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6桥梁墩台冲刷及基础埋置深度
Chapter06-桥梁墩台冲刷计算

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河床在水力作用及泥沙运动等因素的 影响下,自然发育过程造成的冲刷 现象。调查统计分析确定。 桥下断面一般冲刷:建桥后压缩水流在桥下河床全断面发 生的冲刷现象。 墩台局部冲刷:水流因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的冲刷 现象。
局部冲刷深度hb :局部冲刷达到冲淤平衡时冲刷坑的最 大深度。
Aq-冲刷前桥下计算毛过水面积,m 2; A1-冲刷前易冲刷部分的过水面积,m 2;
A 2-冲刷后不可冲刷部分,表层可冲土壤被冲去后的毛过水面积,m 2;
包氏公式没有考虑土质因素和计及单宽流量集中 情况,只适用于平原或山区的稳定性河段。
3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C
3.1 桥墩冲刷机理
冲刷深度h
对均匀沙床面,当桥墩 动床冲刷深度 上游行近流速v增大到始冲 流速v0,时,桥墩迎面两侧的 A 泥沙开始冲走,产生冲刷。 v v0‘ v0 若增大值小于床沙起动流速 行近流速 v0 时,床面无泥沙运动,桥 墩冲刷坑没有上游泥沙补给, 在清水冲刷阶段,当流速趋于泥沙 则为清水冲刷。若行近流速 超过床沙起动流速v0 ,床面 起动流速时,冲刷趋于停止,在动床冲 流沙处于运动状态,上游泥 刷阶段,当冲刷坑内泥沙补给率和输出 沙落入冲刷坑内补给,则为 率平衡时,冲刷趋向停止,此称为平衡 冲刷。 动床冲刷。
4
g s1 11
4
1
Q1 B1 h 1
1-上游天然河道河槽流速,m / s;
B1-上游天然河道河槽河宽,m ;
h 1-上游天然河道河槽平均水深,m ;
故
Q 1 G1 1 Bh 1 1
B 1
4
64-2公式
桥下断面的排沙量
G2 g s 2 Q 2 4 B2 j= 2 2 B2 j= 2 B h 2j 2 Q 2 B B 2 2j 2j B2 j h 2
桥涵水文_第六章 大中桥孔径计算

桥涵水文
明渠非均匀流四种水力现象
临界水深hk 缓流 急流
平坡i=0
跌坎
K
急流
缓流
K
桥涵水文
水面曲线的分区
① N-N线:以正常水深 h0 绘出的均匀流水面线。 ② K-K线:以临界水深 hk 绘出的水面线。 • N-N线以上的区域为a区; • N-N线与K-K线之间的区域为b区; • K-K线以下的区域为c区。
桥涵水文
6.1 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桥孔布置原则
一、桥位河段的水流图式
桥位河段的水流图式,反映了建桥后水流和
泥沙运动的变化,并表现了桥孔长度、桥前雍水
和桥下冲刷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作为桥孔计算的
分析依据。
桥涵水文
6.1 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桥孔布置原则
二、桥孔布置原则 桥孔设计应在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情况下,顺畅宣泄包括 设计洪水在内的各级洪水的水流和泥沙,避免河床产生不 利变形,保证墩台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做到经济; 桥孔设计应满足通航、流冰、流水、流木及其它漂浮物顺 畅通过桥下的要求; 建桥后引起的流势变化、河床变形和桥前壅水高度,应在 两岸农田、村镇和堤防安全的容许范围内; 桥孔设计应考虑桥址上下游已建或拟建的水利工程、航道、 码头和管线等引起的河床演变对桥孔的影响;
大中桥孔径计算
第六章 大中桥孔径计算
大中桥的孔径计算,主要是根据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水
位,推算需要的桥孔的最小长度和桥面中心最低高程,为确定桥孔
设计方案,提供设计依据。 建桥以后,河流受到桥头引道的压缩和墩台阻水的影响,改变 了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天然状态,引起河床的冲淤变形,导致水流对 桥梁墩台基础的冲刷,危及桥梁的安全。因此,孔径的计算和布置
