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J6经纬仪《方向观测法》案例及观测记录手簿[整理版]
![J6经纬仪《方向观测法》案例及观测记录手簿[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db5df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8.png)
J6经纬仪《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案例及观测记录手簿一、说明:⑴方向观测法适用于观测的方向大于、等于3个的情况;⑵归零差=半测回归零2个起始方向读数之差的绝对值,且要求归零差小于18秒,否则,重新测量;⑶各测回下半测回的观测顺序为逆时针测量,如第一测回中下半测回观测顺序为A,D,C,B,A;⑷2倍照准差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J6经纬仪角度测量不需要计算;⑸平均读数=(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2;⑹上表中黑体字部分数值 =(起始观测方向读数 +归零方向观测读数)∕2;⑺归零后方向值 = 平均读数-归零起始方向(即以上黑体部分数值);二、观测及计算步骤:(以一测回为例)⑴将经纬仪架在O点,对中、整平;⑵盘左依次照准A,B,C,D,A目标,调整竖盘指标水准管使其居中,读数并记录如上表第4列;⑶计算归零差,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⑷盘右依次照准A,D,C,B,A目标,按(2)过程,并计算归零差;⑸计算一测回个观测方向的2C值,判断其是否小于18秒,J6经纬仪测角可不考虑;⑹计算各观测方向的平均读数,(见说明5);⑺计算归零后起始方向角度,(见说明6);⑻计算归零后各方向值与各测回观测方向平均值(见表第8,9列)。
J6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案例及观测记录手簿表1 竖直角观测案例一、说明:⑴竖直角指任意观测方向与水平视线的夹角;⑵(盘左)半测回竖直角=90°-L,(盘右)半测回竖直角=R-270°;⑶竖盘指标差=半测回竖直角平均值,要求其小于25秒;二、观测及计算步骤:(以一测回为例)⑴将经纬仪架在O点,对中、整平;⑵盘左照准A目标,读数并记录如上表第3列,第4行;⑶盘右照准A目标,按(2)过程;⑷计算竖盘指标差,判断其是否满足小于25″要求;⑸计算一测回竖直角。
实验四测回法和方向法观测水平角

实验四测回法和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测量实验-适用非测绘类专业加入时间:2008-3-22 8:48:20 $$来源$$ 点击:1861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2)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3)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的要求。
二、计划与设备(1) 实习时数为2~4学时。
每实习小组4~5人。
(2) 实习设备有DJ6光学经纬仪l台,记录板l块,竹三脚架2个,垂球2~3个,木桩3个,斧头1把,测伞1把。
自备2H铅笔2支。
三、方法与步骤(一)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步骤如图2-7,在测站点O上安置经纬仪,用盘左和盘右各观测水平角(∠AOB)一次,盘左观测时为上半测回,盘右观测时为下半测回。
如两次观测角值相差不超过容许误差±40″,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结果。
这一种观测法称为测回法。
其观测步骤为:(1)上半测回,盘左瞄准左方点(如图4-1中的A点),读水平度盘读数(LA),记录在表2-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方点(如图2-7中的B点),读水平度盘读数(LB),记录在表2-6中;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LB-LA。
(2)下半测回,盘右倒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方点B,读数得RB,记录;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方点A,读数得RA,记录;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RB--RA。
(3)检查有无超限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时,其限差为",若超过限差″,则取上、下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为一测回水平角值,若超过限差±40",则需重测整个测回。
图 4-12.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练习在测区范围地面上选择彼此相距30m左右的三点A、B、C,打下木桩,在桩顶钉小铁钉或画十字作为标志中心;在A点安置经纬仪,在B、C点架设竹三脚架并挂垂球,用测回法测得∠A;同法分别在B、C点安置仪器,测得∠B、∠C。
建筑工程测量:方向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建筑工程测量方向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方向测回法的观测步骤当测站上的方向观测数在三个或三个以上时,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也称全圆测回法。
现以图1为例介绍如下:(1)安置仪器于0点,选定起始方向A,用盘左位置瞄准A,将水平度盘配置于0°处或略大于0°处,并记入表1第4栏相应位置。
(2)顺时针方向依次瞄准B、C^ D点,读数并记录。
(3)继续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再次瞄准A,读数并记录。
此操作称为归零,A 方向两次读数差称为半测回归零差。
对于精度等级为2〃的仪器,其归零差不应超过12",否则应重新观测,上述观测称为上半测回。
(4)纵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逆时针方向依次观测A、D、C、B、A点,此为下半测回。
上、下半侧回合称为一个测回。
如需观测多个测回,各测回仍按180° /n 设置水平度盘的位置。
