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饮酒状况分析
喝酒心得体会

喝酒心得体会喝酒心得体会喝酒心得体会篇1:有关饮酒的调查心得有关饮酒的调查心得人文与法学学院201X30840408赖腾飞5月1日,我给一位11级的师弟及一位09级的师兄做了一份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饮酒方面的。
从调查结果上分析,被调查的两位都不是那种贪好杯中之物的人,相反地,他们应该属于那种能理智的控制自己,是自己适度饮酒的类型。
但是,个别并不能代表全部,所以,我又在网上找寻了一些资料,发现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酒、过量饮酒现象正在我国人群(尤其青少年)迅猛蔓延;15—29岁的人均酒消费量比1972-201X年期间猛增5倍,而大学生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201X年1月13日晚,郴州某高校一大四学生在与同事聚会时因饮酒过度,造成醉酒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201X年2月14日,合肥一大学生饮酒过量猝死宿舍;201X年2月17日,同样是在合肥,另一位19岁的大学生因聚餐过度饮酒而猝死。
以上三则事件,不过是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因过度饮酒而引发的问题的大河中几粒小小的水滴。
但是,透过这几颗水滴,我们却可以看出这几年,我国大学生的饮酒问题是日益严重的。
其实,不是只有我国大学生过度饮酒的情况如此糟糕,在美国,情况与我们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在美国,大学生如今可以说是酗酒成风。
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美国在校生中有约44%的人过度饮酒,他们每周至少一次一下子喝掉3瓶或更多的酒。
美国国家酗酒和酒癖问题研究所估计,每年差不多有1400名大学生因酗酒致死,其中1100人因酒后开车出车祸,300人醉酒后或从窗户掉下楼摔死,或坠入水中溺死,或喝得酩酊大醉后一睡不起。
由于酗酒过度,每年有50万学生被送入医院治疗,7万女生遭到强奸或性骚扰。
由于大学生过度饮酒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美国参议院曾召开听证会,讨论大学生酗酒问题。
一位因酗酒而死亡学生的家长呼吁,大学校方不能再否认学生酗酒问题的严重性。
这位家长说,他的儿子去欧洲旅游回来后说,欧洲学生很幸运,他们享受喝酒比较从容,不像美国学生那样疯狂。
中国健康指南饮酒标准

中国健康指南饮酒标准饮酒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适度饮酒对身体有益,而过量饮酒则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科学的饮酒标准对于维护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国健康指南中的饮酒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适度饮酒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健康指南明确规定,成年男性每天饮酒量不宜超过两两,而成年女性每天饮酒量不宜超过一两。
这一标准是根据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得出的,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和修订,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中国健康指南还规定了饮酒的频次。
根据指南,成年人应该控制饮酒的频次,不宜超过每周三次,每次饮酒不宜超过两两。
这一规定旨在避免酗酒和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饮酒的节制。
另外,中国健康指南还强调了饮酒的场合和方式。
根据指南,饮酒应该在适当的场合进行,不宜在工作、驾车、操作机器等需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饮酒。
此外,饮酒时应该慢慢品尝,不宜大口大口地喝,更不应该与饮酒比赛或者过量饮酒。
最后,中国健康指南还对于特殊人群的饮酒提出了一些特殊规定。
例如,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该避免饮酒或者限制饮酒,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的来说,中国健康指南中的饮酒标准是科学的、合理的,旨在引导人们养成适度饮酒的健康生活方式。
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地预防酗酒和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一标准,自觉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国健康指南中的饮酒标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过量饮酒的危害。
中国酒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酒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中国酒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丰富多彩的一种文化形式,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古代至今,酒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成为了社交交往的纽带,更是表达情感、展示风采的重要媒介。
在中国酒文化中,包括了酿酒、饮酒、礼酒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商代,人们就开始酿造并饮用酒。
在《诗经》中,有大量描写酒的诗歌,如《青青子衿》、《桃夭》等,这些诗歌中展现了古人对于酒的热爱和沉醉。
不仅如此,《诗经》中还记载了丰富的饮酒礼仪和饮酒文化。
与此同时,古代还有不少以酒为主题的传说故事,如《范蠡醉酒》、《曹操饮马应诏》等,这些故事对于后世的酒文化影响深远,不仅成为文人雅士借鉴的对象,更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充满了热情,尤其是在餐桌上。
中国人常用“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来形容饮酒时的情境。
这一句话表达了中国人乐于在饭局中饮酒的心态和习惯。
无论是在私人聚会还是商务宴请,饮酒都成为了表达友谊和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饮酒过程中,主人会邀请客人入座,提起酒杯,轻轻碰杯并互致敬意,这被视为礼仪之一。
在老一辈的人眼中,不会喝酒可能被认为没有交际能力,这也是中国酒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除了社交交往,酒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其他的重要作用。
在古代,酒是祭祀祖先时必不可少的仪式品。
祭祀祖先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人们将酒作为供奉的品物之一,用来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人会开启花开富贵、合家团圆的美好祝愿,将酒又作为一种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以表达祝福和喜悦之情。
中国酒文化中的酒种类繁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酿酒工艺和习俗。
例如,以北方的白酒为代表的陈村酿酒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蒸馏而成。
而在南方,以茅台、汾酒为代表的黄酒,以及象牙塔和大曲等也各具特色。
酒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