c.分汊河段:两汊有交替变迁的趋势。 d.宽滩河段:泛滥宽度很宽,达几公里、十几公里,滩槽宽度 比、流量比都较大,滩流速小,槽流速大。
第六章_冲刷计算

称为一般冲刷。
随着一般冲刷的发
ZS
展,河床不断刷深,桥
下断面逐渐扩大,过水
断面面积不断增大。
随着桥下断面的扩大,流速相应降低,水流挟沙 能力也随之降低。当流速降低到不能继续冲刷河床时, 冲刷即趋于停止了。此时,桥下过水断面最大,一般 冲刷的深度也达到最大。
表示方法:
通常用一般冲刷 停止时桥下的垂线水
挟沙能力也随着降低。当断面扩大到使流速降到Qb2 ≈ Qb1 ,输沙平衡,桥下一般冲刷就停止了,此时,桥 下过水断面最大,水深也达到最大。
来沙: 单宽输沙率: 断面输沙率: 排沙:
qb1 1V14
Qb1
B1qb1
B11V14
B11
(
Q1 B1h1
)4
单宽输沙率:
qb2
V4
22
断面输沙率: Qb2
式中,VH1为河滩水深为1m时非粘性土容许不冲刷流 速,与河滩泥沙组成有关,可查表6-1。
5
hP
QtP
LtjVH
1
( hmt ht
)
5
3
6
(6 9)
式中,Ltj为桥下河滩部分桥孔净长; QtP为桥下河滩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
QtP
Qt Qc Qt
QP
QtP
tCt
n
ht
QP
(iCi hi )
qs Aqmax
(6 3)
A称为单宽流量集中系数。
A 0.15 ( B )0.15
H
(6 4)
稳定河段:A=1.0~1.2;次稳定河段:A=1.3~1.4;不稳
定河段:A=1.5~1.7,最大不超过1.8。
冲止流速:
Vs
Ed h 1 6
第六章_冲刷计算剖析

A
0.15
B 0.15 ( ) H
( 6 4)
稳定河段:A=1.0~1.2;次稳定河段:A=1.3~1.4;不稳
定河段:A=1.5~1.7,最大不超过1.8。
冲止流速:
Vs E d hP
6 2
1
3
( 6 5)
式中,d 为河槽泥沙平均粒径,mm; E为经验系数,与历年汛期最大月平均含沙量的 平均值Spj有关。当Spj <1.0kg/m3,E=0.46;
qb1 1V14
Q1 4 Qb1 B1qb1 B1 V B11 ( ) B1h14 1 1来自排沙:单宽输沙率:
qb 2 2V24
断面输沙率: Qb 2 (1 ) B2qb 2 (1 ) B2 2V24
Q2 (1 ) B2 2 [ ]4 (1 ) B2 h2
Q2
建桥后,由于桥孔压缩水流,桥下流速增大,水流挟 沙能力加大,Qb1 < Qb2,桥下发生冲刷。随着冲刷的
发展,桥下断面不断扩大,桥下流速随之降低,水流
挟沙能力也随着降低。当断面扩大到使流速降到Qb2 ≈ Qb1 ,输沙平衡,桥下一般冲刷就停止了,此时,桥 下过水断面最大,水深也达到最大。
来沙: 单宽输沙率: 断面输沙率:
c , Cc , hc 为冲刷前桥下河槽部分的过水面积、谢才
系数、平均水深。
i , C i , hi 为冲刷前桥下各部分(包括河槽、河滩部
分)的过水面积、谢才系数、平均水深。
③ 当桥孔压缩部分河滩,桥下河槽会扩宽至全桥,
则认为桥下全部为河槽,Lcj = Lj = L-nd,QcP=QP,
hc 不变。
第 6 章
桥下河床冲刷计算
Chapter06-桥梁墩台冲刷计算解析

z E d hP
Q cP hp 1 6 L j E d
3 5
hmax h
Q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 s,当桥下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Q p ; Q P -频率为P%的设计流量,m 3 / s; Qc -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 3 / s; Qt1 -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m 3 / s; Bcj-桥下河槽部分桥孔过水净宽,m,当桥下河槽扩宽至全桥时,取全桥桥孔过水净宽; hcm-河槽最大水深,m; hcq-桥下河槽平均水深,m;
Hydrology of Bridge & Culvert
Chapter 6 桥梁墩台冲刷计算
PhD / Professor
Mingwu WA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pter 6 桥梁墩台冲刷计算
则由输沙平衡方程
Q 1 1 Bh 1 1
4
G1 G2
令
4
h 2 hP
