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预防及措施

合集下载

进行沙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

进行沙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

进行沙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沙漠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遏制沙漠化,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包括:
1. 植树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减缓风蚀
和水蚀的影响,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剧。

2. 推广节水技术。

在沙漠化区域,水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普遍存
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推广节水技术,包括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改进农业种植方式,减少水的使用量。

3. 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

可持续生态农业可以通过有效地管理
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量,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4. 建设防风林带。

在沙漠化区域,风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建设防风林带可以有效地阻挡风沙的侵袭,保护土地和植被。

5.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沙漠化问题的认
识和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沙漠化治理中来,共同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以上措施不仅可以减缓沙漠化的进程,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 1 -。

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
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即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

在人类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那么,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呢?
一、设置沙障
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

二、在沙面上覆盖致密物
以色列尝试了一种塑料薄膜固沙法,即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沙漠上,并用石头等重物压住。

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水散失,但塑料薄膜。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塔里木河流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河流流经的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个地州州市。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据相关调查数据,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涉及到的面积广大,影响范围广泛。

该地区的荒漠化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退化严重,草原、农田、林地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质量急剧下降。

2.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农业、水利等生产生活造成了困扰。

3.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给当地的水资源保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4.空气质量下降,沙尘暴频发,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

二、土地荒漠化成因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该地区降水量减少,蒸发增加,导致干旱现象频发。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包括放牧、采伐、耕地扩张等,这些活动的过度开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地下水开发:长期以来,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力度过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

4.自然因素:如风沙、沙漠化等,这些影响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但是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展,也加剧了这些影响的程度。

三、防治对策为解决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沙漠化防治措施,对于已经形成的沙漠,要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如进行退耕还林、重视泥沙渐进性调节等措施。

2.加强土地利用计划,合理规划耕地、牧场、林地等的开垦,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3.加强环保意识,对于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加大整治力度,落实严格的环保措施。

4.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总之,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达到治理荒漠化问题的目的。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
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树造林:通过种植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树种,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减轻风蚀和水蚀,有效防止荒漠化。

2. 草原恢复:通过退耕还草、封育禁牧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防止土地沙化。

3. 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节水灌溉、修建水库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因过度用水而导致的土地荒漠化。

4. 农业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投入,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5. 生态移民: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政府可以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将他们迁至其他地区,以减轻环境压力,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6. 科技支持:加强荒漠化防治的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7.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荒漠化防治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总之,内蒙古土地荒漠化治理需要多方面的措施综合运用,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1) 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B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解析】 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 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荒漠中出 现了草原,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 下水水源。
(2)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
的是( C)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5、(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 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 回答。
(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 主要目的是(A )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பைடு நூலகம்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图示区域有沙漠、绿洲,应该位于我国西 北内陆,气候干旱而水源缺乏;修建水库目的是调 节径流季节变化,保障城镇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
6.[2014·课标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 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 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 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 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 范围内。
(1)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解析 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分析危害。
7、(2014郑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 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 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B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沙漠化的治理措施(一)

沙漠化的治理措施(一)

沙漠化的治理措施(一)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性•沙漠化是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过度放牧、过度采伐和过度灌溉等人为活动导致土地退化和干旱。

•沙漠化治理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和保障人类生计的必要措施。

治理措施一:植被恢复•适量植树造林,增加绿化覆盖面积。

•推广防风固沙植物,如沙柳、沙枣等。

•提倡草地保护和草坪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治理措施二: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调查和监测,确保合理利用水资源。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的水量和频次。

•实行定量用水管理制度,遏制滥用水资源。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土壤水分流失。

治理措施三:土地保护与管理•实行耕地轮作制度,减少连续种植的风险。

•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加强土地整治工程,防止土壤侵蚀和沙丘扩展。

•加强土地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治理措施四:防风治沙工程•建设防护林带,减轻沙尘暴的影响范围。

•修建沙堤,抑制风沙的侵蚀。

•加强风沙监测预警,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推广风沙固定措施,如人工草坪和石堆、草垛等。

治理措施五: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对沙漠化问题的重视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沙漠化治理项目。

•建立沙漠化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

结语沙漠化治理工作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我们可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只有在持续的治理与保护下,我们才能实现沙漠化问题的最终解决。

治理措施六: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各国共同应对沙漠化问题。

•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制定沙漠化治理的法律和政策。

•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沙漠化治理的创新方法。

•建立国际援助和资金支持机制,为沙漠化治理提供资源和支持。

治理措施七:监测与评估•建立沙漠化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
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植被恢复:植被是阻止沙漠扩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方式,增加地表覆盖率,减少风沙侵蚀。

2. 水资源管理: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水。

加强水资源管理,包括节约用水、改善水土保持等措施,可以减缓沙漠化进程。

3. 控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沙漠化加剧。

加强对草原的管理,限制放牧量和时间,同时加强人工饲料的投放,可以减少过度放牧的影响。

4. 防风固沙:通过建设防风林、草席、沙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沙漠沙丘向外扩张。

5. 土地治理: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发展,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可以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6. 国际合作:沙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沙漠化治理和防治工作。

