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指标的说明

合集下载

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

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

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乙肝五项酶免法是一种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五项酶指标来判断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及其活动程度。

这五项酶指标分别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及其相关信息。

1.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一般来说,男性的正常范围是10-40 U/L,女性的正常范围是9-32 U/L。

2.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也是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与谷丙转氨酶一样,当肝细胞受损时,谷草转氨酶也会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谷草转氨酶水平范围为15-40 U/L,女性的范围为13-35 U/L。

3.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和骨骼细胞中的酶,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肝胆系统或骨骼系统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碱性磷酸酶水平范围为30-120 U/L。

4.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由肝脏产生的胆红素和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总胆红素水平范围为0.2-1.2 mg/dL。

5.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胆红素在肝脏内经胆管排泄的一部分,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肝胆系统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直接胆红素水平范围为0-0.3 mg/dL。

以上就是乙肝五项酶免法的参考范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考范围只是一般范围,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诊断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除了参考范围,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乙肝五项酶的水平,例如年龄、性别、肝脏疾病、药物使用等。

因此,在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时,医生还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避免因为个体差异而导致误判。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指的是血清中的五个关键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的解析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抗原之一,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它的检测可以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长期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仍在体内大量复制,可能存在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

而如果HBsAg转阴,则说明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2. 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与HBsAg同时存在。

当HBsAg消失,体内产生HBsAb,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具有抗体防御功能,也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标志。

3. 乙肝e抗原(HBeAg)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出现的抗原,它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有传染性。

当HBeAg阳性时,说明乙肝病毒具有高传染性,易于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当HBeAg转阴,即HBeAg消失,转为HBeAb阳性时,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

4. 乙肝e抗体(HBeAb)HBeAb是针对乙肝e抗原产生的抗体,出现在HBeAg消失之后,通常与HBeAg不能同时存在。

HBeAb阳性时,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发生转变,病情好转。

HBeAb的出现也意味着病毒的复制能力下降,传染性较低。

5. 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慢性感染有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都会产生HBcAb,而且可以持续存在。

HBcAb可进一步分为IgM型和IgG型。

乙肝五项对照表

乙肝五项对照表

乙肝五项对照表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严重的乙肝感染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乙肝进行及时的筛查和监测非常重要。

而乙肝五项对照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该对照表可以全面评估乙肝患者的病情,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乙肝五项包括: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2.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3. 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4. 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5.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二、乙肝五项对照表的解读方法:1. HBsAg: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是乙肝的标志性指标。

2. HBsAb: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有可能是免疫力对抗病毒的表现,也有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

3. HBeAg:阳性表示患者具有高传染性,容易传播给他人,是监测慢性乙肝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4. HBeAb: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抗乙肝 e 抗原的抗体,通常是治疗后的指标之一。

5. HBcAb:阳性表示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是否患病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

三、乙肝五项对照表的意义:1. 对乙肝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2. 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

3. 评估乙肝患者的传染性和慢性程度。

4. 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 乙肝五项对照表是乙肝患者日常检测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的诊断依据,患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

2.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发展情况,避免疾病恶化。

3. 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时,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准备,保持身体放松,配合医生完成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乙肝五项对照表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该重视并认真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监测和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保障患者的健康。