Q2 B 2 1 (1 ) B2 hP
(1 ) B 2
64-2公式
Q 1 1 Bh 1 1
Q2 B 2 (1 ) B2 hP
1 6
A Lj h
QcP AC hi
i q h L j n
则
L j i
5 3
n
h
5 3
QcP
i 5 3 qmax hmax n
hmax h
5 3
QcP hmax qmax q h L j
桥涵水文-6桥梁墩台冲刷及基础埋置深度

桥涵水文Hydrology of Bridge and Culvert桥梁墩台冲刷计算及基础埋深第六章(桥涵水力计算)第一节桥下一般冲刷计算第二节桥墩局部冲刷计算第三节桥台冲刷计算第四节基础埋深计算为了使设计洪水在桥下安全通过,不但要有足够的桥孔长度和桥梁高度,而且桥梁墩台基础还必须有足够的埋置深度。
桥下冲刷直接影响着桥墩台的基础埋置深度,要保证桥梁安全,就必须将墩台基础放置在可靠的地基上。
进行冲刷计算的目的是要找最大冲刷深度,决定不被冲走的地基面的标高。
一、桥下冲刷的组成1.自然演变冲刷z定义:河床在水力作用及泥沙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自然发育过程造成的冲刷现象,称为河床自然冲刷。
z常见自然演变冲刷现象:河床逐年下切、淤积、边滩下移、河湾发展变形及截弯取直、河段深泓线摆动及一个水文周期内,河床随水位、流量变化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形,以及人类活动(如河道整治、兴修水利等)都会引起河床的显著变形,桥位设计时都应予考虑。
z计算方法:关于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深度,目前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一般多通过调查或利用桥位上、下游水文站历年实测断面资料统计分析确定。
对于各种河床的自然演变冲刷,在河流动力学和河道整治的有关书籍中,有一些计算方法可供参考。
但由于影响河床演变的因素很多,又极其错综复杂,难以得到可靠的计算结果。
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或参考类似河流的观测资料,结合河段的特点和整治规划,估计建桥后可能发生的河床变形,作为桥梁墩台的自然(演变)冲刷,进行设计。
具体做法,可以参阅《公路工程桥涵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2.一般冲刷建桥后,由于桥孔压缩河床,桥下过水面积减小,从而引起桥下流速的增大,水流携沙能力也随之增大,造成整个桥下断面的河床冲刷。
这一冲刷过程,称为桥下断面的一般冲刷。
3.局部冲刷水流因受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的冲刷现象叫局部冲刷。
在桥墩的前缘与两侧形成冲刷坑。
三种冲刷交织在一起,同时进行。
计算时假定它们独立地相继进行,可分别计算,最后叠加。
6-桥梁墩台冲刷计算讲解

n
n
宽浅式河渠:
R
A
bh
h
h
b 2h 1 2 h
b
v
1
21
h3i2
n
q
Av
(1
h)
1
21
h3i2
1
51
h3i 2
n
n
qmax
1 n
5
h3 max
i
1 2
5
qmax q
hmax h
3
5
qmax q
hmax h
3
又因为: q Qs
Lj
Ay Ly h Ly
Aj Lj h Lj
5
5
n
当V >V0,
hb K K1B10.6
V0 V0
V V0
V0 V0
K1——河床颗粒的影响系数,
K1 0.8
1
0.45
1 0.15
d d
式中:V0——河床泥沙起动流速(m/s)
V0
0.0246
hP d
0.14
332d 10 hP
0.72
d
V0′——墩前泥沙始冲流速(m/s),
4
h1
64-2简化式:hp
1.04
Ad
Q2 Qc
0.90
Bc
1
0.66
Bcg
hcm
2. 河滩部分
5
hP
Q1
Btj
htm htq
VH 1
5
3
6
三、粘性土河床的一般冲刷
粘性土: d 0.05mm
IL
W0 WP WL WP
W0 WP IP
桥梁冲刷深度计算方法评价及基础合理埋置深度研究

