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
煤矿企业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模版

煤矿企业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加强对一通(通风、瓦斯、灭火)、三防(防尘、防爆、防水)工作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一通三防管理责任1.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明确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并组织落实相关工作。
2.安全生产部门应负责一通三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在矿长的领导下,执行相关工作。
3.风管部门负责通风工作,瓦检部门负责瓦斯工作,灭火部门负责灭火工作,各部门负责防尘、防爆、防水工作,应落实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保障一通三防工作的平稳进行。
4.一通三防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能力。
三、一通管理1.通风工作要求:(1)风管部门应安装并维护通风设备,保证矿井内的通风畅通。
(2)对于通风揭破、通风机启闭、风口堵塞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对于通风交叉点、通风分区,应明确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管理。
(4)严禁擅自封堵风管和投机行为,风管部门应加强巡视和监控。
2.瓦斯工作要求:(1)瓦检部门应安装并维护瓦斯检测设备,定期对矿井内瓦斯进行检测。
(2)对于瓦斯超限、瓦斯浓度波动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瓦斯浓度,确保矿井内的安全。
(3)加强对矿井内瓦斯积聚区域的管理,制定并实施瓦斯抽放方案,减少瓦斯积聚,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3.灭火工作要求:(1)灭火部门应配备并维护灭火设备,保证矿井内的灭火工作能够及时进行。
(2)对于矿井内火源、火灾隐患点,应建立火源监测制度,定期检查和清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灭火部门应制定灭火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升灭火应急处理和处置能力。
四、三防管理1.防尘工作要求:(1)各部门应配备并维护防尘设备,保证矿井内的尘气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2)对于防尘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3)定期对隧道、巷道、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进行防尘处理,降低尘气浓度,减少尘肺病风险。
“一通三防”检查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经营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具体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等。
第三条企业要求各单位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做到“一通三防”。
第四条企业要对“一通三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第二章一通第五条一通即通风,公司要求生产车间和办公楼充分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第六条生产车间应按规定安装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运行应处于正常状态。
第七条生产车间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材料等危险物品。
第八条办公楼办公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第九条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第三章三防第十条三防包括防火、防震、防水。
第十一条防火:公司要求各单位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第十二条防震:公司要求各单位加强地震防范意识,定期检查建筑结构安全性。
第十三条防水:公司要求各单位加强防水工作,做好建筑物、设备的防水处理。
第十四条各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防灾管理制度,提高员工防灾意识,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第四章检查管理第十五条公司要建立健全的检查制度,定期对“一通三防”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检查范围包括通风设备、消防设施、建筑结构等。
第十七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及时整改,整改情况应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上级主管部门要对下级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十九条对于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处理。
第五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是“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责任,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范本(5篇)

“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范本隐患是事故的前奏,消灭隐患就是消灭事故,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及时发现和消灭煤矿事故隐患,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高度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制度,结合本矿实际,编制了“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开展“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一通三防”隐患是指矿井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一通三防”相关管理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章隐患认定第三条“一通三防”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止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矿井自身难于排除的隐患。
第五条“一通三防”隐患认定依照《____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____第____号)、《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通风行业aq标准等相关规定。
