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反思第十九课 蹦蹦跳跳湘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蹦蹦跳跳》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的美术课大部分是手工课,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每次上课之前都会跑到办公室非常好奇的来问:“老师,今天的美术课做什么啊?”,你要不告诉他们,他们会拿着美术书来问你:“是不是这课啊?”然后高兴的蹦回教室。
孩子们的热情也影响着我,我都认真的做着课前的准备,希望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和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蹦蹦跳跳》这课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情境导入——探究质疑——尝试制作——交流讨论——综合制作——欣赏评价。
我在第一堂课教学的一开始,我把蹦蹦跳跳的狗呈现给大家创设的情境,让这个可爱的小狗在全班同学跟前跳摇头舞,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手工课最紧张的就是时间,上课之前我让家长在家协助孩子们裁剪好同样宽度的彩色纸条,将固体胶棒、双面胶和剪刀都准备好。
走进教室几乎每个同学面前都有一堆彩色纸、还配好了剪刀、胶棒和双面胶,当我秀出我的作品时,学会都发出赞叹声,看着他们羡慕的目光,我干脆让他们上来玩一玩,“哈哈哈... ...”快乐的笑声传遍了教室。
这时我就引导他们开始观察,提问要做好这个好玩的玩具,必须先学会做什么呢?“纸弹簧”同学们都把手举的高高的,表示自己知道了,我又问:“那谁看出来纸弹簧是怎么做的吗?”这时孩子们都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有学生说是纸条做的,“那是用几根纸条做的呢?”,“做之前纸条应该摆成一个什么形状呢?”我按着传统的方法教给学生折纸弹簧,但我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怎么办?我灵机一同,将两根纸条比成两个好朋友在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超越,不甘落后...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很快学生就学会了做纸弹簧,还举起来给我看呢。
整堂课上学生的热情很高,创作欲望很强,互动非常热烈,搓、卷、折、压、扭、揉等方法都用上了,个个都是能手,学生的创作也是各有千秋。
在第二堂课上,我们就开始正式的设计创作了。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是本课的难点。
我采用“金点子”等竞赛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所带的材料,做出与众不同的创意。
在欣赏评价中,让每小组推举几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
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
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比较仓促,学生的作品比较粗糙。
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时,需要进一步提高,使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在《蹦蹦跳跳》这一课的拓展环节,我为孩子们播放了《艺术创想》的一个片段,这里面展示了纸弹簧的另类玩法,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不再只局限于班上,而是明白原来还可以有很多有新意的玩法。
课后,很多学生都纷纷爆发着他们的“小宇宙”思考着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别具一格。
在课上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制作,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才能让手工课更加的行之有效。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希望学生们能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