桥梁冲刷深度计算方法评价及基础合理埋置深度研究摘要:冲刷深度的预测和基础埋深的确定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冲刷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现阶段提出的各种预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选择合适的冲刷深度计算方法,在保证桥梁基础的埋置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桥梁冲刷深度计算方法评价及基础合理埋置深度研究进行了相关综述,以下为具体内容。
关键词:冲刷深度;桥梁;埋置深度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也面临着各种复杂而恶劣的环境。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耐久性和安全性下降,如冲刷、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施工设计不合理、车辆超载、船舶撞击等,都会损坏桥梁基础。
一、桥梁冲刷计算相关概述及意义据有关统计,冲刷是造成桥梁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桥梁自然损坏的风险一直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很大,其中大部分是由冲刷和洪水造成的。
当桥梁建在河流中时,桥墩的存在将导致河流流动环境和河流自然流动的变化。
河流的正常前进方向被墩柱阻挡,墩柱结构周围的河流状态发生剧烈变化,产生涡流,带走墩柱周围的泥沙,形成冲刷坑。
冲刷坑的形成会降低桥梁基础的承载力。
在大量桥梁水毁事件中,水流冲刷墩柱,周围泥沙被侵蚀,导致墩柱倾斜、墩柱下沉或墩柱表面混凝土剥落,从而导致桥梁水毁事件的发生。
桥梁作为交通枢纽中的重要环节,在正常交通、紧急通行、快速避险等重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桥梁一旦被水破坏,不仅会给当地自然环境和城市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和桥梁维修工作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设置合理的桥梁桩基埋深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桥梁冲刷过程耗时较长,如果不能合理设置桥梁桩基埋深,在桥梁使用期内,桥梁很可能瞬间坍塌倾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
因此,研究桥梁桩基的合理埋深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避免桥梁在冲刷作用下受损,设计中需要根据桥梁的冲刷深度确定合理的基础埋深。
所以,需要准确预测桥梁冲刷深度,这是桥梁设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二)64-2简化式 (按输沙平衡建立的公式,适用于有推移质运动的沙质河槽)
此式按输沙平衡条件建立一般冲刷深度公式,故又称输沙平 衡公式。 设G1为上游天然河道的来沙量,G2为桥下河槽断面的排沙量 。显然,当G1 > G2时,桥下将出现淤积;当G1 < G2时,桥下 将发生冲刷;当G1 = G2时,桥下冲淤平衡,一般冲刷深度至此 达到最大值。 由试验得出:单宽推移质输沙率与流速的4次方成正比,即
三种冲刷交织在一起,同时进行。计算时假定 它们独立地相继进行,可分别计算,最后叠加。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二、一般冲刷计算
关于桥下断面一般冲刷深度计算,目前尚无成熟理论, 主要按经验公式计算。常用的经验公式有64-1公式与64-2公 式,以及包尔达可夫公式。其中64-1公式和64-2公式为1964 年全国桥渡冲刷计算学术会议推荐试用,1991年《公路桥位 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正式作为推荐公式。
⎞3m1 B2 ⎠⎟⎟ hmax
1984年-1990年,总结使用经验,根据理论论证和我国实 桥资料分析,建立简化公式:
( ) hP
⎛ = 1.04⎜
⎝
Ad
Q2 Qc
⎞0.90 ⎟ ⎠
⎡
⎢ ⎣⎢
μ
Bc
1− λ
⎤ 0.66
⎥ Bcg ⎦⎥
hcm