第三章____机构及职责第六条本矿成立“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专业组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分管副矿长、通风科、工程科、安全管理科、机电科、调度室等“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二)为了全面提升我矿“一通三防”技术和管理水平,搞好“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经矿研究决定,成立了以矿长为主的“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进一步提高我矿预防通风瓦斯事故能力,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现将我矿活动期间所查隐患整改完成落实情况特向公司汇报:一、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组长:____健副组长:赵保忠王凤龙张成武侯靖文贾宝财魏永江成员:各区队相关负责人“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办公室设在通风工区(8003),通风副总贾宝财为办公室主任,负责“一通三防”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的隐患排查收集汇总和技术指导工作。
20条“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矿井“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管理,杜绝瓦斯煤尘等重大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我矿具体情况特制定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和“一通三防“管理机构,矿长对“一通三防”工作负领导责任,要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到位。
矿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一通三防”技术业务管理工作,必须主持研究“一通三防"工作,每月至少主持召开一次“一通三防"工作例会;矿副职对其分管范围内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负责。
各采掘班组长对所辖区内“一通三防”工作全面负责。
矿安全监察股对“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实施监督.“一通三防”管理机构,负责矿井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装备.二、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各水平采区实行分区通风。
三、必须绘制通风系统图,防尘管路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图和安全装备布置图。
由矿主管通风技术员按月补充修改,每季向矿技术负责人交换一次图纸。
在矿调度室悬挂通风系统示意图和通风网路图。
四、矿井通风和防尘设施及通风设备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
五、“一通三防”工作人员必须履行自已的职责,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
熟悉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六、通风部门,必须根据采掘进度和矿井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或调节风量的措施,以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有足够风量。
七、通风部门,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旬进行一次全矿井测风;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地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写在记录牌上,每月将测风结果按要求填表报矿领导及矿技术负责人.八、建立健全瓦斯检查制度.每班至少检查叁次,每次检查结果,都必须记入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检查日报表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在场的工作人员,检查手册必须经作业地点班组长签字,瓦斯日报表必须每天送矿长和矿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规定范文(3篇)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提前识别、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和环境污染,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
第四条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风险防控”的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制度,并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一通技术管理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一通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制定一通技术管理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二)建立一通技术管理档案,记录相关信息和资料;(三)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四)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定期演练。
第七条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二)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三)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第八条企业应加强对生产工艺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工艺过程的安全稳定。
(一)建立工艺过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项指标;(二)建立工艺过程控制措施,及时调整和纠正异常情况;(三)做好生产记录和数据统计,为事故预警提供数据依据。
第九条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一旦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一)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提前预警和识别危险情况;(二)建立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三)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三防技术管理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三防技术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制定储存安全管理方案,明确储存的要求和限制;(二)建立现场防护制度,明确危险区域的范围和限制;(三)建立防火防爆制度,确保防火和防爆安全。
《一通三防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一通三防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关于成立煤矿“一通三防”管理机构的决定矿属各部门: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安全审查方针,促使我矿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煤矿安全状况好转,全面提高我矿煤炭生产的整体素质,加强煤矿井下通风设施管理力度,确保煤矿通风系统正常。
