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 述
亚洲概况及东亚

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 状向四周分流,各河的中下游大多是平原。
向北:鄂毕河、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 北冰洋
主
要
黑龙江——三江平原
大 向东 黄 河——华北平原
河
长 江——长江三角洲
太平洋
及
珠 江——珠江三角洲
原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离海洋远
东亚季风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干燥) 由东向西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比较项 目 西部内陆
东部沿海
自 海陆位 深居内陆
然置
距海遥远
临海
条 地形和 地势较高多高原山地 地势较低多平
件 土地资 草原广阔河湖少
原丘陵耕地多
源
河湖多
气候 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 温带季风和亚
5.新兴工业布局与传统工业布局有何不同?筑 波科学城是否分布在有“硅岛”之称北九州工 业区?
6.日本农业生产有何特点?
世界最大的洲——亚洲(Asia)
所在半球:主要在东半球、北半球;部
地
分跨西半球南半球
理 位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 热带或北寒带
置 经度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找出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注意重要经纬线)
地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形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特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点
性气候
热带季风
交通和科技 交通不便,科技薄弱 交通便利,科 技较强
经济差异 牧业、畜产品加工业 主要农业区, 和采矿业,较落后 经济较发达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
日本四大岛及其它小岛
亚洲概况简介

亚洲概况简介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
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言总陆地面积的29.4%)。
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约60.5%(2010年)。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
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 39′ 7″W,66° 4′ 45″N),南至丹绒比亚(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
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h。
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区域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东亚指亚洲的东部。
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
人口17亿多。
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
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
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
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
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
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
第一讲 亚洲概述

大陆性气 候分布广
亚洲概述
三、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世界上有几种季风气候?亚洲有几种? 其中,哪些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
亚洲概述
三、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世界上3种 季风气候亚 洲都有,其 中两种为亚 洲独有;这 说明亚洲气 候有什么特 点? 季风 气候 显著
亚洲概述
三、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亚洲概述
三、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世 界 陆 地 最 低 点
死 海
( 米 ) -400
——
亚洲概述
二、地形和地质构造基础
世 界 最 大 咸的 水湖 湖泊
——
里 海
亚洲概述
二、地形和地质构造基础
蓄世 水界 量最 最深 大 的 淡 水 贝湖
加 尔 湖
——
亚洲概述
二、地形和地质构造基础
世 界 最 大 的 半 阿岛 世 界 最 大 的 马群 岛
东亚 南亚
南亚包括斯里兰 卡、马尔代夫、 巴基斯坦、印度、 孟加拉国、尼泊 尔、不丹和锡金
东亚包括中国、朝 鲜、韩国、蒙古和 日本
东 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 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 南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文莱、东帝汶 亚
亚洲概述
二、地形和地质构造基础
地形特征
地势高峻,起伏极端 中高周低,山脉多成群成带 地貌类型复杂,大陆东侧多岛弧
71
亚洲概述
六、人文地理概况
亚洲概述
六、人文地理概况
亚洲概述
六、人文地理概况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2014: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2个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尼日利 亚、孟加拉、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
亚洲概况

45 130 135 140 145
关 东 平 原
35
30
问题2:描述日本的地形特征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3/4为山区 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如横滨(最大港口)、名古屋、大阪、 神户、北九州。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 山、地震。(富士山3776米活火山, 1995年阪神地震)
利:雨热同期有利 于农作物的生长 弊:夏季风不稳定导 致降水不稳定,容易 发生水灾和旱灾
图:孟加拉国的水灾
亚洲的河流
1、河流特征:
(1)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 四方流动; (2)上游河段水能丰富,中下游多冲积形 成的肥沃平原。
2、重要的外流河:
(1)向东流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 江、珠江、湄公河。
亚洲地形特点
3.四周低,多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西西伯利 亚平原、图兰平原。
地形剖面图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1、气候最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3、季风气候最显著;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小结)
季风气候的利弊
2、发展经济的条件
(1)不利条件: 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 ;国内市场狭小 (2)有利条件: 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 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日本
渔业、农业
1、渔业发达
北海道渔场捕鱼量常 占世界第一位,鱼是 日本人的重要食品
耕地少,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农业单产高
想一想:日本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1.冬季西北风势力强劲 2.西北风途径温暖湿润的日本海,水汽较充足 3.受日本中部山地丘陵的抬升,在日本海沿岸多 地形雨(雪)
亚洲地理概述