乙肝五项指标

乙肝五项指标
中文名:乙肝五项指标外文名:Second liver 5 indexes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等检查方式:验血也称:乙肝两对半
检查时间
乙肝五项的检查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情况下上午检查,下午就能拿到结果,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如果是乙肝携带者,建议每隔三个月到六月左右定期检查一次,不需要过于频繁检查。[2]
肝病专家表示,根据外科临床观察,部分原因不明的肝癌是由“慢性隐匿性乙肝”转变而来的。“慢性隐匿性乙肝”的隐匿性不但表现在如疲倦、消瘦、发黄等病症不明显,重要的是在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中也表现不明显。有的患者在检测乙肝五项时,发现表面抗原(HbsAg)阴性,仅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和(或)e抗体(抗-HBe)阳性;甚至有的患者5项结果(包括2项抗原和3项抗体)全部阴性,但HBVDNA结果阳性,转氨酶高。
2带来消极作用、恶化性质的转阴。有的患者反复用药治疗,有的患者未经特殊治疗,也会出现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最常见的是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或是乙肝小二阳,有时甚至于转为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病毒指标虽然转阴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症状、体征不断加重,疲乏劳累,腹胀纳差,面色萎黄或黎黑,肝掌,蜘蛛痣明显等等;肝功损害加剧,转氨酶、黄疸反复升高,白蛋白下降明显,球蛋白日见上升,凝血机制恶化;影像学检查揭示病情向严重方面演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上述病毒阴转带来了不良的后果,这些阴转大都是病毒变异造成的。病毒变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异的后果也是相当复杂的。病毒变异本身说明病毒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生命力顽强的生物体,它并非那么容易被消灭。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异,变异后,使乙肝病毒e抗原不能产生,以致检查e抗原为阴性,但它并不代表病毒复制的减轻或消失,病毒复制依然在暗中进行,使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发生肝硬化,甚至于发生爆发性肝坏死。

乙肝五项正常值

乙肝五项正常值

乙肝五项正常值乙肝五项是指肝功能检查中的五个指标,用于评估乙型肝炎的病情和肝功能的健康程度。

在乙型肝炎的筛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乙肝五项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了解乙肝五项的正常值对于正确判断肝功能的健康状况具有关键的意义。

乙肝五项指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蛋白(TP)。

下面将对这五个指标的正常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又称谷丙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

它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过程,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入血液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ALT水平来判断肝功能的健康程度。

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的ALT水平应在10-40 U/L之间,成人女性的ALT水平应在7-35 U/L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正常值范围,请根据具体实验室的参考范围进行判断。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又称谷草转氨酶,与ALT类似,也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

AST主要参与蛋白质代谢过程,在肝细胞受损时,AST会释放入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的AST水平应在8-38 U/L之间,而成人女性的AST水平应在7-34 U/L之间。

3.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是由红细胞的衰老和破坏产生的一种黄色色素物质。

TBIL是评估肝功能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诊断乙型肝炎也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总胆红素水平应在0.3-1.0 mg/dL之间。

4.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是胆红素在肝脏内被胆红素转运蛋白转运的部分。

DBIL水平的升高常常与胆道疾病和肝功能异常有关。

医学体检乙肝五项指标及其意义

医学体检乙肝五项指标及其意义

医学体检乙肝五项指标及其意义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

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 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①HBsAg、HBeAg、抗HBc(1 、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

俗称“大三阳”。

②HBsAg、抗HBe 、抗HBc(1、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

俗称“小三阳”。

③HBsAg、抗HBc(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④抗HBs、抗HBe 、抗HBc(2、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⑤抗HBe、抗HBc(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 感染恢复期。

⑥抗HBs(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⑦抗HBc阳性(5项):急性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教你怎么看乙肝五项体检单

教你怎么看乙肝五项体检单

教你怎么看乙肝五项体检单*导读:……要看懂乙肝五项体检单首先了解乙肝五项体检单上各项指标及符号的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通过抽取静脉血,化验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了解人体是否感染了乙肝,感染乙肝病毒后的病毒携带模式。

如何看乙肝五项体检单?下面专家在线为我们解答。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通常用阴性或阳性表示,阴性的符号是“一”号,阳性的符号是“+”,乙肝五项体检单上五项指标的意义:1、表面抗原代表乙肝病毒感染指标。

一般情况下,表面抗原阳性说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2、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代表乙肝病毒被清除,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

3、e抗原阳性代表病毒复制在大量复制,传染性强,病毒数量多。

4、e抗体阳性代表病毒复制比较弱,病毒数量少,传染性不强,不能长期存在。

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六个月消失。

如果六个月之后还不消失的话,则表示病毒变异,体内仍有病毒。

5、核心抗体阳性没有实际意义,代表正在感染乙肝病毒或者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通常,我们通过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乙肝感染的现状和转归。

1、第一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2、第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3、第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是急、慢性乙肝;4、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乙肝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肝;5、第一、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6、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7、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是乙肝病毒的阴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8、第二、四、五项阳性。

