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儿童IgA肾病病理与临床分型及血尿酸的关系

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逐 年升 高 , 并 有 年轻化 、 低 龄化 的趋势 。为 病综合征合并明显镜下血尿 , 可有高血压 、 肾功能异 常。 了解原发性 I g A N儿童病理分级 与临床分 型及 血尿酸水平 的关
能减退 、 贫血 、 电解质 、 矿物质代谢紊乱等情 况出现 , 可有水肿 、 变 以Ⅲ级为 主 , 而 正 常尿 酸组 以 Ⅱ 级为主, 高 尿酸 组 Ⅳ分 级 、 高血压 、 蛋 白尿 、 血尿及管 型尿等 表现 中的一项 ( 如血尿或 蛋 白 V级病变较正常尿酸 组多见 , 正常尿酸组 I级病变 较高尿酸 组 尿) 或数项 。( 4 ) 无 症状性血尿和( 或) 蛋 白尿 : 无急、 慢性 肾炎 多见 , 两组之间 肾损 害 程度 差 异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 T=1 0 4 6 ,
①
△
中国 民解放军 2 8 1 医院肾病治疗 中心
通讯作者
( 北戴河 0 6 6 1 0 0 )
国中西 医结合 肾病 志 2 0 1 3 年 1 月第 l 4卷第 1 期
C J I T WN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4 . N o . I
合征 : 起病 急 , 病情重 , 进展 迅速 , 多在发病 数周 或数 月 内出现 炎综合征者 , 病 理改变逐渐 加重 ; 临床分 型为 肾炎性 肾病 综合 较重的肾功能损害 , 一般 有 明显 的水 肿 、 血尿 、 蛋 白尿 、 管 型尿 征者 , 病理 改变 最重。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之 间 的差 异具有统
IgA肾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分析

IgA肾病患者平均动脉压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分析陈洪滔;何永成;龙霞;栾韶东;万启军【期刊名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26)2【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压与临床及病理的相关关系.方法:182例IgA 肾病患者,根据平均动脉压(MAP)的高低分为A组(MAP<100 mmHg)125例,B组(MAP 100~129 mmHg)46例,C组(MAP≥130mmHg)11例,对3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血压水平与临床病理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血肌酐水平、蛋白尿程度、肾脏病理Lee氏分级级别、肾小球病变积分、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血管病变积分、小动脉壁增厚等是血压水平影响因素,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水平、肾脏小动脉壁增厚为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gA肾病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与血肌酐水平、蛋白尿程度、肾脏整体病变、小动脉壁增厚程度等相关,积极控制血压对减轻肾脏损害,延缓疾病进展十分重要.【总页数】3页(P85-87)【作者】陈洪滔;何永成;龙霞;栾韶东;万启军【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深圳,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深圳,518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相关文献】1.伴高尿酸血症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J], 徐丽斌;刘国平2.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波动程度与病理分级的相关分析 [J], 赵春秀;郭铁标;杜书同;闫树河;靳春清3.中国汉族人群TCRCα基因-575 A/G多态性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相关分析 [J], 薛超;李幼姬;李彩霞;杜勇;王一鸣;黄玮俊;夏运风;黎嘉能;Patrick H Maxwell4.原发性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不良肾脏结局的相关分析[J], 詹元英;梁辑;郑颖来5.102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特征相关分析 [J], 苏明;姜松青;石晓峰;梁灼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血尿氮素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78%低于观察组9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非布司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血尿氮素,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布司他;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临床效果慢性肾脏病不仅是肾内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展开积极的治疗来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1]。
为了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我院就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并且全面分析了对比结果,旨在控制患者的生化指标,提升治疗有效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67±5.49)岁。
