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UV-1164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及其性能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及其性能(1)紫外汲取(UV)检测器 UV检测器是目前HPLC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
它是依据光汲取原理,以适当的光路和电路,输出一个与试样组分浓度成正比的紫外一可见光汲取信号,其结构与普通光度计相像。
其流通池是组分流过的光学通道,池体积普通为8μl,内径小于lmm,长度10mm 左右。
这种检测器敏捷度高,线性范围宽,对流速和温度变幻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分别。
紫外汲取检测要求被检测样品组分有紫外一可见光汲取,而用法的流淌相无汲取,或在被测组分汲取波特长无汲取。
普通挑选在欲分析物有最大汲取的波特长举行检测,以获得最大敏捷度和抗干扰能力。
在没有最大汲取时,可采纳末端汲取。
检测波长的挑选除取决于待测物质的成分和分子结构外,还必需考虑流淌相组成、共存组分干扰等因素。
特殊是各种溶剂都有一定的透过波长下限值,超过这个波长,溶剂的汲取会变得很强,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测出待测物质的汲取强度。
表1列出了HPLC中一些常用的溶剂透过波长的下限。
(2)光电二极管阵列(IJDA)检测器 PDA检测器又称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UV detector,DAD),这种检测器以光电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元件,可举行多通道并行检测,在一次色谱测量中,可同时获得时光、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机处理,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三维图谱,也可作出随意波长的吸光度一时问曲线和随意时光的吸光度一波长曲线。
DAD的光路与紫外检测器不同,光源发出的光聚焦后先通过检测池,通过检测池的透射光由全息光栅色散成多色光,不同波长的色散光按波长挨次聚焦在阵列元件上,每个元件对应一定的纳米数。
当光照耀到光电二极管时,光电二极管产生讯号。
因为色散过程及透射光的检测是全波长范围的,可在眨眼检测流经检测池的全汲取光谱,得到三维色谱一光谱图。
计算机化的数据处理,还可举行色谱峰光谱相像性比较、峰纯度检测及利用谱图库对掣定样品举行检索等,为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更丰盛的信息。
水胺硫磷研究工作总结-20130203

水胺硫磷结构改造研究工作总结一、概述水胺硫磷是一种速效广谱硫逐式一硫代磷酰胺类杀虫、杀螨剂,对蛛形纲中的螨类、昆虫纲中的鳞翅目、同翅目昆虫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水胺硫磷能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中毒。
由于其属于高毒农药(急性经口毒性雄大鼠LD50为25mg/kg、雌大鼠63mg/kg,雄小鼠11mg/kg,雌小鼠13mg/kg)。
因此,我们期望对其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活性相当但毒性大大降低的新型衍生物。
从经济性考虑,结构改造主要集中水胺硫磷氨基的衍生化,先后设计并合成了下列化合物:二、合成部分2.1 Y11164(Y11183)的合成将原料1水胺硫磷60克(207.6 mmol)溶于20克冰醋酸中,降温至10℃以下,开始缓慢滴加14.22克三氯化磷(103.8 mmol),滴加完毕,升温至65-70℃,继续反应约4小时,反应完全。
向体系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浓氨水调节PH=7,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得粗产品,石油醚:乙酸乙酯=5:1重结晶得产品58克,纯度97%,产率84%。
2.2 Y11180和Y11181的合成将原料1水胺硫磷1克(3.46 mmol)溶于8 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1.09克(5.19 mmol)三氟乙酸干,降温至-20℃,缓慢滴加0.524克(5.19 mmol)三乙胺,滴加完毕,缓慢升温至室温,继续反应至原料点消失,约5小时反应完全,加水多次洗涤有机层,干燥拌样柱层析得产品Y11180:192mg,产率14%。
Y11181:257mg,产率:19%。
补充说明:此步反应得到两个产物Y11180和Y11181,这两个化合物结构相似,从谱图上分析无法确定哪一个为目标分子。
2.3 Y11182的合成将原料1水胺硫磷2克(6.92mmol)溶于1.66克(13.83 mmol)原乙酸三甲酯中,再加入30 mg 一水合对甲苯磺酸,加热至120℃,反应至原料点消失,约12小时,脱干溶剂,加入乙酸乙酯,拌样柱层析得产品1.7克,产率60%。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氟哌酸血药浓度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氟哌酸血药浓度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氟哌酸血药浓度。
紫外(UV)检测器是HPLC中常见的检测器,可以根据样品中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
以下是使用HPLC和紫外检测器测量氟哌酸血药浓度的一般步骤:
1.样品制备:准备氟哌酸的标准溶液和血液样品。
标准溶液
用于建立标准曲线,血液样品是待测样品。
2.色谱条件设置:根据实验要求和仪器的性能,设置合适的
色谱条件。
包括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柱
温等。
常用的是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一般可以是水/有机
溶剂混合物。
3.校准曲线绘制: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
HPLC分析,并记录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绘制标准
曲线用于后续的浓度计算。
4.样品注射和分析:将标准溶液和血液样品以适当体积注射
到HPLC系统中,使其通过色谱柱。
紫外检测器将监测到
氟哌酸的吸收峰,并计算出浓度。
5.浓度计算:使用标准曲线和样品的峰面积,可以计算出样
品中氟哌酸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确保色谱柱和仪器的性能稳定,并且样品处理和测量过程中避免任何污染对结果的干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菌脲原药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菌脲原药的含量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菌脲含量的方法,采用ODS不锈钢柱,以乙腈+水=60+40(V/V)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20nm下采用外标法对异菌脲原药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0.18%,回收率99.65%,线性相关系数0.9997。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异菌脲;外标法1 概述异菌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为了检测异菌脲含量,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异菌脲原药的含量测定。