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9、第二、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恢复了,已有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五项指标的说明(二对半)乙肝五项指标的说明(二对半)每项详细说明乙肝五项正常检验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杭体(HBcAb)-如果上述各项有阳性者,下面的表格将向您说明某些乙肝的得病情况。

HBsAg 抗HBsSb HBe 抗HBeAb 抗HBcAb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俗称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处于活动期。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此状态可转变为肝癌,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

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柒期。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柒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惑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都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早期乙肝惑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以上说明仅作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请医生作具体分析第一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sAg,曾称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又称肝炎相关抗原(HA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先出现的一项血清标志物。

一般在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潜伏期末,也就是说在乙型肝炎发病前的2~3周,或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10~60天,在感染者的血液中就可出现,发病时达高峰,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80%的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

如果发病后6个月还不消失,一般认为容易演变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不会发病,医学上称无症状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如果这类人再感染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时,单凭HBsAg阳性与否来诊断乙型肝炎,就有可能造成误诊。

另有5%~10%的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以后,在发病早期就能清除HBsAg,在这种病人血清中,HBsAg检测是阴性的,而抗HBc·IgM阳性,如果单凭HBsAg阳性与否作出乙型肝炎的诊断,就有可能漏诊。

由此可见,HBsAg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惟一指标,应该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第二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s,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产生的最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是免疫力的指标。

一般在发病后6~12个月才出现,但也有少数病人可在发病较早期出现。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出现,表明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

可是,由于这种抗体出现较晚,故不能用作早期诊断。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可持续很久,因而几乎可终身免疫。

少数病人在感染后能维持时间较短,或含量降低,所以测不出。

重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还可阳转,却并不表示新感染。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且达到一定含量,可用来考核乙型肝炎疫苗的效果。

第三项乙型肝炎e抗原的英文缩写为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内核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它的一级结构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基本相同。

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出现的第一个血清学标志物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第二个血清学标志物便是乙型肝炎e抗原,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潜伏期后期。

随着病情好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滴度迅速下降,最后消失。

一般讲,乙型肝炎e抗原只能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液中检得。

乙型肝炎e抗原与表面抗原一样,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指征,它的持续阳性表示病毒有活动性复制,因而可提示疾病慢性化,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

因此,是估计乙型肝炎病毒活动预后和衡量其感染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项乙型肝炎e抗体的英文缩写为抗HBe,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产生以后出现的另一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又一标志物。

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减少或已基本停止,若乙型肝炎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阴性则传染性低或基本不再具有明显传染性。

但有一小部分e抗体阳性者,虽然HBeAg阴性,其乙型肝炎病毒DNA仍然阳性,揭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仍有传染性,有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少数病人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较快,应加以注意。

如上所述,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通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可以把这组病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病毒低复制,传染性低;另一类是病毒复制,伴有活动性肝病,HBV·DNA阳性,有传染性。

前者无需抗病毒,后者需积极抗病毒治疗。

第五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缩写为抗-HBc。

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之一。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又可分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抗HBc·IgM)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抗HBc·IgG)两种。

前者随ALT升高而不断增长。

大约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1~2个月时,随之产生的便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G。

有人认为,抗HBc·IgM是乙型肝炎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续复制的标志,对于诊断急、慢性乙型肝炎很重要。

如这种抗体持续阳性提示疾病迁延,而抗HBc·IgG的持续存在只能说明以往有过或目前仍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因此,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和IgG平行检测,有助于对急性乙型肝炎与隐匿型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发作之间的鉴别。

约有5%~10%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查不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可阳性,而且与病情变化相一致,病情恢复,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阴转。

当病情重新活动时,ALT重新出现异常时,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亦重新出现阳性,滴度上升。

所以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是用来评价乙型肝炎病情的较好指标。

以下+-符号代表检查项目顺序为:HBsAg表面抗原/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HBeAg E抗原/抗-HBe HBeAb E抗体/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9种常见模式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 (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 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3)假阳性 1-6%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

HBV感染,恢复期。

5-15%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

即俗称的“小三阳”。

5-10%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

提示HBV复制,传染强。

即俗称的“大三阳”。

30-40%16种少见模式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HBV感染潜伏期; (2)慢性HBV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12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