第二节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修建在河床内的桥墩,经受着桥位河段及桥下断面 的一般冲刷,同时,桥墩阻挡水流,水流在桥墩两侧绕 流,形成十分复杂的,以绕流涡旋体系为主的绕流结构, 引起桥墩周围急剧的泥沙运动,形成桥墩周围局部冲刷 坑。为便于分析计算,假定桥墩局部冲刷是在一般冲刷 完成后的基础上进行的。
桥下河滩的一般冲刷,当流速降低到土壤的容许( 不冲刷)流速时才停止,其冲止流速应该采用河滩土壤的 容许(不冲刷)流速。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则,桥下河滩部分的一般冲刷深度为:
hp
=
qt vz
5
其中,qt
=
Q1
μ Btj
⎛ ⎜⎜⎝
htm htq
⎞3 ⎟⎟⎠ ,vz
=
1
vH1ht5p
5
∴ hp
=
⎡ ⎢ ⎢ ⎢ ⎢ ⎢
⎛1⎞
5
⎞3 ⎠⎟⎟
⎤8 ⎥ ⎥ ⎥ ⎥
⎢ ⎢
0.33 ⎜ ⎝
IL
⎟ ⎠
⎥ ⎥
⎣
⎦
6
河滩部分:hp
=
⎡ ⎢ ⎢ ⎢ ⎢ ⎢ ⎢
Q1
μ Btj
⎛ ⎜⎜⎝
htm htq
⎛ 0.33 ⎜
⎝
1 IL
5
⎞3 ⎟⎟⎠
⎞ ⎟ ⎠
⎤7 ⎥ ⎥ ⎥ ⎥ ⎥ ⎥
⎣
⎦
我国铁路部门根据一 定数量实际桥梁的资 料,对粘性土河流的 桥下一般冲刷进行了 分析研究,于1979年 提出了调查分析报告, 阐述了粘性土河床冲 刷的特点,认为冲止 流速与粘性土的性质 有直接关系,并推荐 了使用公式。
gs = αv4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G1
=
B1 g s1
= α1B1v14
= α1B1
⎛ ⎜ ⎝
Q1 B1h1
⎞4 ⎟ ⎠
G2
=
B2j gs2
= α2 B2jv24
= α2B2
⎛ ⎜⎜⎝
Q2 B2jh2
⎞4 ⎟⎟⎠
又因为桥下断面的排沙量为
B2j = μ (1− λ ) B2
令 G1 = G2 , 又∵ h2 = hp
河床逐年下切、淤积、边滩下移、河湾发展变形及截弯 取直、河段深泓线摆动及一个水文周期内,河床随水位、流 量变化而发生的周期性变形,以及人类活动(如河道整治、 兴修水利等)都会引起河床的显著变形,桥位设计时都应予 考虑。 z计算方法:
关于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深度,目前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 一般多通过调查或利用桥位上、下游水文站历年实测断面资 料统计分析确定。
冲刷坑外缘与桥墩前端坑底的最大高差,就是最大局部冲刷 深度hb。
一般冲刷深度是从设计水位至一般冲刷线的最大深度,而局 部冲刷则是从一般冲刷线至冲刷坑底的最大深度。
第二节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2.影响局部冲刷的因素
影响桥墩局部冲刷深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
影响因素是涌向桥墩的流速、桥墩宽度、桥墩形式、墩
Q1
μ Btj
⎛ ⎜⎜⎝
htm htq
vH1
5
⎞3 ⎟⎟⎠
⎤6 ⎥ ⎥ ⎥ ⎥ ⎥
⎢⎣
⎥⎦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水深1m时非粘性土容许不冲刷流速vH1表: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3、粘性土河床一般冲刷计算
定义:平均粒径d均<0.05mm的泥沙,称为粘性土。
按粘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随着含水量增大,土壤可由固态变成液
桥下冲刷直接影响着桥墩台的基础埋置深度,要保 证桥梁安全,就必须将墩台基础放置在可靠的地基上。 进行冲刷计算的目的是要找最大冲刷深度,决定不被冲 走的地基面的标高。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一、桥下冲刷的组成
1.自然演变冲刷 z定义:河床在水力作用及泥沙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自然 发育过程造成的冲刷现象,称为河床自然冲刷。 z常见自然演变冲刷现象: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2.一般冲刷
