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课后习题答案、模拟题汇总、复习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教材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教材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人资三级课后答案主编:孙光付20222022年10月8日人资三级课后答案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工作要求人资三级课后答案比重表1.理论知识2.专业能力人资三级课后答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工作刚分析与设计第二节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规划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
4.可以说,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单位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奠定了基础。
5.由于工作说明书说说明的对象不同,可以具体区分为:(岗位)工作说明书、(部门)工作说明书、(公司)工作说明书。
6.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从(基础性)管理制度和(员工)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规划设计。
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8.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组织中的人为对象的管理,具有的基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本功能有:(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
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9.所谓的(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原则,用以改善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方法。
该经济原理可以分为: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而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改善、工具和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
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工作岗位分析三、判断题1.战略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工作岗位分析是指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 答案汇总(第三版)

答: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企业开展的目的)2.组织规划(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 3 .制度规划(目的实现的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的整体规划) 5. 费用规划(企业费用的整体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规划的关系2.简述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组织机构设置的原那么和企业组织构造的类型答: 概念: 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消费经营活动正常进展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原那么: 1.任务目的原那么(明确企业开展方向和战略部署) 2.分工协作原那么〈分工粗细合当〉3.统一指导、权利制衡原那么(权利的运用必须收到监视)4.权责对应原那么(明确责任)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那么〈保证功能有效的前提下,减少办事程序及制度〉类型:1.直线型(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构造形式) 2.职能型(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 3.支线职能型(支线型与职能型互相作用) 4.事业部型(在支线职能型上演变出来的现代形式〉答: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消费经营活动正常进展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绘制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算起,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2.功能、职责、权限一样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程度线上3.表示承授命令的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小赖与框图中间或两端横向引出线相接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线,彼此有协作效劳关系的用虚线5.具有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4.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答:工作岗位分析内容: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再对岗位活动进展分析3.将分析的成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述,最终制定出人事文件工作岗位分析作用:1 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根底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根据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良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展各类人才供应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根底工作岗位分析程序:(一〉准备阶段3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4把任务分解成假设干工作单元和环节,逐项完成并掌握调查的内容〈二〉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三〉总结分析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展深化细致的分析,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 答案汇总(第三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三版)
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的专业,而课后习题则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是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答案的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答案
1.人力资源规划是通过对组织战略、业务环境和员工情况的分析,制定
人力资源发展方针和计划,以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过程。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对组织战略、业务环境和员工情况的分析
•建立组织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
•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进行岗位规划和人才储备计划
2.领导力是管理者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着重提高组织与员工整体素质,
发挥所有人的潜能,引导他们去完成工作,实现最优秀的结果的一种能力。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战略规划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领导调节能力
•创造发展机遇能力
•敢于决策和承受风险能力
3.绩效考核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工作绩效
•管理能力
•团队合作
•专业知识
•创新思维
•服务意识
•领导能力
4.在员工发展中,宜采用以下方法:
•岗位轮换
•培训和学习
•经验分享
•员工关怀及晋升机会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5.在组织变革管理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工作:
•协调内外部关系,避免冲突
•建立激励制度,增强动力