2 实验部分2.1 仪器LC-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平头注射器(100μL)超声波Auw220D电子天平(日本岛津)。
2.2 试剂乙腈:HPLC级;纯水:纯化水;磷酸:分析纯;异菌脲标样(含量≥98%):异菌脲样品2.3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流动相:乙腈+水=60+40(V/V),水用磷酸调节pH至4.0。
色谱柱:C18 250mm×4.6mm×5.0μm;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
2.4 测定步骤2.4.1 标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异菌脲标样约50mg(称准至±0.1mg)于50ml 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摇匀待用。
2.4.2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异菌脲样品约50mg(称准至±0.1mg)于50ml 容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5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定容,摇匀待用。
2.4.3 实验方法。
在2.3所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按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依次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异菌脲的峰面积。
2.4.4 结果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标准溶液中异菌脲峰面积,按下式计算异菌脲百分含量。
式中:R1-标样溶液中,异菌脲峰面积;R2-试样溶液中,异菌脲峰面积;M1-异菌脲标样的质量,g;M2-试样的质量,g;P-异菌脲标样的质量分数,%。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四种检测方法及计算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四种检测方法及计算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在化学、生物学、制药、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将详细介绍四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计算方式。
一、紫外-可见光检测法 (UV-Vis)紫外-可见光检测法是最常用的HPLC检测方法。
在此方法中,样品组分在紫外或可见光区域有吸收,因此可以被检测。
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峰面积或峰高法定量。
峰面积法比峰高法更为准确,因为它同时考虑了峰的高度和宽度。
在计算时,首先需要获得标准品的校正曲线,然后根据未知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在校正曲线上找到对应的浓度。
二、荧光检测法 (Fluorescence)荧光检测法的灵敏度通常比紫外-可见光检测法更高,但并非所有化合物都能产生荧光。
在这种方法中,样品组分被激发光照射后发出荧光,荧光强度与组分浓度成正比。
计算方式与紫外-可见光检测法类似,也是通过校正曲线进行定量。
三、电化学检测法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电化学检测法通常用于检测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如许多药物和神经递质。
它可以在没有光学性质的情况下对物质进行检测,提高了HPLC的应用范围。
常见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包括安培检测法和电导检测法。
定量计算通常基于法拉第定律,即电流与通过电解池的电荷量成正比。
四、质谱检测法 (Mass Spectrometry)质谱检测法是与HPLC连用的一种高级检测方法,可以提供待测物质的分子量信息,从而确定其化学结构。
在此方法中,HPLC分离后的组分直接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定量计算通常使用内标法或外标法,需要对待测物质进行同位素标记或使用已知量的内标物质。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更准确的定量。
以上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和计算。
同时,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还需要对HPLC系统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校准。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用于分析多种分子,如蛋白质、糖、脂肪和碱性物质。
液相色谱技术定义了一种将分子分离到各自不同相中的方法,被用于分析和检测各种化学活性物质和有机小分子,其中一般用于分子量分析和结构鉴定、确证药物及其代谢物。
液相色谱技术主要是在液相和柱室里进行分析。
在液相和柱室里,将溶液经由内部管道输入,在离子拉曼分离器的作用下,溶液的相分离产生。
常用的液相色谱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近红外分光光度法(N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离子色谱法(IC)以及毛细滤纸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依靠溶剂逆渗混合的技术,能将溶液中的混合物分离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的分子分别压入液相色谱填料的孔隙,即拆分混合物。
使用这种技术可实现对多种药物的鉴别和定量分析。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简单、准确的分析方法,比传统的液相色谱法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它具有近红外光谱的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以很少的试样量快速、准确地完成一次分析。
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糖、脂肪、碱性物质或有机物质的含量、性质和组成。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利用紫外分光仪,利用化合物吸收紫外光谱中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高度,以及色谱法把混合物分离,以实现对化合物的定量和质量分析。
它比其他常用的分析方法更加灵敏,可以检测比较低浓度的物质,也可以检测有机物的定量和质量分析。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强效的分析技术,它利用离子的化学性质和质谱仪的特殊性能,通过混合物的分子离子化为活性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分离效果,将它们分离出来,以完成有机物质的定量和质量分析。
最后,毛细滤纸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液相色谱技术。
