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的关系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两者严格意义上不一样,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通货膨胀率是反映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数,进而可以反映货币贬值的程度。

两者不同: 通货膨胀率=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或=(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A货物现在的价格是10元。

(1)问:通货膨胀率为20%时,价格是多少计算:10x(1+20%)=12(元)(2)当货币贬值率为20%时,价格是多少?计算;10除以(1+20%)等于12.5元到底哪个是正确的阿。

还是说就是这么算的满意回答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是不一样的。

通货膨胀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下降;货币贬值率是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下降;计算方法上第一个是对的;第二个条件不充分,如果是本币贬值20%,则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涨幅可能为:10除以(1-20%)等于12.5元。

这可以探讨,我不肯定。

例如;一年前10元钱能买到的东西,一年后变成15块钱了,我想问一下这一年的货币贬值率和通胀率是多少?怎么计算?(1/3 1/2)货币实际购买力的计算小李2010年元月10日将4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5%,假设同期我国CPI上涨3.3%,到期时小李存款的实际购买力约为()答案是39690元,请问是如何计算的?回答存款到期日可以得到本息和为41000元,但是那个时候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购买力的计算公式为:货币购买力指数=1/CPI,假设2010年的货币购买力为1,那么到期时的货币购买力就为1/1.033,所以41000*(1/1.033)=39690。

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区别

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区别

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区别钱津【摘要】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讲,现在十分地有必要从理论上严格区分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不同.通货膨胀只是一种非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银行超过市场的需求量发行货币,引起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是非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而银行按照市场的需求量发行货币,不管发行了多少货币,都是应该的,都不存在通货膨胀.认准中国即将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时代大背景,就能够准确地认识到中国现阶段持续的物价上涨是价格调整性质,不是多发了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在此过程中,只有物价上涨引起的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没有产生非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对于这种价格因素的货币贬值,只能是承受其由市场价格调整带来的现实压力.【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1)003【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市场经济;物价上涨【作者】钱津【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0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领域进行的研究与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界空前活跃,人才辈出,学术创新、拓展以及学术交流的繁荣程度都是在传统体制的思想束缚下不曾有过的,只不过应用性的研究与探讨几乎是一统天下,鲜有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取与细密探讨。

这种缺失基础性研究与时俱进的状况严重地影响到对于现实经济应用性研究的超前性和准确性,甚至影响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整体状态的确切性把握。

其中,对于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混淆已是极为普遍的,造成了经济学应用性的研究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认识近似流散的状态。

因此,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讲,现在十分地有必要从理论上严格区分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不同。

无疑,这是一个涉及面广泛而深刻的基础性问题。

本文拟就此作以初步的探讨。

一、货币贬值的常态化货币贬值是一个特定的经济学术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指的就是单位货币的币值发生了变化,相对以往币值下降了。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的计算

考题透析
例1、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
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
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通货
膨胀率为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B )
A.4000、0.25、100% ×
技巧总结
经济生活计算题步骤 1、审题:看清楚题目中的变量及最终所要求的计算项目; 2、确立变量和所求计算项目之间的关系,回到材料中盯清楚与需要计 算项目有关的信息,排除干扰项; 3、利用所掌握的公式,稳步计算 强调: 牢记基础知识(正比、反比、无关等) 稳步计算(不盲目相信心算)
高考预测
暂停思考 预测1、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
考题透析
例3、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
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
的贬值程度为( ),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 B )。
A 28% 22元 × B 25% 20元
C 22% 18元 ×
D 25% 18.75元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 元),而实际发行了8万亿元,贬值程度为(8-6)/8=1/4,货币贬值程度 为25%。 根据货币贬值率=(现价-基价)/现价,即25%=(现价-15元)/现价,求 得现价=20元。此答案为B项测
暂停思考 预测2、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 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
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 ),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B)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学领域中非常重要且备受关注的话题。

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总量,而通货膨胀则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体中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是经济交易的媒介,是商品交换的桥梁。

货币对于经济活动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交易更加便利,并促进了生产、消费和投资。