现特组建兴仁县王家寨煤矿通风设施管理机构的决定一、成立“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机构组长:李登林(矿长)副组长:余廷勇(总工程师)成员:邓传义(生产副矿长)、张永利(机电副矿长)、张文清(安全副矿长)、杨永学(机电副总工程师)、李绍州(采掘副总工程师)成清明、李石富、谭长贵、封定华、谭科、郝天罡、吴锡斌、刘洋、秦成、刘海洋二、通风管理安全工作责任制1、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落实全矿相关人员的通风管理安全工作职责,使矿通风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防止瓦斯、煤尘、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安全规定,结合本矿实际,特制定通风管理安全工作责任制。
2、矿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本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制度、规定和措施,各业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必须按时完成本职范围内要求工作。
对违反行为,矿将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全矿相关部门在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
必须把通风知识作为的重要内容。
4、所有入井人员都有责任看管并爱护号通风设施、设备、对破坏通风设施、设备的行为,煤矿将认真组织追查分析,对责任人将从严处理。
5、每月由安全副矿长带领小组人员定期对通风工作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及时落实人员进行整改,并进行跟踪督办。
矿长负责每月召开一次通风工作专题会,专门研究通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各职能部门职责一、矿长职责矿长对矿通风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1、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中关于通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指令等。
“一通三防”技术业务管理制度

“一通三防”技术业务管理制度1、引言技术业务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企业对于技术业务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更好地规范、优化和提高技术业务管理水平,我公司制定了“一通三防”技术业务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技术业务的高效顺畅进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一通2.1 职责明确为了保证技术业务的顺利进行,需明确各岗位职责。
研发人员要承担技术研发、创新和优化任务,生产人员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市场人员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质量控制人员要进行产品质量监控,维修人员负责产品的售后维修。
各岗位职责的明确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2 沟通协作为了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提高信息流通性,应建立起跨部门的沟通机制。
部门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汇报工作进展、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交流讨论,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此外,应建立起信息共享的平台,使各部门能够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
3、三防3.1 风险防控为了防范技术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危机,需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要对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次,要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对敏感信息和核心技术的保护。
3.2 质量防控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需建立起严格的质量防控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其次,要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监控,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最后,要及时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和需求,并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3 知识产权防控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责任。
“一通三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一通三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一通三防”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一通三防”设施、设备。
二、管理责任1. 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对“一通三防”设施、设备管理负行政责任;2. “一通三防”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检查;3. 各部门主管负责对所属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1. 设施、设备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2. 负责设备的主管人员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3. 设施、设备严禁进行私自拆卸、转移或修改;4. 对设施、设备的关键部位和易损件要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并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四、设施设备的使用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合格的测验,且持证上岗;2.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设施、设备;3.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和违章行为;4.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严禁随意更改、改造或穿插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五、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1. 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 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3. 维修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4. 维修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六、事故应急管理1. 对于事故隐患,应及时排除并做好记录;2. 发生设备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报修;3. 对于设备事故,应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做好记录备案;4. 对于设备事故的处理,应根据事故性质和情况,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事态不扩大。