观察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9.84±5.53)岁。
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儿的临床病理分析

醇、 高密度 脂蛋 白、 密度 脂蛋 白、 低 载脂蛋 白 A 、 1 栽脂蛋 白 B、 脂蛋 白 8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高尿酸组 肾脏病 理改 变以Ⅲ级 ,
2 肾脏病理分级 高 尿酸组 肾脏 病理变较正 常尿 质损害 ; Ⅲ级 : 肾小球 呈 弥漫性 系膜增 殖和 增宽 ( 尔 局灶 节 而正常尿酸组 以 Ⅱ级为 主 , 偶 酸组多见 , 正常尿 酸组 I级 病变 较高尿 酸组 多见 , 两组之 间 肾 段 )偶见小新月体 和黏连 , , 伴局灶 肾间质水肿 , 见细胞浸 润 , 偶 T= 5 , . 1 。见表 2 。 罕见 肾小管萎缩 ; Ⅳ级 : 肾小 球呈重度弥漫 系膜 增殖和硬化 , 部 损害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7 6 P<0 O ) 3 肾内动脉病变 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肾内动脉病变表 分或全部 肾小球 硬化 , 可见新月体 ( 4 %)伴 肾小管萎缩 , <5 , 间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 , 0045P> 质炎 细胞 浸润 ; V级 : 肾小 球病 变的性 质类 似 Ⅳ级 , 更严 重 , 现为小动脉管壁增厚, 但 00 ) .5 。见表 3 。 新月体 > 5 , 4 % 肾小管和 肾间质病变类似 Ⅳ级 , 但更严重 。
为主 , 而正常尿 酸组 以 Ⅱ 为主 , 酸组Ⅳ级、 级 高尿 V级病 变较 正常尿 酸组 多见 , 正常尿 酸组 I 级病 变较 高尿酸组 多见 , 两组 间 肾损害程度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 0 0 ) P< . 1 。高尿 酸组和 正常尿酸组 肾 内动脉 病 变表 现 为小动脉 管壁 增厚 , 两组 间的 差异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及治疗

其他分级系统
分级 Ia (轻度 ) IIb (中度 ) 增生 为主 类别 小球病变 A 正常小球 B 轻度系膜细胞病变 C A B C A B C 轻度系膜基质病变 <25%的肾小球存在中度局灶节段系膜增生,罕有 硬化,罕有小新月体 近50%的肾小球存在中度局灶节段系膜增生和/或 硬化;内皮细胞增殖阻塞毛细血管袢;<25%的肾 小球存在粘连、细胞性新月体 小管间质病变
概况
IgA肾病 主要表现在肾脏,但有证据表明可能是一种全 身性疾病 临床上部分患者有腹痛,排尿不适,甚至有尿频、尿急; IgA肾病患者接受肾移植后5年, IgA肾病复发高达35%; 无症状IgA肾病者提供肾给非IgA肾病肾衰者,供肾系 膜区IgA沉积迅速消失; 部分血中有IgA、 IgA-纤维连接蛋白复合物增加; 部分皮肤活检血管壁有IgA沉积;
[Kidney Int 2009,76(5):534~56]
1:>50%肾小球增生
56] 0: ≤50%肾小球增生 4~5:轻度增生 [Kidney Int 2009,76(5):534~
Katafuchi 评分(一):肾小球积分
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积分
按所有肾小球积分的均值分为1~4分 1分:1≤均值<2 ; 2分:2≤均值<3 ; 3分:3 ≤均值<4 ; 4分:均值=4 节段损害积分 新月体、粘连和节段硬化的百分比, 分为0~4分 0分:无 ; 1分:<10% ; 2分:10%-25% ; 3分:25%-50% ; 4分:<50% 球性硬化积分 球性硬化肾小球所占肾小球总数的百分比分为0~4分 0分:无 ; 1分:<10% ; 2分:10%-25% ; 3分:25%-50%; 4分:>50%
偶见局灶间质浸润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异常升高的病症,其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合成或排泄失衡。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是构成核酸和核酸碱基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正常情况下,尿酸通过肾脏排泄,维持了体内尿酸的平衡水平。
然而,当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障碍时,将导致尿酸在血液中积累,形成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
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即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而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
此类患者通常需要定期检测尿酸水平以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以及积极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并控制高尿酸血症进展。
另外,高尿酸血症还可以引发痛风,即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导致关节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关节功能损害。
痛风多发生在中年及老年男性,其主要原因是男性激素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使尿酸在体内积聚。
治疗痛风主要包括控制尿酸水平、缓解关节炎症状和预防复发。
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非甾体消炎药和尿酸降低药物等。
