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广东卷)

合集下载

2015年广东卷物理答案

2015年广东卷物理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3.A【解析】在s−t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2~0.5h内,甲、乙二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B错误;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代表质点运动的速度,在0.2~0.5h内,甲所对应图线的斜率大于乙所对应图线的斜率,即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故A正确;在0.6~0.8h内,甲的位移为−5km,乙的位移为−3km,即甲的位移比乙大,故C错误;在0.8h内,甲的路程为15km,乙的路程为11km,即甲的路程比乙大,故D错误.14.C【解析】以帆板为参考系,帆船在南北方向上,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运动,帆船在东西方向上,以速度v朝正东方向运动,如图所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帆船相对帆板,以v0=√v2+v2=√2v朝北偏东45°航行,故C正确ABD错误.15.D【解析】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1,两端电压为U,副线圈的匝数为n2,加热电阻为R,由理想变压器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可得Un1=220n2和Un1=110n2′,即n2n2′=21,故D正确;由欧姆定律I2=U2R ,可得I2I2′=21,故A错误;由电功率P2=U22R 可得P2P2′=41,故B错误;因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1=P2和P1′=P2′,可得P1 P1′=41,故C错误.16.B【解析】两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 ,得r=mvqB=pqB,即rαr H=e2e=1 2,故A错误;由动量的定义p=mv,可得v=pm,即vαv H =m04m0=14,故C错误;由周期公式T=2πrv,可得TαT H =rαr H×v Hvα=21,故B正确;由洛伦兹力公式f=qvB,可得fαf H =2ee×vαv H=12,故D错误.17.AB【解析】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由温度升高可知,封闭气体的内能增大,故A正确;封闭气体发生了等容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可知,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故B正确;因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不影响分子间距离,故C错误;因温度是宏观统计学物理量,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故当封闭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并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而是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D错误.18.AC【解析】由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守恒,则由两核反应方程,可知X的质量数为1,质子数为0,即为中子,故A正确;Y的质子数为3,质量数为6,即中子数为6−3=3,故B错误;氘核、氚核反应生成质量较大的核,属于核聚变,故C正确;因两个核反应都释放出能量,故均发生了质量亏损,故D错误.19.BD【解析】因三条绳子的长度不等,绳子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不等,由平衡条件可知,三条绳中的张力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对竖直杆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杆的支持力等于杆的重力和三条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分力的合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B正确;地面对杆的支持力等于杆的重力和三条绳子的拉力在竖直方向分力的合力,可见,绳子对杆的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因杆处于静止状态,其所受合力为零,故杆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故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故D正确.20.BD【解析】设星球的半径为R,星球的质量为M,探测器的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R2=mv2R,得v=√GMR,探测器脱离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2v=√2GMR,与探测器的质量m无关,故A错误;由万有引力公式F=G MmR2,设地球质量为M地,可得F火=G110M地m14R地2= 25F地,即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故B正确;探测器脱离地球所需的发射速度√2v=√2GM地R地,探测器脱离火星所需的发射速度√2v火=√2G⋅110M地12R地=√25v,探测器脱离两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探测器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离星球的高度越来越大,故其势能也逐渐增大,故D正确.21.BC【解析】M、N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的电场力和两者间库仑力构成平衡力,合力为零,如图所示,由题设条件可知,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故B正确D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q M E=F MN,q N E=F MN,可得q M=q N,故A错误;M带负电,受到水平向左的电场力,向右移动,故电场力做负功,故C正确.34.(1)①靠近;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②b;纸带与计时器间的摩擦力【解析】(1)①为了使纸带上打下更多的点,使重物靠近计时器下端;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使重物自由下落.②重物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逐渐增大,通过观察两条纸带,应选取b来计算重力加速度.误差分析,除了在下落过程中,重物受到空气阻力外,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阻力也不可忽视.(2)①10.0;b;②增大;③Y;④3.2;0.50.【解析】①欧姆挡测量电阻,其读数为10.0Ω;由于10.0<√3000×1,元件X 的阻值为小电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选用b 电路进行实验.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向右滑动,元件X 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大,故电流表的示数也逐渐增大.③由图线可知,元件X 的U 和I 间成线性关系,故Y 为非线性元件.④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 1=ER 0+r R 0=3V ,U 2=ER 0+r+R R 0=1V ,联立可得E ≈3.2V ,r =0.50Ω. 35. (1)0.04V ;(2)i =t −1(1s ≤t ≤1.2s).【解析】(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 =ΔΦΔt=ΔBSΔt, 代入数据解得E =0.04V .(2)棒进入磁场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有 E =BLv ,因t =1s 时刻棒进入磁场且磁感应强度恒定不变,则当棒运动到bd 位置时,棒受到的安培力最大,即 F m =BIL =B 2L 2v R=0.04N ,当棒在abd 区域运动时,有x =v(t −1), E i =2Bxv ,解得i =E i R =2BxvR=t −1(1s ≤t ≤1.2s).36. (1)22N ,方向竖直向下;(2)45;(3)v n =√9−0.2n(n <45).【解析】(1)物块A 从最初位置到Q 点,由动能定理得−mg ⋅2R =12mv 2−12mv 02,解得v =4m/s .设物块在Q 点受轨道的弹力为F ,则有F +mg =mv 2R, 解得F=22N ,方向竖直向下.(2)由机械能守恒知,滑块A 与B 碰前的速度为 v 0=6m/s ,A 、B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得mv 0=2mv 共,解得v 共=3m/s ,设滑块A 、B 经粗糙段的路程为s 停下,由动能定理得−μ⋅2mg ⋅s =0−12⋅2mv 共2,故s=4.5m , 则k =sL=45.(3)由题意知,滑块A 、B 在第n 个光滑段上的速度v n 等于经过第n 个粗糙段的速度,则有−μ⋅2mg ⋅nL =12⋅2mv n 2−12⋅2mv 共2,解得v n=√v 共2−2μgnL =√9−0.2n(n <45).。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选择题: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功率有关?A) 质量B) 速度C) 时间D) 能量以下哪个物理量与电流强度有关?A) 电压B) 电阻C) 电荷D) 磁感应强度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光的折射有关?A) 频率B) 波长C) 速度D) 强度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力的大小有关?A) 质量B) 加速度C) 速度D) 位移以下哪个物理量与电势差有关?A) 电荷B) 电流强度C) 电阻D) 时间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功有关?A) 质量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以下哪个物理量与电场强度有关?A) 电荷B) 电势差C) 电流强度D) 电阻以下哪个物理量与波长有关?A) 频率B) 速度C) 强度D) 能量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动能有关?A) 质量B) 速度C) 加速度D) 位移填空题: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答案:9.8 m/s^2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________。

