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考)高中生物课堂练习题(选修一):专题4《酶的探究与应用》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练习题)答案不全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练习题)答案不全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一、选择题1.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 )。

A.将酶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2.下列关于酶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制剂是包含酶的制品 B.包内酶和包外酶均可用于制成酶制品C.酶制品的生产包括酶的生产、提取、分离纯化和固定化等D.固定化细胞不属于酶制剂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那种方法催化受限制( )。

A.直接使用酶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C.使用固定化细胞D.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4. 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C.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限制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都提取于动植物细胞 B.酶制剂能够重复利用C.果酒和果汁能够用酶制剂澄清 D.酶固定后称为酶制剂6.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B.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内包埋细胞过少7.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其中的酶大都来自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D微生物体内8.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A.葡萄糖异构酶 B.蔗糖酶 C.麦芽糖酶 D.果糖酶9.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加快的一项是A.CO2的释放 B.丙酮酸的氧化 C.葡萄糖的利用 D.ATP的形成10.下列不是用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是A.琼脂糖 B.醋酸纤维素 C.聚丙烯酰胺 D.聚乙烯树脂二、非选择题11.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从操作角度考虑,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更容易;_________ 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小;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___________方法;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高中生物 专题四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

高中生物 专题四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与酶的活性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A.酶的活性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B.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C.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D.酶活性的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解析]酶的活性是由蛋白质的结构决定的,不同酶的结构不同,活性也不同;同时酶的活性又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条件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定X围内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度不再变化,即反应速度大小与反应物浓度有关,但是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2.下列关于果胶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果胶酶的活性是指一定量的果胶酶催化一定量的果胶进行化学反应的能力B.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条件会影响果胶酶的活性C.果胶酶能催化果胶分解,但不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只能使果汁变得澄清D.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解析]果胶酶不仅能使果汁变得澄清,而且还能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3.一般不作为果胶酶活性检测指标的是( D )A.等量的果泥产生等量的果汁所用的时间B.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出汁量C.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澄清度D.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数量[解析]果胶酶把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能使果汁变得澄清,也能提高出汁率,所以果汁的澄清度、出汁量以及果汁的产出时间都可作为果胶分解速率即果胶酶活性的检测指标。

果胶被果胶酶分解的过程中不产生气泡。

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C )温度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C.应在50~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D.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解析]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A正确;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B正确;实验中的温度梯度跨度较大,要想确定最适温度,需要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应该在45~55 ℃(或45~60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C 错误;高温可以使酶失活,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D正确。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4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在果汁生产中主要应用的酶是( )A.果胶酶、纤维素酶B.脂肪酶、淀粉酶C.淀粉酶、果胶酶D.蛋白酶、纤维素酶,释放出其中的细胞液。

破坏植物细胞首先必需将细胞壁破坏,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酶活性是指酶催化肯定化学反应的实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活性是由酶本身的结构确定的,也受外界条件影响B.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C.酶活性凹凸与反应物浓度无关D.反应过程中酶活性始终不变,酶的结构受外界条件,如温度、pH等的影响,但与反应物浓度无关,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会有所降低。

3.探讨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三酯磷酸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须要相宜的( )A.温度B.酸碱度C.水分D.养分,须要相宜的温度和pH,同时反应离不开水,但是不须要供应养分。

4.在利用果胶酶生产果汁时,为了提高果汁的出汁率,降低生产成本,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添加果胶酶并充分搅拌B.加大苹果泥的用量C.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D.加大果胶酶的用量,可以使果胶酶充分发挥作用,A项可行。

加大苹果泥的用量虽然能够增加果汁的产量,但是不会提高出汁率,并且会增加生产成本,B项不行行。

果胶酶须要相宜的温度,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会导致果胶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C项不行行。

应限制果胶酶的用量,从而节约生产成本,D项不行行。

5.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运用性6.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一般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试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整到最适温度B.试验的视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pH相同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一般洗衣粉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试验结果,高温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变性失活,A项错误;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所以视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或达到同样洗涤效果所需时间的长短,B项正确;在相宜的pH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高于一般洗衣粉,但pH过高或过低时酶都会变性失活,使两者洗涤效果相像,C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加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真丝、羊毛等衣料,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会使洗涤效果增加,D 项错误。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1 课后限时作业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2 含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1 课后限时作业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2 含答案