国际组织和政府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加速沙漠化防治进程。

7. 科学治理:采取因地制宜和因害设防的原则,根据土地产生沙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沙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类型,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具体的治理方法。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有着严重的影响,包括
水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

如何防治荒
漠化成为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以下是一些可能采取的具体
措施:
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防治荒漠化的最基本方法,可以增加土
壤的固结力,提高根部的抗风雨能力,更好的保护土壤和水源。

2. 引进适宜的植被: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应干旱环境、能够生长
在贫瘠地区的植物,如草、灌木、树木及天然草原,从而使土地重新
拥有植被覆盖。

3. 改进农业种植技术:农民可以采用防风固沙、水保肥的农业种
植技术,包括旋耕、条播、育苗等方式,从而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作用,保护土壤、防治沙漠化。

4. 发展可持续的畜牧业:适度的放牧可以防止过度利用地区植被,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良土壤的结构。

5. 推广节水作物种植:选择耐旱的经济作物,逐渐把种植中心转
向干旱地区。

同时也应加强节水技术和设施建设。

6. 对土地进行改良:一些有效的土地改良方法可以采用,如植物
覆盖、确定的地形处理、灭草剂等方法,从而加强土地质量,减少干
旱和荒漠化的风险。

7. 推进科学研究和教育:加强对荒漠化及其防治方法的科学研究,引导公众了解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统筹学习,加强宣传意识,形成
群众参与防治的共识。

以上是一些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防治荒漠化是一个需要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引进合适的植被、推广节水和农业等
技术,并加强科学研究,挖掘多样化的资源,打出一场对荒漠化的与
时间和敌人的长期战争。

这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陆)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
土地沙漠化
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石质荒漠化
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
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17 日)
1994 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
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的途径
开源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e.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于 防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

生态系统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海洋水汽来 源少。气候 异常干旱
自然因素
荒 漠 化
地理位置 物质基础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平地沙质沉 积物覆盖深 厚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目录
1 荒漠化的定义? 2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3 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4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5 小结
荒漠化 是一种土地退化的过程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造成 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特征的半湿润地 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原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1. 荒 漠化 的自 然原 因
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等。
4、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荒漠化严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 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沙漠 (荒漠 )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石质荒漠化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 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 或沙丘活化
次生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 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
影响
? 荒漠化及其引发的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溃疡症”,危害 表现在许多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受荒漠化危害的人口近 4亿,农田 1500万公顷,草地1亿公顷以及数以千计的水 利工程和铁路、公路交通设施等。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 造成粮食损失每年高达30多亿公斤。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 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群众 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蒸一锅”。如在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 ,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这些枯燥的数字足可以反 映出的荒漠化的严酷。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用水量增加
植被退化
灌溉方式不当 —次生盐渍化
土地荒漠化
3 过度开垦 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 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绿洲地区
使植被生长衰退,1%
水资源利用不 当 10%
过度农垦 27%
过度樵采 32%
b.设置沙障——草方格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
建防护林带
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
乳化沥青固沙
沙枣
胡杨
柽柳
锦鸡
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
狼尾草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过度放牧 30%
人 人口增加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 樵采天然植被

过度放牧 超载、掘井,破坏草场,影响牧草

活动不当
过度农垦 开垦草场,加快风蚀
水资源利用不当 生态用水缺乏、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类型
一、沙质荒漠化(沙漠化) ? 是指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
环境变化过程,主要分布于干旱 半干旱沙漠边缘,除自然原因外,可能 与过度放牧过度耕作 烧柴问题等,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或衰竭。 沙漠化是荒漠化最主要的类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荒漠化。此类荒 漠化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 二、盐渍荒漠化 ? 也属荒漠化的常见类型,也称盐漠化,我们把土壤表层30cm以内,可 溶性盐离子总量超过1%时称盐碱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 旱,蒸发强烈,再地势平坦低洼地下水位高且排水不畅的地带,蒸发作用 使土壤成土母质和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积聚地表而形成。多于大水 漫灌等不合理灌溉有关,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使得农作物发生生 理干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产生荒漠化效应。此类荒漠化多见于华北 平原和青海省境内。 ? 三、石质荒漠化(石漠化) ? 由于人为作用如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等,导致土壤流失,土层变薄,使 基岩逐步裸露的过程,主要分布于降水多、风力大或坡度陡的地区,如 我国南方基岩山区
大风日数较 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
荒漠化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 用不当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 荒漠化
措施总结
1 合理用水 改善耕作、灌溉技术,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水资源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鼠害;蝗害等
2. 荒 漠化 的人 为因 素( 决
定性 因素)
形成荒漠 化的人为 因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 利用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
因素的主要表现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 当
过度樵采
燃料需求多
人口激增
为了增加收入
樵采天然植物
无节制采挖药、菜
过度樵采
破坏固沙植物
严重破坏草场
加速荒漠化
1 过度樵采
缺乏能源的地区 防风固沙的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超载放牧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土地沙化
2 过度放牧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过度带 农耕 (牧)区
两个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 + 提高经济效益 相结合
治山 + 治水 + 治碱 + 治沙 相结合
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 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具体措施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干旱内陆区
海陆 位置
牧区草原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