答案: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________。

答案:加速度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强度等于电压除以________。

答案:电阻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正弦值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它们的___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________成反比。

答案:大小,平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总量在一个________系统中保持不变。

答案:封闭根据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等于波长乘以________。

答案:频率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___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________成反比。

答案:质量,平方根据功的定义,功等于力乘以________。

答案:位移。

2015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详细讲解

2015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详细讲解

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和答案(word版)(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14.如果4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15.图5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有220V降至110V。

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42He)和质子(11H )做匀速圆周运动.若他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A.运动半径之比是2:1B.运动周期之比是2:1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17.图6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A.内能增大B.压强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18.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 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4321 4.9e X Y H H MeV +→++和23411217.6e H H H X MeV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X 是中子B.Y 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19.如图7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0.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越大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变大21.如图8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释放后.MN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A.M的带电量比N大B.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C.静止时M受到的合力比N大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34.(1)(8分)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车的路程相等解析: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在0.2~0.5小时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甲的图线斜率较大,即甲的速度比乙的大,A错误B正确。

由图象可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C错;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路程在,D 错。

答案:B2.如图4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答案:D解析:以帆板为参考系求帐船的运动,即求帆船相对帆板的运动情况,v船对帆板=v船对地+v地对帆板,画出其对应矢量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几何关系解得v船对帆船=2v,方向为北偏东45°。

故选项D正确。

3.图5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 ,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 降至110V ,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解析:设原线圈中电流为I 1,匝数为n 1,两端输入电压为U 1,输入功率为P 1,幅线圈中电流为I 2,匝数为n 2,两端输出电压为U 2,输出功率为P 2,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有:1122U n U n =,所以当输出电压U 2由220V 降至110V 时,副线圈匝数n 2也应减少为一半,故选项C 正确;由于副线圈两端所接用电器不变,所以当用电器电压减半时,其电流I 2也减半,故选项A 错误;根据功率计算式P =UI 可知,副线圈中输出功率P 2变为原来的1/4,故选项B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原线圈中输入功率P 1也变为原来的1/4,故选项D 错误。