然而,当货币供给过剩时,通常会引发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的过剩通常指的是央行过度发行货币,超过了经济实际需求。

当央行大量印发货币时,额外的货币将进入市场,投放到流通领域。

这将导致市场上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而商品的供给量没有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当供给过剩的货币进入市场后,人们手里的货币购买力就会下降,因为他们可以用相同的货币购买更少的商品和服务。

为了满足日常需要,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

这一过程会将通货膨胀逐渐传递给整个经济体系,使得物价总水平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是,通货膨胀会导致人们手头的现金变得贬值,普通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增加。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程度较高时,人们会感到强烈的通胀压力,尤其是那些收入未能随之调整的人群。

通货膨胀还会对投资和储蓄决策产生影响。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倾向于减少储蓄,转而购买实物资产,如房地产或黄金等,以保值或增值。

此外,通货膨胀对企业的经营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无法及时调整产品价格的企业,其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央行通常采取货币紧缩政策。

这意味着央行会收回市场上的部分货币,以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实施货币紧缩政策。

然而,要平衡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不容易。

央行需要在货币供给和需求之间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

供给过剩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供给不足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

汇率与通货膨胀

汇率与通货膨胀

汇率与通货膨胀在国际贸易和经济交流中,汇率与通货膨胀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值,而通货膨胀则指一国商品和服务的总平均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一、汇率和通货膨胀的定义汇率是国际支付手段之间的相互换算比率,通常以国家货币单位兑换外国货币的比例表示。

汇率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对外贸易情况、政策调控等。

通货膨胀则是指一国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是货币供应量过多的结果。

二、汇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1. 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

当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其贸易伙伴国家时,该国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将上涨,消费能力下降。

此时,国内外购买该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进而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将使国内商品对外国买家更具吸引力,促进出口,同时抑制进口,这将对汇率产生影响。

2. 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对通货膨胀有直接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这会促使国内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提高本国生产,抑制通货膨胀。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国内居民将更倾向于购买进口商品,从而抑制本国生产,加剧通货膨胀。

三、汇率与通货膨胀的政策应对1. 汇率政策国家可以通过政策调控汇率来应对通货膨胀。

当通货膨胀加剧时,政府可以采取措施以降低汇率,以促进出口和本国产业发展。

这可以通过市场操作或干预来实现,例如购买外汇储备来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从而压低汇率。

2. 货币政策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和信贷政策,国家可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当通货膨胀加剧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

四、国际经济环境下的在国际经济环境下,汇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

当许多国家都面临通货膨胀问题时,国际汇率的波动可能会更加剧烈。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贬值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和货币贬值率某时期某国待售商品为8万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6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随着生产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2万亿元。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时货币的贬值率为,物价上涨率为。

A.25% 33.3%B.25% 25%C.33.3% 33.3%D.33.3% 25%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个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而目前福建省的新教材中均未涉及,故此题有“超纲”之嫌。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所谓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

货币贬值,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物价上涨。

二者有密切关切,很难区分。

因此,解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3.二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关键是要明确基数是什么。

(1)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在物价不明的情况下,其公式表现为: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注: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或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基数)(2)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00%在物价不明的情况下,其公式表现为:纸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注:贬值是由高到低,以现期物价水平或现已发行的货币量为基数)因此,结合货币流通公式,市场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①求出实际所需要货币量=8*6/8*(1+50%)*100%=9万亿元。

②在此基础上,求出货币贬值率=(12万亿-9万亿)/12万亿*100%=25%物价上涨率=(12万亿-9万亿)/9万亿*100%=33.3%例题1.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__元纸币,通货膨胀率为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A.4000、0.25、100%B.2000、0.5、100%C.2000、2、50%D.2000、0.5、50%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ⅹ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来调整和影响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政策。

而通货膨胀则是指通货总量持续扩大,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供应量控制: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来影响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

当货币供应量过多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购买力增强,导致需求增加,物价上涨,从而促使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反,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人们手中的货币减少,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减少,物价下降,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2. 利率调控: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当利率较低时,企业和个人贷款成本减少,投资和消费活动增多,货币需求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而当利率较高时,借贷成本增加,投资和消费活动减少,货币需求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减小。

