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doc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项目建设方案白银鑫盛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1.建设目标通过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奠定基础,切实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总体能力与水平。

2.建设依据(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3)《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发改投资〔2008〕639号)(4)《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12号)(5)《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国办函〔2007〕2号)(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9)《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年)》(环发〔2009〕156号)(10)《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年)》(1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12)《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及其补充标准(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发〔2003〕3号)(15)《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0〕1号)《2010年全国重金属监测能力建设仪器设备配置指南》(16)3.背景及现状我国基层县区地大面广,污染源众多,治理水平普遍偏低。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源的外迁,基层广大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日益明显,基层环境质量监测任务不断加重。

2024年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2024年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2024年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____年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环保监测站是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的重要设施,在环境管理和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环保监测站的标准化程度较低,标准不统一,监测数据存在偏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功能不够强大。

因此,为了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和实施环保监测站的标准化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通过对环保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实现以下目标:(1)统一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提高监测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环境评估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持;(3)提高环保监测站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4)提高监测站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任务(1)制定环保监测站的标准化规范,确保监测设备和技术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2)提高环保监测站的自动化程度,改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减少人工操作;(3)加强监测站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加大对环保监测站建设和运营的投入力度,完善设施设备,提高管理水平;(5)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具体措施1.制定环保监测站的标准化规范(1)建立国家统一的环保监测站标准,规范监测站的选址、建设、设备配置、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2)制定监测站建设图纸和技术规范,确保监测站的结构和设备符合标准;(3)制定监测设备的采购和验收标准,确保监测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提高环保监测站的自动化程度(1)采购先进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2)实施远程监测技术,改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提高监测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管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站
该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等各 级环境监测站。
指导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环境监测站的建设,还可用于指导其日常管理和运行,提高监 测数据的可靠性。
02
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
建设依据
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实际, 制定本标准。
建设标准
环境监测站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 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建设质量和环境监测数 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站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样 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编 制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配备相应的技术 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环境监测站应具备相应的监测分析仪器和设备, 并按照国家计量认证要求进行检定或校准,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控制设备
应配备有效的水污染控制设备,如污水处理装置、水过滤器 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水质监测和评估
应建立水质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07
环境监测站安全防护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确 保环境监测站的安全运行。
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
包括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打印机、存储设备 等,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及分析。
3
安全防护设备
包括防爆设备、消防器材等,保障环境监测工 作安全可靠。
辅助设备及功能
交通工具
01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咱这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啊,可真是一段有笑有泪、充满挑战又收获满满的历程呢。

一、建设的背景和初心。

想当初啊,咱们为啥要搞这个标准化建设呢?那还不是因为咱们意识到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啦。

就像咱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喝的水,要是不把环境监测搞好,都不知道啥时候就被污染了呢。

咱们心里就想着,一定要给周围的老百姓一个放心的环境,所以就下定决心要把环境监测站建设得标准化。

二、建设过程中的努力。

这建设可不容易呢。

首先是设备方面,那是东奔西走,到处找合适的仪器。

那些监测仪器啊,有的特别贵,咱们就到处去申请资金,跟上级部门各种软磨硬泡,就盼着能把那些最先进的仪器买回来。

每次新仪器到货的时候,就像小孩子过年收到新玩具一样兴奋。

可是新问题又来啦,仪器到了,得有人会用啊。

于是大家就开始疯狂学习,看说明书,找专家请教。

那时候啊,咱们监测站里的小伙伴们每天都在互相讨论仪器的使用方法,一个个都成了小专家呢。

人员的培训也是个大工程。

咱们可不能光有好设备,没好技术人员呀。

就组织大家去参加各种培训,有的小伙伴还专门跑到外地去学习呢。

这一去就是好长时间,在外面虽然辛苦,但是回来的时候那可都是带着满满的干货。

大家互相分享学到的知识,那氛围可热闹了。

还有工作流程的规范化。

以前啊,工作起来有点乱乱的,现在不行啦,得按照标准来。

咱们就一起商量,制定了一套特别详细的工作流程。

从样品采集,到运输,再到实验室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这就像给咱们的工作画了一个精确的地图,按照这个走,准没错。

三、取得的成果。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成果那是相当显著呢。

咱先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那可是大大提高了。

以前可能数据还会有点小波动,现在就特别稳定、精准。

这对了解咱们这片区域的环境状况可太重要了。

比如说空气质量监测,现在能准确地知道每天的污染物含量,到底是哪个污染物超标了,超标多少,都清清楚楚。

这就给治理环境提供了超级可靠的依据呢。

再说说咱们监测站的形象,那也是提升了一大截。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指南2007年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指南2007年

