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七大要求

合集下载

全国文明城市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标准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城市环境卫生是评定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环境卫生标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河道、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情况,以及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程度。

一个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整洁、美丽的城市,市民在城市中行走,应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环境。

二、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标准。

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是评定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标准主要包括市民的行为举止、言行举止等方面。

一个文明城市的市民应该有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注重公共卫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城市交通秩序标准。

城市交通秩序是评定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交通秩序标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的秩序、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频率等方面。

一个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交通秩序井然、交通便利、交通安全的城市。

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各地积极响应,不断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4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

2024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

2024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合理,注重保护文物古迹和传统风貌,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交通网络完善,交通运输管理有效,交通设施到位,交通秩序安全有序;建筑环境美观整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2. 公共设施:城市应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方便市民出行;医疗保障体系良好,医疗资源足够,医疗服务便捷;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机构齐全,教育质量高;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剧院、公园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还包括公民素质、社会风尚、社会治安、廉洁行政、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

这些标准旨在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或相关解读文章。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纷纷将创建文明城市作为重要目标,致力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与品质。

为了更好地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并执行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和说明,旨在为相关部门和城市管理者提供指导与参考。

二、基础设施建设1. 环境卫生:加强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提升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水平,保障城市的清洁与整洁。

2. 交通管理: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建设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并加强对交通秩序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3. 绿化美化: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升城市绿化率,建设宜居、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

三、文明行为倡导1. 社会公德: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市民素质,倡导文明礼貌、守法守纪的行为准则。

2. 诚信建设:加强对商业诚信的监管,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倡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3. 邻里和睦:组织邻里联谊活动、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加强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宣传教育推广1. 媒体宣传:加强文明城市形象宣传,通过媒体渠道展示城市的发展成果和美好形象,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文明行为。

2. 教育培训: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培训、法律知识普及等,提升公众的文明素养。

3. 互联网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文明城市创建相关信息,倡导网民文明上网,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五、示范引领1. 建设典型单位:选取一批创建良好文明城市的典型单位,引领其他单位积极参与,形成示范效应。

2. 倡导文明家庭:评选文明家庭,并开展文明家庭宣传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传承和弘扬文明价值观。

3. 创新思维导向:鼓励创新科技企业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借助科技手段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六、监督考核机制1. 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风险应对: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状况,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文明城市有哪些评选标准及意义

文明城市有哪些评选标准及意义

文明城市有哪些评选标准及意义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

[1]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大陆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威海全国文明城市——威海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1、创建文明城市对市容市貌有哪些要求?⑴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⑵街道整洁卫生,无乱张贴包括牛皮癣现象;⑶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2、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方面有哪些要求?⑴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⑵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⑶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3、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⑴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⑵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⑶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⑷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⑸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⑹禁止酒后驾车。

4、建立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有哪些要求?⑴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⑵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⑶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城市管理七大专项整治方案

城市管理七大专项整治方案

城市管理七大专项整治方案一、环境整治1.1 建立健全环境整治工作机制,推进环境整治责任分工明确、管理严格有序。

1.2 制定城市环境整治计划,明确整治目标和任务,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1.3 加强城市垃圾分类管理,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

1.4 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环境整治的成效。

1.5 加强污染源治理,建设高效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城市水质安全。

1.6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落实绿化责任,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1.7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二、治安整治2.1 建立健全治安整治工作机制,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及时化解各类安全隐患。

2.2 加强巡逻管控,提升警力配置,保护社会安全,净化城市治安环境。

2.3 加强治安宣传教育,提高市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2.4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增加社区警力,加强社区巡逻防控,促进社会稳定。

2.5 加强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体系,确保学生安全。

2.6 加大打击治安违法行为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2.7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预防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

三、交通管理3.1 完善交通管理机制,推进交通管理责任分工明确、有效协作。

3.2 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加强道路交通标线、信号灯、交通常规的管理和监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3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3.4 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监管,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提高交通服务质量。

3.5 加大对违章交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章行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3.6 促进公共交通发展,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减少私人车辆使用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7 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智能交通管理,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创建文明城市15条标准

创建文明城市15条标准

创建文明城市15条标准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创建文明城市,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创建文明城市的 15 条标准:一、城市规划合理城市的规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生活需求。

功能分区明确,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二、基础设施完备道路平整畅通,排水系统良好,避免出现积水内涝的情况。

