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方式复习题及答案
《煤矿开采学》试卷、答案

《煤矿开采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5×4=20分) 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2、盘区3、下山4、对拉工作二、简答题(8×4=32分)1综采工作面主要有哪些设备?2急斜煤层采煤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何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
4、简述综采放顶煤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及适应条件?三、分析题(15×2=30分)1、与斜井开拓相比,立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并分析立井开拓适应条件。
2、如何合理确定采区走向长度?四、综合题(18分)某一采区内有一层煤,其倾角平均为18°,厚度平均为6m,其顶、底板条件从优,采区倾斜长度为600m,走向长度为1500m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如下,作以下问题:(1)写出采区巷道名称;(5)(2)写出掘进顺序;(5)(3)写出并标注运煤系统;(4)(4)写出并标注通风系统。
(4)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跨落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煤矿开采学》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4=20分) 1、采煤方法是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但两者又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
2、盘区在近水平煤层中,由于煤层没有明显的走向,井田内标高差别小,很难沿一定走向、一定标高划分成阶段,因而将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分带)。
可有上(下)山盘区与石门盘区等不同准备方式。
3、下山下山是下山采区内的主要巷道,当煤层倾角较小(一般小于160)时,可利用开采水平大巷来分别开采上、下山阶段。
开采水平标高以下的采区称下山采区,采区内布置采区下山等准备巷道,采出的煤通过下山,由下往上运至开采水平。
4、对拉工作双工作面布置俗称对拉工作面布置,对拉工作面的实质,是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
其生产系统为:中间的区段平巷铺设输送机作为区段运输巷,这时,上工作面的煤炭向下远到中间运输巷、下[作面的煤炭则向上运到中间运输巷,因此集中运送到采区上山。
由于下工作面的煤炭是向上运送,因此下工作面的长度应根据煤层倾角的大小及工作面输送机的能力而定。
开采《煤矿开采方法》答案

《煤矿开采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称为石门。
2、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3、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4、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升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
5、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6、井底车场——是联结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而定的总称,是联结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的枢纽,担负着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转运及为全矿井通风、排水、供电服务的任务。
7、前进式回采——先采靠近井筒的采区,自井筒向井田边界方向逐次开采其余各采区,称为前进式开采;采区内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采区边界推进,称为前进式回采。
8、矿山压力——就是由于井下采掘工作破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我们把存在于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9、沿空留巷——就是在采煤工作面采过之后,将区段平巷用专门的支护材料进行维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
10、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有利于支护机道上方顶板,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
11、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立即移支架,及时支护裸露顶煤然后推移输送机的支护方式称为及时支护。
1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每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是每次落煤深度和循环落煤次数的乘积。
13、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14、倒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布置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15、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
二、填空1、矿井巷道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2、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常用的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划分)及<按自然条件形状划分)等;3、阶段内的划分一般有三种方式:<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4、井底车场常用的调车方式有<顶推调车法)、<甩车调车法)、<专用设备调车法);5、轨道运输大巷的轨距一般有<600㎜)、<900㎜)两种;6、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和<分组集中大巷)三种;7、矿井计划开采的可采储量划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8、采煤工作面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9、根据岩层移动特征,可将煤层的上覆岩层分为<冒落带)、<裂缝带)、<弯曲下沉带);10、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