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前置性作业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正比例》前置作业——正比例(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正比例》前置作业——正比例(作业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正比例》前置作业——正比例一、作业名称:正比例二、作业目标:1.结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境,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感受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三、作业内容/设计:活动时间:学习《正比例》之前活动地点:家里活动方法:操作法+记录法+文献法人员分工:学生负责调查和记录,家长负责推荐看点,不可以讲解知识点。

活动步骤:(一)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设计意图:在前一节课“变化的量”的学习基础上,提供了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两个表格,引导学生填表,观察分析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发现每组中的两个量都在变化,而且两组变化有共同的特点,即“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都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的”。

选择这两个变量关系的例子,是学生熟悉的数学世界里的几何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是把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探究新知的基础。

在学生发现两组量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两组量变化的不同点,从变化中发现“不变”,为理解正比例意义奠定基础。

也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过程中,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保持不变,而正方形面积随边长变化的过程中,面积与边长的比值也在变化。

这是学生后续认识正比例的一个正例和一个反例,反例的存在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一)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

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是现实世界学生最熟悉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速度不变,就是路程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由此引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为学生理解正比例丰富了实例支撑。

六年级数学下册前置性作业

六年级数学下册前置性作业

目录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1. 扇形统计图 (1)第二单元前置性作业2.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2)3.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4. 圆锥的体积 (4)5圆柱和圆锥的计算 (5)第三单元前置性作业6.解决问题的策略1 (6)7.解决问题的策略1 (7)9.比例的意义 (8)10.比例的基本性质 (9)11.比例尺 (10)第五单元前置性作业12. 确定位置 (11)第六单元前置性作业13.正比例的意义 (12)14.正比例的图像 (12)15.反比例的意义 (12)第七单元前置性作业16.整数与小数的认识 (13)17.因数与倍数 (14)18.四则混合运算……………………1419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5)20.用字母表示数 (15)21.试与方程 (15)22.正比例和反比例 (16)23.平面图形的计算 (16)24.平面图形的计算 (17)25. 图形的位置 (17)26.图形的位置 (18)27.平面图形 (19)28. 立体图形 (20)29. 常见的量 (21)30. 体积的计算……………………2231.图形与位置 (23)32.统计 (23)33.统计 (24)34可能性 (25)第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一.填空1.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2.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二.下面是陈明家六月份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1)陈明家六月份水电气的开支占生活总开支的百分之几?(2)陈明家六月份的哪两项开支约占生活总开支的?(3)如果陈明家这个月的生活支出是2000元.请你分别计算陈明家各项支出的钱数连一连·第2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小()·2..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6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10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0.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先在圆锥容器中注满水.水面高12厘米.再全部倒入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厘米;如果先在圆柱容器中注满水.再把水倒入圆锥形容器直到注满.这时圆柱形容器中的水面高()厘米·第3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把一个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形机器零件.求圆锥零件的高·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制造这样一对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如果用这对水桶盛水.能盛多少千克?(每升水重1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3.一个圆锥形的小麦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7米.现在把这些小麦放到圆柱形的粮囤中去.恰好占这粮囤容积的78.5%·已知粮囤底面的周长是9.42米.求这个粮囤的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我要举例:第4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1.把一个棱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需要削去()立方分米的木块·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平方厘米·3.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分米·4.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第5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的体积1. 一个圆柱体, 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 高是5厘米, 它的体积是( ).2.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 宽等于圆柱的( )3. 一个圆锥体, 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厘米, 它的体积是( ).4.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削去的部分是圆柱体的()·5. 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都分别相等, 圆柱体的高1.2分米, 圆锥体的高是( ).6.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和是28立方米, 圆柱体的体积是()第6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一.填空·(第1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2分·)1.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5厘米=()分米68立方分米=()升4000毫升=()立方厘米·2. 用一张长18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3.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已知圆锥的体积是3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4. 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5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5.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它的体积是()平方分米·6. 一个盛满水的圆锥形容器.水深30厘米.将水全部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里.水深()厘米·7.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已知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36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8. 两个高都是18厘米的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之比是5:4.它们的体积之比是()第7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判断题·(10分)(对的请打“√”.错的请打“×”·)1. 圆柱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2倍·()2. 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相等·()3. 圆柱体的底面积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2倍·()4. 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5. 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这只水桶的体积·()第8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计算1.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6分)2.制作一个底面直径为30厘米.长6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6分)3.一个圆锥形谷堆.高1米.底面周长18.84米.每立方米稻谷重1.2吨.(1)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分)(2)这堆稻谷重多少吨?(5分)5.一个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铅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锥体.求这个圆锥体的高约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数)(6分)第9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策略1. 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动物共21只.共140条腿和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几只?2. 