•坚持“双赢”的原则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以上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的答案汇总。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做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二、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
内容:在企业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
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1.对照西方工业化国家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你认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是否也会遵循同一规律?为什么?(1)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不会再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现代管理演进的过程再走一遍,一方面由我国的具体的国情的决定的,我国的企业管理演进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由当今经济的发展的阶段决定的。
正如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会经过如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样一个道理。
(2)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的演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应用。
(3)管理的发展规律是有共性的,同样适用用于中国的企业,中国企业应当抓住管理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发展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和模式。
2.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症结在哪里?出路在何方?学完本章,对你有什么启迪?(1)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不在于具体的部门设置,不在于具体的管理体制,不在于具体的管理方法,不在于对于管理理念的理解,不在于员工的能力,这些我们都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观念问题,二是执行问题。
这两个方面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症结。
观念问题并不是代表你知道这个观念,而是这个观念能否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中国企业的习惯。
执行的问题并不是代表你不具备这个能力,相反你恰恰具备这种能力,但是你没有去执行。
中国的很多企业配备了相应的适合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上出了问题。
(2)关于路在何方,主要是解决观念和执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要齐头并进,在观念的指导下推进执行,在执行的磨练下培养观念。
执行的关键在于要注意细节,观念的关键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引导。
第一早1.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有什么关系?(1)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服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是长远的规划,所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长远规划。
(2)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很多类型,所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根据不同的企业战略类型来相应的指定,而不能与企业战略背道而驰。
2023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
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是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目的, 对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大体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 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 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公司整体框架的设计, 重要涉及组织信息的采集、解决和应用, 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组织调查, 诊断和评价, 组织设计与调整, 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立等。
3.制度规划。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的实现的重要保证, 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
人员规划是对公司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 涉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公司定员、人员需求与供应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
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公司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 涉及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 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二、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
内容: 在公司公司中,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毕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 一方面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 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 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 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 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 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 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规定, 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有的, 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
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 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 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献。
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人力三级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简述人力资源规划旳内容战略规划(核心),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2,简述工作岗位分析旳内容、作用和程序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旳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当本岗位任务应具有旳资格条件所进行旳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阐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旳过程。
内容:a 在完毕岗位调查获得有关信息旳基础上,一方面要对岗位存在旳时间、空间范畴作出科学旳界定,然后在对岗位内在活动旳内容进行系统旳分析,即对岗位旳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有关岗位之间旳联系和制约方式灯因素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旳总结和概括。
b 在界定了岗位旳工作范畴和内容后,应根据岗位自身旳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旳素质规定,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有旳资格和条件。
C 将上述岗位分析旳研究成果,按照一定旳程序和原则,以文字和图表形式加以表述,最后制定出工作阐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献。