采区巷道布置的总体需要,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有<机轨分煤岩巷布置)<机轨双岩巷布置)<机轨合一巷布置)<机轨双煤巷布置);1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主要有<直接推入法进刀)<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工作面中部斜切进刀)<滚筒钻入法进刀);12、综采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有<单架连续式)<分组间隔脚错式)<成组整体依次式);13、岩层的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14、综采面端头支护方式主要有<单体支柱加长梁组成的迈步抬棚端头支护)<自移式端头支护)、<用工作面液压支架端头支护);1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倾角大于<15度)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放倒、防滑措施;16、综采设备的拆除顺序,一般是先拆<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后拆<采煤机)和<输送机机槽)。
开采《煤矿开采方法》答案

《煤矿开采方法》复习题一、名词解说1、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称为石门。
2、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必定标高把煤层区分为若干个平行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拥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
3、水平——往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街而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4、暗立井——没有直接通畅地面出口的立井,装有提高设备,也有主、副暗立井之分。
5、井田开辟——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部署和发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6、井底车场——是联络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街的一组巷道和而定的总称,是联络井下运输和井筒提高的枢纽,担负着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转运及为全矿井通风、排水、供电服务的任务。
7、行进式回采——先采凑近井筒的采区,自井筒向井田界限方向逐次开采其余各采区,称为行进式开采;采区内工作面自采区上山向采区界限推动,称为行进式回采。
8、矿山压力——就是因为井下采掘工作损坏了岩体中原岩应力均衡状态,惹起应力从头散布,我们把存在于采掘空间四周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称为矿山压力。
9、沿空留巷——就是在采煤工作面采过以后,将区段平巷用特意的支护资料进行保护,作为下区段的平巷。
10、正悬臂——支架悬臂的长段在立柱的煤壁侧,有益于支护机道上方顶板,短段在立柱的采空侧。
11、实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立刻移支架,实时支护裸露顶煤而后推移输送机的支护方式称为实时支护。
12、循环进度——采煤工作面每达成一个循环向前推动的距离,是每次落煤深度和循环落煤次数的乘积。
13、放煤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动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14、垮台阶采煤法——是指在急斜煤层的阶段或区段内,部署下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动的采煤方法。
15、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
二、填空1、矿井巷道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开辟巷道)、 <准备巷道)和 <回采巷道)三类;2、井田人为境地的区分方法常用的有<垂直区分)、 <水平区分)、 <按煤组区分)及 <按自然条件形状区分)等;3、阶段内的区分一般有三种方式:<采区式)、 <分段式)和 <带区式);4、井底车场常用的调车方式有<顶推调车法)、 <甩车调车法)、 <专用设备调车法);5、轨道运输大街的轨距一般有<600 ㎜)、 <900 ㎜)两种;6、运输大街的部署方式有<分层大街)、 <集中大街)和 <分组集中大街)三种;7、矿井计划开采的可采储量区分为<开辟煤量)、 <准备煤量)和 <回采);8、采煤工作面顶板分为 <伪顶)、 <直接顶)、 <基本顶);9、依据岩层挪动特色,可将煤层的上覆岩层分为<冒落带)、 <裂痕带)、 <曲折下沉带);10、依据煤层赋存条件和采区巷道部署的整体需要,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部署方式有<机轨分煤岩巷部署)<机轨双岩巷部署)<机轨合一巷部署)<机轨双煤巷部署);1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主要有<直接推入法进刀)<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工作面中部斜切进刀)<滚筒钻入法进刀);12、综采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有<单架连续式) <分组间隔脚错式) <成组整体挨次式);13、岩层的产状因素有 <走向)、 <偏向)和 <倾角);14、综采面端头支护方式主要有<单体支柱加长梁构成的迈步抬棚端头支护)<自移式端头支护)、 <用工作面液压支架端头支护);1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倾角大于<15 度)时,液压支架一定采纳放倒、防滑举措;16、综采设备的拆掉次序,一般是先拆<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后拆<采煤机)和 <输送机机槽)。
煤矿开采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煤矿开采学试题及标准答案《煤矿开采学》试题(三)⼀、名词解释(3×5=15分)1、矿井⽣产能⼒2、开拓巷道3、开采⽔平4、盘区5、⼤采⾼综采⼆、简答题(6×6=36分)1、分析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2、井⽥开拓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3、简要分析影响采煤⼯作⾯长度确定的因素。
4、什么是开机率?如何提⾼机采⼯作⾯开机率?5、简述环形式井底车场的基本特点。
6、开采⽔平运输⼤巷的布置⽅式有哪⼏种?三、分析题(2×12=24分)1、试分析正确合理的准备⽅式应该遵循哪些原则?2、试分析如何选择合理的采煤⼯艺⽅式?四、绘图题(25分)某矿井仅有⼀层缓倾斜中厚煤层,拟采⽤⽴井单⽔平上、下⼭带区式开拓,试⽤双线条绘出该井⽥开拓的平、剖⾯⽰意图,注明巷道名称,并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矿井掘进顺序;2、写出矿井⽣产系统(运煤、通风、运料和排⽔);3、分析该开拓⽅式的应⽤条件。