公共交通便捷,公交线路覆盖广泛,站点设置合理。

同时,要有充足的停车场,满足居民和访客的停车需求。

三、环境卫生整洁街道干净整洁,无垃圾堆积和卫生死角。

垃圾分类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居民能够自觉分类投放垃圾。

公共厕所数量充足,设施完好,卫生状况良好。

四、空气质量优良加大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让居民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五、水质清澈达标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确保城市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杜绝污水直排,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六、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低,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治安巡逻,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七、公共服务优质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能够及时解决居民的问题和诉求。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充足,分布均衡,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八、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经营活动合法有序,无假冒伪劣商品,无强买强卖、欺诈消费者等行为。

商家能够诚信经营,自觉遵守市场规则。

九、文明交通出行市民遵守交通规则,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不闯红灯、不逆行。

驾驶员文明驾驶,礼让行人,不乱停乱放。

十、市民文明素质高居民文明有礼,言行举止得体,尊重他人。

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十一、文化活动丰富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形象的重要体现。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城市的环境整洁美观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首要标准。

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要保持整洁,城市道路要保持畅通无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要做到位,城市绿化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些都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

其次,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

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

市民的文明素质和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

市民要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出行,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这些都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考核内容。

再次,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

城市政府要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都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

最后,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评选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

城市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素质提升,这些都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方面。

在评选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以上几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标准。

只有城市在环境整洁美观、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被评选为全国文明城市。

因此,各地方政府和市民都要共同努力,加强城市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让更多的城市成为文明城市,为国家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

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

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文明城市评选标准是对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进行评定和排名的依据。

一个文明城市不仅仅是指城市的环境整洁,更包括了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评选文明城市的标准,以供参考。

首先,城市的环境整洁是文明城市评选的基本标准之一。

这包括了城市的道路、公共场所、河流湖泊等环境的整洁程度。

城市的道路需要保持干净、整洁,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公共场所需要保持整洁无污染,河流湖泊需要保持水清岸绿。

只有环境整洁的城市才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居住体验,也才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

其次,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也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包括了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有礼貌待人等方面。

只有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得到提升,城市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文明城市。

此外,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

公共服务水平包括了医疗卫生、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

一个文明城市需要保障每个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教育资源,让每个市民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城市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是评选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文明城市需要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让市民能够安居乐业,不受犯罪的困扰。

同时,城市的社会秩序也需要保持良好,市民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风气纯洁。

总而言之,文明城市评选标准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需要从环境整洁、居民文明素质、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秩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

只有全面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才能使城市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城市。

希望各个城市能够不断努力,共同打造更加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城市创建七大要求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文明素质有什么要求?1、文明行为(1)公共场所无争吵谩骂、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木等不文明行为;(2)城市无烟草广告,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区没有吸烟现象;(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赛场、景区、公园、广场、主要街道、机场、车站、码头等场所文明有序。

2、文明交通:(1)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2)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机动车让行人行横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乘客排队候车(候船)、依次上下车(船);(3)建成区万车死亡率达到国家畅通工程评价标准。

3、友善礼让:(1)公共交通工具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2)人际关系融洽,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4、公益活动:(1)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义务鲜血、捐献器官、义演义诊、环境保护、植绿护绿等活动;(2)设计开展网络公益活动。

5、见义勇为:完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机制、补偿救济机制,落实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和抚恤待遇。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公共服务有什么要求?1、无障碍设施:道路、公共建筑及设施、新建居住建筑及居住区设有无障碍设施,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2、街道设施:(1)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有效运行;(2)主干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99%;(3)街巷道路路面硬化,装灯率100%,亮灯率95%,排水设施完善;(4)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连续、平整、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现象,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

3、主要街道和公告场所面貌:(1)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脏乱差现象;(2)依法规范管理,公共秩序良好,文明引导有力。

4、社区生活环境:(1)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脏乱差现象;(2)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3)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4)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照明灯完好;(5)社区日常管理服务规范有序;(6)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有什么要求?1、公共安全保障:(1)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社区面、重点单位及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2、食品药品安全监管:(1)食品经营单位和集贸市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查处,无漏报、瞒报情况;(2)公布举报电话,问题药品得到及时查处。

3、饮用水安全:定期监测、检测本行政区域内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并向社会公布。

4、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1)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明确的城市避难场所,开展社区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救灾应急预案;(2)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

5、安全生产: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6、治安管理:(1)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2)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两抢一盗”等犯罪成效明显;(3)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毒贩毒制毒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4)有效预防打击传销活动。