作用:①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录取合格员工奠定了基础②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旳考核、晋升提供了根据③工作岗位分析为公司改善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旳必要条件④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旳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应和需求预测旳重要前提⑤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旳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公司单位薪酬制度旳重要环节信息来源:书面材料,任职者旳报告,同事旳报告,直接观测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总结分析阶段3,简述工作岗位设计旳原则和措施原则:明确任务目旳,合理分工协作,责权利相相应措施:老式旳措施研究技术,现代工效学措施,其他可以借鉴旳措施(工业工程法)4,简述公司定员旳原则、作用原则:①公司定员必须以公司旳经营目旳为根据②公司定员遵循精简、高效、节省旳原则③各类人员旳比例关系要协调④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⑤发明一种贯彻执行定员原则旳良好环境⑥定员原则要适时修订作用:①合理旳劳动定员是公司用人旳科学原则②合理旳劳动定员是公司人力资源计划旳基础③科学合理旳劳动定员是公司内部各类人员调配旳重要根据④先进合理旳劳动定员可以提高员工队伍旳素质5,阐明公司定员旳基本措施1)按劳动效率定员出勤率:年度生产任务总量÷(员工劳动效率*出勤率)工时定额:Σ(年度生产任务总量*单位工时定额)÷(年度工作日*8*定额完毕率*出勤率)废品率:Σ(年度生产任务总量*单位工时定额)÷(年度工作日*8*定额完毕率*出勤率)÷(1-废品率)2)按设备定员定员人数= (需开动旳设备台数*每台设备旳开动班次)÷(工人看守定额*出勤率)3)按岗位定员定员人数=共同操作旳各岗位生产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放宽时间)4)按比例定员比例系数6,阐明企定员新措施(略)7,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旳特点与构成特点:①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旳基本职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答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 2,组织规划、 3,制度规划、4,人员规划、 5,费用规划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6、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7、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三级课后习题答案、模拟题汇总、复习重点人力资源师(三级)复习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P1 1、广义人力资源规划和狭义的概念(单选题)。
P1 2、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3种)(多选题)P1 3、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种)(多);每种概念(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P2 4、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单)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P2 5、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多)1)完成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2)3)工作岗位分析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形成两种书面文件P3 6、工作岗位分析作用(单、多)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评价)的基础。
P4 7、工作岗位分析信息主要来源(多)P4 8、岗位规范的概念(单)P4 9、岗位规范的内容(多)岗位劳动规则包括(5种):多P4 10、岗位劳动规划包括(多)P5、11、(2)定员定额标准包括:(多)12、P5 3.(1)岗位规范的基本形式(多)13、P5 3.(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的内容(多)P6 14、工作说明书的概念(单);分类(多)P7 1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排序单选题)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P7P15 16、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多);每个原则的含义(单);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P15P16 17、工作扩大化包括?(多);模向扩大工作的例如,纵向扩大工作例如。
P17 18、工作丰富化的含义?P18 19、(四)劳动环境优化应考虑的因素(多)P18 20、(四)1、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包括()(多)?2、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包括()(多)?P16-18 21、从哪些方面去改进岗位设计?4个方面(多)P24 2、企业定员的含义(单)P25-26 22、劳动定员与定额的区别与联系(1-4)P26 23、 4.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5种)多P26 24、倒数第五段:(单、多);(劳动定员)是(劳动定额)的重要发展形式。
P27 25、企业定员的原则:6个(多)P28 26、核定用人数量的五种基本方法的含义:(单);适用范围(单);P37 27、定员标准的含义(单)P37 28、企业定量标准的分级(多)P37-38 29、劳动定量标准的分类(多)P42 30、制度化管理的概念;实质;(单)P42-43 31、制度化管理的特征(多)P43 32、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的3个特点:(多)(P43第四段)P43 33、制度化管理的优点(多)P43-44 34、制度规范的类型(五类)(多);层次、顺序(单)P44 35、三、构成(2个部分)(单、多);能区分P45 36、制度化管理基本职能(多)P45-46 37、制度化管理原则(6个)(多)946 38、制度化管理的体系的特点P46-47 39、制度化管理基本原则(单)P49 40、制度化管理基本要求:5点(多)第二章招聘与配置1.P58 企业人员补充的渠道()()。
2.P58 内部招聘的含义:(单)3.P58内部招聘的方法:4种:内部招募、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多)3.P58内部招聘的优点();缺点();(多)3.P59—60 外部招聘的优点()缺点();(多)4.P60 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排序单选题)5.P 61 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排序单选题)6.P62 内部招聘的方法:(多)(一)概念(单);适用范围(单);优缺点(单)7.P63 四、外部招聘的主要方法(多);每种方法的概念(单);特点(单);适用范围;P63(一)第二段,两个关键的问题(二)中介机构包括(): P63—64(多);选拔高素质人才时通过(猎头公司):(三)校园招聘P64:(专业化初级水平人员)8.P66 初步筛选的方法有()()();(多)9.P67—68 筛选简历的方法有()()()()():(多)10.P68筛选申请表的方法有()()():(多)11.P69 面试的内涵;P70 面试的发展12.P70 面试考官的目标;应聘者的目标(多)13.P71 面试的基本程序(多)14.P72 面试环境的布置(A、D图)15.P73—74 面试的方法(多);概念(单);16.面试的提问方式(多)P75—76(举例式提问)是面试的核心技巧,又称为()P7617.P77 心理测试的概念(单);类型(多);18.P78 能力测试的内容(多);19.P78 情境模拟测试法的含义,适用范围;重点测试的项目(单)20.P79—80 情境主要的两种主要方法的含义(公文处理模拟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单)21.P81—82 人员录用的主要策略有:(多)22.P82 注意事项:(多)23.P84—85 信度与效度的含义(单);。
哪些是效度评估?概念?哪些是信度评估?概念?(单、多)24.P86—87 人员配置的原理(多);每一种原理的含义(单)‘25.P93 二、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多)26 P95匈牙利法的两个约束条件(多)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 、P115 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是()的前提,是()的兽药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
2、P115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多)3、P116二、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多)企业的培训需求的含义:[P116]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时期)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4、P116(一)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从三个层次:()()()。
