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字词翻译+课后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集(附答案)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
(18分)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注释、翻译、选择、阅读带答案

《孙权劝学》精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读书人分开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三、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但当.涉猎(应当)B.见.往事耳(了解)C.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非复.吴下阿蒙(收复)【解析】D再,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治经为.博士耶(成,当)B.但.当涉猎(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经过)【解析】B只,只是。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B .但当涉猎涉猎:粗略的阅读C.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解析】A当权。
孙权劝学字词翻译+课后练习培训资料

孙权劝学字词翻译+课后练习孙权劝学一、字词翻译:◆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1.初:当初。
2.谓:告诉。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1.辞:推辞。
2.以:用。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已往的事情罢了。
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1.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2.岂:难道,怎么。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4.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涉猎:粗略地阅读。
6.见:了解。
7.往事:指历史。
8.耳:语气词。
表示限止,罢了,而已。
9.孰若:哪里比得上。
10.所益:有益的地方。
◆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1.及: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1.过:到。
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非复:不再是。
4.吴下:指吴县。
5.阿蒙:名字前加“蒙”,表示亲昵的意味。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说:“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为什么知道这件事情这么晚啊!”1.更:重新。
2.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
3.大兄:长兄。
4.见事:认清事情。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1.遂:于是。
2.拜:拜见,叩拜。
3.结:结交。
二、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孙权劝学》练习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答案教师版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重点字或词语。
1.但当涉猎只,只是2.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3.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6.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二、古汉语常识练习1.古今异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 推脱今义:告别,不接受(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独自,孤独(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研究今义:治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7)见往事耳古义: 历史今义:过去的事2.一词多义(1)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主持(2)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三、重点句子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拿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 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四、问答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吕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孙权劝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带答案

《孙权劝学》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假字,同“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
⑤及.鲁肃过寻阳:古今异义,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⑥即更.刮目相待:古今异义,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⑦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⑧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⑨见往事..耳:古今异义,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⑩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今异义,古义:很。
今义:形容词。
⑪蒙乃始就.学:古今异义,古义:从事。
今义:就。
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今异义,古义:知晓。
今义:看见。
2、一词多义: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②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大:①与蒙论议,大惊:副词,十分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3、判断文言句式: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孙权劝学译文与字词翻译

4. 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军中事务,不得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做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不过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已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益处。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他和吕蒙讨论评议国家大事,(鲁肃听了吕蒙的见解)非常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 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初,权谓1吕蒙曰:“卿2今3当涂4掌事,不可5不学!”蒙辞6以7军中多务8。
权曰:“孤9岂10欲11卿治经12为13博士14邪15(语气词,通“耶”)!但16当17涉猎18,见往事19耳。
卿言多务,孰20若21孤孤常读书,自以为22大23有所益24。
”蒙乃25始26就27学。
及28鲁(lù)肃过29寻阳30,与蒙论31议32,大惊曰:“卿今者33才略34,非复35吴下36阿蒙37!”蒙曰:“士38别三39日,即40更41刮目相待42,大兄43何44见事45之46晚乎47!”肃遂48(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49而别。
注释1、谓:对谁说。
2、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3、今:现在。
?4、当涂:当道,当权。
当:掌握或指掌管。
5、可:可以。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课后作业(附答案)1.《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一部(体例)通史,编著者是北宋的史学家。
2.解释下列画线词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当涂掌事;③刮目相待;④及鲁肃过寻阳;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用“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既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又饱含对吕蒙的关心和寄予的厚望。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映证了孙权读书劝学吕蒙的话——自以为大有所益。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揶揄打趣,显示了二人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和交代孙权劝学的结果。
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师旷劝学[刘向]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师旷,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②炳烛,点燃蜡烛。
③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⑴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⑵翻译句子。
①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②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⑶孙权劝学与师旷劝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⑷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简洁的话概括。
6.阅读课文,然后回答【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字词翻译

初:当初
谓:告诉,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掌权
掌事:掌管事务
可:能够
辞:推辞
以:用
多务:事务繁多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哪里
欲:想要
治:研究
经:儒家经典
为:成为
博士:学官
邪:通“耶”,吗,表示反问语气但:只是
当:应当
涉猎:粗略的阅读
见:了解
往事:历史耳:罢了,表示限止语气
孰:谁
若:比得上
以为:认为
乃:就
始:开始
就: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论议:谈论天下大事
今者:现在
才略:军事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
即:就
更:更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何:多么
见事:认清事物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遂:于是
而:表承接
别:辞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
一、字词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1.初:当初。
2.谓:告诉。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1.辞:推辞。
2.以:用。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已往的事情罢了。
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
1.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2.岂:难道,怎么。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4.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涉猎:粗略地阅读。
6.见:了解。
7.往事:指历史。
8.耳:语气词。
表示限止,罢了,而已。
9.孰若:哪里比得上。
10.所益:有益的地方。
◆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1.及: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
1.过:到。
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非复:不再是。
4.吴下:指吴县。
5.阿蒙:名字前加“蒙”,表示亲昵的意味。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说:“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为什么知道这件事情这么晚啊!”
1.更:重新。
2.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
3.大兄:长兄。
4.见事:认清事情。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1.遂:于是。
2.拜:拜见,叩拜。
3.结:结交。
二、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进士。
仁宗未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
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
英宗命设局续修。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现在陕西省西安市)。
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二)《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294卷,又考展异、目录各30卷。
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讲于宋英宗。
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
历时19年。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
帮助编撰者有刘伊、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全书贯串1362年史事,有“考异”
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
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三)关于吕蒙:
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陂(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
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
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
后随周瑜、程普等大存曹操于赤壁。
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告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
不久病死。
三、实时练习: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一部体史书由朝主持编纂,这部书书名的意思是
2.用原文填空
(1)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开始却以为理由,拒绝读书。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拒绝读书的理由不攻自破,蒙。
(2) 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3) 出自本文两个成语是、。
3.文段可以分两层,用“//”在文中划开。
4.指出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并翻译句子。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 蒙辞以军中多务。
(2) 见往事耳。
(3) 非复吴下阿蒙。
(4) 刮目相待。
6.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 资治通鉴编年北宋司马光帮助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
2.(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始就学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蒙乃始就学||乃鲁肃过寻阳
4.(1)反问语气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限制语气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3)感叹语气
长兄认清事物(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5.(1)推辞 (2)了解 (3)再 (4)擦
6.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关心爱护要求却很严格,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吕蒙:吴国名将。
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进步十分高兴。
7.学习不可等待,不可推辞,只有不断地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增长知识才干。
P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____佚名《越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