《煤矿开采学》试题(三)参考答案⼀、名词解释(3×5=15分)1、矿井⽣产能⼒矿井⽣产能⼒,—般是指矿井的设计⽣产能⼒,以万t/a(或Mt /a,1Mt/a=100万t/a) 表⽰。
2、开拓巷道⼀般说来,为全矿井、⼀个⽔平或若⼲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门、运输⼤巷、轨道⼤巷和回风⼤巷(或总回风道)、主要风井等。
3、开采⽔平通常特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平,称“开采⽔平”,简称“⽔平”。
4、盘区开采近⽔平煤层时⼀种采区巷道布置⽅式,通常,依煤层的延展⽅向布置⼤巷,在⼤巷两侧划分成若⼲块段,划分为具有独⽴⽣产系统的块段,称为盘区或带区5、⼤采⾼综采缓斜厚煤层采⽤综合机械化⼀次采全厚的单⼀长壁采煤法⼆、简答题(6×6=36分)1、分析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条件优点:(1)单产⾼,(2)效率⾼,(3)成本低,(4)巷道掘进量⼩,(5)减少了搬家倒⾯次数,节省了采煤⼯作画的安装和搬迁费⽤。
煤矿开采学试题库(6套)

《煤矿开采学》试题(一)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3×5=15分)1、运输大巷2、辅助水平3、倾斜长壁采煤法4、下山5、放顶煤采煤法二、简答题(6×6=36分)1、如何合理的划分井田?2、如何提高采区的采出率?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部分?4、井底车场内主要硐室有哪些?5、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6、试分析比较炮采与综采两种工艺方式的优缺点。
三、分析题(2×12=24分)1、如何合理的划分开采水平?2、与斜井开拓相比,立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四、绘图题(25分)某一采区内有一层煤,其倾角平均为180,厚度平均为6m,其顶、底板条件从优,采区倾斜长度为600m,走向长度为1500m,试进行采区巷道布置,用双线条绘出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巷道名称;2、写出采区巷道掘进顺序;3、写出运煤系统、运料系统及通风系统;4、简要分析采区巷道布置的主要依据。
《煤矿开采学》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运输大巷沿煤层走向布置的担负水平运输任务的水平巷道2、辅助水平设有阶段大巷,担任阶段运输、通风、排水等项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需要下达到开采水平。
3、倾斜长壁采煤法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法。
4、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煤层的倾斜巷道。
5、放顶煤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就是在厚煤层沿底部布置一个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煤口放出,经由后方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二、简答题1、如何合理的划分井田?(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2)要有与矿区开发强度相适应的矿井数目和井田范围;照顾全局;(4)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5)直(折线)原则;(6)安全经济效果好。
2、如何提高采区的采出率?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加大采区范围;减少断层煤柱损失;减少区段煤柱损失或不留区段煤柱。
煤矿地下开采考试题及答案

煤矿地下开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煤矿地下开采的主要方式是()。
A. 露天开采B. 井工开采C. 露天与井工相结合D. 地下开采答案:B2. 煤层厚度在多少米以上时,可以采用井工开采?()A. 0.3米B. 0.5米C. 1米D. 1.5米答案:B3. 煤矿地下开采中,常用的支护方式不包括()。
A. 木支护B. 金属支护C. 混凝土支护D. 无支护答案:D4. 煤矿地下开采中,通风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温度B. 排出有毒有害气体C. 提高空气质量D. 增加氧气含量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煤矿地下开采中常用的爆破方法?()A. 深孔爆破B. 浅孔爆破C. 光面爆破D. 人工挖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煤矿地下开采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包括()。
A. 瓦斯爆炸B. 矿井水害C. 矿井火灾D. 矿井坍塌答案:ABCD2. 煤矿地下开采中,常用的运输方式有()。
A. 皮带输送B. 轨道运输C. 汽车运输D. 管道运输答案:AB3. 煤矿地下开采中,常用的采煤方法包括()。
A. 长壁工作面采煤法B. 短壁工作面采煤法C. 房柱采煤法D. 露天开采法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煤矿地下开采中,巷道掘进是采煤的前提条件。
()答案:正确2. 煤矿地下开采中,瓦斯是煤矿安全的最大隐患。
()答案:正确3. 煤矿地下开采中,通风系统的设计可以随意更改。
()答案:错误4. 煤矿地下开采中,采煤机是采煤的主要设备。
()答案:正确5. 煤矿地下开采中,矿井水害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煤矿地下开采中,瓦斯的来源。
答案:煤矿地下开采中,瓦斯主要来源于煤层中的吸附瓦斯、吸附在岩层中的瓦斯以及煤层中的游离瓦斯。
2. 煤矿地下开采中,如何预防瓦斯爆炸?答案: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包括加强通风、定期检测瓦斯浓度、使用防爆设备、加强安全教育等。
煤矿开采技术复习题

煤矿开采技术复习题第一篇:煤矿开采技术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
2、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内各道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
3、采区车场: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以及区段平巷联络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采区巷道布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正规循环作业:按照作业规程中循环作业图表安排的工序顺序和劳动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循环作业的全部工作量,并周而复始的进行采煤工作的一种作业方法。