2015广东高考物理卷试题

2015广东高考物理卷试题

2015年广东高考物理卷试题一、单选题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3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14、如图4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 、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 、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 、帆船朝南偏东450航行,速度大小为2vD 、帆船朝北偏东450航行,速度大小为2v15、图5为某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 ,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 降至110V ,调节前后( )A 、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 、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 、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 、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He 42)和质子(H 11)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 )A 、运动半径之比是2:1B 、运动周期之比是2:1C 、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D 、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2:1二、双选题17、图6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气体( )A 、内能增大B 、压强增大C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 、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18、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4.9MeVH He Y X 3142++→+和17.6MeV X He H H 423121++→+,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X 是中子 B 、Y 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 、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 、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19、如图7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子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0、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为2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速度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的发射速度越大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21、图8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释放后,M、N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A、M的带电量比N的大B、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C、静止时M受到的合力比N的大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三、实验题34、(1)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2.(4分)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3.(4分)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阻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4.(4分)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He)和质子(H)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A.运动半径之比是2:1 B.运动周期之比是2:1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 D.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5.(6分)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A.内能增大B.压强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6.(6分)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He+H+4.9MeV和H+H→He+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X是中子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7.(6分)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6分)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9.(6分)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电小球M和N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释放后,M、N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A.M的带电量比N的大B.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C.静止时M受到的合力比N的大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做负功三、非选择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8分)某同学实验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填“靠近”或“偏离”)计时器下端;,,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2)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11.(10分)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定值电阻等。

2015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广东卷)Word版

2015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广东卷)Word版
29 .(16分)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一",查阅资料得到图11 .
(l)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_.
(2)据图11,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PH值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14.如果4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25.图9为培育转基因山羊生产人-酪蛋白的流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所用的人-酪蛋白基因可从人A中获得B.过程②可选用囊胚期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移植
C.过程③可使用胚胎分割技术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
D.过程④人-酪蛋白基因在细胞质内进行转录、翻译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肋应写出必萝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豆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 . ( 1 6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发了《大气与染染防冶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
17.图6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45,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改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w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Ub、U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a> Uc,金属框中无电流B. Ub >U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C .Ubc=-1/2Bl²w,金属框中无电流D. Ubc=1/2Bl²w,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解析】选B。

题图为s-t图像,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根据图像可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为0,甲的斜率比乙大,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A错误,B 正确;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是-5km,乙的位移是-3km,C错误;0.8小时内甲、乙的位移相同,但是路程不一样,D错误。

【误区警示】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误认为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而错选A。

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末位置和初位置的纵坐标之差表示物体的位移。

14.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帆船相对帆板在东西方向以速度v向东运动。

(2)帆船相对帆板在南北方向以速度v 向北运动。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帆船以帆板为参照物的速度。

【解析】选D 。

本题考查速度的合成。

以帆板为参照物,帆船在东西方向以速度v 向东运动,南北方向以速度v 向北运动,根据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求得帆船以帆板为参照物是以大小为2v 的速度向北偏东45°运动,故选D 。

15.如图为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 降至110V 。

调节前后 ( )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解析】选C 。

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和匝数不变,根据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由220V 降到110V,由理想变压器原理2121n n U U =,可得副线圈的匝数变为原来的21,C 选项正确;根据R U P 22=可得,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41,同样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也变为原来的41,B 、D 错误;由P=UI 可得副线圈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1,A 错误。

【误区警示】本题易造成审题不清把“调节前后”的“前”“后”弄混而错选A 。

16.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42He)和质子(11H)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 ( )A.运动半径之比是2∶1B.运动周期之比是2∶1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D.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两点:(1)知道α粒子和质子的质量之比与电荷量之比。

(2)熟练运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qB m v r =和周期公式qBm T π2=进行计算。

【解析】选B 。

α粒子和质子质量之比是4∶1,电荷量之比是2∶1,根据动量相等即4mv 1=mv 2,得4121=v v ,洛伦兹力为qvB,所以洛伦兹力之比为1∶2,C 、D 错误;由qB m v r =可得,半径之比是1∶2,A 错误;由周期公式qB m T π2=,可得T 1∶T 2=2∶1,B 正确。

