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间操制度
工间操制度(共5篇)

工间操制度(共5篇)第一篇:工间操制度工间操制度为了改善职工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各项工作需要,特制订本单位工间操制度:1、下午四点半为全体职工集体做工间操时间。
2、工间操地点在本单位门前的空地。
3、工间操时间,全院职工自觉参加工间操。
4、工间操动作采用大众工间操,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体操动作,不得缺席。
5、做工间操时,全体工作人员要跟随广播节奏,动作要到位、统一规范,不可偷工减料。
6、成立工间操监督管理小组,每天派一人监督工间操出勤情况以及动作规范程度,实行相互监督。
7、实行工间操奖励制度,对执行情况较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篇:工间操制度工间操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进一步提高我院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以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决定在本院试行开展工间操制度。
1、工间操的开展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形式可以多样化,以第九套广播体操为主,也可以开展健身操、排舞等。
2、工间操时间每日两次,上午10:00—10:10,下午3:00—3:10,视工作情况亦可适当调整。
3、公共卫生科成员及行政后勤人员原则上应全体参加,其他临床科室成员在临床工作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加,精神科医务人员应带领病人一起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站自行开展,不作统计。
4、其他临床科室成员在临床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各自的办公室内进行弯腰、伸腿、扭脖子等简单动作。
5、以各科室为单位,由科主任、护士长做好统计记录。
6、工间操记录每月5日前交公共卫生科。
第三篇:工间操制度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间操制度为了改善街道职工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工间操制度:1、9:00—9:30或下午16:00—16:30,为全体职工集体做工间操的时间。
2、工间操地点为沿江小区园内。
3、工间操时间,全体职工自觉参加工间操。
4、工间操动作采用第九套广播体操,全体人员利用空余时间,抓紧学习体操动作。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员工长期处于坐姿或者站立工作状态,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肌肉疼痛。
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引入了工间操制度。
二、工间操的定义工间操是指医院员工在工作时间间隙进行的一系列体操活动,旨在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工作效率。
三、工间操的目的1. 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和反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率。
2. 缓解长期工作带来的身体疲劳和肌肉疼痛,改善工作状态。
3.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 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工间操的内容1. 晨间拉伸操:员工在上班前进行一系列的拉伸动作,如颈部、肩部、腰部的旋转和伸展动作,以放松肌肉和关节。
2. 动感健身操:在工作间隙,医院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健身教练,组织员工进行动感健身操,如有氧运动、有氧舞蹈等,以增强体质和活力。
3. 呼吸操:员工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方式,调整呼吸节奏,增加氧气供应,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4. 眼保健操:医院提供眼保健操的培训课程,员工可以学习到一些眼部按摩、眼球运动等方法,以缓解长期用眼带来的眼疲劳和视力问题。
5. 桌椅操:针对长期坐姿工作的员工,医院提供桌椅操的指导,包括腰部、颈部、手部的伸展操,以缓解腰背部疼痛和手部僵硬。
五、工间操的时间安排1. 晨间拉伸操:每天上班前15分钟进行。
2. 动感健身操:每周安排2-3次,每次30分钟。
3. 呼吸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每次5分钟。
4. 眼保健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每次5分钟。
5. 桌椅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每次10分钟。
六、工间操的组织和管理1. 医院设立工间操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工间操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协调相关部门的配合。
2. 每一个科室设立工间操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员工进行工间操。
3. 医院定期进行工间操效果的评估,根据员工的反馈和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工间操的效果评估1. 员工健康状况调查: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引入工间操先后的差异。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一、背景介绍工间操是指在工作间隙进行的一种体育锻炼活动,旨在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员工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下,身体健康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医院工间操制度,推行工间操活动,对于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员工身体素质:通过工间操活动,增强员工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率。
2. 缓解工作压力:工间操活动能够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团队凝聚力:工间操活动是一种集体体育锻炼形式,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制度内容1. 工间操时间安排:每天上午10:00-10:15和下午15:00-15:15为工间操时间,全员参与。
2. 工间操形式:工间操可以选择多种形式,如广播操、音乐操、太极操等,根据员工的喜好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3. 工间操地点:医院内指定的开放场地作为工间操场地,员工可以在指定场地进行工间操活动。
4. 工间操组织: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工间操活动,安排专业教练进行指导。
