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

文言文以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修辞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1.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2.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华而不实,很少有仁德!”。

3. 荀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

”。

翻译,荀子说,“人人都吃饭,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品味。

”。

4.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5.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于别人。

”。

6. 荀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翻译,荀子说,“不合礼的事情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

7.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翻译,孟子说,“贫穷的时候要做好自己,富贵的时候要做好全天下。

”。

8.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翻译,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

9. 荀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

翻译,荀子说,“吃喝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

”。

10. 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翻译,孟子说,“聪明好学,不以问下为耻。

”。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及其翻译。

这些句子虽然古老,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和道理却是永恒的。

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智慧和启发。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言文的精髓,让这种古老的文字永远流传下去。

文言文翻译句子经典

文言文翻译句子经典

一、《论语》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二、《诗经》中《关雎》篇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上。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配偶。

三、《庄子》中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翻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危险啊!四、《史记》中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终究都会死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五、《左传》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某事的人不如喜爱某事的人,喜爱某事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六、《楚辞》中屈原《离骚》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道路漫漫而又遥远啊,我将要上天下地寻找真理。

七、《孟子》中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坚持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背离正道的人会得到很少的帮助。

八、《后汉书》中班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翻译: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这些文言文经典句子,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它们穿越时空,至今仍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品味这些经典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文言文的光辉照耀我们的未来。

文言文精选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精选句子及翻译

1.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木兰辞》翻译:美丽的女子卷起珠帘,静静地坐着,皱着眉头。

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翻译:人生得意之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月亮。

3.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春望》翻译:春风吹拂,心情愉悦,马蹄疾驰,一天之内看尽了长安的繁华。

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翻译:谁说寸草之心,能报答得到春天的阳光?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翻译:山势险峻,水势复杂,让人觉得没有路可走,然而当柳树阴影和花朵的光明再次出现时,又发现了一个村庄。

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独自在异乡做客,每逢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7.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角数枝梅破雪。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天涯何处没有美丽的草,墙角几枝梅花在雪中绽放。

8. 红尘中,谁许谁一生相守,谁许谁三生有幸。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在纷繁的红尘中,谁承诺与谁一生相伴,谁承诺与谁三生有幸?9.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翻译:纵然有千年时光,横跨八方大地,前方的道路像大海一样广阔,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翻译: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这个道理。

这些文言文句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思想和哲理。

通过学习和品味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文言文好句子摘抄翻译

文言文好句子摘抄翻译

1.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2.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处于困境时,应修身养性;处于顺境时,应造福天下。

3.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于他人。

4.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
5.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聪明且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6. 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终究都会死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7.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8. 原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翻译:人民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主最轻。

9. 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学问的人,喜爱学问的人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10. 原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处于困境时,应修身养性;处于顺境时,应造福天下。

这些文言文中的好句子,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通过学习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德。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河⼀⼨⾦。

译:祖国的每⼀⼨⼭河⽐⼀⼨黄⾦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的。

2、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译:对任何⼀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些微⼩的。

却有益于别⼈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并且不要再犯第⼆次。

4、⾢⼈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亲去做客,有的⼈还⽤钱求仲永题诗。

5、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译:三个⼈在⼀起,其中必有某⼈在某⽅⾯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古谁⽆死,留取丹⼼照汉青。

译:⾃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 7、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的帽⼦长着浓密胡⼦的⼈是苏东坡。

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良药苦于⼝⽽利于病,忠⾔逆于⽿⽽利于⾏。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却对⼈的⾏为有利。

10、见侮⽽不⽃,辱也。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出,是⼀种耻辱的表现。

篇⼆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下,满坐寂然,⽆敢哗者。

译:过了⼀会⼉,只听到围幕中抚尺⼀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个敢⼤声说话的。

3、⼩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译:从⼩就想着报效祖国,⽽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4、屠⼤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句子及翻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春天沉睡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黎明,四处都可以听到鸟儿的啼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夜里风雨声不断,落下的花儿经历了多少变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翻译:白天太阳在山的尽头落下,黄河水流汇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往高处走一层。

燕子欲孔雀,安能抱云云。

翻译:燕子想成为孔雀,能够抱云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翻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情烦忧,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要求。