17.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

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 ( )A.内能增大B.压强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四点进行分析:(1)空气体积不变,有W=0;内壁由于水的升温会吸收热量,有Q>0。

(2)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判断内能增大。

(3)由内能增大进一步判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4)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有关。

【解析】选A 、B 。

空气体积不变,故做功为0,即W=0。

又因为外壁隔热,而内壁由于水的升温会吸收热量,故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可得ΔU>0,内能增加,A 正确;空气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剧烈,对器壁撞击加强,故压强变大,B 正确;分子间距离不变,故作用力大小不变,C 错误;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热运动速率加快,不代表每一个分子运动都加快,D 错误。

18.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 X+Y →42He+31H +4.9MeV 和 21H+31H →42He++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X是中子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核反应过程遵循质子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

(2)聚变反应会放出能量,有质量亏损。

【解析】选A、D。

根据质子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X是中子,A正确;Y的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3,B错误;聚变放出能量,由质能方程可知一定有质量亏损,该反应为核聚变反应,C错误,D正确。

19.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

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三点:(1)由题意明确三条绳长度不同,确定绳的张力不同。

(2)杆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

(3)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解析】选B、C。

由受力分析可得,三条绳子不等长,即与地面夹角不等,故其张力不相等,A 错误;杆受地面支持力与重力和绳子向下的分力平衡,故对地面的压力应与重力和绳子向下分力的和等大,B正确;杆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故三绳水平方向合力为零,C正确;杆的重力、杆受绳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三力平衡,D错误。

20.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 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为2v 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

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判断发射速度与探测器质量无关。

(2)由万有引力公式比较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和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大小关系。

(3)探测器脱离星球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加。

【解析】选B 、D 。

根据RR M G 22v m m =,从公式可以看出m 可以约掉,所以发射速度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公式2m R M G F =,得2522==地星星地星地R M R M F F ,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大于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B 正确;由R R M G 22v m m =得v=RGM , 5=⨯=地星星地星地R R M M v v ,C 错误;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高度在增加,势能增大,D 正确。

21.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电场中,将两个带电小球M 和N 分别沿图示路径移动到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释放后,M 、N 保持静止,不计重力,则 ( )A.M 的带电量比N 的大B.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C.静止时M 受到的合力比N 的大D.移动过程中匀强电场对M 做负功【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由平衡条件判断两小球的电荷量大小关系。

(2)电荷静止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3)移动电荷M过程中电场力对M做负功。

【解析】选B、D。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得,两小球在电场力和库仑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又因其库仑力大小相等,故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即q M E=q N E,所以M、N带的电荷量相等,A错误;M带负电,受到向左的电场力与向右的库仑力平衡,N带正电,受到向左的库仑力和向右的电场力平衡,B正确;静止时,受的合力都为零,C错误;M沿电场线方向有位移,电场力做负功,D正确。

34.(1)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选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 , ,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②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选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

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①只要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均先通电,后释放物体。

②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存在的阻力包括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解析】①为了有效利用纸带,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使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均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纸带上的点间隔应逐渐变大,故应选b来计算重力加速度。

计算结果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除了空气阻力的原因,还有纸带与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作用。

答案:①靠近打开电源释放纸带②b 摩擦阻力34.(2)某实验小组研究两个未知元件X和Y的伏安特性,使用的器材包括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内阻约为1Ω)、定值电阻等。

①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元件X的电阻。

选择“×1”欧姆挡测量,示数如图a所示,读数为Ω。

据此应选择图中的(选填“b”或“c”)电路进行实验。

②连接所选电路,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左向右滑动,电流表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依次记录电流及相应的电压;将元件X 换成元件Y,重复实验。

③如图d 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U-I 图线,由图可判断元件 (选填“X ”或“Y ”)是非线性元件。

④该小组还借助X 和Y 中的线性元件和阻值R=21Ω的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电路如图e 所示,闭合S 1和S 2,电压表读数为3.00V;断开S 2,读数为1.00V 。

利用图d 可算得E= V,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视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解析】①多用电表选择“×1”挡,指针指示“10”,故读数为10Ω;因电阻10Ω远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故电流表选用外接法。

故选b 图进行实验。

②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