建桥后,由于桥孔压缩河床,桥下过水面积减小,从而 引起桥下流速的增大,水流携沙能力也随之增大,造成整个 桥下断面的河床冲刷。这一冲刷过程,称为桥下断面的一般 冲刷。 3.局部冲刷
水流因受墩台阻挡,在墩台附近发生的冲刷现象叫局部 冲刷。在桥墩的前缘与两侧形成冲刷坑。
1
3
hp
=
⎛ ⎜ ⎝
α2 α1
⎞4 ⎟ ⎠
⎛ ⎜ ⎝
Q2 Q1
⎞⎡
⎟ ⎠
⎢ ⎣
μ
B1
(1− λ )
B2
⎤4 ⎥ ⎦
h1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考虑到单宽流量分布不匀及集中趋势的影响,实用上一般 冲刷深度常按下式计算:
( ) hp
=
K
⎛ ⎜ ⎝
Ad
Q2 Q1
⎞4m1 ⎟ ⎠
⎛ ⎝⎜⎜
μ
B1
1− λ
因此,目前常用粘性土冲止流速经验公式有两种,即
河槽部分:vz
=
⎛ 0.33⎜
⎝
1 IL
⎞3 ⎟ ⋅ hp5 ⎠
河滩部分:vz
=
⎛ 0.33⎜
⎝
1 IL
⎞1 ⎟ ⋅ hp6 ⎠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将上式带入一般冲刷深度计算公式中,有
5
河槽部分:hp
=
⎡
⎢ ⎢
A
d
⎢
⎢
Q2μ Bcj来自⎛ ⎝⎜⎜hcm hcq
③ 当v大于v0’ 并继续增大时,冲刷坑逐渐加深和扩大, 局部冲刷深度与v近似呈直线关系增大,
④ 当v增大到v0时,床面泥沙大量起动,上游来的泥沙有 些将潜留在冲刷坑内,因此当v> v0并继续增大时,冲 刷坑深度的增长因有泥沙补给而减缓,局部冲刷深度hb 与v呈曲线关系。
,Bz值过大不易确定时,建议Ad值不超过1.8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则,桥下冲刷前最大单宽流量与平均单宽流量的关系为:
5
qcm
=
Q2
μ Bcj
⎛ ⎜⎜⎝
hcm hcq
⎞3 ⎟⎟⎠
, 一般冲刷结束后q2
=
Ad qcm
计算一般冲刷深度公式中的冲止流速,对于沙质河槽而言, 可以按下述经验公式计算:
( ) vz
第二节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1.墩周水流结构及局部冲刷机理
流向桥墩的水流受到墩身的阻挡,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发生 急剧变化,水流的绕流使流线急剧弯曲,床面附近形成漩涡 ,剧烈淘刷桥墩迎水端和周围的泥沙,形成局部冲刷坑。随 着冲刷坑的不断加深和扩大,坑底流速逐渐降低,水流挟沙 能力随之减弱,上游进入冲刷坑的泥沙与水流冲走的泥沙趋 向平衡同时,冲刷坑底的泥沙逐渐粗化,坑底粗糙程度增大 ,抗冲能力增强,使水流的冲刷作用与床沙的抗冲作用也趋 于平衡,冲刷随之停止,局部冲刷坑达到最深。
桥涵水文
Hydrology of Bridge and Culvert
第六章 桥梁墩台冲刷计算及基础埋深 (桥涵水力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台冲刷计算 基础埋深计算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为了使设计洪水在桥下安全通过,不但要有足够的 桥孔长度和桥梁高度,而且桥梁墩台基础还必须有足够 的埋置深度。
宽流量与相应垂线水深的5/3次方成正比,所以:
桥下平均单宽流量:q = Qs
L
桥下最大单宽流量:qmax
=
q ( hmax h
5
)3
=
Qs L
(
hmax
)
5 3
h
第一节 桥下一般冲刷计算
桥下河床的冲止流速,根据河流泥沙运动的特点,应该 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计算:
1、沙质河槽的一般冲刷计算:
在沙质河槽中有推移质运动,冲刷过程中又有上游来
河槽往往会扩宽,桥下河滩部分将被冲刷成河槽,则桥下 断面的一般冲刷计算,可全部按河槽考虑。若经调查分析 ,河滩土质坚实,比较稳定,确无被冲刷成河槽的可能时 ,则桥下河滩部分的一般冲刷,应该按河滩的特点进行计 算。
河滩部分无推移质运动,冲刷后没有上游来沙的补 偿,冲刷过程中,单宽流量的再分配现象极其微小甚至没 有,可不予考虑。
沙补偿,随着一般冲刷的发展,桥下各垂线处的单宽流量
有向深槽集中趋势,且河槽越宽浅,越不稳定,单宽流量
的集中趋势则越强。采用单宽流量集中系数Ad表示其集中 程度,由观测资料分析得知,与河流的宽深比有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