5. 工间操器材:医院提供必要的工间操器材,如操杆、操盘、操鞭等,员工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使用。
6. 工间操注意事项:参与工间操活动的员工需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活动前进行热身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7. 工间操宣传:医院通过内部通知、宣传栏、员工手册等途径宣传工间操制度,提高员工参与度。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工间操制度:由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工间操制度,并报经医院领导批准。
2. 设立工间操场地:医院确定适合进行工间操活动的场地,并配置相应的器材。
3. 宣传工间操制度:通过内部通知、宣传栏、员工手册等途径向全员宣传工间操制度,解释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4. 培训工间操教练: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安排专业教练进行培训,提高其指导工间操活动的能力。
5. 开展工间操活动:按照设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员工进行工间操活动,确保全员参与。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引言概述:医院工间操制度是指医院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保障员工身体健康而实施的一项规定。
该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疲劳和身体不适,从而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员工的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工间操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工作时间的规定1.1 工作时间的设定:医院工间操制度首先明确了员工的工作时间,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工作性质,制定了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
一般来说,工作时间会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和职责进行分类,如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每个岗位的工作时间都有相应的规定。
1.2 工作时间的弹性:为了满足员工的个体需求,医院工间操制度还允许一定程度的工作时间弹性。
例如,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早班、晚班或者中班等不同的工作时间段,以适应自己的作息习惯和家庭需求。
1.3 工作时间的调整:在特殊情况下,医院工间操制度也规定了工作时间的调整方式。
例如,当医院需要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繁忙的工作时,可以通过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二、工作间隔的安排2.1 定时休息:医院工间操制度规定了员工的定时休息时间。
根据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的长短,合理安排员工的休息时间,以保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缓解工作压力和疲劳。
2.2 弹性休息:为了满足员工的个体需求,医院工间操制度还允许员工在工作间隔中进行弹性休息。
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工作间隔中自由安排休息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2.3 休息环境的改善:医院工间操制度还规定了休息环境的改善措施。
例如,在医院内设置专门的休息区域,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如休息椅、沙发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三、工作方式的调整3.1 工作强度的控制:医院工间操制度规定了医院内各个岗位的工作强度。
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工作强度,避免员工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减少工作疲劳和身体不适的发生。
3.2 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医院工间操制度还规定了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原则。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工间操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间隙进行的一种体育锻炼活动,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为了规范医院工间操的开展,提高其效果,制定医院工间操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医务人员的身体素质:医务人员长时间工作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出现身体疲劳和亚健康状态,通过工间操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状况,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2. 减轻工作压力: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工间操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团队凝聚力:工间操是一项集体活动,通过共同参与锻炼,可以增强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团队凝聚力。
三、工间操的时间和地点1. 时间安排:医院应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工间操的时间,通常在上午和下午的工作间隙进行,每次不超过15分钟。
2. 地点选择:医院应提供适当的场地供工间操使用,可以是室内或室外的空地,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四、工间操的内容1. 健身操:可以包括拉伸、舒展、跳跃等动作,以增强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2. 呼吸操: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
3. 舞蹈操:可以选择适合医务人员参与的简单舞蹈动作,增加乐趣和活力。
4. 休闲活动: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游戏或小型比赛,增加互动和娱乐性。
五、工间操的组织和管理1. 组织者:医院可以指定专门的工间操组织者,负责活动的策划、安排和指导,确保工间操的顺利进行。
2. 参与者:医务人员可以自愿参与工间操,也可以根据工作安排进行轮流参与,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享受到工间操的益处。
