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水处理行业实验室建设标准

水处理行业实验室建设标准
水处理行业实验室是进行水质分析、水处理工艺研发、水处理设备试验等工作的重要场所,建设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空间布局:实验室应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分隔,有利于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实验室设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室设备,如常见的水分析仪器、水处理设备等,并确保设备具备高精度、可靠性、准确性等特点。
3.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建设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如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并确保实验人员使用设备时的安全操作。
4.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建设需要考虑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以确保实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实验室管理:建设标准还需要考虑实验室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工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6. 实验室材料选择:实验室建设需要选择耐腐蚀、耐高温、耐压力、易清洁的材料,以适应水处理行业的特殊工作环境。
以上仅是一些基本的建设标准,具体的实验室建设标准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制定。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1.建设目标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建设依据(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号)(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号)(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环发〔2009〕156号)(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号)(15)《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号)《2010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16)3.背景及现状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源的外迁,基层广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日益明显,基层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不断加重。
水质检测室建设标准

水质检测室建设标准
水质检测室建设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1. 建筑条件:水质检测室应位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受外界污染物影响。
室内应具备良好的隔音和隔热性能,以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2. 设备选型:水质检测室应配备适当的水质检测设备和仪器,包括pH计、溶解氧仪、电导仪、浊度计、细菌计数器等。
设
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准确、可靠的检测能力。
3. 实验台和储存柜:水质检测室应设有充足的实验台面,以供操作员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台面应具备耐腐蚀、易清洁的特性。
同时,室内应设置足够的储存柜,用于存放试剂、标准品和样品。
4. 照明和空气质量:水质检测室应具备足够明亮的照明设施,以保证检测操作的准确性。
室内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可通过空调、通风等设备进行调节。
5. 安全措施:水质检测室应设有紧急出口、灭火器、应急淋浴等安全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应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手套、面罩等。
6. 管理制度:水质检测室的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处理、数据记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7. 质量控制:水质检测室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周期性的校准、仪器维护、质量标准参比等措施,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水质检测室建设的一般标准,具体的要求还需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空气、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三个行动方案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空气、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三个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24•【字号】吉政办发〔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空气、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三个行动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21〕1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吉林省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吉林省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吉林省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2月24日吉林省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我省“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果,落实“十四五”大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任务,解决大气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大气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2021年底,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力争达到90%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O3)浓度上升的趋势得到遏制;重污染天气比率控制在1%左右。
二、重点任务(一)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氨排放控制。
1.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持续提高“五化”利用能力,重点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全省实施面积力争达到2800万亩;以“秸秆变肉”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饲料化利用,实现利用量850万吨;稳步推进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成型燃料加工和燃煤供热锅炉生物质改造,实现利用量863万吨;积极推进秸秆新型建材、制浆造纸等原料化利用,实现利用量65万吨;有序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扩大食用菌基料化生产规模,发展秸秆基质育苗产业,扩大绿色种植面积,实现利用量31万吨。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sl 684-2014)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分类定级标准》(sl 684-2014)
本标准规定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分类定级标准。
1. 实验室分类
按照实验室的用途和所承担的任务,可将实验室分为四类:
1) 数字化自动监测系统维护实验室