测站测回数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左- (右土180° )平均翩二妊■(右±1SO:)]/2C …)盘右C …)①②③④⑤⑥⑦(0 0103)A0 01 12ISO 01 00+120 01061B41 IS IS221 18 00+1841 18 091C124 27 3630427 30+6124 27 33 D160 25 18310 25 00+18160 25 09A0 0106ISO 00 51+120 0100V(90 03 09) A90 03 IS270 03 12+690 03 15B131 20 1231120 00+12131 20 06C214 29 5431 29 42+12214 29 18D250 27 2470 27 06+18250 27 15A90 03 06270 03 00+690 03 03归零后方向值⑧0 00 0041 17 06124 26 3016024 060 00 0041 16 57124 26 39160 21 06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平均直0 00 0041 17 02124 26 34160 24 06图1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二方向测回法的记录与计算以A点方向为零方向的记录计算表格见表lo表1方向观测法记录计算表其计算要点为:①计算两倍照准误差2c:2c二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将各方向2c值填入表1第6栏,各方向2c值互差不得大于12〃。
水平角观测的方法

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水平角观测方法一般根据观测的精度要求和目标的数目来定。
常用的测角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一)测回法测回法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如图2-18所示,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O上,对中整平后按下述步骤进行水平角观测:图2-18 测回法水平角观测(1)经纬仪置于盘左位置。
所谓盘左(或称正镜),即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的左侧。
(2)精确瞄准起始目标A并配置度盘。
配置度盘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并且也方便计算。
各测回之间起始目标的读数间隔应在180º/n(n为测回数)。
装有度盘变换手轮的经纬仪和装有复测卡的经纬仪配置度盘时有所不同,各自配置度盘方法如下:Ⅰ. 装有度盘变换手轮的经纬仪,使用这种仪器时,应先瞄准目标,后配置度盘。
其方法是:先盘左瞄准起始目标(如图2-18中的目标A),打开手轮护盖(有的仪器是按下手轮盖),转动手轮,直至读数窗看到所需读数,然后关好手轮护盖(或弹回手轮盖)Ⅱ. 装有复测器的经纬仪,使用这种仪器时,应先配置度盘,后瞄准目标。
其方法是:转动测微手轮,调节好测微尺上的分、秒读数,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直至在读数窗看到所需读数位于双指标线附近,制动照准部,调节照准部微动螺旋使双指标线精确对准所需读数。
扳下复测卡,然后再转动仪器(这时读数窗中的读数不会变化),精确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卡。
但是应当注意,在转动度盘变换手轮和使用复测卡时往往会使经纬仪发生微小变动。
因此在读数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发生了变动,如存在则以实际为准。
完成上述工作后,观测员即可读取目标A的盘左水平度盘读数A左=0º01′12″,每次读数后记录员须回报确认无误后将该读数记入手簿。
见表2-1(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60º20′24″,记入观测手簿。
以上观测过程称为上半个测回,其观测角值β左=B左-A左= 60º19′12″。
实验四: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实验四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一、实验目的1.用J2经纬仪按方向法进行观测练习,以掌握用方向观测法进行三、四等水平方向观测与记录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2.领会规范中对方向观测所制定的各项规定。
3.了解测站各项限差要求,理解对方向观测的成果质量进行判别及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预习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
2.弄清方向观测法记录表格的填写次序和方法。
3.每人至少观测1~2个合格测回,全组完成一套9个测回合格成果。
4.限差要求(对J2仪器而言)两次重合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2C互差13″;各方向归零后的测回互差9″。
5.对不合格的成果返工重测。
重测的测绘应注明“重测”字样。
三、仪器及工具学时:2J2型经纬仪一台,三脚架一副,测伞一把,记录板一块。
自备铅笔、小刀、小三角板或直尺、记录表格。
四、实验步骤一测回的操作步骤(以三等观测为例)1.先选择好远距离的边长均匀的四个以上方向的目标。
2.安置仪器后,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按下列度盘位置表配置度盘和测微器:3.顺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进行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重合对径分划两次);4.顺转照准部,精确照准2方向,仍按上述方法读数;顺转照准部依次进行3、4……n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当观测方向数≤3时,可不必闭合至零方向),以上构成上半测回;5.纵转望远镜,逆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按上法读数;6.逆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的相反次序依次观测n、n-1、……3、2直至零方向。
构成下半测回。
上、下半测回构成一个测回。
1.观测程序及记录要严守操作规程。
2.观测中要注意消除视差。
3.记录者向观测者回报后再记,记录中的计算部分应训练用心算进行。
4.测微器读数不许涂改。
六、上交资料每组上交一份大于4个方向9个测回的合格成果(所有原始记录一律上交)。
七、实习报告编写提纲1.写明本次实习的名称、目的、时间及地点;2.写明所用仪器的名称及编号;3.附观测记录成果;4.对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成果进行质量分析,提出重测、补测和取舍的具体意见;5.进行测站平差,得出一个测站上合格的水平角观测成果;6.实习心得与体会。
测量学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

实验二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
2.掌握竖直角测量的方法。
3.弄清归零、归零差、归零方向值、2c变化值的概念。
4.在每个半测回中,起始方向首末两次读数之差(即归零差)≤18''。
5.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24''二.实验仪器经纬仪1台,三角架1个,记录板1个,铅笔1支。
