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流行病学(精选)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流行病学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治措施,并对措施效果做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伤害流行病学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伤害的重点种类,阐明分布,探讨因果关系,制定防治策略,并评价其效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伤害。
伤害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即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分类、按照伤害的地点分类和按照伤害的性质分类。
其中按照意图的分类有意外伤害、自杀与自伤、暴力与他杀;按照地点分类有道路伤害、劳动场所伤害、家庭伤害和公共场所伤害;按照性质分类有国际疾病分类和中国疾病分类,而国际疾病分类中又包含了伤害发生部位和伤害发生的外部原因或性质的分类。
总体来说,伤害的分类对于伤害的监测、资料的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都是不可缺少的。
伤害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世界性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伤害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据WHO估计,从1990年到2020年,全世界由伤害造成的死亡将会增加65%,达到840万。
伤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伤害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伤害是威胁劳动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伤害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和伤害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也会给社会造成极大负担这四个方面。
由此看来,伤害流行病学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小视的一门学科。
伤害流行病学产生于何时,人们对它有什么研究,是我们现在要去探究的。
伤害自古有之,但有关伤害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
在此期间,Gordon于1949年开始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伤害的分布和预防。
美国前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负责人Haddon将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系统地应用于伤害的研究和干预项目,他被认为是上海流行病学的奠基人。
我们对伤害流行病学的研究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类。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伤害的发生率在20%~30%之间,其中3%~5%的伤害后遗有躯体功能损害,1%~3%致残。
伤害流行病学

意 外
accident
是指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 的和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意外 可能引起伤害,也可能不引起伤 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有 意伤害(自杀、他杀和虐待)。
伤
害 injury
凡因为能量(机械能、热 能、电能等)的传递或干扰 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 损伤,窒息导致缺氧,或刺 激引起精神创伤称之为伤害。
农村 以自杀为第一位 占32%
城市
以车祸为第一位 占32%
年龄别死亡率
0-
窒息 暴力 中毒
1- 4 5 -14
15 - 59 60
溺水 溺水
自杀 自杀
暴力 车祸
车祸 跌倒
车祸 自杀
溺水 车祸
自杀死亡率为22/10万 调整死亡率为30/10万
每年25-35 万人死于自杀 是15—35 岁第一位死因
美加历史上最大停电事故 美国每天损失 300 亿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急调1000名国民自卫队维持秩序 紧急关闭7座核电站防运行过载
证交所、医院、政府机构和监狱等
要害机构启用备用电源应急
3. 城市交通伤害
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伤害 地铁/轻铁/火车道口
机场与空难 码头与海难
特大事故高踞不下
死亡3人以上占全国 特大事故40% 上半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 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34起 造成488人死亡590人受伤
死 亡 数 都 在
1920年北方大旱 1920年宁夏地震 1928年陕西大旱 1943年广东大旱 1976年唐山地震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 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每年造成近 2万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为国家 财政收入的1/4 - 1/6 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 带来了巨大损失 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流行病学】第13章 伤害流行病学

多部位损伤
T00-T07
脊柱、皮肤、血管损伤及异物进入
T08-T19
烧伤、灼伤及冻伤
T20-T35
各类中毒、药物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T36-T65、T88
自然和环境引起的伤害
T66-T78
伤害并发症、医疗意外及并发症
T79-T87
陈旧性骨折及损伤
T90-T96
2020/11/19 Thursday
中毒后遗症
第 十 三 章
2020/11/19 Thursday
1
伤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卫生威胁
2020/11/19 Thursday
2
900
840万
800
65%
700
600
9%
500
400
全球死亡人数
300
200
100
0 1990
2020
伤害每年夺走五百多万生命,造成许多暂时和 永久性的伤残,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
2020害的分类
➢1、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
故意伤害: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加害于他人所造 成的伤害。(暴力) 非故意伤害:无目的(无意)造成的伤害(意外)
2020/11/19 Thursday
9
➢2、按照伤害的性质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p229表13-1与表13-2) 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 :ICECI 中国疾病分类 :CCD
2020/11/19 Thursday
6
第一节 概述
一、伤害的定义
凡因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 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 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 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称之为伤 害。
2020/11/19 Thursday
伤害流行病学2——【流行病学精品资源】

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是描述伤害的发生强 度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伤害的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和危害
因素,提出伤害的干预对策和防范措施,并对防治效果进 行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⒉ 二级预防
⒊三级预防
(二)Haddon伤害的十大预防策略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 ◆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 ◆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性 ◆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 ◆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分布与被保护者分开
◆用屏障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 ◆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 ◆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针对性控制与预防措施 ◆使伤害患者保持稳定,采取有效治疗及康复措施
(二)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的特点
死亡148981
住院2591000 急诊36961000
伤害报告59127000
1995年美国疾病负担
(三)伤害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测量指标
(一)伤害发生频率测量指标 ◆伤害发生率:单位时间内(通常是年) 发生伤害的人数与同时期的人口数之比。
它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和疾病所致的伤残 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LD)两部分。
DALY=PYLL+YLLD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
二、人群分布
三、时间分布
第四节 伤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 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统称为伤害。
伤害流行病学