5、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是现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工作面的具体地质条件、机械电气设备配备和劳动力条件编制的技术性文件,是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的依据。
6、井底车场:联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联结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的枢纽,担负着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转运及为全矿井通风、排水、供电服务的任务。
7、采煤系统: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
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组成的。
8、矿山压力:存在于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和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力。
二、选择题:1、水力采煤法为()体系采煤法。
B A、壁式B、柱式2、主、副井均为平硐,风井为立井的矿井开拓方式为()。
D A、立井开拓B、斜井开拓C、综合开拓D、平硐开拓3、“三人连锁爆破制”的瓦检员携带的()牌交给爆破工。
C A、警戒牌B、爆破命令牌C、爆破牌4、在普采工作面的支护中,为保护最后一排立柱,悬臂顶梁和支柱的关系应是()。
B A、正悬臂B、倒悬臂5、“一炮三检”时,附近()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和爆破。
D A、20B、30C、40D、106、底卸式矿车运煤时的井底车场形式为()B A、环形式井底车场B、折返式井底车场7、综采工作面风速不允许超过()m/s。
A A、4B、5C、68、主井为斜井、副井为斜井、回风井为立井的矿井开拓方式为()B A、立井开拓B、斜井开拓C、综合开拓D、平硐开拓9、井底车场属于()巷道。
煤矿开采方式复习题及答案

煤矿开采复习题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知识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炭地带。
2、井田:在矿区,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3、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答:(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质构造作为井田边界,或者保护地面设施,如河流,铁路、城镇等作为井田边界。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在一般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在一般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开发建井,节约初期投资。
(3)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应充分考虑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
(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可靠。
4、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答:(1)井田储量:通常井田储量越大,矿井生产能力越大,反之则应小。
(2)开采条件:有可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离,煤层厚度及稳定厚度,煤层倾角,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
(3)技术装备水平:主要考虑采掘技术和机械设备。
(4)安全生产条件:主要指瓦斯、通风、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四个方面中,储量是基础,开采能力是关键。
5、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答;(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地质变化、勘探的储量不可靠、采区采出率短期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等原因,使矿井储量减少:(2)由于挖掘生产潜力使矿井产量增大:(3) 投产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采出率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增加了煤的损失。
由于上述原因,矿井设计服务年限将会缩短,影响矿井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矿井可靠的服务年限,必须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6、试述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之间的关系。
答;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之间有密切关系,可用下式表示;T=Zk/AK式中Zk--------矿井可采储量,万t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K---------储量备用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 积含炭地带。
2、井田: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3、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答:( 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质构造作为井田边界,或者保护地面设施,如河流,铁路、城镇等作为井田边界。
在一般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在一般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开发建井,节约初期投资。
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应充分考虑煤层赋存条件,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
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使矿井有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可靠。
4、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答:( 1)井田储量:通常井田储量越大,矿井生产能力越大,反之则应小。