七、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设施、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2. 设施、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设施、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意识;3.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4. 部门主管应对所属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三防机构设置及管理制度附件:矿井通风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设谿及管理制度一、管理机构设谿为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建立完善“一通三防”工作体系,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加大瓦斯综合治理力度,消除“一通三防”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成立以矿长为首的“一通三防”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付组长:总工、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财务负责人成员:副总以上矿领导及各生产业务科室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科,通风副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矿长:对本公司“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责任;总工:对“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安全副矿长:对“一通三防”负监督责任;生产副矿长:对采掘面的“一通三防”工作负落实责任;机电副矿长:对机电口的“一通三防”工作负落实责任,保证“一通三防”材料的供应及时到位;财务负责人:负责“一通三防”工作资金的保障工作;通风副总:协助总工搞好“一通三防”技术工作;机电副总:对机电口的“一通三防”工作负技术责任;地测副总:对地测口的“一通三防”工作负技术责任;通风科:对“一通三防”工作负主要技术管理责任;调度室:负责协调解决“一通三防”的管理工作;机运科:负责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的供电等管理工作;生产科:负责对生产口的“一通三防”工作负技术责任;安检科:对“一通三防”工作负具体监督责任;经管科:负责解决“一通三防”的物资管理工作;培训科:负责解决“一通三防”人员培训工作;财劳科:负责解决“一通三防”的资金管理工作。
二、专业队伍设谿为了适应我矿科学发展的需要,有效防止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瓦斯防治管理机构和体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河南省煤矿安全质虽标准化标准,结合我矿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瓦斯防治工作专业队伍:组长:副组长:技术成员:现场施工组:现场施工成员:通风科瓦检员8人、通风科放炮员6人、井下监测工5人、井上监测工4人、通风科测风员1人专业队伍办公室设在通风队。
主要职责组长:对“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副组长: 协助总工搞好“一通三防”技术工作并对“一通三防”工作负主要技术管理责任;技术成员:协助组长及副组长搞好“一通三防”技术工作。
工长:对施工现场负主要责任。
瓦检员:负责监测井下各地区瓦斯等有害气体监测工作。
放炮员:负责井下各地区放炮工作。
井下监测工:负责矿井各类监控设备的维修,监测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检查并处理故障,确保系统设备性能完好可靠。
井上监测工:负责监视监控电脑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记录系统运行状态,负责打印监测日报表。
接到报警、断电信号后,要立即通知监测维修工及通风科值班人员和矿调度室进行处理。
小组成员应对全矿井瓦斯防治工作负责,严格执行矿井防治瓦斯领导小组制定的施工设计及安全组织措施,认真观测全矿各地点瓦斯变化状况,组织研究针对性施工措施,坚决杜绝矿井瓦斯灾害的发生,保障全矿井安全生产系统正常运行。
二、通风管理制度矿井通风系统管理制度1、矿井通风系统必须保证安全、稳定、合理、可靠,采区实行分区通风。
各采掘工作面和机电侗室的供风虽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消灭不合理串联风和无风微风巷道。
2、加强巷道维护,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及其它无人巷道,生产科、通风科、掘进队每月组织调查一次巷道失修情况,发现失修巷道生产技术科必须及时安排处理。
3、机运科负责每季对主扇运转情况、供电系统及地面反风设施等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确保井上下反风设施完好,主扇运转正常。
4、巷道贯通、相透及调整通风系统,通风科必须按规定制定图文并茂的专项措施(调风前、后的通风系统图上应标明贯通巷道两端的风流方向、风虽、瓦斯涌出虽和通风设施情况,并预计贯通后的风流方向、风虽、瓦斯涌出虽的变化情况和通风设施布谿情况)。
5、通风科负责每句对矿井风虽全面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认真分析,对内部漏风较大的地区必须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提高矿井有效风虽率,保证矿井漏风率不超过规定。
矿井瓦斯检查制度1、矿领导、生产业务科室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工、采掘区队长、班组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瓦斯检查员、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瓦斯检查员必须携带2米长的胶管,以便检查高顶处瓦斯。
2、瓦斯检查员必须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掌握并了解全矿通风系统情况,采煤、掘进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瓦斯涌出情况,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3、瓦斯检查员要按瓦斯巡回路线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进行检查,对所有采、掘工作面、侗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谿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必须纳入检查范围。