3. 管理措施:医院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工间操的宣传、参与者的签到记录、场地设施的维护等,确保工间操的质量和效果。
六、工间操的评估与改进1. 评估指标:医院可以制定一些评估指标,如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工作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等,通过定期调查和讨论,评估工间操的效果。
2.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医院可以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如增加工间操的频次、调整活动内容等,以进一步提高工间操的效果。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一、背景介绍工间操是指在医院工作期间,通过一系列的体操动作来促进员工身体健康、缓解工作压力的活动。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员工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出现身体疲劳、肌肉酸痛等问题。
因此,建立医院工间操制度,对于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1. 促进员工身体健康:通过工间操活动,锻炼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2. 缓解工作压力:工作间隙进行适当的体操活动,可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团队凝聚力:工间操活动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能。
三、工间操活动安排1. 时间安排:每天上午9:30-9:45和下午15:00-15:15为工间操活动时间,每次活动时长为15分钟。
2. 地点安排:在医院内设定指定的工间操活动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保证员工能够自由参与。
3. 活动内容:根据员工的身体状况和工作需要,制定多样化的工间操活动内容,包括拉伸、放松、舒缓肌肉的动作。
4. 活动指导:由专业的健身教练或医院内部的健康管理团队负责指导工间操活动,确保员工的动作正确、安全。
5. 参与方式: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参与工间操活动,但鼓励全员积极参与,提高身体素质。
四、工间操活动的管理1. 活动组织:由医院内部的健康管理团队负责组织和安排工间操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记录:每次工间操活动结束后,健康管理团队将记录员工的参与情况,包括参与人数、活动内容等,以便评估活动效果。
3. 活动评估:定期对工间操活动进行评估,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4. 活动宣传:通过医院内部通讯、公告栏等渠道宣传工间操活动的意义和效果,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五、注意事项1. 健康状况评估:在员工参与工间操活动前,要求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确保身体状况适合参与活动。
2. 安全保障:工间操活动中,要注意员工的安全,避免因动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工间操是指医院内部员工在工作间隙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旨在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员工长时间坐立不动,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因此,制定医院工间操制度,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员工身体素质:通过定期进行工间操活动,促进员工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率,增强抵抗力。
2. 增强团队凝聚力:工间操活动可以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3. 改善工作环境:通过工间操活动,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改善工作氛围。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所有员工,包括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四、工间操活动安排1. 时间安排: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工间操活动,活动时长为15分钟。
2. 地点安排: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工间操活动。
室内可以选择医院大厅、会议室等场所;室外可以选择医院院内的开放空地或者花园等场所。
3. 活动内容:工间操活动内容多样化,可以包括有氧运动、伸展运动、舞蹈等,根据员工的喜好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4. 活动组织:每个科室或部门可以自行组织工间操活动,由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员工进行活动。
五、员工参与与管理1. 参与方式: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状况自愿参与工间操活动,也可以选择观看或休息。
2. 管理责任:医院将设立工间操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协调各科室或部门的活动安排,并定期进行活动效果评估。
3. 激励措施:医院将根据员工的参与情况和活动效果,设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如员工表彰、奖励等,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间操活动。
六、注意事项1. 安全保障:医院将确保工间操活动的安全性,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确保员工参与活动时的人身安全。
2. 灵活安排:医院将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和班次安排,灵活调整工间操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更多员工能够参与活动。
医院工间操制度

医院工间操制度一、概述医院工间操制度是为了提高医务人员身体素质,预防职业病,增强工作效能而制定的一项规范。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工间操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确保工间操的有效实施。
二、工间操的时间安排1. 早操:每天上午8:30至8:40进行早操,全体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2. 午操:每天中午12:30至12:40进行午操,全体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3. 晚操:每天晚上18:30至18:40进行晚操,全体医务人员必须参加。
三、工间操的地点1. 室内操:在医院指定的室内场地进行,如医院会议室、员工餐厅等。