三.仪器介绍1.构造正面背面正面背面2.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四.测量前的准备1.仪器的安置、对中与整平安置三脚架和仪器⑴选择坚固地面放置脚架之三脚,架设脚架头至适当高度,以方便观测操作。
⑵将垂球挂在三脚架的挂钩上,使脚架头尽量水平地移动脚架位置并让垂球粗略对准地面测量中心,然后将脚尖插入地面使其稳固。
⑶检查脚架各固定螺丝固紧后,将仪器置于脚架头上并用中心联接螺丝联结固定。
使用光学对中器对中⑴调整仪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通过对中器目镜观察,调整目镜环,使对中分划标记清晰。
⑵调整对中器的调焦手轮,直至地面测量标志中心清晰并与对中分划标记在同一成像平面内。
⑶松开脚架中心螺丝(松至仪器能移动即可),通过光学对中器观察地面标志,小心地平移仪器(勿旋转),直到对中十字丝(或圆点)中心与地面标志中心重合。
⑷再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⑸再通过光学对中器,观察在面标志中心是否与对中器中心重合,否则重复(3)和(4)操作,直至重合为止。
⑹确认仪器对中后,将中心螺丝旋紧固定好仪器。
⑴旋转仪器照准部让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调整两个脚螺旋时,旋转方向应相反(如图)。
⑵将照准部转动90°,用另一脚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⑶重复⑴和⑵,使长水准器在该两个位置上气泡都居中。
⑷在⑴的位置将照准部转动180°,如果气泡居中并且照准部转动至任何方向气泡都居中,则长水准器安置正确且仪器已整平。
2 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目镜调整⑴取下望远镜镜盖。
【精选】测回法与方向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测回法与方向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2、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及记录、计算方法。
3、弄清归零、归零差、归零方向、2c 变化值的概念以及各项限差的规定。
二、实验过程A.两角测回法:1、在指定的地面点O 安置仪器,对经纬仪经行对中、整平并进行度盘配置,并在测站周围安置2个标杆;2、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标杆A ,读取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标杆B ,读取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11a b -=左β。
盘右:倒转望远镜变为盘右状态,瞄准右标杆B ,读取读数记b2。
;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 ,读取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12a b -=右β;3、检查上、下半测回角互差是否超限。
计算一测回角值)(21右左βββ+=;4、计算测站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B.三角方向法:5、在指定的地面点O 安置仪器,对经纬仪经行对中、整平并进行度盘配置,并用粉笔在测站周围确定3个十字点作为观测对象,分别记为A 、B 、C ;6、盘左。
瞄准起始方向目标读数,顺时针方向依次瞄准各方向目标读数,转回至起始方向仍瞄准目标读数。
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7、盘右。
瞄准起始方向目标读数,逆时针方向依次瞄准各方向目标读数,转回至起始方向仍瞄准目标读数。
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8、计算。
同一方向两倍视准误差2c =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º),各方向的平均读数=21[盘左读数十(盘右读数±180º)],归零后的方向值;9、测完各测回后,计算各测回同一方向的平均值,并检查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是否超限。
三、实验结果A.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测回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较差一测回值(°′″)(″)(°′″)(°′″)A 左1 0 00 0082 33 3310 82 33 382 82 33 33右1 179 58 2582 33 432 262 32 08B.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记录测站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左-右2C(″)2左+右(″)归零后方向值(°′″)各测回平均方向值(°′″)盘左(°′″)盘右(°′″)1 A 0 00 00 180 00 04 -4 0 00 02 0 00 00 0 00 00B 135 20 47 315 21 01 -14 135 20 54 135 20 52 135 20 41C 196 26 57 16 26 43 +14 196 26 50 196 26 48 196 26 37 A 0 00 06 180 00 12 +6 0 00 092 A 90 00 00 270 00 08 -8 90 00 04 0 00 00B 215 20 30 35 20 40 -10 215 20 35 135 20 31C 289 26 33 109 26 28 +5 289 26 30 196 26 26A 90 00 32 270 00 26 +6 90 00 28四、实验总结1、在两角测回法实验中,我们用标杆作为参照物,但是没有参照点,导致我们来回测量时出现很大的误差,之后的测量中,我们应先选好测量点(最好是静止的)然后在进行测量才会避免误差很大;2、在读数时,经常把下丝读数当成中丝读数,致使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以后在有仰角时,读数时一定要看清是否是十字丝的读数方可读数;3、还是对公式及步骤的一知半解导致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还需多次练习提高熟悉度。
水平角观测

子学习情境2-2 水平角观测一、测回法水平角观测(一)经纬仪的安置和瞄准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必须首先在欲测的水平角顶点安置经纬仪。
安置仪器包括对中和整平两项内容。
仪器安置好后,即可进行观测。
1.对中使经纬仪水平度盘中心与角顶点置于同一铅垂线上,这种工作称为对中。
欲观测之水平角的顶点一般又称为测站。
对中时,先将三脚架放在测站点上,架头大致水平,高度适中。
再在连接中心螺旋的钩上悬挂锤球,移动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将三脚架的各脚稳固的踩入地中。
然后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旋紧连接中心螺旋。