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问: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几张?3.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4. 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一人栽5棵.男生一人栽3棵.女生一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第10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策略1. 编一本695页的故事书的页码.一共要用多少个数字?其中数字“5”用去了几个?8. 编一本辞典一共用去了6889个数字.这本辞典共有几页?2. 甲乙两人射击.若命中.甲得4分.乙得5分;若不中.甲失2分.乙失3分.每人各射10发.共命中14发.结算分数时.甲比乙多10分.问甲.乙各中几发?3. 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他做对几题?4. 有一辆货车运输2000只玻璃瓶.运费按到达时完好瓶子数目计算.每只2角.如有破损.破损1个瓶子还要倒赔1元.结果得到运费379.6元.问这次搬运中玻璃损坏了几只?5. 鸡与兔共有2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少56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6. 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与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问鸡兔各几只?第1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放大和缩小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2.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3.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第12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 12:4 8:183.求下面比的比值:12:4 8:18 5.4:0.9 4.4:4第13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并说明原因·)3:5 18:300.4:0.2 1.8:0.95/8:1/4 7.5:32:8 9:27第14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基本性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5:4 =():124:()=():6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第15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基本性质一.化简比.求比值24:12 45:930.25:1.25 0.45:9二.观察中国地图·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第16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尺1.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500000.量的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求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第17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尺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12:4 8:183.探索长方形面积比与边长比的关系·第18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 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八个方向.2.预习教材第54页并独立完成本页练一练1.2小题.第19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怎样测量一个角是多少度?自己任意画一个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出它的度数2.怎样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并画出25度.35度.55度.65度.75度.85度的角.3.预习第52页的例2并独立完成试一试.第20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预习教材第60和61页.2.每个小组准备卷尺.测绳.标杆各一件.第2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正比例的意义1.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并把它写下来·2.预习教科书第62~63页的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1~3题·第22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正比例图像1.复习正比例的意义·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3.教科书第64~65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6~8题第23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反比例意义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2)人的年龄和身高·第24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七单元整数与小数的认识1.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举例说明.(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整数)2.想一想:回顾整数的意义· -1.-2…是整数吗?3. 排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个级.万级.亿级各包括哪几个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4. 回顾分数的意义·(1)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2)说说分数的意义?你对单位“1”是怎样理解的?5. (3)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5.回顾百分数的意义·(1)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2)百分率.百分比.第25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七单元整数与小数的认识一.我会自学1.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数?2.想一想: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写一写:请你写出数位顺序表·4.我要举例:举例:362005789.123 每一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怎样读?5. 用4个“8”和5个“0”组成一个数.再读一读:(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八位数;(2)只读出一个“零”的八位数;(3)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4)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第26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七单元因数与倍数1.倍数和因数的意义(1)从小到大写出3的五个倍数: . . . .(2)写出12的所有因数:结合练习提问: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比较方便?(一对一对地找)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几?最大的呢?2.奇数和偶数指出下面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是奇数?35.72.69.101.0.1.73.1003.2008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3.素数和合数指出下面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78.51.23.57.91.90什么叫素数?什么叫合数?第27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七单元四则运算1.在四则混合运算里.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2.指名说出运算顺序·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4.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5.减法和除法计算时.有时还可以应用哪些运算性质?第28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七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1.回顾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前置性作业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前置性作业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前置性作业
汤道河镇中心校汤道河小学李凯教学内容:回顾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点、线形成的平面图形为重点研究,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平面图形中的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2、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合作意识。

1、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先独自完成,在与小组成员交流补充,最后选一组成果好的进行展讲)
2、先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

(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我们学过那些角?在放大镜下看角,它的大小会变化吗?
(3)关于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
(4)关于平行四边形,你知道些什么呢?
(5)圆与上面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圆有那些特点?
3、能力提升。

已知条件:三角形ABD的面积比三角形AFD的面积大10平方米,线段
BD长8米,线段AF长3米。

求黄色区域的面积?(友情提示:分析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三角形的高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负数(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负数(作业设计)

六年级第一单元《负数》作业设计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三个例题,联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观点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连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和运算打下优秀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或减小,也可用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两个方向变化的量。