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三次;对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每班至少检查二次;瓦斯涌出异常地点设专职瓦斯检查员随时检查。
4、岩巷掘进在距煤层垂距10m以外开始打探煤钻孔,钻孔超前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5m并有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
岩巷掘进遇到煤线或接近地质构造带时,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工经常检查瓦斯,发现瓦斯大虽增加或其他异状时,必须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5、瓦斯检查员要认真检查自己所分担区域内的风虽、瓦斯、二氧化碳、防灭火、防尘等情况,发现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或异常情况,必须责令停止该地点作业,撤出该地点人员,并立即向调度汇报情况。
同时,瓦斯检查员要加强管辖范围内的通风设施检查,发现通风设施损坏,先采取临时处理,然后再及时向调度汇报彻底处理;若通风设施损坏严重,立即将影响范围内的设备停电撤出人员,并及时向调度汇报彻底处理。
6、瓦斯检查员必须对采掘工作面的打眼、爆破、降尘、风门、局部通风、机电设备及瓦斯监测仪的使用等进行监督,对可能导致瓦斯、煤尘事故的违章作业和破坏通风设施的行为及时制止。
7、严格执行瓦斯检查班中汇报制度,每班汇报三次,瓦斯检查员要把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检查数据及时向通风科进行汇报,认真填写班报、手册和瓦斯牌板,检查情况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8、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瓦斯检查员必须在指定地点交接班。
对瓦斯检查员空班、漏检、假检、脱岗、不在井下指定地点交接班、工作失职等,要严肃追查责任,根据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9、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天至少检查1次,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三天至少检查1次。
10、通风科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总工、安全副矿长、通风副总汇报。
11、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矿长、安全副矿长、总工审阅,通风科对重大的通风、瓦斯问题,应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矿井以风定产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通风能力核定组织生产,严禁瓦斯超限作2、矿井总进风巷或总回风巷风速超限,累计长度超过100米,视为超通风能力。
3、矿井一翼或总回风巷瓦斯超限,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日累计时间超过60分钟,视为超通风能力。
4、矿井年实际产虽超过上级核定的通风能力,视为超通风能力。
5、工作面上下两巷风速超限,累计长度超过20米,视为超通风能力。
6、工作面正常生产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或局部瓦斯超限%,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日累计时间超过60分钟。
7、工作面周期来压或过断层期间,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或局部瓦斯超过%,持续时间超过60分钟,或日累计时间超过120分钟。
矿井爆破管理制度1、所有工作面爆破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制订专项爆破措施,严禁违章爆破。
2、井下爆破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 和“去二回一”的撤人站岗交换牌爆破制度。
爆破前除检查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的瓦斯外,对帮顶的局部瓦斯也必须加强检查,特别对爆破地点20m范围内的瓦斯要认真检查,凡发现瓦斯浓度大于泅严禁爆破。
3、井下爆破要严格执行:爆破工作必须经过培训的专职爆破工担任,严禁采掘工自行装配起爆药卷,装药和起爆工作。
装药前必须检查炮眼深度情况,并将煤岩粉掏净。
雷管脚线和母线严禁同井巷中的金属导体相接触。
爆破母线不准有明接头。
掘进工作面爆破时必须坚持交换牌制度,并将盲巷段的所有设备停电。
出现拒爆、残爆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的规定进行处理,当班未处理完毕爆破工必须在现场交接班。
爆破撤人距离除严格执行规定距离外,必须要有掩蔽物。
爆破母线必须随用随挂,每次爆破必须检查爆破母线和发爆器完好情况,杜绝失爆现象。
采掘工作面爆破必须执行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停电制度。
4、运送火药要用专用火药箱,且雷管与炸药不得在同一容器内存放,火药到工作面地点后必须先入箱落锁。
5、所有采掘面爆破时必须采用乳化炸药,严禁使用失效炸药。
6、回采工作面拨上、下安全口及巷道开口爆破时要严格执行有关爆破制度,特别是上安全出口爆破时,必须对上塘口20m范围内的瓦斯进行检查,严防爆焰外窜造成事故。
7、井下不得裸露爆破,所有采掘工作面必须采用正向爆破。
8、爆破工下班前,要使用单位班组长在雷管消耗单上签写当班实际使用炸药、雷管数虽及姓名后方可退库。
9、爆破撤人距离规定:采煤工作面:直巷30m拐弯20m;煤巷掘进工作面:直巷75m,拐弯50m;岩巷工作面:直巷100m,拐弯75作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1、提高职工防尘意识,抓好综合防尘责任制落实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防尘工作,提高防尘意识,严格落实防尘责任制。
矿长是矿井防尘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本矿防尘工作全面负责,保证矿井防尘所需人员、资金和装备及时到位。
总工程师对粉尘的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组织编制防尘措施,安排防尘工程计划。
安全副矿长对防尘措施、工程的实施负监督责任。
分管副矿长对分管部门的防尘工作负责。
通风科对矿井粉尘防治工作负业务管理责任。
采煤、掘进、机电等各单位必须对本职范围内的粉尘防治工作负责,分片包干,明确职责,实行齐抓共管,消灭煤尘超限。
2、明确划分责任区域,推行分片包干根据公司文件规定,结合我矿具体情况,矿井防尘管路、防尘设施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冲尘工作做如下划分,各单位必须认真执行:防尘管路的安装和维护新投产的工作面防尘系统采煤队负责、掘进工作面的防尘管路掘进队负责、大巷、各皮带巷、采区及总回风巷防尘管路均机运科负责安装、维护。
防尘设施的安装和维护井下总进,总回风巷及轨道、皮带巷机运科负责,采煤工作面采煤队负责,掘进工作面掘进队负责。
冲尘区域划分采煤工作面上、下顺糟及进回风横川采煤队负责,掘进工作面自风机位谿到掘进工作面掘进队负责;皮带巷机运科当班司机负责;煤仓上、下口及井底车场,机运科当班司机和井底把钩工负责;总进风巷、总回风巷机运科负责;采区轨道巷、皮带巷掘进队负责;地面主井口皮带机运科当班司机负责;地面煤场经管科负责。
3、加强尘源管理,严格落实综合防尘制度生产科负责编制注水钻孔设计,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煤层采用高压注水,坚持不注不采。
全面推行湿式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