亚洲地理概述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地面积约为44,500,000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包含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历史和地理特征的国家和地区。
本文将对亚洲的地理概况进行概述。
一、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面与北冰洋相邻,西南面与非洲相连,东南面则是太平洋。
亚洲东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部则紧邻欧洲和非洲。
在西南面,亚洲与非洲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而在北方,北冰洋与北极相邻。
二、地形特征亚洲地形特征丰富多样。
它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和乌拉尔山脉。
此外,还有一些大型高原,如西藏高原和独立行政区高原。
亚洲还具有广大的平原地区,如华北平原、孟加拉平原和印度河流域。
三、气候条件亚洲的气候条件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差异而多样。
北部地区主要处于寒带气候,气温极低,有很长的冬季。
而南亚地区则属于热带和季风气候,气温较高,夏季潮湿多雨。
东南亚地区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度高,经常下雨。
四、河流和湖泊亚洲拥有一些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包括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和伏尔加河。
这些河流在亚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亚洲还拥有一些巨大的湖泊,如咸海、巴尔喀什湖和湖泊巴淡。
五、岛屿和海岸线亚洲地区有许多岛屿,如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日本的四国等。
这些岛屿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景观,也是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亚洲的海岸线非常长,并且有许多重要的港口城市,如上海、东京和新加坡。
六、资源丰富亚洲是资源丰富的洲,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许多国家还富含矿产资源,如中国的煤炭、铁矿石和铜矿石,印度的锌、石油和煤炭,以及俄罗斯的天然气和黄金。
七、人口分布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洲。
许多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如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亚洲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则相对较少人口。
结语:亚洲作为地理上最大的洲,具有多样性的地貌、丰富的资源、复杂的气候和众多的人口。
亚洲概述

)
4、下列河流中与其他三条河流注入的海洋不
同的一条是( A、长江 C、湄公河
) B、黄河 D、恒河
5、暑假里,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
的地点旅行,下面是他们描述的旅行见闻, 最不可信的是( ) A、在世界最大的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雪 景 B、我坐在去乌兰巴托的火车上,见到了一 望无际的大草原 C、我不会游泳,可在死海中我没有带救生 圈却畅游了大半天 D、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 屋顶上
世界地理
亚洲概述
一、地理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1 欧洲 5 北冰洋 4 北美洲
2 6 非洲 7 太平洋 印度洋 3 大洋洲
亚 洲
描述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二、第一大洲 面积而言,共有4400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的四 倍多或大洋洲的五倍。全球的陆地,亚洲几乎 占了3/10。
200
400
亚洲:26º E--169º W,10º S--80º N;赤道、北回归线、 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三、地形特征
三、地形特征 1、基本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其中,平原、高原、盆地、山脉数量之多,其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 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 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 峰,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 吐鲁番 盆地。 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死海 等。
三、地形特征
1、基本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特点 地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四、河流湖泊
鄂毕河
叶尼塞河
黄河 印度河 恒河 长江 湄公河
四、江河湖泊 1、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 , 2、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湄公河 , 3、亚洲河网的两大特点: (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 放射 状 向四周流 (2)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概述知识点-解释说明

亚洲概述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包括高山、广袤的平原、蜿蜒的河流和辽阔的海洋。
亚洲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
经济上,亚洲地区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亚洲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各具特色,拥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和社会风貌。
从东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到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再到东南亚的印尼、泰国和菲律宾,每个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特点。
在国际事务中,亚洲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很多国家都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同时,亚洲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地缘政治紧张、经济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了解亚洲的概况和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促进地区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安排,它包括了文章的框架、内容的展开和逻辑关系等方面。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通过引言可以使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亚洲地理特点、亚洲人口与文化、亚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和分析。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强调亚洲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的信息。
1.3 目的撰写这篇关于亚洲概述的长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和探讨亚洲这个广阔地区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亚洲地理特点、人口与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亚洲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通过对亚洲的总结和展望,我们还可以了解亚洲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亚洲地区的发展动向,为未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
第一节亚洲概述