要确切地表示这种有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一个飞跃发展。

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的位置,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地学好。

三、学情分析负数切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天气预报”和存折上的“支出存入”情况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储备比较丰富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对于理解正、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做了准备。

四、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借助一些生活常识,探索、分析、加强对负数的认识借助具体事例、数轴等帮助学生理解负数和正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的好奇心。

预备下作业(完整版)1

预备下作业(完整版)1

六年级数学(下)目录5.1有理数的意义一、填空题:1. 零既不是__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__.2. 冬天白天最高气温比0度高8度,记作8°C ,那么,晚上比0度低5度记作_____________.3. 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那么向北走9米记作_____________.4. 如果节约2吨水记作+2,那么浪费3.8吨水记作_____________.5. 如果收入3.5万元记作+3.5,那么支出4.5万元记作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7. 分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8. 大于-2,小于2的负数有_________个. 9. 大于-2,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 10. 一个非负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 大于-5,小于5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 12. 大于-5,小于5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3.下列正数一共有 ---------------------------------------------------------------------------------( ) -11,0.5,3,-7,0.5,3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1)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零是最小的正数。

(3)零是最小的自然数 (4)零是最小的非负数。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15.当a 是正数时,-a 就一定是------------------------------------------------------------------------( ) A.负数 B.正数 C.负数或零 D.正数或零16.在下列数中,大于-3,小于3的整数是---------------------------------------------------------( ) A .0 B . 32C .4D .-3 三、简答题:17.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圈内:2.2;38.0;5;04.0;72;100;302;41;0;1-+---正数 负数 整数18.如果亏损500元记作-500元,那么200元表示什么意义呢?19.在地图上,看到我国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图上标为8848米,但是,在西北部的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米,这两个高度都是相对海平面的,请你说说这两个数的意义。

六下前置性作业

六下前置性作业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还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如“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中,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并呈现了两种操作的方法:一种是把圆柱形纸盒剪开,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另一种是用一张长方形纸卷成圆柱形。

人教版六年级下 全册前置性作业(预习单)

人教版六年级下 全册前置性作业(预习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一单元《负数》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学习内容利率P12例5及做一做自主学习1、买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2、列式计算,想一想这样列算式的理由,做好交流的准备。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相同?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差距大?4、尝试完成P12“做一做”。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四单元《比例》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四单元《比例》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班级:学生姓名:时间: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前置性作业班级:学生姓名:时间:学习内容数学思考P100例1及做一做自主学习1、画一画,完成下图并思考。

2、根据规律,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n 个点呢?请写出算式3、完成P100做一做。

4、我的疑问。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生本教育课堂,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

通过学习生本教育理论,使我们的思想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即使所教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也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有没有让学生体验过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自我校开展生本教学实践以来,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充斥着我们头脑中已经长期建构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虽然根植于每个人头脑中的理念及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与实践,我们还是形成了诸多共识。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老师们在实际建构或操作中有所偏颇,甚至还缺失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下面就自己最近思考以及关注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一、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问题。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处于“帮学”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无形、超脱和得体。

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

那么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它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从日常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发现:我们对教学目标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没有吃透教材,不了解学生,设计不能突出重点,问题的提出过于笼统,不明确,不具体,导致学生操作时无从下手,影响作业完成的质量,影响了课上的探究和交流,课上展示交流得不到认识上的提升,达不到课内学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的效果。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1、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单元前置性作业1.扇形统计图 (1)第二单元前置性作业2.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2)3.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3)4. 圆锥的体积 (4)5圆柱和圆锥的计算 (5)第五单元前置性作业12.确定位置 (11)第六单元前置性作业13.正比例的意义 (12)14.正比例的图像 (12)15.反比例的意义 (12)18.四则混合运算……………………1419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5)20.用字母表示数 (15)21.试与方程 (15)22.正比例和反比例 (16)23.平面图形的计算 (16)24.平面图形的计算 (17)25.图形的位置 (17)26.图形的位置 (18)27.平面图形 (19)28. 立体图形 (20)29. 常见的量........................21 30. 体积的计算 (22)31.图形与位置 (23)32.统计 (23)33.统计 (24)34可能性 (25)第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一、填空1.要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

