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

• • •
• • • • • • • • • •
中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第一部语文、百科兼收的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英语-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 建国后第一部中外合作的工具书--《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2] 翻译作品 商务印书馆译作编辑室是一个专门出版翻译作品的部门,以翻译出版世界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图书 各国学术名著为主,同时全面系统地译介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及 时反映国外学术界的思想和潮流。编辑室以出版精品图书主,主要翻译出版 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术著作。 代表出版物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法国思想 文化译丛》《现代性研究译丛》等。[22] 学术著作 商务印书馆著作编辑室成立于1998年,以编辑出版国内哲学社会科学
•
•
• • • • • •
[18]1954总管理处迁京,实行公私合营。商务印书馆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并。[19]1957由高等教育 出版社分出,恢复商务印书馆独立建制。时代出版社(包括并入该社的五十年代出版社)建制撤销, 并入商务印书馆。设香港办事处。在港举办创业六十周年纪念会。出版《新华字典》(新一版)。 [20] 1958年,中国出版社业务分工,商务承担了翻译出版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和编纂出版中外语文辞书等 出版任务,逐渐形成了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为代表的翻译作品,和《辞源》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等为代表的中外文语文辞书为主要支柱的出版格局。 [21] 3主要业务 工具书 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涉及汉、英、日、德、法、俄、西班牙、阿拉伯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2] 以及非通用语的朝、缅、越、波斯、拉丁、意大利、乌克兰等众多语种,形成了目前国内最为完善 的多语种工具书体系。1999年,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成立;2001年,商务印书馆计算机语料 库编纂系统启动;"新华系列语文词典""牛津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系列""新时代汉英系列词典""精选外 汉汉外词典系列"正在成为具有号召力的系列工具书名牌之一。 代表作品有: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4亿册) 中国第一部大型古代汉语词典--《辞源》
2020春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8.3.2文化教育革新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二框文化教育革新[见学生用书P96]一、背景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除了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外,__文化教育__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二、表现1.西学的传播(1)概况:鸦片战争后,一些重要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开始被翻译成中文。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学传播的渠道大大拓宽。
(2)影响: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1)创办报刊①传入:近代报刊率先在西方社会发展成熟,__鸦片战争前后__,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最初都是由__外国人__创办的,到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国人创办报刊的高潮。
②《申报》(2)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①概况:和近代报刊一样,中国近代新式出版业最初也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开始出现并蓬勃发展起来。
②__商务印书馆__:1897年,__夏瑞芳__等人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后来,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近代__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__,与__北京大学__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__双子星座__”。
③影响:近代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为__开启民智__、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教育革新(1)创办学堂: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__京师大学堂__。
(2)推行新式教育制度: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
1904年,清政府颁布《__奏定学堂章程__》,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__中国近代教育体制__的确立。
此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3)废除__科举__: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了。
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简介

历史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已走过了近115年的历程。
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为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几代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
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老一辈出版家,平地为山、艰苦创业,为商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商务创立不久就成立股份公司,并从此先后延请高梦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开展以出版为中心的多种经营,实力迅速壮大,编写大、中、小学等各类学校教科书,编纂《辞源》等大型工具书,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整理《四部丛刊》等重要古籍,编辑“万有文库”“大学丛书”等大型系列图书,出版《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自然界》等各科杂志十数种,创办东方图书馆、尚公小学校,制造教育器械,甚至拍摄电影等。
极盛时期,商务有员工5000多人,在海内外设有分馆36个,各类办事机构1000多个,所出书刊占全国60%以上,创造了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诸多第一,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出版机构,在海内外铸造了商务印书馆的这个民族出版业最著名的品牌,成为堪与北大媲美的文化重镇。
从这座文化重镇里,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陈云、张元济、茅盾、陈叔通、周建人、胡愈之、王云五、郑振铎、叶圣陶、蒋梦麟、竺可祯、黄宾虹、袁翰青、陈翰伯、陈原……这些光辉的名字都写在了商务的史册上。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寇侵华,国难不息,商务也饱受兵燹,两度惨遭破坏,艰于维持。
但是,在百般艰苦的环境下,商务坚持“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之精神,依然举起文化抗战和国家复兴之大旗,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出书不辍,奋斗不歇。
商务印书馆简介

蓬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迁址 北京。1958年以后,根据国家出版方针的规定调 整了出版范围。现主要编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 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编纂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 以及研究著作、教材、普及读物等,出版《中国 语文》、《方言》、《英语世界》等期刊,在读 者中有良好影响和声誉。一个世纪以来,以开启 民智、昌明教育为己任,竭力继承中华文化,积 极传播海外新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 事业单位”,是“全国优秀出版社”。