专题4 课题2(建议用时:30分钟) 考点基本目标 发展目标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方法1,2,3,4 11,12,13, 14,15 2.探究果胶酶的用量5 3.加酶洗衣粉的类型及其去污原理6,7,8 4.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设计9,10 [基本目标]1.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只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 .①②⑤B .②③⑦C .③④⑥D .③④⑤ C [解析] 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但不同细胞产生的酶不一定相同,①②错误;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果胶酶的作用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③④⑥正确;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⑤错误;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组成单位是氨基酸,⑦错误。

2.下列各项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A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B .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C .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D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D [解析] 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表示,而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3.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果汁率。

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实验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放在水浴锅中恒温处理B.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C.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图A中的水浴温度,因此实验中图B水浴温度要保持恒定D[解析]图A表示将果胶酶与苹果泥分装于不同试管,避免果汁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A项正确;图B将相同温度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继续保温处理,保持反应温度恒定,B项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图C量筒中果汁的量或澄清度,C项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应设计多组实验,并保证图A和图B 中水浴温度一致,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中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时间B、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会引起醋酸菌死亡C、若固定化酵母细胞时,CaCl2溶液浓度过低,将很难形成凝胶珠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B、40℃与60℃时酶的活性相等C、50℃是该酶的最适温度D、若温度从10℃升高到40℃,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N和P对河流的污染B、加酶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强洗涤效果C、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实验中,无关变量温度只要保证一致就不影响实验结果D、加酶洗衣粉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否则可能影响洗涤效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干酵母粉置于蒸馏水中活化的目的是使酵母细胞吸水膨胀B、将刚溶化的海藻酸钠立即与酵母细胞混合可以提高凝胶珠硬度C、控制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可以控制凝胶珠的硬度D、导致凝胶珠颜色过浅的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没有充分活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固定化脂肪酶的方法一般是: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到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中,25℃静置固定化2h,过滤洗涤,再加入到戊二醛溶液中,25℃化学结合2h,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就可得到颗粒状固定化脂肪酶.兴趣小组对固定化脂肪酶的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如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纵坐标为酶活力,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a为游离酶,b为固定化脂肪酶).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温度或pH变化时,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具有的缺点是稳定性较低B、这种固定化脂肪酶使用的是物理吸附法、包埋法和化学结合法三种方法的结合C、氯化钙的量太少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包埋不完全,包埋在内部的部分酶会流失D、海藻酸钠浓度较高时,酶活力低的原因可能是形成的凝胶孔径较大,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固定化酶技术提高了酶的利用率,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B、固定化酶的优势是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C、酶经固定化后无法重复利用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的产生分别是( )A、死亡、增多B、增多、不再产生C、增多、增多D、死亡、不再产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能加快反应的进行,但各组搅拌时间要相同D、该实验温度为无关变量,但只要各组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即可【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B、实验温度为无关变量,要在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相同D、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四类微生物,不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有(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中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时间B、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会引起醋酸菌死亡C、若固定化酵母细胞时,CaCl2溶液浓度过低,将很难形成凝胶珠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B、淀粉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相同D、淀粉溶液的pH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清洗有血渍、奶渍的衣服时,最好选用A、蛋白酶洗衣粉B、普通洗衣粉C、纤维素酶洗衣粉D、脂肪酶洗衣粉【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先利用蒸馏水消耗酵母细胞中的有机物B、若制备的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C、实验中使用CaCl2溶液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酵母细胞发酵效率D、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吸附法,这种方法对酵母细胞活性影响最小【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C、水温属于本实验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检测试卷(四)酶的研究和应用(精品卷及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检测试卷(四)酶的研究和应用(精品卷及答案详解)

专题检测试卷(四)酶的研究和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B.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得浑浊的果汁变澄清C.果胶酶仅存在于酵母菌、细菌等微生物中D.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2.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D.温度、pH、果胶酶用量3.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A.肽酶制备成本高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4.下列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能将相应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能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的温度C.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D.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是比普通洗衣粉的好5.下列关于用加酶洗衣粉手洗衣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全羊毛与丝织的衣物洗涤不宜用加酶洗衣粉B.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C.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冲洗双手D.储存在干燥环境中的加酶洗衣粉不会失效,可以长久使用6.下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4种不同的酶做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其中温度梯度选择不当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及固定化酶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包埋法将果胶酶固定化后,其活性明显增强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以被重复利用C.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浸泡时间不足会影响洗涤效果D.为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酶制剂应保存在低温条件下8.(2019·山西太原五中期末)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应用固定化细胞时,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等条件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浆,葡萄糖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9.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