它是将混合溶液和密度液共同通过一块毛细滤纸,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溶解度、分子张力、质子交换能力等特性,分离混合物,以准确地检测有机物质。
总之,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它主要作为传统的液相色谱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毛细滤纸法,以及细分有机物质等技术,用于研究有机物质的含量、性质及组成,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操作规程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1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检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样品进行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样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此进入检测器,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3检验试剂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纯水(高纯水)、磷酸等。
4供试品溶液制备取要测试的供试品适量,参照《药典》及《制剂规范》,用规定的溶剂适宜的提取精制方法,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注入色谱柱前要经适宜的0.45nm的滤膜滤过。
5对照品溶液制备根据供试品所要测定的成分取相应的对照品,用适宜的溶剂配制成相应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6流动相配制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水应为新鲜配制的高纯水。
配制好的流动相通过适宜的0.45nm 的滤膜滤过,用前脱气。
7操作7.1打开自动进样器、检测器、泵、柱温箱,进入工作站。
7.2自动进样器排气自动进样器排气用50%甲醇(用前脱气),点击自动进样器界面上的purge键,自动排气25分钟。
7.3泵排气分析界面中,设置方法参数,下载方法参数。
用流动相冲洗吸滤头,再把吸滤头浸入流动相中,逆时针旋转排气阀90-180度,点击purge键,排气3-4分钟,顺时针旋转排气阀90-180度,激活仪器。
7.4进样操作7.4.1.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置于样品瓶中,盖上带有垫片的瓶盖,顺时针旋紧,7.4.2将样品瓶按顺序放置于样品瓶架上。
7.4.3设置方法参数,选择波长、柱温、流速、结束时间等,下载并保存方法文件,待色谱系统充分稳定,基线平直。
7.4.4设置批处理分析表。
分析界面主项目中,点击批处理分析,依次设置样品瓶号、样品瓶架号、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进样体积,保存批处理分析表,点击批处理分析开始,开始数据采集。
7.4.5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和同一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应分别进样不少于5针。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确定原则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确定原则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确定原则是指在HPLC分析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进行检测,以达到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HPLC分析中,通常会选择比较敏感的检测波长进行分析。
这些波长通常是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或者是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定吸
收峰的波长。
同时,考虑到样品的色谱性质和检测灵敏度,选择合适的波长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HPLC波长确定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根据荧光性质选择波长、通过UV-Vis吸收光谱分析选择波长、参照文献中的已知波长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检测波长时,还需要考虑到样品的化学性质和色谱条件。
例如,对于含有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样品,需要选择不同的波长进行检测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同时,在HPLC色谱条件中,如流速、柱温等参数的控制也会对检测波长的选择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HPLC波长确定原则需要综合考虑样品的化学性质、色谱性质和检测灵敏度等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波长,从而达到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 料与 方法
1 1 材料 、 器和 试剂 . 仪
量瓶 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 备用。 1 2 3标 准 曲线 与线 性范 围 ..
分别 进样 5 g・ ~、0 0 m L 1 0mg・ L~、5 g・ 20m L一、0 g・ 5 0 m L~、0 0mg・ 的 U 10 L V一16 准 14标 溶液 , 录峰 面 积 。 以峰 面 积对 U 记 V一16 14的浓 度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 1 ,2 1 :4~6 0 03 ( )6 6
Ami o Acd n i s& Bit oi R ̄o r e c u cs
高效液 相色谱法检测 u V一16 4的含量 1
郝玉红 , 郭卫荣
( 海市计 量测试 技术研 究 院 理 化分析 室 2 10 ) 上 0 2 3
材料 : 品 U 样 V一16 14由杭 州 瑞 旭 科 技 有 限 公
司提供 。
高效 液 相 色 谱 仪 : 国安 捷 伦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美 ainl0 配 Q a u p G1 1A) 元 梯 度 输 液 get10, l ut m ( 3 1 四 P
进行线 性 回归 , 标准 曲线方 程 : 得
的生产 。 目前 报 导测 定 u 一16 V 14的 含 量 方 法 仅 限于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 文 采 用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本 测 定其 含量 , 方法 可靠 , 作 简 单 , 敏 度 高 , 现 操 灵 重
性好 , 为控 制 u V一1 6 14的质量 提 供 了切 实 可 行 的
16 准品保 留 时 间在 5 9mi 右 , 白溶 液 14标 . n左 空
在该时间无吸收 , 品溶液在该时间有 吸收峰。当 样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标准品后测定, 仅是峰值增大 , 未
发 生峰 分裂 , 明该 峰为 u 表 V一16 14的特征 峰 。
12 5稳 定性 试验 ..