酒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
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与中国人的性格、社会背景以及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以下是酒文化对中国人的一些意义:
1. 社交和沟通:中国人喜欢通过饮酒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沟通交流。
酒桌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这种释放给予了中国人一个表达自我、释放压力的机会。
2. 团结与友谊:中国人喜欢在团队、聚会或庆祝活动中一起分享酒。
通过共同品味、对饮酒的态度和技巧进行交流,增强了友情和彼此间的信任感。
酒文化也有助于加强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3. 传统和仪式:中国的宗教和文化活动中往往伴随着饮酒的仪式,如祭祀、婚礼、庙会等。
酒被视为人们向神明表示敬意和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4. 健康和养生: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将饮酒与养生联系在一起,认为适量饮酒有助于保健和延年益寿。
一些有益健康的酒类,如黄酒、米酒等,被视为滋补品,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调理身体。
需要指出的是,酒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并不是普遍相同的,有些人可能更关注沟通交流,而有些人则可能更重视家庭团聚或仪式性的意义。
此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开放,中国人对待酒文化的态度也在不断演变。
中国酒文化论文2000字

酒文化的论文篇1浅析中西酒文化摘要:文化是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酒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明显差异。
西方酒文化一般指葡萄酒文化,而中国酒文化则是白酒文化。
本文从酒的起源,酒与宗教的关系,酒器的使用,饮酒礼仪以及酒的社会功能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中西方酒文化的区别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酒文化文化差异文化酒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跟其他方面一样,其形成过程以及在地域上造成的差异,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社会以及历史的不同因素形成了文化的最终不同。
只有从各个方面把握中西文化的不同才能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1.酒的起源从酿酒所使用的原料方面来说,在中国早期的文化起源地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并且农作物发展较为先进,人们便用粮食酿造就有中国特色的黄酒以及白酒。
而在被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巴尔干半岛古希腊地区,境内多山,土壤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反而很适合葡萄的生长,因此葡萄酒的酿造就成为西方酒文化的代表。
对于酒神崇拜,从神话传说方面来说,西方的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据说他是最早种植葡萄并且酿造葡萄酒的。
而在中国,中国历史上没有明确的酒神,而又普遍地将仪狄或是杜康认为是中国的酒祖。
2.宗教与酒文化的关系从宗教方面来讲,基督教是西方的主流宗教,在圣经中多次提到葡萄酒。
耶稣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后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并且让人们记住自己是为人类赎罪而死的。
因此基督教将葡萄酒视为圣血,而且葡萄的种植以及葡萄酒的酿造被教会人员视为工作,在这种背景情况下,人们对于葡萄酒是一种敬仰与喜爱的心情。
在中国佛教的影响较为广泛,而佛教的教义是反对饮酒的,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在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
人们很多听信佛的教戒,尽可能的控制饮酒。
加之中国的白酒多是粮食酒,因此人们对于饮酒是一种比较谨慎的态度。
3.酒器的使用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们对酒器的重视都是略见一斑的:酒器制造所用的材质,最终的形状以及做工的精美都有不同的讲究。
酒中文化中国酒文化对于社交的影响

