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仙城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仙城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草树是澳大利亚特有植物。
耐火烧,火后易开花,花莛为开花部位。
木质茎(树干)是由无数叶子基部剩余部分黏液黏合堆积而成,高约6-9m,成熟需上百年时间;茎上有1m以上常绿草状叶子,细长如钢丝,是良好的插花花材。
据此完成22-23题。
22.下列地理事物分布范围与草树分布范围存在重叠的是A.大堡礁B.油橄榄C.牧羊业D.大分水岭23.草树最有价值的开发方向是A.园艺业B.旅游业C.畜牧业D.医药业参考答案:C B22.草树是澳大利亚特有植物,主要分布降水量较多大分水岭地区,大堡礁是位于海洋中,油橄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23.由于草树独特性,成熟需上百年时间,可以发展旅游业,获得的价值最大。
2.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23. 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参考答案:22. B 23. B试题分析:【22题详解】读图,图示为极点图,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分布在30-40°纬线间,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对。
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10°之间,A错。
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C错。
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极点附近,D错。
【23题详解】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图示为南半球。
D处风带是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是西北风。
读图分析,①是西南风,A错。
②是西北风,B对。
③是东南风,C错。
④是东北风,D错。
3. 假设地球是一个均质的球体,图15中a、b、c把圆弧分割成三等份, a、b、c、d四点都在地球表面,d点俯视中心为圆的中心。
据此回答24~25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选题1.下图为某同学2020年8月8日(晴)乘坐昆明至北京某航班的飞行信息手机截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截屏时,该航班()①位于对流层之外②已飞行三个多小时③乘客可见夕阳西悬④位于秦岭附近上空C.②④D.③④A.①②B.②③【小题2】据图可知,该日()A.北京比贵阳日出早,白昼时间长B.济南比合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C.呼和浩特日出东南D.武汉大学樱花盛开2.“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力河流剖而图乙【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小题2】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A.①B.②C.③D.④0河流丄环等髙线伽)乙3.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B.连续的霜冻天气C.持续的伏旱天气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小题2】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4.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34°N,113°E),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
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如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由甲处向丁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A.东B.西C.南D.北A.向北移B.向南移C.向东北移动D.向【小题2】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5. 下图为亚洲东部2020年12月29日11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地理

鹤岗一中高三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下面左图)。
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题。
1.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2.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④②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4.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顶部受沉积B.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顶部受侵蚀C.背斜、向斜顶部均受沉积D.背斜、向斜顶部均受侵蚀5.未来一段时期气候暖湿,地壳持续抬升,则图示区域最可能演变为()A.底部平展的槽谷B.顶平身陡的方山C.宽广低浅的湖泊D.沟壑纵横的台地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 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 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7.阶段3发育期间,若气候、地壳板块相对稳定,该河段()A.河流流速显著加快B.溯源侵蚀受到抑制C.河流水位明显下降D.河流含沙量急速增大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
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
据此完成右面小题。
8.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A.1、2月B.3、4月C.7、8月D.10、11月9.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世界标准时间2022年6月15日15:50,一游客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乘机前往美国纽约。
下图为摩洛哥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为()①以低山丘陵为主②中部地势较高、东西部较低③海岸线较为平直④西部分布有面积较大的平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该航线最经济的飞行线路可能是()A.先向正北,后向正南B.先向东北,后向西南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坡度表示地表陡缓的程度,百分比是表示坡度常用方法之一,即坡度=(高程差/路程)×100%。
同一等坡度线上各点地表坡度值相等。
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的等坡度线示意图(单位:%),图中河流均为源头上游河段。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徒步从甲村到乙村考察,线路长度约6km。
两村建筑多就地取材。
完成下面小题。
3.研学小组行走最为费力的路段是()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4.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南B.该区域最大坡度差值为55%C.站在b处可见河流流向a处D.站在d处可见河流流向c处5.图中两村落()A.广泛种植小麦B.乙村海拔更高C.多吊脚楼建筑D.航运交通便利下图为我国昆明、成都、北京和上海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单位面积的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序号与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①——昆明B.②——成都C.③——北京D.④——上海7.对四个城市太阳辐射强度的大小及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①城 4 月太阳辐射最强—大气逆辐射作用强B.②城 5 月太阳辐射最强—太阳高度角最大C.③城 6 月太阳辐射弱—受准静止锋影响D.④城 8 月太阳辐射最强—白昼时间最长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在我国千万级以上机场中航班准点率排名第一,但某些季节航班准点率全国垫底。