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绿化有什么要求?1、建成区绿地率:(1为东部、中部、东北部的城市的标准,2为西部城市的标准)(1)>31%为优秀、>28%为良好、≦28%为达标(2)>21%为优秀、>18%为良好、≦18%为达标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平方米)为优秀、>6(平方米)为良好、≦6(平方米)为达标。

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有什么要求?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为优秀、>90%为良好、≦90%为达标2、消除黑臭水体:城市建成区内未出现黑臭水体。

3、城市空气质量:(1)全年优良天数比例≧80%,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度考核等级为优秀(2)全年优良天数比例≧70%,且《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度考核等级为良好(3)完成省级下达的《大气污染防止行动计划》年度目标任务(达标等级)4、城市水环境质量:(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按国家规范划分保护区,且水质达到III类;(2)城市市辖区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连续三年上升,或达到70%;(3)城市市下去劣于V类水体断面比例连续三年下降或无劣于V类水体。

5、环境管理:(1)未被环保部挂牌督办或无区域、流域限批;(2)无因本市市域内环境污染事件造成本地或其他地区饮用水源地污染并停水事件。

6、公众参与: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

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学校、家庭、社会有什么要求?1、学校教育:(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正式材料为准,实地考察主要看校园、教室有无悬挂核心价值观“24个字”。

);(2)有中小学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安排和落实情况(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正式材料为准,安排和落实的材料齐备为合格,有活动安排为基本合格,两者都没有为不合格。

);(3)中小学校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落实情况(中小学校100%落实德育课程计划和开设少先队活动课程为合格,≧80%为基本合格,其他情况不合格。

)(4)中小学校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有具体方案、有实际效果;(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措施、落实好;(6)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统计并计算本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将数据上报国家数据库的学校比例。

二是统计并计算本地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学生比例。

三是统计并计算本地测试结果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的学生比例。

三项数据均为2014年度、城区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数据,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部给予成绩认定。

),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

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什么要求?1、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1)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方标准;(2)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文化事业发展:(1)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市辖区域内有面向社会的二级以上图书馆,建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免费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3、基层文化设施:(1)在街道、社区统筹建设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动;(2)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或提供相应面积的综合文化活动场所;(3)按照人口规模或服务人群的距离,建设选址适中、与地域条件协调的文体广场,每个街道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8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4)鼓励影院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增加观影设施。

4、文化服务供给:(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站)等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务项目;(2)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创文明城,从你我做起一个文明城市的创建绝不是单靠政府完成的,“文明城市”也绝不是表面上的称呼,每一个人都得行动起求,带着同一个追求,共同努力奋斗,让我们的家乡变得天更蓝,草更绿,花更香,人更美。

在这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齐、舒适、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办事处的号召,齐心协力,共同奏响这曲争当创城先锋的凯歌。

我们当然应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的是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文明市民。

做一个文明人,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譬如,十字路口稍等一分钟就是绿灯,也不会误什么事;有人问路你详细地告给他,也费不了几句口舌;塑料袋废纸塞在口袋里或包里等遇到垃圾桶再扔,也占不了多少空间;按道行车依序走路不过就是几分钟时间,既不会造成堵车也不影响您挣钱;诚信经商不缺斤短两不假冒伪劣只会带来良好声誉,绝不会少了顾客淡了生意;拣到东西先想想如果自己是失主的那种心情,不劳而获实际是一种灾难……我们应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要做到语言礼貌、举止文明、尊老爱幼、衣着大方等基本要求,在公共场合绝不大声喧哗、要顾及他人感受,爱护公物,保证县城的卫生……在不同的场合,注意遵守有关规定,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文明城市的精神。

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关心时事、接受教育、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决不让自己落伍。

在工作上我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在社会中表现积极、心态上进、追求完美;在精神上相互监督、互相学习;在人与人之间,我们更是相处融洽、互帮互助、诚信礼貌。

整个社会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一派和谐相处、积极上进的景象。

为了做一个讲文明礼貌的社会标兵,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

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

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

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在放置着“不准践踏草地”、“请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园里、绿化带中,照样有人践踏青草。

光靠布置告示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文明人,心中牢记文明礼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8句话是:1、人人动手参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2、说文明话以“诚”为尺,做文明事以“法”为度!3、、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4、携手奉献爱心,共铸南昌文明!5、文明创建重在行动,树立新风贵在坚持!6、以文明求发展,以发展促文明!7、手牵手共建和谐,心连心同讲文明!8、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市,彰显文明新风!∙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能源,不乱扔垃圾,说文明用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