(多)5、P118(二)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包括()()(多);(三)培训需求的阶段分析包括()()(多)6、P121 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多)7、P122 三、收集方法:5种(多)P122面谈法有(个人面谈法)和(集体会谈法);P123工作任务分析法是以()()()P124观察法适合()人员。
8、P124进行调整问卷设计时,应注意哪五个问题。
(多)9、P125 四、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哪4种(多);各种的含义(单);P125循环评估模型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0 、P126~127 注意事项(多)11、 P127一、(一)培训项目的确定1. 2. 3. (多)12、 P134~135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是:3点(多)13、 P130 一、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涉及到的内容有(1—5):(多)14、P135倒数第二段(单)(培训课程的实施)是……基本途径。
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
15、P136、第一段(多)16、P136(二)培训实施阶段的课前工作包括:(多)17、P136培训开始的介绍工作包括:(多)18、P137 (五)培训后的工作包括:(多)19、P139一、种类:10种(多)20、P141三、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多);每一种的概念(单)。
P141 三、 4. 绩效成果包括:()()()()()21、P141、培训效果信息的收集方法:(多);每个方法包括哪些内容?(多)如:(P141 )1. 应收集的资料包括:(多)P142 表3-2 第一、第二列;22、P145 培训方法(5类)的含义,适用范围:(单);每类方法下面各包括哪些方法?(多)23、P 156(二)分析培训方法的适用性。
(单、多)如:与解决问题能力培训项适应的培训方法有:()()()()P15624、P161(二)企业培训制度的构成:6种基本制度,还有3种。
(多)25、P162 一、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多)26、P163二、6种培训管理制度的内容:(多);制度解释(多);如:(一)培训服务制度包括()()。
(1)培训服务制度条款的内容(多);(2)培训服务协议条款的内容(多)27.(培训服务制度)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
P16328. P164入职培训制度的制度解释:就是规定(员工上岗之前)和(任职之前)。
它体现了()。
29. P164 (三)培训激励制度对员工的激励包括三个方面:()()();(多)30. P164(四)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的制度内容:(多)31. P165 培训奖惩制度的制度内容(多)32. P165 培训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度内容(多)第四章绩效管理1.p168 一、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多)2.p168倒数第三、第四段:概念(单)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又包括:()();(多)总流程设计是指()具体程序设计是指()P1683. p170 能力要求:绩效管理总流程设计包括5个阶段()()()()();(多)其中,(准备阶段)是绩效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4. p170(一) 准备阶段需要解决哪四个基本问题(多)5.p172第三段: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多)6.p176(二)实施阶段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多)7.p177第一段: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五个环节提高工作绩效:(多)8.p178-179(三)考评阶段:从哪五个方面去组织实施?(多)9. P178 (三)2.为了保证考评的公正公平性,应确立两个保障系统()():(多);10. P178公司员工进行评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多)11.P178 公司员工申诉系统的功能是()()():(多);12. p182(五)第一段话:(单)13. p184绩效面谈的种类。
(多);概念(单)14. p188二、绩效改进的概念。
(单)15. p188分析工作绩效差距的方法(多);每一种方法的概念、例题(单)16. p189(二)策略(多)17. p193绩效管理中的矛盾冲突有:(多)18. p194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多)19. p198-p199作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包括哪几种(多);概念(单);20. p200-203作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包括哪几种(多);概念(单);21. p205-207结果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包括?(多);其特点?(单);第五章新酬管理1. P209(一)、(二)、概念(单)2. P210图5-1(多)3. P210二、实质(单、多)4. P211 三、图5-2 (单,多)5. P212—212 四(一)(多)6. P212 (二)新酬管理基本原则(多)7. P212-213 (三)新酬管理内容(多)8. P213 第一段:工资总额的组成:(多)9. P216 一、最低工资的第二段: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综合参考的因素:(多)10. P216 二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1. 延长工作日:150%2. 休息日:200%;3.法定休假日:300% (单)11.P222 一、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单),(二)特点(多);(三)原则(多);(四)基本功能(多)12. P224 三、工作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的关系(单,多),会看图5—313. P230 一,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的含义(单)14. P237 二计分标准有()(),P238 ;(二)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又包括(多)15. P242 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多; P242表5-27(单,多)表5-27(熟记)16. P258 二、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多):每一种的含义(单)17. P262 一、福利的本质(第一段):(单)18. P264 二、社会保障的构成图5-5(熟记)(多)19. P265-266 二(单)20.P266 倒数第二段:可以提取员工住房公积金的情形:(多)第六章劳动关系1、 P268 劳动关系的含义(单)2、 P269 第一行(单)3、 P270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单)(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多)(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多)4、P274 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七种):(多),每一种的特点(单)5、P278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这一段(单)(二)集体合同的特征(多)(三)集体合同的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多)(四)集体合同的作用与意义(多)6、P280 集体合同的形式、期限(单)7、P281 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排序单选题)8、P281第一段集体合同包括哪些内容:()()()();(多)9、P290职工代表大会的含义(单)10、P291 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多)11、P292平等协商的含义(单)12、P292 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区别(多)13、P293三、四(多)14、P295-296 3.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方法有:(多)P296 (1)目标型调查法包括:()()():(多)15、P301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单)16、P303 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多)17、P310 劳动保护费用的类别(多)18、P312 第一段:哪些情况应该认定为工伤(多)第二段:哪些应该视同为工伤(多)最后一段:第九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多)19、P313 (一)(单、多)20、P313(二)(单、多)三级学员请注意:1. 单选、多选题有20题(20分)是绿色的那本《基础知识》里面的题目,而且一摸一样的题目,只是选项A/B/C/D/E会掉乱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