2021年4月1日北京时间20:35,小明乘坐航班从乌鲁木齐飞往阿勒泰旅游。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2-2023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
答题卡不要折叠。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
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磕长头绕神山1圈至少需要1个月B.多于冬季举行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D.需准备御寒衣物2.出发点塔尔钦与冈仁波齐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756米B.1981米C.2256米D.2481米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绿洲所在地区与图示日期最可能是()A.宁夏北部、2月下旬B.新疆南部、4月上旬C.甘肃西部、7月上旬D.内蒙古东部、6月上旬4.该日,绿洲()A.下午地面辐射强于沙漠B.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沙漠C.傍晚降温速率大于沙漠D.日出前和沙漠温差最大5.该日图示时段(北京时间)中,绿洲与附近沙漠之间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是()A.5:00~7:00 B.9:00~11:00C.12:00~14:00 D.16:00~18:002021年台风“烟花”于7月27日登陆舟山普陀区,受“烟花”带来的暴雨影响,浙江部分地区发生山体滑坡。
滑坡初期,台风雨水下渗使得原来干燥的斜坡覆盖层含水量增加,当雨水下渗至覆盖层与较为完整基岩接触面时,地下水沿接触面由上部向下部排泄,坡体覆盖层软化并沿滑动面缓慢滑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半月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荆州中学2021级高三上学期10月半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25小题,共50分。
选房和买房对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尤其在选房时,除考虑房子的周边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外,户型选择更需买房者仔细考虑与挑选。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一小区户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图示户型最大的优点是()A. 南北通透,通风好B. 东西紧凑,保温好C. 三室朝阳,采光好D. 楼层较高,隔音好2. 该户型居民在书房时,感受较明显的是()A. 夏季西晒B. 春季多风C. 秋季闷热D. 冬季阴暗“大都市阴影区”是指大都市的中心城市周边的一定范围内各类要素资源受到中心城市强烈的吸引,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之间集聚—辐射组合关系的动态变化的结果。
益沅桃城镇群(位置见图)包括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桃江县行政辖区范围,城镇群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在全省的排名相对靠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益沅桃城镇群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原因是( )A. 远离大都市,受辐射带动少B. 交通条件差,与大都市联系少C. 资源条件差,发展速度慢D. 处于国家战略叠加影响区域,被边缘化4. 益沅桃城镇群发展需要加强与长株潭都市圈联系,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交通一体化B. 产业一致化C. 信息同城化D. 资源共享化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
灌丛未完全退化前,冠下水、土、肥数量均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带。
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冠面越大,蒸腾量越大,灌丛的植株越大,生长所需水量越多。
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土地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甸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的A. 水源B. 土壤C. 植被D. 气候6.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过程中,肥岛效应的强度变化是()A. 持续变强B. 持续变弱C. 先变强后变弱D. 先变弱后变强科学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图)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海冰的多少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9.蒙自市第二茬葡萄比第一茬甜度高的原因是生长期
①降水充沛 ②昼夜温差大
③病虫害少 ④光照条件好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0.蒙自葡萄单位面积年收入远超北方各葡萄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品质较好
B.品种繁多
C.一年双收
D.播种面广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4.受季风、地形等因素影响,横断山区河谷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南收缩②在某些河谷可以看到热带、温带、寒带景观并存
③等温线沿河谷向北凸起④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导致该区域生物种类单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3. A 14. C
故ABD项错误。
【10题详解】
A.题目中无信息说明品质较好,价格较高,A项错误。
B.题目中无信息说明品种繁多,B项错误。
C.由题中“实现了葡萄一年双收”可知,当地葡萄一年两熟,北方葡萄为一年一熟,所以蒙自葡萄单位面积年收入远超北方各葡萄产区,C项正确。
D.播种面广对单位面积产量影响不大,D项错误。
读拉萨、乌鲁木齐、成都、上海四城市的日平均日照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滑雪已成为大众运动和旅游的重要方式,滑雪场也成为滑雪运动与冰雪旅游的重要场所载体。截至2019年末,中国已经拥有770家旅游滑雪场,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滑雪人数达到1305万人。下图示意中国旅游滑雪场分布重心演变。
7.影响1989年我国旅游滑雪场分布重心 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消费水平C.资源禀赋D.水源条件
莒南二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 地理试题(含答案)

莒南二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下图“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和“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位于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2.图中葡萄园的耕种方式有利于()A.增大田间温差B.扩大土地面积C.接受阳光直射D.保持田园水肥3.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
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①光照充足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③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2018年5月21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月中继卫星“鹊桥号”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使命轨道。
