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1、弹筋法。

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

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

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

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

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

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

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6.牵引腰椎:双手拉住门框或双杠,利用自身重量拔伸牵引腰椎3~5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目的是改变椎向盘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推向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的临床思路与方法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的临床思路与方法概述
下 一次治 疗 , 为 1 3次 个疗程 。 于杠杆定位 手法 的 关
复位类手 法其作用 机制是使 突 出物 还纳 ,而是认 为
其作 用机制在 于松解 神经根 周围 的粘 连 、改善突 出
物 与神经根之 问的相对 位置 关系 以及 解除 可能存 在 的滑膜 嵌顿 , 因此从这 一点来说 , 此类 手法应 该仍然
作 用 机理 , 叶露 雯 等 过 C 通 T片研 究 显示 , 其作 用
并 非使椎 间盘 回纳 ,而 是使突 出物与 神经根 的位移 发 生了变化 , 缓解 了神经根 的受压 , 从而缓 解 临床症
属于松解 类手法 ,但持 复位观点 的推拿 临床 医生仍 习惯地称 之为复位 类手法 。在有关 推拿 治疗腰椎 间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推拿 治 疗 的 临床 思 路 与方 法概 述
雷龙 鸣
广西 中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推拿科
关键 词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推拿 治疗 综 述
广西南 宁市东 葛路 8 — 号 ( 3 0 3 99 50 2 )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是 引 起腰 腿痛 的常 见原 因 , 为 临床 常见病 。 推拿对 于本病具 有较好 的临床疗 效 , 但 不同 的临床 医生 治疗 思路 不一 ,因而所 采用 的具体 推拿 方法也 不一样 。 为了解 目前推拿 治疗 本病 的临
操 作方 法 如下 : 患 者 取侧 卧 , ① 患侧 朝 上 , 患侧 下 肢 屈膝 9。 0 以上 , 伸 出床 边 , 侧 下 肢 伸 直 ; 第 一 膝 健 ② 助手 将患 者健 侧上 肢 向天花 板方 向提 拉 ,保持 患 者
上 身离 床悬 空 , 侧 下 肢伸 直 , 脐 紧贴 治疗 床 ( 健 肚 脊

温阳通络推拿法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温阳通络推拿法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治感悟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症”范 畴,内由气血亏损,外加风寒湿邪入侵所 致经络邪滞、营卫失调,中医温阳通络推 拿法的治疗原理在于刺激穴位与经络,以 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笔者认 为,推拿时能否辨证取穴及科学选择推拿 手法非常重要。 督脉起于会阴,统管全身阳气,通过 顺推督脉,能起到振奋一身之阳气、温 阳通络的效果。另外,点按选取环跳、 承山、委中、秩边等穴,可消肿理气、 祛风化湿;大肠俞、膀胱俞以及肾俞都 位在腰椎两侧,趋近于病位,除可益气 补肾之外,亦可使督脉与太阳的经气通 畅,从而达到阴阳调和的目标,使关节 通利。同时,按揉患者腰背部处的肌 肉,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强化神经根处水肿的吸收,改变附 近组织的增生而对血液的循环产生阻滞 的后果,使后背肌肉的血液循环处于良 性状态,确保患者的血液流行畅通,从 而达到通经镇痛的目的。 另外,医师在治疗中要注意:①放 松身心。医师在推拿时思想应高度集中, 保持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②精确取穴。 掌握取穴通常采用的方法及其操作方式, 确保取穴精确无误,手法准确。③力度恰 当。若用力太小,会难以发挥治疗所需的 刺激效果;若用力太大,则容易出现疲劳 现象,且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 伤。④由表及里。推拿时应依照从少至多 的原则,推拿的力度从轻变重,推拿的穴 位数量慢慢递增。■
中医 药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温阳通络推拿法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文/ 张华敏(河南省邓州市康复医院中医按摩科副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 一类腰腿痛病症,患病率占门诊腰腿痛 患者的45%,发病年龄一般在30~50岁, 以体力劳动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该 病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 软骨板发生程度不一的退行性变化后, 受到外力因素影响,髓核组织脱出到椎 管内,对邻近的脊神经根产生刺激或压 迫,导致患者腰部出现不适,且下肢常 会感到麻木甚至疼痛。

