率出现了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有效性与安全性均得到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详细介绍如下:1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介1.1 病因(1)过度负重:在腰部未进行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忽然让腰部承受较大的压力时,易造成髓核突出。

从事重体力劳动及举动的运动员,易因为腰部过度负重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部外伤:腰部发生急性外伤时,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下,会累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造成已经发生退变的髓核突出。

(3)腹压升高: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都会造成腹部压力突然升高,继而引起腰痛。

(4)腰姿不当:腰部呈屈曲位时,如果忽然旋转,腰部超出其能承受的能力或一时无法适应外力的传导,则易引起髓核突出。

(5)职业因素:汽车驾驶员,因为长时间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6)脊柱畸形:先天性或继发性脊柱畸形患者,因为椎间盘宽度不一,且常出现扭转,导致纤维环承受的压力不一,因此易出现椎间盘退变。

(7)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受血糖代谢异常的影响,会造成椎间盘周围动脉血流受阻,血流量减少,代谢降低,则易引起椎间盘组织破裂。

(8)妊娠:孕期因为腰椎代偿性前凸,加大了椎间盘的应力,导致椎间盘退变风险加大。

1.2 症状表现“痛、酸、胀、麻、僵”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表现。

(1)腰痛:为首发症状,约97%的患者会出现腰痛症状,且常反复发作。

之后出现腿痛,腰痛与腿痛可同时发生。

(2)坐骨神经痛:常发生于腰4~5、腰5~骶1间隙,疼痛具有渐进性、放射行特点,常会从臀部放射至大腿后方、小腿、足背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最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技术不断革新。

笔者就职于西南地区市级中医医院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已成为我科最常见的病种。

在2016年以前,受限于技术条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中医辨证内治、外治为主,也正因为手段单一化,故利于不断总结、优化,故在这一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相当疾病。

后续随着医院快速的发展,科室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治疗优势的基础上,陆续开展了开放性后路椎间盘摘除、减压、钉棒固定融合手术,同时也开展了腰椎间盘微创(臭氧、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脊柱内镜等微创手术,同时将原有的中医优势诊疗方案应用于围手术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树立了地区内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功典范。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笔者会另撰文叙述,此文仅简单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制定:1.气滞血瘀: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中医内治法当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淤汤加减。

此证型单纯使用内治法疗效较差,配合我院特色的外用1号中药(方中成分为红花、龙血竭、大黄、乳香等28味中药)外敷以及中医针刀技术治疗,疗效较佳。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

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中医内治法当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其中遇肢体冷痛明显患者,方内加入少量生麻黄后效果显著。

外治法配合泥灸、温热类药酒以超声波导入通常可取得明显效果。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脱出或向椎管内侵犯压迫神经,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中药热敷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退。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热敷方子。

方子一:乌罂藤、广金钱草、当归、白芷用量:乌罂藤15克,广金钱草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若患者有皮肤瘙痒或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

方子二:红花、川芎、白芷、桑叶用量:红花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桑叶1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注意检查药品是否过期,如有过期应弃用。

方子三:熟地、桂枝、白芷、陈皮用量:熟地15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敷药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治疗方法:1、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20-30分钟。

2、敷药前应先用温水清洁患部皮肤,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3、敷药过程中应保持身体放松,不要紧张。

4、热敷后应保暖,避免着凉或着重负重。

5、如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不同的患者,敷药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腰椎盘突出,经络失和,阳虚质。

,治疗方法腰椎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变形,使椎间盘向椎管内或神经孔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经络失和是中医理论中的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经气不畅,常见于慢性疾病。

中医治疗腰痛

中医治疗腰痛

中医治疗腰痛(一)《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

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

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

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

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

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

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

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

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中医辨证论治:概述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

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

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病的中医治疗
长沙年轮骨科医院以最专业的医术为您服务!为您介绍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颈椎病中医的治疗方法,(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

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