2.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统计图。

二、下面是陈明家六月份生活开支情况统计图。

(1)陈明家六月份水电气的开支占生活总开支的百分之几?(2)陈明家六月份的哪两项开支约占生活总开支的?(3)如果陈明家这个月的生活支出是2000元,请你分别计算陈明家各项支出的钱数连一连。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小()。

2..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6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大10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0.8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先在圆锥容器中注满水,水面高12厘米,再全部倒入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厘米;如果先在圆柱容器中注满水,再把水倒入圆锥形容器直到注满,这时圆柱形容器中的水面高()厘米。

第3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认识1.把一个体积是282.6立方厘米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形机器零件,求圆锥零件的高。

2.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制造这样一对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如果用这对水桶盛水,能盛多少千克?(每升水重1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3.一个圆锥形的小麦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2.7米,现在把这些小麦放到圆柱形的粮囤中去,恰好占这粮囤容积的78.5%。

已知粮囤底面的周长是9.42米,求这个粮囤的高。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我要举例:第二单元圆柱的表面积1.把一个棱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需要削去()立方分米的木块。

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高是()分米。

4、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第5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的体积1. 一个圆柱体, 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 高是5厘米, 它的体积是( ).2.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 宽等于圆柱的( )3. 一个圆锥体, 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厘米, 它的体积是( ).4.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 削去的部分是圆柱体的()。

5. 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都分别相等, 圆柱体的高1.2分米, 圆锥体的高是( ).6.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和是28立方米, 圆柱体的体积是()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一、填空。

(第1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2分。

)1.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5厘米=()分米68立方分米=()升4000毫升=()立方厘米。

2. 用一张长18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3. 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已知圆锥的体积是3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

4. 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5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它的体积是()平方分米。

6. 一个盛满水的圆锥形容器,水深30厘米,将水全部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里,水深()厘米。

7. 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已知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36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 两个高都是18厘米的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之比是5:4,它们的体积之比是()第7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判断题。

(10分)(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1. 圆柱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2倍。

()2. 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相等。

()3. 圆柱体的底面积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2倍。

()4. 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

()5. 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这只水桶的体积。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的计算1.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

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6分)2.制作一个底面直径为30厘米,长6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6分)3.一个圆锥形谷堆,高1米,底面周长18.84米,每立方米稻谷重1.2吨,(1)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分)(2)这堆稻谷重多少吨?(5分)5.一个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铅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锥体,求这个圆锥体的高约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数)(6分)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策略1. 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动物共21只,共140条腿和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几只?2. 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问: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几张?3.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4. 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一人栽5棵,男生一人栽3棵,女生一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策略1. 编一本695页的故事书的页码,一共要用多少个数字?其中数字“5”用去了几个?8. 编一本辞典一共用去了6889个数字,这本辞典共有几页?2. 甲乙两人射击,若命中,甲得4分,乙得5分;若不中,甲失2分,乙失3分,每人各射10发,共命中14发,结算分数时,甲比乙多10分,问甲、乙各中几发?3. 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他做对几题?4. 有一辆货车运输2000只玻璃瓶,运费按到达时完好瓶子数目计算,每只2角,如有破损,破损1个瓶子还要倒赔1元,结果得到运费379.6元,问这次搬运中玻璃损坏了几只?5. 鸡与兔共有2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少56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6. 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与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问鸡兔各几只?第1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放大和缩小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2.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3.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第12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的意义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 12:4 8:183.求下面比的比值:12:4 8:18 5.4:0.9 4.4:4第13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并说明原因。

)3:5 18:300.4:0.2 1.8:0.95/8:1/4 7.5:32:8 9:27第14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基本性质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谁能说一说怎样填空的?5:4 =():124:()=():6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第15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基本性质一、化简比,求比值24:12 45:930.25:1.25 0.45:9二、观察中国地图。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第16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尺1.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500000,量的甲地到乙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求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第17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四单元比例尺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初步了解学生的比的知识的一些基本情况)2.化简比:12:4 8:183.探索长方形面积比与边长比的关系。

第18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 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八个方向.2.预习教材第54页并独立完成本页练一练1、2小题.第19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怎样测量一个角是多少度?自己任意画一个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出它的度数2.怎样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并画出25度、35度、55度、65度、75度、85度的角.3.预习第52页的例2并独立完成试一试.第20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预习教材第60和61页.2.每个小组准备卷尺、测绳、标杆各一件.第21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正比例的意义1.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并把它写下来。

2.预习教科书第62~63页的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1~3题。

第22次前置性作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六单元正比例图像1.复习正比例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