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合集下载

《组成物质的元素》 学历案

《组成物质的元素》 学历案

《组成物质的元素》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知道元素在地壳、生物细胞等中的分布情况。

3、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能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难点(1)元素概念的理解。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知识链接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四、学习过程(一)元素的概念1、观察下列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水(H₂O)、氧气(O₂)、二氧化碳(CO₂)。

思考:这几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所有质子数为 8 的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3、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例如:不能说“一个氧元素”,而应说“一种氧元素”。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2、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三)元素的分布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

2、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氧(O)、碳(C)、氢(H)、氮(N)。

(四)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 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Ca、Fe、Zn 等。

2、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H 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 Si硅 Al铝 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 H2和He ⑵ CO、N2和Si ⑶ O2、S和 S2- ⑷ OH-和 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构成数原子分子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 N2 O2 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 “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由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⑴H2和He ⑵CO、N2和Si ⑶O2、S和S2- ⑷OH-和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组成物质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同类原子总称构成构成构成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分子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只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普通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无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

分子原子元素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及区别1.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共用电子键结合在一起的结构。

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原子的,也可以是不同原子的。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2.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核运动。

3.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单一化学物质,具有特定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

目前已知的元素共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其余的是人工合成的。

二、分子原子元素的性质1. 原子的性质(1)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原子中的基本粒子,它们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而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2)原子的大小:原子的大小一般以原子半径来表示,原子的半径与原子核的质子数和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有关。

(3)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一般以原子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有关。

(4)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外层电子的排布有关。

原子通过失去、获得或共享电子来形成化学键,从而参与化学反应。

2.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大小一般以分子的长度、角度和对称性来描述,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2)分子的质量:分子的质量一般以分子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与其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分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其中原子的排布和结合方式有关。

分子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连,从而形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3. 元素的性质(1)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原子序数是该元素所拥有的质子数量,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2)元素的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是指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原子量通常以标准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3)元素的物理性质:元素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原子结构有关,包括原子大小、原子量、原子序数等。

元素概念及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教案

元素概念及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教案

元素概念及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 能够运用元素的概念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1. 元素的概念。

2.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 掌握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材或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的概念,包括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等。

2. 提问: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元素又是什么呢?二、元素的概念(10分钟)1. 解释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强调元素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物质,不可分解为其他物质。

3. 通过实例说明元素的存在和重要性,如氧元素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三、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10分钟)1. 强调元素和原子是不同的概念,元素是原子的集合,而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2. 解释原子可以通过核反应或电离过程发生转变,而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不变。

3. 通过图表或实例展示元素和原子的关系,如水分子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

四、元素周期表(10分钟)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

2. 解释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 引导学生观察周期表中的一些特点,如金属和非金属的分布等。

2.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元素概念和与原子区别联系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实例展示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素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题的布置,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六、元素的同素异形体(10分钟)1. 介绍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2. 解释同素异形体的原因:原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一)关于分子的说法
原子或 离子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原子或离子构成
(2)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
双氧水分子构成 (3)双氧水(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 构成的 不 (4)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二) 、关于原子的说法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原子不可分
(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 子后,一定不会引起化学性质的变化 (3)臭氧(O3)分子是由由 1个氧原子和 1个 氧原子构成 氧分子组成 (4)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不一定比原子的体积大
不呈电性
带正电荷
Mg2+、Na +
带负电荷
S2-、Cl阴离子
粒子符号 S、Cl、Na


阳离子
失电子
原子
得电子
(五)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元素 1、元素是宏观概念, 1、原子是一个微观概念, 讲种类,又讲个数,有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量的意义。
碳原子;三个氧原子
如:一种元素,四种元 如:一个碳原子,一种 素,而不能说一个元素。
2、讨论微观时用构成 2、讨论宏观时用组成
原子内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六)原子结构与元素分类的关系
小于4 大于4 等于4
一般
等于8
氦为2

一般
(七)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小于4 大于4
等于4
等于8 易失 电子 氦为2
稳定结构
易得 电子
(八)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周期数
电子层数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一)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与物质的关系
分子 原子 离子

化学教学中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建立

化学教学中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建立
N 黧
黄 伟
@鹤 ⑨ 离 国 @
化学教学中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建立
( 鸟鲁 木 齐市 第三 中学 , 新疆

乌鲁 木 齐
8 3 0 0 0 0 )
要 通过元素的概念我们就 可以看出, 只有先了解原子 的结构才能建立元 素的概念 。 那也就是说 明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
元 。在这里学生虽然可以掌握住 它们之间的联 系, 往往在应用的时候还是 不能把握住 , 总是在组成和构成上发 生错误 。 关键词 元素 ; 原子 ; 宏观世界 ; 微观世界 在化学教学中 ,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教师教学 中的一个难点 ,元 素和原子 的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在讲解化 学方程式 的时候对其含 义的理解 , 元素和原子 的概念 , 渗透在后 续 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对元素 和原子的概念不解 、 混淆 。 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建立元素与原子 的概念呢?换句话说元 素和原子应该如何去理解 呢? 为了更好 的诠释元素 、 原子 的概念 , 我们应该从起源开始说
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 , 或是古代 的医药学家们 , 他们对元 素的理 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 的方式解决 的。到了
观世界构 成的 , 两 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 解释 清楚这对概念 , 也就
可 以很好解释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区别 、 联 系。
三、 元素 、 原 子 的 概念 、 区别 与 联 系
能见到的物体均为宏 观物体 ;宏观现象一般指宏观物体和隐藏

元素、 原 子 概 念 的起 源及 发 展
在宏观的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现象 ;宏观物体 和宏观现象总称宏 观世界 。人 的肉眼可 以分辨 直径 大于 0 . 1 mm以上的物体 , 小于 该尺度的事物都属于微观世界 。物质是 由大量 肉眼看不到 的粒 子——分子 、原子或 离子等构成 的。而分子则是 由更小的粒子 ( 原 子) 构成的。 至 于原子 , 又是 由原子核和 电子构成的。 分子 、 原 子、 原子核 、 电子都非常小 。通常将人们感官所不能直接感觉到 的微小 的物体和现象分别 叫做“ 微 观物体” 和“ 微 观现象” , 而将

元素的概念

元素的概念

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 4.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 二氧化碳分子 • 二氧化碳是由 _____________ 构成 碳原子和氧原子 • 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____ 构成;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构成. • 每个CO2分子由________________ 原子、分子、离子 • 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 • 构成红磷的粒子是 磷原子 。构成过氧化氢 的粒子是过氧化氢分子。氯化钡是由离子构成 的物质,构成氯化钡的粒子是 氯离子和钡离子
基础练习
质子数不同 • 1.H与N的区别是_______. 在化学变化中,N2可分,N不可分 • N2与N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氧元素 含量最多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铝元素 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D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的是( B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C )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质子数 E.电子层数
地壳中的元素
• 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O、Si、Al、Fe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物质的关系
元素

组成
——————
氧气、氮气、水等 铁、汞、金刚石等 氯化钠、硫酸铜等
← ↑↓
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 ←
构成 构成
• 分别说出上述物质的组成、构成。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符号
• 1。元素符号书写规则 • 一大二小。 • CO — 一氧化碳;Co — 钴元素 •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 (1).表示一种元素 • (2).表示一个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元素
原子
区别
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从从宏观角度说明物质的组成;②元素只有种类不同,没有数量多少的念义(不讲个数);
①原子是微观粒子,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结构;②原子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注意:有些无素只包含一种原子,也有一些元素包含了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例如氢元素包含氕、氘、氚三种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练习:
(1)水由组成,水分子由构成。(2)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分子由两个氢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一个氧元子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