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试题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果胶酶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B.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解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可将果胶分解为半乳糖醛酸,不能作用于乳糖醛酸。

答案:C2在运用固定化酶生产果糖的过程中,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上端注入,结果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的溶液中就有果糖。

这个现象说明酶具有(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温和性解析:在运用固定化酶生产果糖的过程中,反应柱内装有葡萄糖异构酶,当葡萄糖溶液流经反应柱时,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

该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C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哪种方法会使催化反应受限制?( )A.直接使用酶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C.使用固定化细胞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解析:大分子物质不透过细胞膜与细胞内的酶接触,从而使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受限制。

答案:C4果胶酶能将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那么,与果胶酶从合成到发挥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B.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染色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核糖体、高尔基体、染色体、溶酶体解析:果胶酶能将果胶水解成半乳糖醛酸,而果胶是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因此,果胶酶是在细胞膜外发挥作用的,属分泌蛋白。

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以小泡的形式运输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再以分泌小泡的形式运输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将分泌蛋白排到细胞外。

线粒体提供能量。

答案:C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可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果胶酶用量的最适值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解析:果胶酶活性越高,出汁量越多,故可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5: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5: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酶的研究与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实践技术》中有关实验操作或说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可釆取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措施B.实验室制作葡萄酒时,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空间,密闭发酵时要适时排气C.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D.愈伤组织可作为植物体细胞诱变的材料是因为细胞全能性高2.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该结果不能说明()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B.40 ℃与60 ℃时酶的活性相等C.5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D.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3.以下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B.果胶酶的化学成分为固醇C.果胶酶的催化作用不受温度影响D.果胶酶可以催化多种物质的分解4.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中的汗渍、血渍以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等遇到它,皆能被水解而除去。

下列衣物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①棉丝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尼龙织品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6.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成正比,之后,成反比B.当温度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也可以上升7.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②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③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④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讲有利于保护环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④8.酶制剂中含有蛋白酶,不含有肽酶的原因是()A.肽酶制备成本太高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的活性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9.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 专题4 酶的探究与应用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2=60分) 1.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果胶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果胶的酶B .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淀粉酶C .高果糖浆是指果糖含量为30%的糖浆D .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答案] D2.在一个合成连锁反应中:X ――→E 1A ――→E 2B ――→E 3C ――→E 4Y ,如果E 4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细菌能够正常生长,我们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A .XB .AC .X 和AD .Y[答案] D[解析] E 4酶失效,Y 物质不能合成,细菌便不能正常生长。

3.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 .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 .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 .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 B[解析] 由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不能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A 项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两种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所以观察指标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B 项正确;酶具有适宜的pH 值,在适宜的pH 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高于普通洗衣粉,但高于或低于适宜pH 时结果相反,C 项错误;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D 项错误。

4.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C .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D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 2和杂菌 [答案] C[解析] 酶的固定方式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的影响小,A项正确;消化酶在人体消化道内发挥作用,一般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可进入消化道起作用,B项正确;尿糖试纸是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和无色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酶试纸。

这种酶试纸与尿液相遇时,很快会因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现,所以不能反复利用,C项错误;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的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D项正确。

5.下列有关酶的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解法和吸水胀破法常用于制备微生物的胞内酶B.透析、电泳和酸解等方法常用于酶的分离与纯化C.棉织物不能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D.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位于片剂的核心层[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多种酶的制备与应用。

利用酶解法可以去除微生物的细胞壁,然后用吸水胀破法破坏原生质,从而提取胞内酶,A项正确;酶的结构和活性的维持需要一定的条件,酸解法会使酶遭到一定的破坏,不宜使用此法,B不正确;棉织物可用纤维素酶处理,以改善手感和外观,C项不正确;食物首先经过胃,所以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应位于片剂的外层,D项不正确。

6.酶在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是固定化技术,而酶固定化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在于酶具有( )A.热稳定性B.催化高效性C.催化特异性D.可反复使用性[答案] D[解析]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固定化酶技术依据的原理就是酶催化反应后可以反复使用。