2019年1月3日,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中部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下图示意地球、月球、拉格朗日L2点位置及“鹊桥号”中继星发射运行轨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人类不能直接观测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其背面A.永远背对着地B.永远处于黑夜C.距离地球十分遥远D.不能反射阳光5.“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于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号”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这说明A.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相同B.月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不相同C.“嫦娥四号”探测器克服了强温差的月面环境D.“嫦娥四号”探测器直接建立了与地球的联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选择性通常把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400-700mm波段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题中。
每小题4分,共140分。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
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
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
阳辐射量。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2.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层厚度 B.地势高低
C.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3.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时可达10000平方千米左
右,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
最深处有11.5米;湖面最小时仅为2700平方千米,
湖面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
回答4~5
题。
4.影响洞里萨湖水位、深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位置B.降水 C.气温D.地形
5.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深度在4米左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到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
其中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A.1~6月 B.全年
C.11月~次年4月 D. 5~10月
读xx年10月10日14时等压线图,回答6-8题。
6.乙地气压值为______百帕
A.1006
B.1008
C.1010
D.1004
7.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正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8.此时,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右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
同。
读图回答9-11题
9.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石块的流速至少是
A.100㎝/s
B.200㎝/s
C.300㎝/s
D.400㎝/s
10.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细砂
B.黏土、细砂、粗砂、砾石
C.细砂、砾石、黏土、粗砂
D.砾石、粗砂、细砂、黏土
11.在河流入海口,由于流速减小,泥沙发生沉积形成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60分)
36.(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xx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西南地区地形图
(1)震中位于我国和两大地形区之间。
(4分)
(2)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并且一直在不断升高,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
试说明B所在地区的升高对周边地区气候及河流等产生的影响。
(6分)
(3)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8分)
(4)说出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6分)
(5)试列举青藏高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分析这些资源丰富的原因(至少三种)(12分)
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xx年8月以来,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
下面甲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图,乙图为钓鱼岛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乙
甲
(1)图中a、b、c、d所示的岛屿中,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字母分别是和。
(2分)
(2)说出台北和甲地的气候类型,并简析两地冬季气候特点的异同?(6分)
(3)简要说出钓鱼岛溪流的流向及其判断依据?(4分)
(4)台湾岛盐场主要分布在哪里?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桂林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B
5.D
6.B
7.B
8.A
9.C 10. D 11C
二、综合题
36. (36分)(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4分)
(2)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西南季风)北上,使高原北部地区降水减少,并导致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2分)青藏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使
亚洲河流呈现放射状水系,(2分)在高原与其它地形的交界处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
(2分)
(3)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呈带状分布(2分)。
这些地区地势相对低平,气候较温暖,土壤较肥沃,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交通及建筑条件也较好。
(6分)
(4)①地区:风蚀蘑菇等,风力侵蚀作用;(2分)沙丘、沙漠,风力沉积作用。
(2分)
②地区: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作用。
(2分)
(5)水能丰富:高原尤其是东部落差大;(4分)
太阳能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4分)
地热能丰富: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4分)
风能丰富:高原北部降水少,大风天气多。
(合理可酌情给分,满分12分)
39.(20分)(1)a 、b(2分)
(2)两地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两地冬季气温都较温暖,气温大于零摄氏度。
不同点:台北冬季降水较多,甲地较少。
(6分)
(3)溪流流向:自南向北流。
依据:地势南高北低,水流顺地势自南向北流。
(4分)(4)西部沿海。
原因:西部为平原,地势低平,有丰富的盐田;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台湾岛地处较低纬度,气温高,蒸发旺盛,利于晒盐。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