力敏腧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力敏腧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疼痛麻木 , 不能行 走, 休息后症状无 明显改善 , 无头 痛头晕 , 无恶寒发热 , 纳寐可 , 小便调 , 大便秘结 。舌 质 暗红 , 苔 白, 脉 细 弱 。腰 椎 C T示 : L , 一 , L 4 一 椎 间
盘突 出 。
《 灵枢 ・ 背腧》 日: “ 欲得而验之 , 按其 处 , 应在 中而痛解 , 乃其腧也 。 ” 《 灵枢 ・ 经筋篇》 日: “ 以痛为 腧。 ” 《 灵枢 ・ 五邪》 又日: “ 以手按之 , 快然乃刺之。 ” 《 素问 ・ 缪次论》 日: “ 疾按之应手如痛 , 刺之 。 ” 《 素 问・ 骨空论》 还说 : “ 切之坚痛如筋者 , 灸之。 ” 这些 均 是对 腧穴 的原 始 定 义 , 即 腧穴 的本 质 是 疾 病 的反 应 点 。陈 日新教 授 提 出 : 在疾 病状 态下 , 体表 相关 部
江西 中医药 2 0 1 5年 7月第 7期总 4 6卷第 3 9 1 期
力敏腧 穴推拿 治疗腰椎 问盘突 出症 1 例
★ 廖 希希 张波 ( 1 . 江 西 中医药 大学 灸学 院 2 0 1 3级硕 士研 究生 南昌 3 3 0 0 0 6 ) 南昌3 3 0 0 0 4 ; 2 . 江 西 中 医药 大学 附

点 。《 灵枢 ・ 九针十二原》 所说 : ‘ 喇 之要 , 气至而有
效。 ” 根据 ‘ ‘ 疾病 反 应 点 是 针 灸 最 佳 治 疗 点 ” 的 选 穴 规律 , 本案 例在 探查 到 的力敏 穴位 环跳 、 风市 及承 山 进 行 力敏 推拿 , 通 过 小 刺激 , 起 到 大反 应 的作 用 , 从
裂, 其髓核连同残存 的纤维环及覆盖其上 的后纵韧 带 向椎 管 内突 出 , 压 迫 附近 的脊神 经根 , 产 生 以腰腿

针灸、推拿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推拿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推拿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疾病在医院骨科较为常见,是由于腰椎盘各部位出现相应退行性变化,外界暴力作用于腰部,神经受到刺激而出现疼痛,此外下肢单侧或者双侧还会出现麻木等症状。

其中发病最高是腰5~骶1以及腰4~5,占所有腰间盘突出症的90%。

该疾病在20至50岁之间人群十分常见,患者发病初期步行或直立等体位时会产生坐骨神经痛和腰痛。

该疾病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患病程度较轻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一些疾病程度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前沿治疗、神经根阻滞治疗,中医和药物治疗在临床中使用率较高,西医药物治疗最明显的疗效则是止痛,当停止用药后又会复发,不仅会产生依赖性,还易出现副作用,而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腰间盘突出疾病有多种类型,使用中医治疗效果均显著,而中医治疗又包含中医药物内治,针灸、推拿外治等,针灸和推拿用于疗腰椎间盘突出各有优势,联合使用更有利于治疗,下文就对此观点进行了分析。

一、针灸治疗优势1,针灸主要以针刺为主,创伤仅为极小针眼。

2,避免口服药物,可减少肝脏代谢,预防药物治疗所得副作用。

3,操作简单,起效速度较快。

4,使用时间长、经验丰富5,治疗阶段对日常活动、生活、工作无任何影响。

二、针灸方法1,体针治疗,进行针灸治疗时,选择的穴位主要为阳陵泉、委中、殷门、白环俞、承扶、环跳、肾俞,选择泻法,每次选择穴位3至5个,并按照患者疼痛详情加用阿是穴、夹脊穴,还能够循经取穴。

2,耳针治疗,进行针灸治疗时,选择的穴位主要为骶椎、腰椎、肾上腺、坐骨、神门、臀,通过中强刺激,各穴位留置十分钟,针刺穴位以委中、环跳、肾俞为主。

三、针灸治疗作用原理1,针灸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通络,而腰间盘突出疾病在中医角度属于腰痛,和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血运异常密切相关。

按照中医经络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可通过不同针灸治疗可通畅经脉经气,进而起到活血止痛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腰脊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使突出的髓核有所回纳。

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药、脱水剂等,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消肿止痛。

3.物理治疗:如牵引治疗,可以增加腰椎间隙,使突出的髓核有所回纳;短波、微波等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

4.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等,可以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二、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1.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2.腰椎间盘置换术:用人工腰椎间盘替换病变的腰椎间盘,既可以解除压迫,又能保持腰椎的稳定。