7.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通常有两类:化学法,每升需要7~9gNaOH,在70℃~80℃条件下作用12h,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作用5min,褪浆率即达到98%,这一事实可作为什么例子( )A.酶具有多样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具有专一性D.酶具有活性[答案] B[解析]题中事例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8.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发现无酒精产生,原因不可能是( )A.试验瓶盖了塞子B.瓶内氧气充足,进行了有氧呼吸C.固定化酵母细胞内可能没有酵母细胞D.所谓的葡萄糖溶液可能是其他物质[答案] A[解析]试验瓶盖了塞子,正好造成无氧环境。

本题所示结果应与此无关。

9.如图为四种不同的酶(分别以a、b、c、d表示)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曲线。

在36℃时酶活性最高的是( )A.a B.bC.c D.d[答案] B10.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答案] A11.根据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部位,可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属于胞外酶的是( ) A.呼吸酶B.光合酶C.解旋酶D.消化酶[答案] D[解析]消化酶为分泌到细胞核外起作用的酶,因此属于胞外酶。

12.能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 )A.植物B.霉菌C.酵母菌和细菌D.以上全部[答案] D[解析]植物、霉菌、细菌和酵母菌均可产生果胶酶。

13.为保证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应注意( )A.使用沸水先冲泡洗衣粉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C.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D.室温时用温水先溶解洗衣粉[答案] D[解析]加酶洗衣粉在使用前最好先用温水溶解。

1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渍、血渍以及人体排出的蛋白质类物质等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物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尼龙品A.①②③ B.③④⑤C.④⑤⑥ D.②④[答案] D[解析]加入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用来洗涤蛋白质成分的衣物。

15.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见酶类为( )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B.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纤维素酶C.脂肪酶、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D.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答案] A16.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以下叙述解释正确的是( )A.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类B.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C.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作为酶作用的蛋白质D.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答案] D[解析]蛋白酶不能在无水条件下起作用,也不能分解经修饰过的蛋白质成分。

17.图中表示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速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B18.加酶洗衣粉的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是破坏了蛋白质的( )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和部分肽键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答案] B[解析]蛋白酶只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部分肽键。

19.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的酶主要来自( )A.动物组织和器官B.植物组织和器官C.微生物D.基因工程[答案] C[解析]当前生产酶制剂所需的酶主要来自微生物。

20.在研究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 )A.无对照实验B.有对照、空白对照C.有对照、相互对照D.有对照、条件对照[答案] C[解析]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应设置对照实验,且是相互对照。

21.某同学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

他的实验设计如下: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下面是对这个实验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C.没有自变量D.因变量不能描述[答案] A[解析]实验课题是“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因此设置的2组实验应该是: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另一组用加酶洗衣粉做实验组。

如果设置3组,一组用普通洗衣粉作对照组,实验组设置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22.为了探究影响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人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向甲、乙组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针对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乙组只加入了蛋白酶B.将温度渐升至90℃,甲组清除血渍的时间会逐渐缩短C.甲、乙两组洗衣粉洗涤效果有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实验表明,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答案] D[解析]血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油渍中不含蛋白质而含脂肪。

分别将甲组和乙组与丙组进行比较,则甲组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A项错误。

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B项错误。

由于甲、乙两组中都加入了酶,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只有在有酶和无酶的对照下,才能得出上述结论,故C项错误。

由表格分析可知,针对污渍的成分添加相应的酶或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都能缩短清除污渍的时间,D项正确。

23.蛋白酶L是一种专门用在液体洗涤剂中的高强度蛋白酶溶液。

蛋白酶L的活性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洗涤剂适宜于酸性条件下使用B.该洗涤剂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比在冷水中好C.该洗涤剂在偏碱性条件下洗涤效果较好D.该酶的活性随pH的升高不断增强[答案] C[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偏碱性环境中蛋白酶L的活性最强。

虽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但该图并没有显示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24.下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研究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根据实验目的而人为改变的变量是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是因变量。

加入的洗衣粉不同,温度不同,都会造成洗涤效果的差异,故A项正确。

可用污渍的残留量来表示洗涤效果,故B项正确。

若纵坐标表示污渍残留量,则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t1,普通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t2,故C项错误。

温度过高,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故D项正确。

25.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 )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答案] A26.细胞固定化技术与酶固定化技术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A.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不能连续性生产B.成本更高、操作更难、不能连续性生产C.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能连续性生产D.成本更低、操作更难、能连续性生产[答案] C[解析]固定化细胞操作更容易,对酶活性影响更小,且能更新,容易回收,可连续性生产,成本自然更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