不低于 75%
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 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 50%
二、监测经费 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 应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确保环境监测机构经费支出。环境 监测运行费是维持各项环境监测业务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 应予重点保证,仪器设备购置费及系统运行维护费是开展环境监测 业务的基础条件,应予以支持。环境监测经费标准详见表 2。
55. 便携式流速测量仪
56. 烟气黑度仪
57. COD 快速测定仪 58. 煤含硫量分析仪
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专用仪器设备,根据工作任务量确定配置数量。
59. 等比例废水自动采样器
60. 恒温恒流大气采样器
61. 水质手式采样泵
62. 加长烟尘采样枪
63. 个人防护装备
64. 对讲机
— 12 —
序号
35. 笔记本计算机
1 台/10 人 1 台/10 人 1 台/15 人 1 台/10 人 1 台/15 人 1 台/20 人 1~2
36. 移动通讯设备
1 部/3 人 1 部/3 人 1 部/3 人 1 部/5 人 1 部/5 人 1 部/5 人 2~4
37.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部/10 人 1 部/10 人 1 部/15 人 1 部/10 人 1 部/15 人 1 部/20 人 1
51.
苏码罐(含清洗、配气 系统及预浓缩仪)
用于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根据工作任务量确定配置数量。
52. 自动吹扫捕集
— 11 —
序号
设备名称
一级

量(台)
二级
三级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变
得愈发重要。

为了提高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建设标准化的监测站对于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建设标准化的监测站,才能确保监测设备和技术达到统一的标准,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这对于科学评估环境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监测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统一的标准化
建设,可以优化监测站的布局和设备配置,提高监测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标准化建设还可以规范监测站的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此外,标准化建设还可以促进监测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通过建设标
准化的监测站,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监测站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形成监测网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数据支持。

在推进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监测站建设的规划和设计,统一监测站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对监测站的管理和运行,提高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总之,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对于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环境监
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监测站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该加强对全国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共同推动监测站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环境保护和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

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

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在建立环境监测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的标准和要求。

环境监测站是用来监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设施,它的建站标准对于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站点选择、设备布置、数据传输和站点管理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环境监测站的建站标准。

首先,站点选择是建立环境监测站的第一步。

站点的选择应考虑周围环境是否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如工厂排放、交通污染等。

同时,应该考虑站点周围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以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此外,站点周围的建筑物和植被覆盖情况也需要考虑在内,以避免遮挡和干扰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环境监测站的设备布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监测站应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合理配置各种监测设备,如大气监测站应该配置PM2.5、PM10、SO2、NO2、O3等监测设备,水质监测站应该配置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监测设备。

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到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同时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数据传输是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监测数据的传输应该及时、稳定、可靠,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现代环境监测站通常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

最后,站点管理是环境监测站建站标准中的最后一环。

站点管理包括对监测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对监测数据的及时处理和分析,以及对站点周围环境的定期检查和评估。

站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站的建站标准涉及到站点选择、设备布置、数据传输和站点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建站标准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

环保监测站标准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交通化、城市化等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保监测站的建设和运营显得越发重要。

环保监测站是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环境污染监管和治理的基础保障。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地理区域、人员装备等方面的不同,各个地区的环保监测站之间存在着各种不一致的情况,事关环保监测站整体效能和建设标准化的问题也被逐渐突显出来。

二、目标和意义本方案旨在对环保监测站进行标准化建设,并且实施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推进环保监测站管理工作,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具体提出以下目标和意义:1、规范环保监测站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流程,提高监测站的整体效能和发挥功效。

2、促进环保监测站人员素质的提升,为环境监测提供专业有专业的人员保障。

3、加强环保监测站的技术优化和设备更新工作,为环境监测提供设备保障。

4、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实施措施1、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完善环保监测站建设的规划管理和后续监管机制,建立特殊监测站的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档案,实现标准化建设和运营管理。

2、对环保监测站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制定具体的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知识辅导、业务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训,提高环保监测站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助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

3、加强环保监测站设备的更新换代,定期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研发新的监测仪器,按照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应用,保证监测站设备运行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4、实施标准化数据管理,明确环保监测站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报告和发布流程,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与追溯体系。

同时,加强对水、气、声、生物、土壤等多个因素的监测和分析,保证各个环保监测站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通过公示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环境监测数据。

5、加强环保监测站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环保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扩大环境监测信息公开范围,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自查报告表
自查单位
填报日期
环境保护局联系人电话环境监测站联系人电话
表1 监测站(级站)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自查表
表2监测站(级站)监测站经费和监测用房
自查表
表3监测站(级站)仪器设备基本配置(必须配置)
情况自查表
续表3监测站(级站)仪器设备基本配置(必须配置)
情况自查表
表4监测站(级站)仪器设备基本配置(自定)情况自
查表
表5监测站(级站)仪器设备专项配置自查表
表6 监测站(级站)监测能力自查表
表七监测站(级站)业务能力和水平自查表
表八监测站(级站)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自查考评表
9
表九监测站(级站)自查结论及达标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