数 数 100 %
◆致残率 ◆致残患病率
(二)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测量指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指人们由于伤害未能活 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亡。用期 望寿命与死亡时实际年龄之差。
◆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指从发病(发生伤害)到死亡(或 康复)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用期望寿命 与死亡时实际年龄之差。
一、致病因子
◆动能 ◆热能 ◆电能 ◆辐射能 ◆化学能
二、宿主因素
(一)人口学特征 ◆年龄 ◆性别 ◆种族 ◆职业 (二)心理行为特征
◆饮酒 ◆安全带 ◆心理因素:事故倾向
三、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生产环境 ◆生活环境
第五节 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一、预防策略
(一)三级预防 ⒈一级预防 ◆全人群策略 ◆高危人群策略 ◆健康促进策略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
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 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 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 伤统称为伤害。
1986年美国统计中心提出的伤害的操作性定 义为:必须到医疗诊治或活动受限一天。
国内学者建议的操作性定义为凡具有下列 情况之一者:①到医疗机构诊治,诊断为某一 种伤害;②由家人、老师或其它人作紧急处理 或看护;③因伤请假半天以上。
人们常将伤害,特别是意外伤害 (unintentional injury)称为事故(accident)。 如1989年第一次国际会议通知单上称为 “首次世界事故与伤害会议”。
有学者指出用事故一词不恰当,其 一,因为它使人们误认为伤害发生纯属 偶然性,是潜在的有害的无意识的意料 之外的突发事件。其二,发生事故未必 都能造成伤害。
伤害流行病学2(1)

精品课件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 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 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 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 理损伤统称为伤害。
美国CDC的定义:由于运动、热 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 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精品课件
人们常将伤害,特别是意外 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y)称为事故 (accident)。如1989年第一次国际会议 通知单上称为“首次世界事故与伤害会 议”。
精品课件
◆伤害死亡率:指因伤害致死的频率,可以计 算伤害的总死亡率,也可以按照伤害的种类 计算分年龄别、性别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
伤害死亡 同 一 率期 年某 中一 该特 人定 群人 因 数 数群 伤 10的 害% 0总 人
◆致残率 ◆致残患病率
精品课件
(二)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测量指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指人们由于伤 害未能活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 亡。用期望寿命与死亡时实际年龄之差。
精品课件
第三节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
精品课件
一、地区分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人群分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精品课件ຫໍສະໝຸດ 三、时间分布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四节 伤害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精品课件
一、致病因子
injury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施红英温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天有不测风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纵然伤害发生纵然伤害发生,,相信人定胜天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并对措施效果作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目的目的::–确定伤害的重点种类–阐明分布–探讨因果关系–制定防制策略–并评价其效果内容提要♦概述–定义、分类、重要性、研究进展♦流行特征–世界、我国♦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测量指标–研究方法–伤害监测♦预防策略和措施定义♦伤害伤害,,Injury :♦由于运动由于运动、、热量热量、、化学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统称为伤害统称为伤害。
定义定义♦伤害≠意外伤害! ♦伤害≠意外事故!美国国家统计中心♦到医疗机构诊治OR♦活动受限一天我国伤害的操作性定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伤害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伤害::(1998年,国内学者王声湧教授建议教授建议))–到医疗机构诊治,诊断为某一种伤害–由家人、老师或其他人作紧急处置或看护–因伤请假半天以上分类♦按意图分:–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ies)跌落、、烧烫主要包括车祸、、跌落无意识地伤害,,主要包括车祸指无目的性、、无意识地伤害•指无目的性、切割伤切割伤、溺水、、医疗事故、溺水伤、中毒中毒、–故意伤害(intentional injuries)•自杀与自伤包括自杀、、自疟自疟、、自残等由受害人对自己的有意识伤害,,包括自杀–由受害人对自己的有意识伤害•暴力与他杀由他人有意识的加害而造成的伤害,,包括家庭暴力包括家庭暴力,,虐待儿–由他人有意识的加害而造成的伤害、斗殴等他杀、强奸、童、强奸、他杀分类♦注意:同一伤害可由不同的意图导致。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 )概述一定义及内涵: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定义是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我国伤害的操作性定义到医疗机构诊治,诊断为某一种伤害由家人、老师或其他人作紧急处置或看护因伤请假半天以上伤害的分类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分类:意外伤害自杀与自伤暴力与他杀意外伤害是指无目的性、无意识地伤害,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切割伤、医疗事故自杀暴力是由他人有意识的加害而造成的伤害,包括家庭暴力,虐待儿童、强奸、他杀、斗殴等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按照伤害发生的地点分类机动车劳动场所家庭公共场所车祸家庭暴力职业性伤害发生在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死因是溺水按照伤害的性质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两种体系:根据伤害发生的外部原因或性质进行分类根据伤害发生的部位进行分类(三)按照伤害的性质分类1. 国际疾病分类中国CCD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分类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和防制措施,并对措施效果做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重点需要和优先安排,阐明分布,明确因果关系,制定控制策略。
伤害的危害1.伤害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全球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伤害死亡占年龄调整死亡率,发达国家为7.6%,发展国家为10.7%,在各国的死因顺位排列中伤害位居第4~5位。
我国的伤害死亡率为65.24/10万,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
1990年世界主要死因构成(%)1996年我国部分城乡前5位死因的死亡率和构成比伤害的危害2.低年龄人群的首位死因:伤害是美国0-44岁人口首位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