2)开采条件: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1、煤田:有可采煤层的层数,层间距离,煤层厚度及稳定厚度,煤层倾角,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
3)技术装备水平:主要考虑采掘技术和机械设备。
4)安全生产条件:主要指瓦斯、通风、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上述四个方面中,储量是基础,开采能力是关键。
5、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答;(1)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地质变化、勘探的储量不可靠、采区采出率短期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等原因,使矿井储量减少:2)由于挖掘生产潜力使矿井产量增大:3)投产初期,由于缺乏经验,采出率达不到规定的数值,增加了煤的损失。
由于上述原因,矿井设计服务年限将会缩短,影响矿井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矿井可靠的服务年限,必须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6、试述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之间的关系。
答;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之间有密切关系,可用下式表示;T=Zk/AK式中Zk 矿井可采储量,万t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K 储量备用系数。
7、国家对煤炭资源采出率的具体规定是什么?答:采区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75%,采用水力采煤的采区采出率不低于70%。
采煤工作面的采出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
8、矿井储量:是指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全部储量。
9、盘区:是沿煤层的延展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的两侧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
10、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11、判断题:(1)在一般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2)近水平煤层井田无论是沿走向还是沿倾向,都是采用垂直划分法。
(“)12、填空题:1 )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2)地面生产系统通常包括:(地面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矸系统)、(选煤系统)和(管道线路系统)。
3)阶段内的划分一般有(采区式)、(分区式)、(带区式)三种方式。
4)储量损失分为(设计损失)(实际损失)两部分。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1、井田开拓: 是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 工程。
2、矿井开拓方式: 是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 总称。
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筒形式开拓 的方式。
7、简述综合开拓的类型及适应条件。
答:( 1)斜井——立井综合开拓斜井作主井,主要是利用斜井可采用强力带式输送机、提升能力大及井 筒易于延深的优点。
立井作副井提升方便、通风容易。
适应条件: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地质简单。
2)平硐——立井综合开拓平硐作为主井、立井作为副井。
主井采用矿车运输生产能力大,副井作 为进风、升降人员和提矸的辅助提升。
适应条件:煤层赋存位置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只要上山部分 储量能满足同类井型的水平服务年限要求。
3)平硐——斜井综合开拓平硐作为主井,担负整个矿井井下运输、进风及排水等任务。
斜井作为 回风井兼做安全出口。
适应条件:煤层赋存位置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水文地质简单。
3、斜井开拓: 主、副井筒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4、立井开拓: 主、副井筒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
5、平硐开拓: 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煤体的开拓方式。
6、综合开拓:第三章井底车场 1、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大巷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2、井底车场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井底车场由运输巷道和硐室两大部分组成。
3、井底车场的调车方式有哪几种?答:常用的调车方式有:(1 ),顶推调车法、(2)甩车调车法(3)专用设备调车法。
4、为什么大型和特大型矿井广泛采用底卸式矿车运输?答:底卸式矿车与同样容量固定式矿车相比车厢较窄,可采用600mn轨距,从而使车场及运输大巷的宽度减少,节省巷道工程量,却卸煤方便,效率较高(为固定矿车及翻笼时的6〜8倍)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大。
所以我国大型矿井及特大型矿井,大巷运输均采用3t 或5t 底卸式矿车。
5、试说明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答: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与井底车场形式、卸载方式、矿车载重和调车方式等有关。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可按以下式计算式中:N——井底车场年通过能力,t ;每列车矿车个数,量;每辆矿车的净载煤量,t ;矸石运出量的百分率,一般情况下K=~;X 105――年运输工作时间,按年工作日300d、每天14h计算,min;运输不均衡系数从上式可以看出,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主要决定于一列车的容量及列车进入井底车场的平均间隔时间t ,在生产矿井运输装备条件已定的情况下,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大小,则主要决定于列车进入车场的平均间隔时间。