3.腰椎融合术:通过手术使腰椎两个或多个椎体融合,以达到稳定腰椎的目的。

三、康复锻炼
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配合康复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常用的康复锻炼有:腰背肌锻炼、腹肌锻炼、腰椎牵引等。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睡姿和坐姿,避免提重物等,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方法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方法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方法介绍
导语: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很常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样的就困扰着,而且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够去根,一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受
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很常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样的就困扰着,而且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够去根,一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受到的影响就是很大的,疾病发作时的疼痛的现象会很难忍,面对那么多的治疗方法,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择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推拿按摩法
患者平坐于方凳上,两下肢并拢,助手固定住患者大腿。

以椎间盘左突出为例,医者站立于患者的左侧用右手大拇指固定于向左偏歪或侧凸的棘突旁,向右侧方向用力顶住,左手从患者腋前向后上伸过,手掌固定于患者右侧颈部,患者上体前屈约45°,使之上体呈向前向左旋转,医者双手同时用力,此时可听到腰椎旋转的“咯嗒”声。

若病椎没有转动可重复施法。

患者俯卧,下肢后伸抬高30。

左右位牵引,若腰骶角偏大,则取仰卧平牵。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等因素,牵引重量为体重士lO%,牵引时间半小时。

腰椎牵引结束后进行松脊。

采用榱揉手法,在腰椎和骶椎两旁推拿,手法宜偏重,施法约15min左右。

进行侧身扳腰,患者侧身而卧,健侧向上,下腿伸直,上腿屈骨宽屈膝,上体微向后仰,医者立于病人的面前,一手肘部或手掌按于患者肩前,另一手肘部按于患者髂后臀部,定准焦点,两手交叉用力进行侧扳,此时可听到“咯嗒”的声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疗程:病人伏卧,两手伸直向下。

先在背部、腰部、髋部进行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及深度按摩,继在脊椎两侧作推压、推揉,再在突出的局部上下按压,然后直接按压突出物促其还原复位。

以上手法各作10~20次。

再选择肝俞、胆俞、三焦、关元等穴作掐、运手法的经穴按摩。

最后作表面抚摩及轻揉局部,使表皮神经知觉恢复。

本疗程约作3~5次。

操作后患者腰痛减轻,腰部活动范围加大,能支持较长时间的坐、站。

第二疗程:同样先在背、腰、髋部作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和深度按摩,再施以抖动腰部的手法。

病人伏卧,两手抓住床沿,在背伸位下,医者将病人两小腿握着,提起引伸腰背,且向下用力拉,以增加腰椎的活动性,然后在脊椎两侧进行推压、推揉、按压,约各作10~20次后,并施以经络按摩,揉和运肝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昆仑等穴。

最后广泛轻揉腰背部,并在腹外侧肌作捻法。

操作完后,令病人做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连作5~8次。

当时抬腿动作过高,腰部会感到发胀,以后再作以上练习,抬腿时腰胀感觉便会减轻。

第三疗程:按摩手法及操作基本同上一疗程,但每次治疗时间可适当增长,且手法用力略较前减轻。

经穴按摩系揉三焦、肾俞和委中,掐关元、环跳、足三里、阳关、昆仑、丘墟,捻承扶,最后广泛轻揉腰背。

以后令病人按第二疗程作主动活动:即作仰卧位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并作伏卧位背伸练习。

本疗程约作8~10次,一切症状即可消失而痊愈。

本阶段的治疗,可每隔2~3天作一次,作毕即令病人主动活动腿及腰背,以加强萎缩的肌肉恢复正常及巩固椎间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1.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治疗