若垂球尖偏离测站点较大,需平移脚架,使锤球尖对准测站点,再踩紧三脚架;若偏离较小,可略松连接螺旋,将仪器在三脚架头上的圆孔范围内移动,使锤球尖端精确地对准测站点,再拧紧连接螺旋。
在地形测量中,对中误差一般应小于3 mm。
对中也可用光学对中器进行。
光学对中时,先要对光,然后将仪器在架头上平移,交替对中和整平,直至测站点的像在对中器圆圈中央,达到既对中又整平的目的。
最后将中心连接螺旋拧紧。
对中时应注意:(1)打开三脚架后,应拧紧架腿固定螺旋;三脚架应约成等边三角形;安置脚架前要了解所观测的方向,避免观测时跨在架腿上;(2)在地面坚硬的地区观测时,脚架应用绳子绑住或用石头等物顶住,防止脚架滑动。
(3)对中后,必须重新检查中心螺旋和脚架固定螺旋是否拧紧;(4)脚架高度要适当,脚架跨度也不要太大,以便观测和仪器安全。
2.整平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从而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其步骤如下:(1)使照准部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方向,如图2-2-1(a)所示;(a)图2-2-1 (b)(2)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旋转脚螺旋1、2,使气泡居中;(3)将照准部旋转90°,使水准管垂直于1、2两脚螺旋连线方向,如图2-2-1(b)所示,然后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依上述步骤反复多次,直至照准部转到任意位置,气泡偏离中央均不超半格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一、 目的与要求
1、学会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
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
二、 仪器设备
1、由仪器室借领: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录表格、草稿纸 三、 方法与步骤 1、观测程序:
(1) 在O 点安置经纬仪,选A 方向作为起始零点方向。
(2) 盘左位置照准A 方向,并拨动水平度盘变换手轮,将A 方向的水平度盘配置在0°10′
00″附近,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1~2周,重新照准A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方向观测法记录表中。
(3)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 、C 、D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分别记入记录
表中。
(4) 继续旋转照准部至A 方向,再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检查归零差是否合格。
(5) 盘右位置观测前,先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再照准A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
数,记入记录表中。
(6) 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D 、C 、B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分别记入记录
表中。
(7) 逆时针继续旋转至A 方向,读取零方向A 的水平度盘读数,并检查归零差2c 互差。
2、起始方向度盘读数位置的变换规则
为提高测角精度,减少读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位置应均匀的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尺的不同位置,根据不同的测量等级和使用的仪器,可采用下列公式确定
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即每测回起始方向盘左的水平度盘读数应设置为(n
n 60
180+︒)的整倍数。
3
4、计算与检验
(1)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瞄准目标后要进行两次测微,两次读数,且两次读数之差不超限。
(2)半测回归零差:即上下半测回中零方向两次读数之差。
①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②当下半测回归零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3)各测回同方向2c互差:上下半测回中,同一方向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差,即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当“盘右读数”>180°时取“—”,否则取“+”),反应了2倍视准轴误差。
①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则重测整个测回。
②其他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则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当一测回重测方向超
过1/3总方向数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4)平均方向值:指各测回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读数的平均值,平均方向值=1/2[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5)归零方向值:为将各测回的方向值进行比较和最后取平均值,在各个测回中将起始方向值化为0°,并把其他方向值与之相减即得各方向归零方向值,两方向之差即为相应水平角。
四、注意事项
1、仪器高度适宜,三脚架要踩实,中心连接螺旋固紧,操作时勿手扶三脚架,旋动各螺旋要
有手感,用力适度。
2、尽量使仪器不受烈日暴晒或选择有利时间观测。
3、精确对中和瞄准,尤其对短边测角。
4、观测目标间高差较大时,注意仪器整平。
5、记录计算要及时、清楚,发现问题立即重测。
6、一测回内不得重新调整水准管,若气泡偏离中央较大,应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7、选择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竖角较小的目标方向做零方向。
8、每半测回观测前应先旋转照准部1~2周。
9、使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隙动误差。
10、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照准目标下部。
方向观测法观测记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