酒中文化中国酒文化对于社交的影响酒中文化:中国酒文化对于社交的影响酒,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和传统。
在中国社会中,酒文化与社交紧密相连,对于社交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酒与社交的历史渊源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早在商代、周代,中国人就开始酿造和饮用酒。
在古代社会,酒被广泛用于庆祝仪式、亲友聚会和外交交往等各种社交场合。
古人常常用“酒逢知己千杯少”来形容酒与社交的密切关系。
二、酒文化的社交功能1. 畅快情绪的交流酒能够消除人们的顾虑和紧张,让人心情愉悦。
在社交场合,适量的饮酒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在宴会上,亲友举杯相邀,以酒为媒介,表达感激和友好之情。
2. 增进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中国人喜欢利用酒文化来拓展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同时也是加强亲友之间的情感纽带。
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还是商务宴请,酒席上的互动和交谈是增进感情、建立信任的重要方式。
酒可以减少尴尬和保持场合的热闹氛围,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3. 礼仪与传统的体现中国人饮酒有着严谨的礼仪和传统。
在宴会上,人们注重敬酒顺序、劝酒技巧和对长辈的尊敬。
通过提倡酒文化,中国社会注重培养人们的礼仪意识和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进一步规范了社交行为。
4. 商务交往的必备元素在商务场合,酒桌上的交流是加深商务关系的重要环节。
中国人认为通过共进餐和交杯换盏可以增进合作伙伴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加强商务关系的稳固性。
因此,商务酒宴常常被视为达成协议和洽谈合作的重要一环。
三、酒文化的现代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酒文化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年来,以健康理念为导向的文化因素开始影响中国的社交场合。
健康饮酒观念的兴起使得人们在社交时更加注重酒的品质和饮酒的节制,从而改变了以过量饮酒为主导的社交方式。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线上社交逐渐兴起。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

缺乏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摄入不足 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多种慢性疾病。
过多摄入脂肪和糖类
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身 体机能下降,增加肥胖、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 风险。
有氧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 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 量,促进身体健康。
肌肉锻炼
肌肉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 强度,提高身体协调性和 平衡能力。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吸烟可以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如肺癌、呼吸系统疾病、心血
管疾病等。
二手烟
二手烟同样对健康产生危害,尤 其是对孕妇和儿童。
戒烟的益处
戒烟可以大大降低各种健康问题的 风险,并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
饮酒对健康的影响
为制定针对性更强、更有效 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健康促进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02
研究方法和样本信息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和 电话对全国各地的中国人进行 调查。
问卷设计包含个人信息、健康 状况、生活习惯、医疗保健等 方面。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样本 的代表性。
数据收集和分析均经过严格的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处理。
减轻工作压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鼓励员工 进行心理疏导和放松。
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高热 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 高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适量饮酒
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过 量饮酒则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饮酒与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肝病,包括脂肪肝、肝硬 化等。
《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

