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知识结构导图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一、引言高中历史课程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科技、战争、贸易等。
构建一个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内容,提高历史素养。
二、知识体系框架图1、古代史1)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文明。
2)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等文明。
3)古代中国文明: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2、中世纪史1)中世纪欧洲:包括封建制度、教会、城堡等。
2)中世纪亚洲:包括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3)中世纪非洲和美洲:包括奴隶贸易、土著文明等。
3、现代史1)早期现代欧洲: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2)早期现代亚洲:包括明清时期的中国、日本等。
3)早期现代非洲和美洲:包括奴隶贸易、独立运动等。
4)世界大战:包括一战、二战等。
4、当代史1)冷战时期:包括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2)全球化时期:包括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
3)当代亚洲:包括中国改革开放、日本泡沫经济等。
4)当代非洲和美洲:包括非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政治改革等。
三、结语以上是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内容。
通过这个框架图,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因此,学习历史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各个领域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高中历史框架图一、古代史部分1、古代中华文明(1)早期中华文明: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2)秦汉文明:秦朝统一、汉朝独尊儒术、大汉盛世(3)繁荣的唐宋文明:唐朝开元盛世、宋朝经济文化高峰(4)明清文明:明朝政治经济高峰、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2、古代西方文明(1)古希腊罗马文明:民主政治、罗马法、文化成就(2)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教会统治、城市兴起(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改革运动、科技发展(4)近代西方文明: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政治制度变革二、近代史部分1、近代中国:清朝衰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民族解放运动三、现代史部分1、现代中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与分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新兴国家崛起、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四、世界史部分1、古代世界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2、中世纪世界: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中亚西亚伊斯兰教文明高峰、东亚儒释道文化圈形成3、近代世界:欧洲崛起与殖民扩张、启蒙运动与科技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4、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演变、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发展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提倡人类文化、艺术和思想的独立与自由。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汇总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思维导图_知犀思维导图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特点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成就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现实主义文学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成就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和美国的马克·吐温等20世纪西方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现代主义文学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反映了西方人心灵的迷茫和痛苦成就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苏联文学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亚非拉美文学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美术的辉煌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产生背景受光学发展的影响特点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音乐与影视艺术电影诞生的标志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自己制作的电影短片发展无声电影: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有声电影:1927年美国华纳影片公司首次拍摄有声电影获得成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电视发明1926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发展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战后,电视真正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
全套高中历史思维导图(清晰打印版)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1 课“百家争鸣”和儒
家思想的形成
第 2 课“罢黜百家 独尊
儒术”
第 3 课宋明理学
第 4 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
家思想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的起源
第 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
第 7 课启蒙运动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
庆历新政 第 2 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
要内容 第 3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
史作用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
改革 第 1 课 宗教改革的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
第 13 课辛亥革命
第 14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崛起
第 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 16 课抗日战争
第 17 课解放战争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 18 课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
第 19 课俄国十月革命的
胜利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 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
治建设
第 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来自第 22 课祖国统一大业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
外关系
第 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
交
第 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
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快乐学习,一目了然
全套高中历史思维导图(清晰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目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

⾼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荀⼦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孔⼦与⽼⼦(⼀)孔⼦1、⽣平著述:春秋鲁国⼈,“三家⼀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 B、“礼”(“克⼰复礼”) 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神⽽远之”③教育思想: “有教⽆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发扬光⼤,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整理孔⼦⾔⾏为《论语》,尊孔⼦为圣⼈,历世景仰。
(⼆)⽼⼦:1、⽣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盾对⽴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为⽽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化产⽣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产⼒发展和社会⼤变⾰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时代,造成思想和⾔论的空前⾃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批⼈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招揽⼈才(⼆)儒家:孟⼦和荀⼦1、孟⼦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先义后利、舍⽣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成为四书之⼀ B他被称为“亚圣”2、荀⼦①荀⼦的思想:A“天⾏有常”、“制天命⽽⽤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墨家学派的创始⼈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攻③尚贤、尚同尚⼒、节⽤、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业者的利益②战国⼀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与道家2、庄⼦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与《韩⾮⼦》2、韩⾮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完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体系结构框架图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五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人民教育的奠基——动乱中的教育—教育的复兴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与
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曲折的年代—文艺的春天—现代教育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30832)

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结构图

5.1922年底苏联建立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处于武装对峙与竞争共处的状态。
文学:
1.现实主义继续发展,
2.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海明威、贝克特)
3.苏联文学的繁荣(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
4.20世纪亚非拉文学的发展:(马尔克斯)
科技: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电效应,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世界现代史知识网络(1917-----今)
阶段
经济
政治:国际格局(国际关系)
科技、文学
一战、战后调整时期
一.资本主义:战后经济恢复,美国经济繁荣,汽车、钢铁业等高速发展,但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贫富差距拉大为大危机爆发埋下隐患。
二.社会主义: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蒸汽时代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自由资本主义)。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主要经济思想:自由主义
侵略方式: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法国:70多年间进行了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1870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在国民议会中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
2.互联网诞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变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0世纪90年代至今
1.世界经济区域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贸组织建立 1995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12;(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专题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文学特色: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②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③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④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⑤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不一样作用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很快,日益瓦解封建经济、封建制度。
启示:科技发明能否发挥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多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专题四、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历程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①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统一的理论中,同时,牛顿力学也得到验证。
从此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并不断向前发展。
②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③可见,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生物进化论则把神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后者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使命。
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不同:宗教:神创论科学:进化而来
产生这种不同的根源: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②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丰富了人们生活。
专题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艺术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