1907年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建成印刷总厂和编译所 新址。1909年将编译所收藏古籍善本和参考书籍的图 书馆定名为涵芬楼,后改名为东方图书馆,对外开放。 1914年初清退日股,资本增至一百五十万元,职工达 七百五十人,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发行为 一体的出版企业。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 总务处、编译所、印刷总厂和东方图书馆等被日军焚 毁。随后,企业得到部分恢复。抗日战争前夕,在长 沙建设印刷厂,往香港和西南地区疏散存书和机器。 抗战爆发后,总管理处迁到长沙,后移至重庆,抗战 胜利后迁回上海。
商务印书馆——简介
历史简介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CP)于 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已走过了近113 年的历程。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 始。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 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 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 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为开 启民智、昌明教育、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扶助 学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几代国家领导人的 重视,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文 化教育事业单位”。
创办初期
商务印书馆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 1897年在上海创办,创办人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 高凤池等。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1901年改为股 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五万元,张元济入股,并主持编译 工作。1903年建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改为中日合 办,资本各十万元,引进日本先进印刷技术。翌年编印 《最新国文教科书》,数月间风行全国。此后,陆续编印 修身、算术、史地、英语等教科书,兴办师范讲习班、附 属小学、养正幼稚园及函授学校,还出版各种中外文工具 书、刊物和学术著作。
商务印书馆简介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CP)一、书馆简介1、成立: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至今已走过了近113年的历程。
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
2、意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一百多年来,商务印书馆从最初一个小小的印刷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现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和文化机构,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至今出版各类书刊近5万种。
3、部分馆长简介夏瑞芳: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897年2月11日,由原美华书馆雇员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高凤池等人集资兴办,最初资本仅3750元,是一家相当简陋的小印刷厂,只承印一些与商务有关的传单、帐册和票据之类。
据说,商务印书馆之名即由此而来。
那时受戊戌思潮的激荡,社会文化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对传播新知和英语读本的需求量较大。
商务老板夏瑞芳是一个有雄心和魄力的人物,并不满足于只印一些传单、票据之类东西,开始尝试译印书籍。
1898年,即百日维新那一年,出版了谢洪贵牧师译注的《华英初阶》和《华英进阶》,这两书是商务最早的出版物,出版后畅销一时。
1900年他收购了日本人在上海经营的修文书局,扩充设备,同时聘请俞志贤、吕子贤(后任大东书局经理)、沈知方(后任世界书局经理)等一批富有推销能力的人才,增强了商务在发行方面的力量。
为商务书局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元济:张元济是个有名望的翰林,因参加戊戌维新而被革职,从京师南下上海,任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1901年该校总理(校长)病故后兼任代总理。
1901年张元济投资商务,成为股东。
1902年初,正式辞去南洋公学代总理和译书院院长职务,加盟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的加盟,是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商务以印刷为中心;在此之后,商务以扶助教育和建设文化为己任,决心以出版来推动新式教育和文化启蒙,为国家“造一实业模范”。
王涛:(简介一直没有找到,只有图片一张~)王涛4、商务印书馆馆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5号,邮编100710,电话(010)65252026 北京市琉璃厂西街515、购书方式网络:商务印刷馆网址:/当当、卓越、京东、孔夫子等大众网站。
关于经济学的出版社

1、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现代化出版业的先驱,在出版界特别是特别是社会科学类的书籍出版社方面保有独特的地位。
经济学原来并非商务的强项,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有门的经济学系列,但主要是早期经典著作,象两论,象马歇尔、凡勃伦、熊彼特。
对我个人而言,商务的书意义却也非常。
我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归属于经济学一类,但我一直对经济学没什么兴趣,直到看了商务1993年版的《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二)》,虽然大部分看不懂,但一两篇就足以让我害了上对经济学的单相思——盛洪《经济学透视下的民主》、张宇燕《制度经济学:异端的见解》——对于还在学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这些古典经济学时期传统理论的我,震撼是在所难免的。
由中国留美学者经济学会组织,汤敏、茅于轼主编的这套书共三册,由海外或海归学者用评论的方式介绍经济学部分领域内的重要成果,是当时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专业介绍论文集(田国强的评论)!三册书都加印过,有的还加印了几次,销售状况非常好,并且还带动了一股“前沿”专题热,后来社科文献、中国税务纷纷效仿。
现在书店里,商务版经济类图书也小有规模,其中精品也不少,特别是译著,象戈森著《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弗里德曼著《资本主义与自由》、特里芬著《黄金与美元危机》,埃格特森著《新制度经济学》,柯武刚等著《制度经济学》,而且很有几本比较新的,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出了诺斯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阿卡蒂玛森著《贫困与饥荒》,2002年出了谢康、乌家培编译的200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的论文精选,最近又出了田国强主编的《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不愧于商务的品牌形象。
不过,也有差的,商务出的中国的经济学的作品不怎么的,除了茅于轼早期作品《择优分配原理》之类,大多数都是国内二流甚至更差一点的经济学家的作品,有些根本就是抄来抄去的教材,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商务的书,并不是随处可见,折扣空间小是致命原因。
商务印书馆与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客 观 地 讲 , 商 务 印 书 馆 参 与 出 版 社 会 主 义 图 书 、 播 社会 主义 思想 不 是 最 早 的 。 期 的社 会 主 传 早 义 思 想 , 常 先 在 海 外 留 学 生 中传 播 , 后 再 在 国 通 之 内传播 。 国 内来说 , 务 印 书馆 在传 播 社 会 主 义 就 商
类 ) 收 书 目看 ,9 9年 前 , 与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传 所 14 参
播 的 出版 社 、 构 较 多 , 上 海 社 会 主 义 研 究 社 、 机 如 汉
口人 民 书 店 、 海 中 外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社 、 港 中 国 上 香
出版 社 、 海群 益 书社 、 民 书局 、 汉 出版社 、 上 公 新 新
义 思想在 中国的传播 , 起到 了很大 的作用。 【 键 词】 关 商务印书馆 ; 社会 主义 ; 著作 【 中图分类号】 1 2D 2 G 1:6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17 5 (0 10 — 0 7 0 7 — 15 2 1 )3 0 8 — 4 1
思 想 上 ,与 时 代 步 伐 是 一 致 的 ,其 传 播 的 动 机 、 目
的 , 要 有 两 个 方 面 的 因 素 , 是 外 部 环 境 对 商 务 主 一 印 书 馆 出 版 方 向 的 影 响 , 是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于 自身 一
的商 业利 润考 量 。
商务 印 书馆所 出社 会 主义著 作 , 要 通过 两种 主 方式 , 是 翻译 出版 专 门的社 会 主 义 著作 , 是通 一 一 过 其 创 办 的 著 名 刊 物 《 方 杂 志 》 载 宣 传 社 会 主 东 刊