主要负责数字化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维护及修复,保证数字化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
2) 环境水质监测实验室
主要负责环境水质监测项目的分析、检测及数据处理,确保水质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3) 环境水体污染治理实验室
主要负责对水体污染治理方案的研究和实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以确保治理效果。
4) 水环境科研实验室
主要从事水环境科学的研究工作,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2. 实验室定级
依据实验室的管理、设施、技术能力等因素,可将实验室定为一至四级:
1) 一级实验室
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一定的规模,管理制度完善,设施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能够独立完成各类环境水质监测项目。
2) 二级实验室
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管理制度基本完善,设施设备相对齐全,技术力量较强,能够完成大部分环境水质监测项目。
3) 三级实验室
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管理制度尚需完善,设施设备较为简单,技术力量一般,能够完成少量简单的环境水质监测项目。
4) 四级实验室
具有较低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设施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只能完成基本的环境水质监测项目。
本标准旨在规范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检验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门和窗户
保证实验室的采光和通风,同时设有安全锁和警报系统,确保实验 室的安全。
实验室地面和天花板
地面一般采用防滑、防火、防水的材料,天花板则考虑到通风和空 调设备。
实验设备及仪器
01
02
03
样品处理设备
如粉碎机、搅拌机、离心 机等,用于样品的预处理 和制备。
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包括 前处理、分解、消化等步骤,以确保 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手册
详细描述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 制的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程序文件、作业
指导书等。
人员培训
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 质,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岗位 。
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研究和监督,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和咨询服务。
实验室的历史与发展
01
水质检验中心实验室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 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水质污染问 题逐渐凸显,实验室应运而生。
02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验室从最初 的简单检测、分析,到现在的全 方位、多指标检测、研究和服务 ,不断发展和壮大。
03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水质监测、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技术咨
询和服务。
06
实验室管理与实践
实验室人员管理
1 2
人员培训
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实验室管理培 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人员考核
建立实验室人员考核制度,对实验室人员的专业 能力、工作态度和实验室管理效果进行评估。
3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质实验室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水质实验室主要用于对水中各种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保障公共饮用水和环境水质的安全。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仪器设备选购、安全措施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对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1. 实验室位置的选择水质实验室的位置应该远离污染源,空气流通,避免对实验室内的人员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也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便于原材料的进出和产物的输出,以及后续检测的扩展需求。
2. 实验室的房间布局实验室的布局要合理,区分出各种功能区域,如原料准备区、试剂储存区、检测区、数据处理区和设备间等,使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化,以及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同时,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和材料储存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3. 实验室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设计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实验室的使用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适宜的实验桌、排风装置、开窗类型等。
在设计时,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样品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
比如,对于含有有机物质的水样需要设置能分离和分析有机物的色谱仪等设备。
二、仪器设备选购水质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很多,涉及到各个检测环节,有必要选购合适的仪器设备。
1. 选择适合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所需要的检测参数和分析内容,选择适合实验需要的分析仪器和设备,如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电化学分析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2. 中小型实验室建议采用多功能仪器为节约实验室设备成本,保证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建议采用多功能仪器设备,如红外分光光度计。
能够同时检测不同样品的化学参数。
这类仪器设备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 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品牌和类型在实验室实施前,应尽可能多地采集市场上所需设备的信息,并比较价格、品牌和功能等参数,结合实验室经费状况,选择合适品牌和类型的设备。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3水 环境 监测 质量 控制 的意 义
总而言之 , 水 环 境 监 测 质 量 控 制 能 够 预 测 水 环 境 是 否 存 在 污 水 环 境 监 测 是 环 境 监 测 的 内 容之 一 , 而 环 境 监 测 又 是 环 境 保 染 以及污染源 的分 布情况 , 预测污染 的发展趋势 , 提高水环 境管 护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 和手段之一 。 通过水环境监测 能够获取安 理的科学化 和质量 。 但是 南于水环境监测 网缺乏统一 的管理和专 全、 真实 、 7 伟 确 的数 据和信息 , 接着分析数据来预测水环境是否存 门的法律法规 , 因此 , 必须建 立和完善水环 境监测质量控制 管理 在 污 染 以 及 污染 源 的 分 布情 况 以 及 预 测 污 染 的 发 展 趋 势 , 为环 境 体系 ,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 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 , 确保基础操作 的影 响 评 价 提 供 数 据 上 的 支 持 与 依 据 , 及 时 采 取 有 效 的措 施 防 治 的正常进行。 污染 , 提高水环境管理 的科学化和质量水平。 参 考 文 献