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与其他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疾病之间存在关联。
高尿酸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与这些疾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路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的临床研究探讨。
针对高尿酸血症,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整和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上,应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酒精等。
同时,适量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保持适量的运动,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也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和代谢。
总结起来,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能引发痛风等并发症,与其他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联。
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及早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共计1008字。
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同 酸 血 症 与 IA 肾病 临 床 病 理 的 关 系 尿 g 及 其影 响 因素
Cj
J
刘翠 云 周 晓玲 陈孟 华 ,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高尿酸血症与 IA肾病临床病理 的关系 , g 及影响高尿酸血症 的因素。方法 明确诊断为原发性 I 肾病患者 9 g A 2例 , 对其 临床及病理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将经 肾活检
M e h d A tt f 2 p t n sw t g e h o ah ig o e y r n ip y i u o p t r n old i i s d .T e d t n to s o a o ai t i f A n p r p t yd a n s d b e a b o s n o rh s i We ee r l t s t y h a ai — l 9 e h l l a e nh u
[ 关键词 ] 高尿 酸血症;g IA肾病;a fci kt uh 半定量评分 a [ 中图分 类号] R 9 62 [ 文献标识码 ] A
Th fe t o y e u ia mi n c i i a a h l g n h n u n e f c 0 s o g n p r p t y e e c fh p r rc e a o l c lp t oo y a d t e i f e c a t r fI A e h o a h n l
L UC i y n e a.( igi Meia U i rt, i h a 50 4 C ia I u — u , t 1 Nn x dcl nv sy Yn un7 0 0 , hn ) a ei c
[ b tat O jcie T poete f c o p rr amio ii pto g n ei lec c r o A N p rpty A src] bet oe l f t f y eui e a ncnc ahl yadt f ne at s fg ehoah. v x r h ee h c l o o h nu f o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组 8 7例 , 4 男 6例 , 4 例 , 女 l 年龄 1 7
癜、 系统性 红斑 狼疮 、 乙型 肝炎 等继 发 性 IA肾病 。其 中, 8 , 4 g 男 4例 女 2例 ,
年龄 1 7—6 8岁 , 均 ( 5± 1 ) , 平 3 2 岁 病
程 3个 月 ~8 。 年
1 分组 . 2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 男性
注: 与正常 血尿酸组相 比。★P<O0 .5
>4 0p o/ .女 性 >3 0 ̄ o/ 按 2  ̄ lL m 6 m lL.
照上 述标 准将本 组 患者 分为 高尿 酸组 和正常尿酸组 。其 中 , 高尿酸组 3 9例 ,
表 2 两组 肾脏病变程 度 比较
例
男3 4例 , 5例 , 女 年龄 4 0~6 。 8岁 平均
(7±1 ) , 性 患 者 年 龄 均 >6 3 0岁 女 0岁 , 血 清 尿 酸 为 (4 5 6±1 1  ̄ lL 正 常 尿 0 ) mo ; /
良反应的发生 , 保证 手术顺利进行 。 血 。 用冲洗液术者 4 参 考 文 献 .
1 三种不 同麻 醉维 持对单 肺通 了解病情及气管食 管瘘 的位 置 , 术者操 『 ] 郭燕 芬.
()6- 3 1 :2 6 .
对 IA 肾 病 合 并 高 尿 酸 血 症 患 者 的 重 增值 和硬化 , g 罕见 小新 月体 , 肾小 管 定量水平 明显高于正 常尿酸组 , 无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0 ) 而 两 组 间 收 缩 .5 , 视 并 进 行 积 极 治 疗 . 改 善 lA 肾 病 预 问 质 损 害 :1 : 漫 系 膜 增 殖 和 增 宽 g 1级 弥 I
实用 医学杂 志 21 0 0年 第 2 6卷 第 l 4期
马平 康 . 肺通 气 中低 氧血症 单 2 醒延迟等 。患儿术 中均使 用电热毯 , 手 术情况 ,麻 醉医师应在 术 中严密 观察 , [ ] 杜 睿 , 的防治 [] 河 南外 科杂 志 ,2 0 1 J. 0 7,3 尽 术 室温 度 维持 在 2 6~3 ℃,输液 , 0 输 及 时 处 理 异 常 变 化 , 量 减 少 围术 期 不
1 对 象 与 方 法
见 小管 萎缩 : I : 度 弥 漫 系 膜 增 殖 22 肾脏病 理学 指标 V级 重 .