传 播 , 当时社会 潮 流 的必然 结果 。 会 主义 思想 , 是 社 本 身 是 作 为 一 种 西 方 思 潮 引 入 中 国 的 , 入 的 方 式 引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1. 引言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其对教育、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贡献。
2. 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背景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最初是为了解决中国近代教育所需而设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务印书馆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涵盖了教科书、学术著作、辞典词典等各类图书出版。
3. 商务印书馆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3.1 提供优质教材商务印书馆致力于提供优质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学生的需求。
其出版的教科书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级学校,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
商务印书馆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不仅是提供教材,更是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推动教育改革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政府和学术界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通过出版有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著作,商务印书馆为教师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促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 商务印书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4.1 保护传统文化商务印书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出版经典文学作品、古籍整理和研究等工作,商务印书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2 弘扬优秀文化商务印书馆不仅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还积极弘扬优秀的现代文化。
通过出版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商务印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文化选择,推动了现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5. 商务印书馆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5.1 学术著作出版商务印书馆是中国重要的学术著作出版机构之一。
其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质量和声誉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5.2 学术交流与合作商务印书馆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国际期刊等方式,商务印书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推动了中国学术界与国际接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引言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出版机构,自1902年成立以来,一
直致力于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商务印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社会影响力和贡献。
二、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与发展
2.1 创立背景
商务印书馆的创立背景是对近现代中国知识水平低下的担忧和对科学文化教育进步的追求。
中国积弱的国情和背后的文化缺失,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接触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商务印书馆应运而生,以提供优质的图书和文献为宗旨,填补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空白。
2.2 成功经历和发展壮大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商务印书馆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之一。
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图书,包括文史哲经典、社科人文、教育教材、专业著作等,不仅风行于中国大陆,还远销海外。
商务印书馆以其精良的图书品质和深受读者喜爱的名声,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商务印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1 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
商务印书馆作为出版机构,肩负着向社会传播知识和普及教育的重要使命。
它通过出版众多优秀的图书和教材,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从儿童图书到专业著作,从古代经典到现代科技,涉及面广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3.2 弘扬中华文化
商务印书馆不仅致力于传播知识,还积极弘扬中华文化。
它的图书中不乏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经典作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
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著作,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3.3 助力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商务印书馆一直以来都支持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它出版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商务印书馆的学术图书品质有保证,成为了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出版机构之一。
这些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促进了学科发展,还为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托。
四、商务印书馆的贡献与影响
4.1 促进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涵盖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无论是教育教材的出版,还是社科人文经典的传播,商务印书馆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4.2 促进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内容多样,涵盖了丰富的社会学科和多元的观点。
这些图书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也为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提供了支持。
通过传播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和观点,商务印书馆促进了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
4.3 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交融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不仅在中国国内广为流传,还通过版权输出等方式远销海外。
这样的跨国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商务印书馆的图书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文化的形象,让更多的国际读者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与了解。
五、结论
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出版机构,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助力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和谐与多元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文化交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商务印书馆的使命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出版,成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商务印书馆将继续致力于优质图书的出版,为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