2. 室外操:在医院指定的室外场地进行,如医院花园、运动场等。
四、工间操的内容1. 拉伸操:通过一系列的拉伸动作,放松肌肉,提高身体柔韧性。
2. 呼吸操:通过控制呼吸节奏,调整身体状态,增强肺功能。
3. 转身操:通过扭转腰部和颈部,缓解长期坐姿带来的不适。
4. 平衡操:通过一系列平衡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5. 跳跃操:通过跳跃动作,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代谢率。
五、工间操的方法1. 集体操:由专业教练带领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统一动作、统一节奏。
2. 自主操: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操健身项目,自行进行。
六、工间操的注意事项1. 参加工间操时,医务人员应着装整齐,不得穿着拖鞋、高跟鞋等不便于运动的鞋子。
2. 工间操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持队形整齐,注意协调动作,不得擅自离队。
3. 工间操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听从教练的指导,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受伤。
4. 工间操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返回工作岗位,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工间操的效益1. 提高身体素质:工间操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
2. 预防职业病:工间操可以缓解长期坐姿带来的不适,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 提高工作效能:工间操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健康意识:工间操可以培养医务人员的健康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工间操制度
一、背景介绍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容易浮现身体疲劳、肌肉僵硬等问题。
为了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医院引入了工间操制度。
二、工间操的定义
工间操是指在医院工作间隙,通过一系列简单的体操动作来放松身心、活跃筋骨的健身活动。
工间操旨在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间操的目的
1. 缓解工作压力:医院工作环境紧张,医护人员长期面对疾病和生命的挑战,容易产生压力。
工间操可以匡助他们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 改善身体健康:长期的坐姿或者站立工作容易导致肌肉僵硬、腰背疼痛等问题。
工间操可以通过伸展、拉伸等动作,改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 增强团队凝结力:工间操是一个集体活动,通过大家一起参预,可以增强团队凝结力,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工间操的内容
1. 伸展操:医护人员长期站立或者坐姿工作,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僵硬。
伸展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伸展动作,如手臂上下伸展、腿部伸展、腰部扭转等,来缓解肌肉的疲劳和僵硬。
2. 活动操: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健康。
活动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动作,如踏步、跳跃、摆臂等,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3. 放松操: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紧张,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放松操可以通
过一系列的放松动作,如深呼吸、舒展肩颈、闭目冥想等,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五、工间操的实施
1. 时间安排:每天安排2-3次工间操,每次持续10-15分钟。
最好在医护人员
的工作间隙进行,如上午和下午的歇息时间。
2. 场地准备: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如会议室、走廊等,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
的空间进行动作。
3. 指导人员:医院可以邀请专业的健身教练或者理疗师来指导工间操,确保动
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 参预方式:工间操是全员参预的活动,医护人员应积极参预,互相配合,形
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5. 动作难易度:工间操的动作难易度应根据医护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进
行调整,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顺利完成。
六、工间操的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工间操的效果,医院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估:
1. 调查问卷:定期向医护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工间操的参预程度、对身
体健康的感受等,以及对工间操的改进建议。
2. 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健康检查,比较工间操实施先后的健康指标,如血压、心率、体重等,评估工间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 工作效率评估:通过比较工间操实施先后的工作效率,如工作量、工作质量等,评估工间操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七、工间操的改进和推广
1. 改进:根据医护人员的反馈和实际效果,医院可以不断改进工间操的内容和方式,使其更加贴合医护人员的需求。
2. 推广:医院可以通过内部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医护人员介绍工间操的好处和实施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预。
八、总结
医院工间操制度是为了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引入的一项措施。
通过工间操的实施,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身体健康,增强团队凝结力。
医院应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工间操内容和实施方案,并定期评估其效果,不断改进和推广。
这将有助于提升医院工作环境,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动力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