6、选择井底车场形式的主要原则有哪些?选择井底车场形式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答:原则:(1)井底车场要开掘在容易维护的岩层内,巷道工程量小,造价低,施工方便;2)车场内运输系统、调车工作简单,管理方便,机车在车场内停留时间短,回车路线短;3)车场内作业操作安全,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4)井上、下生产系统要协调,布置适宜;5)必需要确保矿井生产能力,病例有30%~50%或更大的备用生产能力,以适应矿井改扩建等井型扩大的需要。
因素:(1)矿井生产能力;2)矿井开拓方式;3)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4)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布置方式;5)矿井瓦斯等级。
在选择井底车场形式时,必须全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既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又要符合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第四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1、运输大巷:是为水平或一个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2、煤层大巷 :运输大巷可布置在煤质坚硬、围岩稳定的薄及中厚煤层时。
3、岩石大巷 :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
4、采区前进式开采顺序 :是先采靠近井筒的采区,自井筒向井田边界方向 逐次开采其余各采区 。
5、采区后退式开采顺序 :是在井田边界向井筒方向逐次开采各采区。
6、开采计划 :是根据市场对矿井煤炭生产量和质量提出的要求,按照地质 情况和生产技术条件,统筹安排采区及工作面的开采与集体。
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 可采储量。
是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或工作面) 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10、如何确定大巷的方向、坡度?答: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有两种,即轨道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
轨道运输大巷的方向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应设法使大巷尽量取直;运 输大巷的坡度以便于运输和排水为准,一般为 3%0~4%0。
带式输送机的方向尽量取直,坡度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 10°。
11、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几种?分别说明其适用条件?答: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有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和分组集中大巷三种。
分层大巷适用条件:只有在井田走向短、煤层数目少、层间距大、煤层 牌号不同、需分层分运时,才考虑采用这种方法。
7、开拓煤量 : 8、准备煤量 : 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煤量。
9、回采煤量 :集中运输大巷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煤层层数较多,储量较丰富,层间 距不大的矿井。
分组集中大巷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煤层层数较多,煤层能分为若干煤 组,储量较丰富,层间距不大的矿井。
12、如何选择确定大巷的位置?答:运输大巷分为煤层大巷和岩石大巷两种。
煤层大巷适用条件:煤层赋存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的小型矿井;距煤层群中其他煤层较远的单个薄及中厚煤层,储量有限、服务年 限不长;煤系基底油距离较近的富含水层,不宜将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井田走向长度较短,大巷服务年限不长,煤层厚度不大,巷道维护 不困难;5) 煤系基底油煤质坚硬、 围岩稳固、无自然发火危险的薄及中厚煤层, 经技术经济 时,可在该层中设运输大巷。
岩石大巷适用条件:煤层赋存稳定,储量较大,服务年较长的大型矿井; 尽量避开因煤层开采而引起的矿山压力的影响及采动影响, 并避开遇水膨胀 的岩层和地质构造破坏地段。
因此一般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
13、试分析比较阶段运输大巷采用矿车运输和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的优缺 点。
答:大巷采用矿车运煤的优点:2)4)矿车运煤可同时统一解决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运输问题;运输能力大,机动性强,随着运距和运量的变化可以增加列车数;能满足不同煤种煤炭的分运要求;吨公里运输费较低。
缺点:轨道矿车运输是不连续运输,井型越大,列车的调度工作越紧张, 其运输能力受到限制。
带式输送机运煤的优点:1)实现大巷连续化运输; 2)操作简单,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 3)装卸载设备少,卸载均匀。
缺点:带式输送机不适应按不同煤种的分采分运,并要求大巷直。
14、阶段和开采水平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开采水平要有一定的服务年限? 答:阶段与水平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区别在于阶段表示的是井田范围 中的一部分,强调的是煤层开采范围和储量;而水平是指布置在某一标高水 平面上的巷道,强调的是巷道布置。
为避免水平接替紧张,必须有足够的可采储量以保证水平有合理的服务 年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平运输大巷、 井底车场及其各种生产设施的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
15、在什么条件下设置辅助水平?辅助水平的作用是什么?辅助水平与开采 水平有何区别?答:辅助水平主要用于:1)开采水平上山部分或下山部分斜长过大,可利用辅助水平将其分作两部分开采;2)井田形状不规则或煤层斜角变化大,开采水平范围内局部地段斜长过大,在该处设置一个用于局部开拓的辅助水平;2) 4) 对巷道直线度要求不高,能适应长距离运输;3)近水平煤层分组开采时,主水平设在上煤组(或下煤组),相应地在下煤组(或上煤组)设置辅助水平,利用暗井(或溜井)与主水平相联接。
作用:主要解决用一个开采水平开采遇到的困难。
辅助水平与开采水平的区别:辅助水平设有阶段大巷,担负辅助水平的运输、通风、排水等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需下运到开采水平,经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再运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