卧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两难情何堪。

翻译:躺在庭院里观看花开花落,离去或者留下都让人很难抉择。

天净沙·秋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帐影暖堂红。

翻译:银烛照耀下的秋光冷冷清清,轻柔的纱帐投下温暖的影子,温暖的红色充盈整个堂屋。

微雨过飞红,湿轻明翠浓。

翻译:微雨落过飞红的花瓣,把湿润之感点缀在轻轻的明翠上。

画楼藏采跃,小阁隐斜阳。

翻译:画楼中隐藏着翩翩起舞的彩娇,小阁里隐起了已斜下的太阳。

宝帏障微云,罗袜藏彤红。

翻译:在宝帏之中微薄的云朵,罗袜里藏着宝石般的红色。

烟轻初淡阴,露重更无声。

翻译:烟雾轻轻飘散,初淡的阴影迷离不清,露珠沉重地无声滴落。

两靥皓娟冷,云鬟解钗零。

翻译:两颊白皙晶莹冷如玉,云发上的发簪松散散落。

耐可乘风骏,轻裾罗扇轻。

翻译:我愿意乘着风骑行,身着轻盈的裾,手持轻罗纱扇。

夕殿悬钩子,晨铃断带声。

翻译:夕阳下的殿宇悬挂着钩子,清晨起来铃铛断裂了带子发出声响。

情知烟草瘦,污可画蛾成。

翻译:我知道烟草瘦弱,前后忧心茶花萎败。

去后陈璧改,归来楚天明。

翻译:离去之后,陈璧有所改变,回来时楚天重新变亮。

谢家堂深锁,买卖终凭商。

翻译:谢家宅院深深地上锁,买卖始终靠商家。

火生南桂焰,星渡北冥光。

翻译:火焰燃烧着南方的桂树,星光穿越北方的冥冥之境。

文言文经典句子翻译

文言文经典句子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所学知识,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发现他们的不足之处就加以改正。

”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5.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那就不知道他是否可行。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7.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8. 子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翻译:孔子说:“学习优秀的人就可以去做官,做官优秀的人就可以继续学习。

”9.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物资匮乏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

”10.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却常常忧愁。

”这些经典句子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文言文经典句子加翻译

文言文经典句子加翻译

【翻译】古时候能够创立伟大事业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超越常人的才华,还因为他们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高山不会因为高而感到厌倦,大海不会因为深而感到疲倦。

周公(周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对待臣民如同吐哺(喂养婴儿)一般慈爱,天下人都心悦诚服。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甜蜜如美酒。

不以一眚(yíng,瑕疵)掩大德。

【翻译】不因为一个人的小缺点而掩盖他的大德。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胸怀坦荡,小人总是忧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进行改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译】千里的远行,都是从脚下开始走出来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不积累半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不积累细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译】问那水渠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它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翻译】读书读破万卷,下笔时就会有神采飞扬的感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教学目的】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1、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_____、_____ 。

(信达雅)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直译意译)(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二.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一)总体分五步: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调整至答卷(二)分步解析: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

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生词”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

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

具体解释词语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下面的方法:1、通过字形推知字义。

(如:缧绁)2、通过组词来解释词义。

即以文言本字为核心,多组几个相关的词。

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词义,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推知词义。

(如:公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其中“择”字的解释可以结合句意,参照下文的“除”字来翻。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

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

告诉学生,要掌握以下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①主谓倒置句②宾语前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⑤省略句⑥被动句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

第五步:调整至答卷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整,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

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

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一)“留”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二)“换”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课堂练习: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中山狼传》(使动)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三)“删”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一个句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课堂练习: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②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四)“补”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②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庄暴见孟子》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如①句;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如②句;课堂练习:①《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③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④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⑤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五)“调”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句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调序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课堂练习: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②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宾语前置)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宾语后置)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⑤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译:历史悠久的千古江山,再也找不到英雄孙仲谋的地方了。

四、教师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歌》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五、课堂演练:1、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齐国地名)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孔子布衣也,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2、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3、阅读下面-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刘向《新序·杂事》)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

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

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

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

(汉·桓宽《盐铁论·刺相》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6、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选自《东坡志林》)7、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