一、 概况1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髓核突出、间盘脱出、膨出等是由于腰椎 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 衡失调,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 的一种病证。
一、 概况2
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我国有80% 的成年人均有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腰腿 痛。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 多于女性。临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 发病最多。一般过于肥胖(超重)或过于 瘦弱(腰肌不发达)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 出。寒冷或潮湿的环境易诱发腰椎间盘突 出症。有家族史。外伤。
一、 概况3
传统中医“腰痛”、“腰腿痛”、“痹症”、 “痰症”,“肾虚腰痛”,“肾痹”, “躁厥”,某些急性发作者称之为“闪 腰”、“岔气”等病症的范畴。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疼痛、压痛、放射痛部位与足太 阳膀胱经循行相吻合,下肢受累及有胆经 区域。
二、病因病机 1中医
患者:肾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 筋脉肌骨不散,加之劳伤过度,扭闪挫跌, 复致筋脉受损,经络瘀阻,病在筋骨,但 与脏腑、气血、经络关系密切。尤其经络 甚为重要,经络连于脏腑,通于肌表,贯 穿整个机体,乃全身气血循环之通路。从 临床征候分析,本病病位乃“督脉”和 “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
二、病因病机6
外因 (1)过劳或劳损 (2)寒湿 (3)增加腹压 (4)妊娠
三、诊断1合法
1.临床表现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史。 (2)腰痛 (3)下肢放射痛 (4)腰部运动障碍
三、诊断1合法
1.临床表现 (5)腰椎脊柱姿势改变 (6)主观麻术感 (7)马尾神经症状:少数出现大小便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
(4)腰椎功能障碍。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 拇趾背伸、屈试验阳性。跟、膝腱反射。
三、诊断4
(6)X线检查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浅、平直 或后凸,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 缘唇状增生,或见到“许莫氏切迹”及病 变的椎间隙狭窄等腰椎退变征象。X线不能 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依据,但可排 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 脊椎滑脱等疾患。CT扫描和MRI检查可直 接观察到神经受压状态。
二、病因病机4
所以椎间盘突出易发生在L4~L5、L5~S1 之间。腰椎间盘压迫了一侧的神经根,则 病人表现一侧的腰腿疼,而中央型的腰椎 间盘突出则为左右腿与腰部都存在疼痛, 双腿可能是交替或同时疼痛。较重的外伤 或反复多次的轻度外伤,使退变和积累性 损伤的纤维环破裂,从而对神经压迫出现 症状。
二、病因病机 5
二、病因病机 2
内因 解剖弱点 椎间盘是椎体之间的连接,椎间盘由髓
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组成,是一个 富有弹性的软垫,和脊椎后关节构成脊柱 运动的基础,承受压力、缓冲震荡,各椎 体和椎间盘前后面韧带。
二、病因病机 3
椎体和附件上附着的肌肉、韧带既是脊柱 运动的动力,又能对椎间盘起很好的保护 作用。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随 年龄的增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腰骶部 是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纵韧带 的变窄成为解剖弱点,使髓核易向后方两 侧突出。
六、调护3
8.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 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9.用宽腰围保护腰部,尽量避免弯腰动作, 并注意保暖。10.病情好转后,适当进行 腰背肌肉功能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11.病程长,经多次推拿治疗无效,影响 工作和休息者,可考虑综合治疗。
六、调护1
1.如患者神经炎性反应严重,疼痛不能忍 受者,可酌情静滴消炎脱水药和进行卧位 腰椎牵引。2.推拿治疗后可能出现疼痛加 重现象,应平卧硬板床休息1~2周,保持 脊柱生理曲度。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4.工作中 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 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六、调护2
5.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 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6.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 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 隐伏根源。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 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 背肌肉疲劳。7.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 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 造成椎间盘突出。
四、鉴别诊断
1.腰椎结核 2.马尾肿瘤 3.强直性脊柱炎 4.腰椎管狭窄症 5.腰背肌筋膜炎又称纤维组织炎 6.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五、推拿治疗1
共识: 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松解粘
连,理筋整复。 2.取穴及部位:阿是、腰阳关、大肠俞、环
跳、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及腰臀、 下肢后外侧。 3.主要手法: 、按揉、点压、弹拨、拔伸、 顶推、扳、踩跷、背、擦法等。
五、推拿治疗2
4.操作方法 (1)准备手法
揉手法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下 肢后外侧施术3~5分钟,以腰部为重点。 (2)治疗手法 医生双手掌重叠用力,沿脊 柱由上至下按压腰臀部,反复2~3遍;
五、推拿治疗3
4.操作方法 (1)准备手法
揉手法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及臀部、下 肢后外侧施术3~5分钟,以腰部为重点。 (2)治疗手法 医生双手掌重叠用力,沿脊 柱由上至下按压腰臀部,反复2~3遍;
五、推拿治疗4
再用拇指或肘尖点压腰阳关、肾俞、环跳、 承扶、委中等穴,约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 度;并用拇指在腰痛点上做与肌纤维垂直 方向的弹拨10次;然后,患者仰卧位,用 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反复5次; 患者侧卧位,医生用腰椎定点斜扳法,左 右各1次;
五、推拿治疗5
接着,在助手配合持续拔伸牵引的情况下, 用拇指顶推或肘尖按压患处(与突出物方 向相反),反复3次;患者俯卧位,胸髋下 分别垫枕,医生采用趾压踩跷法,持续1分 钟;稍后,医生用揉、弹拨手法沿腰部及 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施术3~5分钟。(3) 结束手法 擦热腰骶部,腰下垫枕仰卧,结 束治疗,用宽腰围固定。
三、诊断2
2.检查 (1)L↓(4~5)或L↓5~S↓1棘突间旁可触
及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向小腿或足部的 放射性疼痛。 (2)腰椎生理曲度变浅、消失甚至后凸,脊 柱侧弯。
三、诊断3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伸拇、 趾肌力减退,L↓(3~4)椎间盘突出可见 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L↓5~S↓1椎间盘突 出可见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