高尿酸 组 肾脏
和硬化 . 部分 或全 部 肾小 管 硬化 , 新月 病 理 改变 以 Ⅲ、 Ⅳ级多见 , 正 常尿 酸 而
11 研 究 对 象 在 19 . 9 8年 1月 至 体 <4 % . 肾 小管 萎缩 , 质炎 细胞 组 则 以 Ⅱ、 5 伴 间 m级为 主。高尿酸组 V级病 20 0 8年 1月 在 我 院 肾 内 科 住 院 的 患 者 侵 润 ; V级 : 变类似 Ⅳ级 , 病 但更 严重 , 变 较正常尿 酸组 多见 , 两组之 间肾损害
量缩短手术 时间 手术 者应及 时告知手
( 收稿 :0 9 1 — 7 编 辑 : 20 —2 2 黄月薪 )
IA肾病合 并 高尿 酸 血症 患 者 临床 病 理 分 析 g
连希艳 黄胜华 赵劲涛 杨 敏
. 统计 学 处理 采 用 S S 15软 4 P S 1. IA 肾 病 (g ehoa y g N) 压 、4h尿 蛋 白量 、 清 总胆 固 醇 , 油 1 g IA n p r t ,lA ph 2 血 甘 件进 行统计 学分析 。 量资料 以均数 ± 计 是 常 见 的 原 发 性 肾小 球 疾 病 , 中进 展 三 酯 。 其 .2 3 检 等 型 IA 肾病 预 后 极 差 . 发 展 成 慢 性 肾 1 . 肾 脏 病 理 学 指 标 肾 脏 损 伤 程 标 准差表示 ,组 间 比较 采用 t 验 , g 常 P<00 .5为差 异 衰竭 。现 已证 实高尿酸血症是影 响 I 度按 Le 分级分 为 I—V级 。I : g A es 级 绝 级 资料采 用秩 和检 验 . 肾病 预后 的独立危险 因素 . 伴有高尿 酸 大多 数正 常 ,偶 见轻 度系 膜增 宽 ( 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血症 的 IA肾病 患者 预后 较 血尿 酸 正 段 )伴或 不伴细胞增生 , 肾小管 间质 2 结 果 g , 无 常的 IA肾病 患者预后 差…。为 了加 强 损 害 : g Ⅱ级 :<5 %肾 小 管 系 节 段 系 膜 21 临床指标 0 . 高尿酸组 2 蛋 白 4h尿
中 ,选 择经 肾脏 活体 组织 检查 确诊 为 新 月体 >4 %. 5 肾小管 间质病变类 似 Ⅳ 程 度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0O ) .1 。见
I 肾 病 的 患 者 16例 . 除 过 敏 性 紫 级 , g A 2 排 但更严重 [ 。
表 2 表 1 两组 临床指标 比较 露 s ±
血 甘 后 . 文 就 我 院 19 本 9 8年 1 至 20 月 0 8年 ( 为 局 灶 节 段 ) 可 ,偶 见 小 新 月 体 和 粘 压 、 清胆 固醇 、 油 三酯无 统计 学 意 P>00 ) .5 。见表 1 。 1 I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患者 的临 连 , 月 g 伴局 灶间质水肿 , 偶见 细胞浸 润 , 罕 义差异 ( 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
f ] 胡 瑶琴 , 东披 , 3 王 胡智 勇 . 低体 重新 生儿 的麻醉 处理 [] 浙 江预 防医学 , J.
2 0 1 ( )4 — 4 0 6,8 2 :3 4 .
作轻柔 , 伤尽量小 , 求 止血彻底 , 创 要 尽
气 时肺 内分 流 的影 响 [ ] 江苏 大 学 J.
学报 ,0 7,7 3 :7 — 7 . 2 0 1 ( ) 2 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