《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通:辩)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⑤见:(读xiàn)同“现”,出现。
⑥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⑦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说。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
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的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烟云弥漫,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
鉴赏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
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
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以15岁及以上人群为基数估算
(1961-2001,中国,纯酒精)
qianlingzh@
9
人均酒消耗量
不同来源数据所得出的中国人人均酒消耗量结果, 虽然不完全一致,均支持结论:
消费的酒类大多是烈性酒和啤酒,呈普遍增长趋势
人均葡萄酒消费亦呈持续增长。
自我报告的酒类消费情况反映同样趋势。
WHA57.16:健康促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004)
WHA57.17: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2004) WHA58.26:有害使用酒精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2005)
向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提交:减少酒精相关伤害的循证战略和干预措施,以及全球
活动的适宜框架。
WHA60.10:向第六十一届世界卫生大会提交:减少有害使用酒精的战略 WHA61.4 :减少有害使用酒精的战略(2008)
以问题为导向的政策(problem-directed policies)
解决一些特殊的饮酒相关问题如酒后驾车或饮酒相关犯罪。
直接干预政策(direct interventions) :
对饮酒者个体的直接干预,包括:短期干预、治疗和康复项目。
qianlingzh@ 5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酒政策回顾 WHO Alcohol Policy Review
13
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 性别、年龄、地区)
Alcohol Drinking among Chinese Adults by Gender, Age and Area (%)
60
男性高于女性,45岁~>18岁~>60岁~>15岁~
39.6% - male
Percentage of Alcohol Drinking(%)
qianlingzh@ 16
饮酒者平均每次白酒饮用量分布
(%,性别、城乡)
qianlingzh@
17
饮用酒种类
白酒:
Type of Alcohol
农村高于城市; 无论男女,随着年龄增大,饮酒率增加。
啤酒:
消费模式与白酒截然不同; 年轻人的饮酒率较高; 城市较农村普遍。
1990 2000 2002 2004
77.4 180 (1.33↑) 235.5 (0.31↑) 250 (0.06↑)
1.5 3.2 3.7 3.8
3.5(3位,不 安全性行为) 4.0(3位) 4.4(3位) 4.5(3位)
*:考虑了酒精低消费和适度消费对发病和死亡的保护作用
qianlingzh@ 3
中国人饮酒状况分析
快乐健康饮酒
内容 Contents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酒政策回顾
WHO Alcohol Policy Review 中国人饮酒模式 Drinking Patterns in China 快乐健康饮酒 Happy & Healthy Drinking
qianlingzh@
50
40
Urban Male Urban Female
30
Rural Male Rural Female
20
Total
21.0% - total
10
0
4.5% - female
15-17 18-44 45-59 60Age
Date from National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of Chinese Residents in 2002 qianlingzh@
14
饮酒者的人均饮酒量(克/天,纯酒精)
Per Capita Alcohol Consumption of Chinese Alcohol-drinker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unit: pure alcohol, g/day)
Per Capita Alcohol Consumption(pure alcohol g/day)
feeling; Food enhancement; Socialization; Celebration (wedding, birthday…); Hospitality; Medicine; Religion; …… qianlingzh@
酒文化 Drinking culture Toasting; … 酒后驾驶 Drinking & driving ……
和更有效办法。 不同国家的最有效政策组合不同;没有一种模式或政策组合能够适合所 有国家。
qianlingzh@ 7
中国含酒精饮料的消费状况
衡量人群酒消费水平可有多种方法。 酒的年产量
由于产销、贮存和流通过程及时间因素的影响,加上酒
的进出口量变化---不能敏感地反映消费水平的变化。 人均酒消费量 根据产量和人口计算年人均酒消费量:典型的衡量方法。
Drinking Patterns
描述: 不同人群的饮酒行为---人口学特征
Drinking behaviors in different groups---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时间 When ? ---Seasons, Festivals, … 地点 Where? ---Bar, Home, Restaurant 饮酒伴随行为 What you drink with? ---Food, nothing 酒伴 With whom you drink? ---Friends, Family, Colleagues, Clients, … 饮酒种类 Which type of alcohol is drunk? ---Spirit, wine, beer, … 饮酒量 How much you drink? 饮酒频度 How often you drink?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大会
WHA32.40:制定世界卫生组织与酒精有关问题规划(1979)
WHA36.12:酒精消费和酒精相关问题:制定国家政策和规划(1983)
WHA42.20:预防和控制药物和酒精滥用(1989) WHA55.10:精神卫生:对行动要求的反应(2002) WHA57.10:道路安全与健康(2004)
向第六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提交:减少有害使用酒精的战略:全球战略草案
WHA63. 13:减少有害使用酒精的战略:全球战略草案(2010)
qianlingzh@ 4
WHO酒政策 Alcohol Policy(2002)
减少有害使用酒精和减轻酒消费所致公共卫生负担。
有害使用酒精既包括可能给饮酒者、饮酒者身边的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有害健康和社
★15岁及以上成人为基数(WHO常用,国际间比较) ★全人口基数(我国酒行业常用)
人群自我报告的酒消费量:调查方式取得。
★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31省/市/区159,117名) ★ 2002年中国人群行为危险因素监测(31省/市/区145个监测点 16056名居民)
qianlingzh@12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m
12
qianlingzh@ 重度饮酒的频度 How often to heavy drinking?
分析饮酒状况/饮酒模式
Drinking Patterns
饮酒原因 Drinking reasons:
Kill the time; Mood modify; Enjoy the taste or the
会后果的饮酒行为,也包括可能使有害健康后果风险增加的饮酒模式。
基于人口的政策(population based policies):改变人群酒精消费水
平。包括:
税收政策、广告政策、酒精可及性控制政策、倡导使用无酒精或低酒精饮
料的政策、对商店密度、销售日期和时间段、饮酒场所以及最小饮酒年龄 的限定、健康促进活动和学校教育政策等。
(%. 性别,每天消费酒精量)
男性
40克及以下
41-60克 10.3 21-40克 7.3
61克及以上 14.6 41克及以上 5.8
高危饮酒者 14.6 高危饮酒者 5.8
75.1 女性
20克及以下
86.9
WHO《国际酒精消费及危害监测指南》,我国男 、女性酒消费者中分别有14.6%和5.8%处于高危险 饮酒水平;农村均高于城市。
葡萄酒
较之农村,城市更普遍; 在城市,女性消费高于男性; 在农村,消费者比例较低,各年龄段相对稳定。
qianlingzh@
18
Data from the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in 2002
饮酒:过去30天中,至少饮过一杯酒;根据WHO定义,一杯酒指1/2瓶
个体因素 Personal factors:
生物学因素:遗传、性别、年龄等 Physical: gender, age, genetic… 信念因素:文化定位、期望、自我效能等 Belief: culture
orientation, expectancy, self-efficacy…
分析饮酒状况/理解饮酒模式
2
有害使用酒精是加重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 被列为世界上导致早亡和残疾的第三大风险因素
死亡(万) Deaths (10 Thousands) 占全球死亡的 比例(%)* As % of Total Deaths 伤残-调整生命年 损失(万年)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Lost (DALYs) (10 Thousands) 4768.7 5832.3 6732.6 6942.4 占全球伤残-调 整生命年损失 的比例(%)* As % of Total DA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