3. 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对汇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而汇率的变动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通货膨胀。

当货币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升值则会使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抵制通货膨胀。

4. 金融市场调控:货币政策还通过调控金融市场来影响通货膨胀。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发行或购买债券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进而影响通货膨胀水平。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政策等方式来影响金融市场,以控制通货膨胀。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

通货膨胀有很多因素,包括供需关系、生产成本、国际油价等,而货币政策只是其中的一种因素。

此外,货币政策的实施也需要考虑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的因素,以求达到经济稳定的目标。

总结起来,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货币政策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手段来影响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

然而,通货膨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货币政策只是其中之一。

通货膨胀下汇率的变化趋势

通货膨胀下汇率的变化趋势

通货膨胀下汇率的变化趋势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情况。

在通货膨胀下,汇率的变化趋势会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面将从经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通货膨胀下汇率的变化趋势。

一、经济理论分析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较为复杂,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其中,货币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期望利率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1. 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应该通过物价水平的变化来决定。

即当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该国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导致汇率的贬值。

因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强调商品市场的均衡,认为国际贸易将迅速导致物价调整,从而通过汇率保持平衡。

2. 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货币利率水平反映了市场的各种经济因素。

当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对应的利率可能上升,这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该国,导致其货币汇率升值。

因为利率平价理论认为资本市场的均衡将迅速导致利率差异,从而通过汇率保持平衡。

3. 期望利率理论期望利率理论认为,汇率是预期未来利率的反映。

当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上升,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导致汇率下跌。

因为期望利率理论认为市场预期的均衡将迅速导致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二、实践分析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影响通货膨胀和汇率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国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加息或缩减货币供应等措施,可以减缓通货膨胀的速度,同时也可能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相反,当一个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息或扩大货币供应等措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2. 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也是影响通货膨胀和汇率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参与者对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预期提高时,他们可能减少持有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汇率下跌。

相反,当市场参与者对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预期降低时,他们可能增加持有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汇率上升。

3.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与通货膨胀和汇率关系密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分清货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一些经济学计算题的练习时,常常遇到通货膨胀率类和货币贬值率类的计算题,学生往往将这两者混为一谈,以为是一回事,导致计算错误,但又不理解自己错在哪里。

这两个概念的是有密切联系的。

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肯定意味着该国货币的贬值,物价的上涨。

这是学生容易将这两者混为一谈的原因。

但是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通货膨胀率是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其往往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衡量。

用公式表示为: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而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购买力下降。

货币贬值率用公式表示为:货币贬值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

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直接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衡量。

为便于学生理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举一反三用典型的相关计算题来教会学生将这两者分清。

如下题:
1、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5元。

如果2011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67.5元
B、60元
C、45元
D、15元
根据此题,帮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

首先,由于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意味着2010年生产一单位M商品的时间2011年可以生产出1单位×(1+50%)的商品数量,那平均一个单位的M商品其价值量就应该是45元÷1.5单位=30元。

其次,2011年该国货币贬值50%,价值30元的商品肯定会涨价,那么价格到底是多少呢,可以设为x,由于贬值因素,这个x的(1-50%)的购买力才相当于30元,所以,列式为:x×(1-50%)=30元,则x=60元。

在次可以看出货币贬值率是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的衡量的。

为了让学生将货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区分开来,将此题变通一下。

如下题:
2、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5元。

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为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67.5元
B、60元
C、45元
D、15元
根据此题,帮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

第一步,要计算出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的情况下,一单位M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这和前面第一题的第一步分析是一样的,仍然是30元。

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是根据物价的变化来直接衡量的,所以,2011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50%的情况下,意味着原来30元的商品,价格会直接上涨50%,列式为:30元×(1+50%)=45元。

由分析过程和列式计算的过程就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不等于货币贬值率。

前者是根据物价的变化来直接衡量的,后者是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衡量的。

在教学中可以用这种典型计算题的方式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分清这两个概念,效果还是不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