5 . 3加 强 实验 室 环 境 建 设 , 保 各 种 基 础 操作 的 正 常进 行 水 环境 监 测 质 量 控 制 就 要 加 强 实 验 室 环 境 建 设 , 一 是 要 加 强
学方法 、 物理方法 、 生 物方 法 的方 法 对 水 体 中 的 污 染 物 以及 污 染 对实验室环境的控制 , 保证实验的条件既能满 足水 环境监测 实验 物 的组成 部分进行鉴定 、 监测 和分析 , 利用实 验或者仪器进 行定 的需要义不损害实验监测 T作 人员的身体健康 , 因此平 时要 保证 量、 定性 、 系统 的 描述 , 做 出 正 确科 学 的环 境 质 量 评 价 。 实验室设施 设备 、 通风 、 采光、 整沽等使之能够符合水环境监 测的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节是水环境监测 的关键之处 , 它指的 需要 ; 二 是确保实验室 的仪 器设备正常 工作 , 因为水环境监测 质 是在水环境监i j n , 0 的过程 中采用质量控制 的方法 , 将监测的误差控 量控制的过程需要用到很 多仪 器设 备 , 所 以要对实验室的仪 器设 制在一定 的许 可范 同中 ,确保监测所 得数 据的准确性 和真实性 , 备进行定期的检查 、 维修和保养 , 确保各种仪器 的正常使用 ; 三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摘要:本文针对省中心的现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省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省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1基本情况
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于1993年7月,经吉林省水利厅吉水人函字〔1993〕71号文批准成立,挂靠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是非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事业单位,隶属吉林省水利厅,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水利部。
多年来共积累长系列水环境监测数据30万个,刊印水质年鉴10余册。
这些宝贵的水环境监测资料,在水资源评价、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城镇供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以及其他与水有关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搞好水环境监测基础工作的同时,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还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要成果10余项。
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于1994年2 月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局水利评审组的考核,取得了国家级计量认证合格证。
2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河流水污染和水质恶化趋势日益严重,污染物种类呈多样性、复杂性,以检测水化学、重金属污染为主的监测手段已不能
全面掌握水质变化和水污染情况。
另外,从承担河流水质监测任务的省中心现状来看,其化验室虽然已经建成并投产,但尚未进行装修;在设备配置方面,省中心虽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常规分析仪器,但部分仪器已经陈旧、老化,且缺乏必要的先进大型仪器设备。
因此无法全面开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的检测。
为适应河流水环境监测的需要,必须引进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对人类和生态有重大影响的微量、痕量有机物监测,研究制定功能区水资源保护目标和纳污总量控制方案,为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3.1建设内容
根据《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中关于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及技术装备的要求,笔者认为针对省中心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按现代化、标准化实验的要求,全面统筹,精心设计,使其通过建设达到一流的标准化分析实验室。
据此,应包括以下建设内容:
改造生产业务用房:1000m2,房屋结构需满足实验室生产要求。
实验室室内基础设施改造(排水设施、供水设施、供暖设施、化粪池、消防设施、安全设施、实验室台柜、实验室通风、净化系
统、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1000m2,按现代化、标准型实验室进行内部基础设施改造。
电增容:100kw,达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用电要求。
进口采送样车1辆,其动力性、安全性等必须满足野外采送样品的需要。
原装进口便携式多参数监测仪1台
原装进口液相色谱仪1套
原装进口离子色谱仪1套
原装进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1套
原装进口等离子发射光谱仪1台套
原装进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1套
原装进口生物毒性分析仪1套
原装进口总纯水制备系统1套
原装进口生物显微镜1套
原装进口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1套
原装进口样品净化及浓缩系统1套
原装进口快速溶剂萃取系统1套
原装进口水生生物采样系统1套
原装进口荧光成像分析仪1台
原装进口便携式快速细菌检验箱1台
原装进口便携式测汞仪1台
原装进口便携式气相色谱仪1台
原装进口便携式藻类分类检测仪1台
原装进口便携式快速水质检验系列1套
原装进口便携式快速毒性测定仪1台
国产玻璃仪器系列1套
3.2 工程选址
由于该中心是在原地改建,因此无需考虑需征地。
3.3 施工布置与进度
3.3.1 实验室改造及内部装修
甲乙双方订立施工合同后,乙方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入现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甲方水文工程技术人员全程跟踪,不定期派专人到现场检查,工程监理及验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所有工程应在合同订立后5个月内竣工。
3.3.2 仪器设备购置
甲乙双方订立购置合同后,乙方应立即组织采购,甲方按合同的约定进行验收。
所有仪器设备应在合同订立后5个月内完成采购及安装、调试。
3.3.3 施工分期
工程筹建期为1个月,完成实验室装修效果图制作、设计,仪器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以及招投标等工作。
工程准备期为半个月,完成实验室装修和仪器设备采购前的准
备工作。
工程施工期为4个半月,完成实验室装修的施工和仪器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
3.3.4 施工进度
在施工期,前3个半月内应完成主体工作,后1个月内应完成实验室装修的收尾工作和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3.4 工程布置
改建的办公和生产用房在原房屋基础上进行,实验室改造工程则在改造后的办公楼内进行。
实验室布局要本着既满足实验环境条件要求又方便工作的原则进行建设,对实验室提出以下布局方案,详见图1、图2。
实验室内部改造要综合考虑耐酸性、耐碱性、抗腐蚀性、防潮性、防火性、防震性、防滑性、整体美观性和性能价格比,采用以下化验室装修方案:实验台面采用进口原装实芯理化板;通风橱台面采用进口原装环氧树脂板;五金配件、水槽、龙头等均采用进口材料;天平台采用专利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滑功能。
同时为保证建设质量实验室内部改造应由具有实验室内部装修资质的单位进行设
计和施工。
总之,水环境监测工作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
笔者认为通过上述方案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省中心仪器设备配置,使省中心的检测能力得到初步提高,逐步达到水利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
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的要求;同时,也将使省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全面开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能力的标准化实验室,从而及时、准确地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有效提高河流水质监测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为社会服务的作用,从而使水环境监测工作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