I ; L 检测 波 长 :1 m; L 30n 流动 相 : 四氢 呋 喃 ; 乙 A: B: 腈; 流动相 的洗脱 见表 1
取 同一批 u V一16 14样 品溶 液 , 上述 色谱 条 按 件, 连续进 样 6次 , 峰 面积 , 测定 结果 R D= .2 S 0 5%
郝玉红等
高效液相 色谱法检测 u 16 V一 4的含量 1
・6 ・ 5
1 2 7重 复性 试验 ..
将样 品溶 液通 过 紫外分 光 光度计 进行 波长 扫描 发现 , V一16 u 14在 波长 30nn处有 特征 峰 , 选检 1 r 遂
1 2 2标 准溶液 的制备 ..
分别 进样 样 品 溶液 1 L, 隔 一 定 时 间 进 样 0 每
一
次 , 5次 , 定 U 一16 的 峰 面 积 , S : 共 测 V 14 RD
04% , .5 表明 2 4h内测定结果稳定。
126精 密度试 验 ..
收稿 日期 :0 9—1 20 1—1 2 作者简介 : 郝玉红 , (9 0一) 女 18 工程师 通 讯 作 者
Y =7 . 8 一2 . 9。 =0 9 9 60 0 1 r .9 。
泵 , WD G 3 4 可变波长紫外检 测器 , V ( 1 1A) 自动进 样器 。
水 为二次蒸 馏水 ; 乙腈 、 四氢 呋喃 为色谱 纯 ; V U
一
12 4专属 性试 验 .. 分 别 进样 标 准 品溶 液 、 品溶 液 和 流动 相空 白 样
方法。
精 密称 取 干 燥 至恒 重 的 U 一1 6 V 1 4标 准 品 5 0 mg 置 5 , 0mL容 量 瓶 中, 流 动 相 配 制 成 质量 浓 度 加
为 10 g・ 的 标 准 溶 液 。精 密 量 取标 准溶 液 0 0m L 2 L 1 . L、 m 、. , 别 置 于 5 L容 5m 、25m 5 L 2 5mL 分 0m
表 1 梯 度 洗 脱 比例
紫外 吸 收剂 U 一16 V 14属 三 嗪类 紫 外 线 吸 收
剂, 化学名 称为 2一( , 4 6一双 ( , 2 4一二 甲基 苯基 )一
135一 嗪 一 ,, 三 2一基 )一5一辛 氧基 酚 。其 具 有 非
常 低 的挥发 性 , 与聚合 物及其 它添 加剂相 容性 很好 , 广 泛应 用 于 P E膜 、 P膜 、 维 、 甲醛 、 酰胺 等 P 纤 聚 聚
测波 长为 3 0n 1 m。
2 2 流 动相 的选择 与 方 法优 化 .
对 同一 批 样 品重 复 平 行 测 定 5次 , S = RD
0. % 6一 批 u 一16 V 14样 品 6份 , 别 分
摘要 : 建立 了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u V一16 14含量 的方法 , 用标准 品建立工作 曲线 , 采用外标法定量 。u V一16 在 5 1 4 0
mg・ 一 ~ 00 m L 1 L 10 g・ I范围内呈 良好线性关系 , = .9 , r 09 9 方法 的 R D是 20 , 均回收率是 9 . %。 S .% 平 98 关键词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V 1 ; U 16 外标法 4 中图分类号 :5 Q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3 6 2 1 ) 1 0 6 0 10 87 (0 0 0 — 04— 3
16 14标准 品为进 口品 。
12 分析 方 法 : .
溶液 l , O 按照以上色谱条件分别测定。结果 u V
一
12 1色谱 条件 .. 色谱 柱 : eui M 1 , m,. m ×20 V ns P C 8 5 l 4 6m 5
m 柱 温 :0 ; 速 : . l・m n 。 进 样 量 : 0 m; 3℃ 流 1 2m 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