世亚 界洲 第第 三一 河河
长
江
亚洲地理集锦
世
界
最
高
喜
的 山
马脉
——
拉
雅
山
脉
亚 洲 最 大 的 平
西原
西
伯
利
亚
——
世 界 最 高 的 山
珠峰
穆
朗
玛
峰
——
——
世 界 屋
青脊
藏
高
原
世 界 最 大 咸的 水湖 湖泊
里
海
——
——
世 界 陆 地 最 低 点
死
海
(
米 )
-400
蓄世Leabharlann 水界量最最深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范围
东北以白令 海峡与北美 洲为界
西南以 苏伊士 运河与 非洲为 界
东南面隔海 与大洋州相
总结: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
印度洋 经纬网定位:260E——1700W,810N——110S 2.范围: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大
的
淡
贝
水 湖
加
——
尔
湖
问题: 如何描述我们所生活的亚洲? 从哪些方面入手?包括哪些内容? 1.地理位置和范围
2.地形、水系、和气候特点 3.地形对水系、气候的影响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问题: 怎样描述大洲的位置和范围?从哪几个
方面进行描述?(教材P2第一段)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半球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概述
一、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和亚欧大陆东部。
亚洲地域辽阔,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南北跨纬度之广为各洲之最;亚洲陆地从东到西也极辽阔,约跨全球经度之半,东西时差达11小时;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8000千米。
在全球六块大陆中,亚欧大陆面积最大,约5400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面积为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欧大陆总面积的4/5,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
亚洲人口超过32亿(不包括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但包括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还多。
所以,无论面积还是人口,亚洲都是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
亚洲人民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黄河流域(中国)、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印度)、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巴比伦,今伊拉克),均为世界著名的人类文明发源地。
亚洲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发源地。
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比较复杂,尤以南亚、西亚为甚。
黄种人是亚洲人数最多的种族,约占全洲人口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西亚的土耳其。
其次是白种人,约占1/3,多集中在南亚和西亚地区。
此外还有少数黑种人,分布在阿拉伯半岛沿岸和马来群岛的深山中。
亚洲有大小民族1000多个,约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亚洲习惯上分为六个地区,即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二、主要岛屿和半岛
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西南面还濒临地中海和黑海,从而也和大西洋毗连。
大陆周围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南部自西向东有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亚洲的半岛面积约有1000万平方千米,其中阿拉伯半岛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岛弧链,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产生的,自北而南有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马来群岛。
亚洲的岛屿面积约为270万平方千米,其中东南亚的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三、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地势起伏极端。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都有分布,但高原、山地所占比重极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海拔200米以下的仅占1/4,全洲平均海拔约950米,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
亚洲地势中部高,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多低山丘陵和平原。
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耸立于亚洲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东北有蒙古高原和中西伯利高原。
亚洲的许多大山,都以帕米尔山结和亚美尼亚山结为枢纽,向四周呈放射状延伸。
如帕米尔山结向东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向西有兴都库什山;亚美尼亚山结向东有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鲁士山等。
在高原、山地的外围分布着若干平原,这些平原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
如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亚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亚的印度河一恒河平原,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亚的图兰平原等。
四、河流呈放射状
亚洲地域辽阔,许多河流源远流长,湖泊散布。
受地势影响,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并呈不匀称辐射状向四周分流。
(一)外流河水文特征
1、北冰洋流域
亚洲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这些河流顺着地势皆由南向北流,这种流向对于北亚的植物和土壤,起着一股暖流作用。
由于流经的纬度高,所以结冰期都很长,一般为6-9个月;每当春夏冰雪融化,河流水量非常丰富,但由于上游融冰在先,下游解冻在后,导致冰上泛滥,一直到下游全部融化为止,这是鄂毕河下游两岸广大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太平洋流域
流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和湄公河等。
除湄公河呈南北流向外,其它大都是自西向东流,大致与纬线方向一致,如黑龙江水系约位于45°—55°N,黄河水系约位于35°-40°N,长江水系约位于25°-35°N,珠江干流大致与北回归线一致。
太平洋流域的河流受季风影响明显,主要靠雨水补给为主,每年7-8月水量最大,水位最高,常发生洪涝,夏季径流流量占全年径流的40%以上;1—2月水位最低。
秦岭一淮河以南,因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水含沙量少,冬季又不封冰,便于航运、灌溉和发电。
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则水量季节变化大,夏秋水量充足,冬春水量缺少,河水含沙量大,且有一定的结冰期,如黑龙江封冰期约半年左右,对水资源利用带来很大影响。
3、印度洋流域
亚洲流入印度洋的河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的河流,有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二是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流入波斯湾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中南半岛和南亚的河流,受南亚季风影响明显,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一年中水位变化很大。
至于西亚的两河,则都流经干旱地区,水量不大,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春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低。
此外,亚洲流入地中海和黑海的河流都不长,由于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冬季河流涨水是其主要特点。
(二)内流河水文特征
亚洲主要的内流河有塔里木河、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入咸海)、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约旦河(流入死海)。
大部分内流河发源于高山,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气温变化是影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每当春夏冰雪融化之际,也即为这些河流的涨水期。
流经沙漠地区的较大河流为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如阿姆河和锡尔河,可灌溉广大面积。
短小的内流河,由于蒸发和用作灌溉,常在中途消失在沙漠中。
此外,在沙漠广布的内陆干燥地区,还有无流区,如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
五、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地域辽阔,南北跨热、温、寒三带,三面临海,腹地广大,地表起伏极端;所以亚洲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等特征。
纵观亚洲气候图,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所有主要类型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北部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大部分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只有北冰洋沿岸为苔原气候。
亚洲是世界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东亚地区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和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南部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
西亚地中海沿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亚洲大陆内部广大地区和西亚的大部分地区为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据统计,亚洲干燥地区的面积仅次于非洲。
青藏高原虽位于27°N-37°N之间,但由于海拔高,又有高峻的喜马拉雅山阻挡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致使整个高原气候高寒,冬季漫长,有8-9个月平均气温低于10℃,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亚洲其它的一些高山地区,也属高山气候。
亚洲气候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亚洲具有世界上最冷、最热、最湿和最干的地区之一。
例如西伯利亚的奥伊米扬康是北半球的“寒极”。
西亚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
在沙特阿拉伯内陆绝对最高气温可达50-55℃。
印度的乞拉朋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在11500毫米以上;而阿拉伯半岛南部和伊朗高原中部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区终年无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