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

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者来说,掌握关键的知识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基础》的知识要点进行汇总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和处理数据。

2.内存:内存用来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速度快但容量小,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但速度慢。

3.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辅助存储设备,用来存储大量的数据和文件。

4.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来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5.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用来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6.主板:主板是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的连接中枢,负责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递。

二、计算机软件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娱乐软件等,用来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

3.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一种形式化语言,包括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管理和组织大量的数据,提供数据的存储、访问和操作功能。

5.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规则和标准,用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三、网络技术1.协议和标准:网络通信中使用的各种协议和标准,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2.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则是指跨越较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3.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互联网上的每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子网掩码用于确定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4.路由器和交换机: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交换机用于实现局域网内部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以下是关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计算;内存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硬盘则是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

而计算机软件则是指通过不同的程序和操作系统来进行控制和操作计算机硬件的系统。

其次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例如家庭或办公室内部的网络;而广域网则是通过电话线、光纤等通信线路连接不同地区或国家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的网络。

另外,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有组织的数据的工具。

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存储,并且可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检索和操作。

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和网站开发等领域,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此外,信息安全也是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因此保护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安全的内容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身份验证等。

为了保护信息安全,常见的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加密数据、备份重要数据等。

最后是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是指通过使用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来设计、开发和测试各种应用程序。

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瀑布式开发、敏捷开发和迭代开发等。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程序员需要了解不同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算法等知识。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和软件开发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在信息化时代提高工作效率、保护信息安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主题: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引言: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颇具挑战性的学科,它为我们了解和运用计算机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工具。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计算机硬件的概念与分类2.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与分类3.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与作用二、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数据流程3. 计算机存储体系结构与层次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3.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与技术四、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基础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2. 常见的操作系统分类与特点3. 常见的应用软件类型与应用领域五、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1. 数据结构的概念与分类2. 常见的数据结构与其操作3. 常见的算法与其应用场景六、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常见的数据库模型与结构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应用七、计算机安全与信息保护1.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与意义2.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与防范手段3. 个人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八、计算机编程与开发基础1. 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常见的编程语言与应用领域3. 软件开发过程与常用开发工具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将深入了解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更加自信、自主地应对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信息技术知识点及名词解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的通信交流到复杂的科学研究,从便捷的在线购物到高效的工业生产,信息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和名词。

一、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这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2、内存(RAM)用于暂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越大,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运行速度也会相对更快。

3、硬盘是计算机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档、图片、视频等。

4、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图形相关的计算任务,对于游戏、图形设计和视频编辑等工作至关重要。

5、主板将计算机的各个组件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二、计算机软件1、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 等,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

2、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如 Microsoft Office、WPS)、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视频编辑软件(如 Adobe Premiere)、游戏软件等,满足了人们在不同领域的各种需求。

3、编程软件例如 Python、Java、C++等编程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帮助开发者编写和调试程序。

三、网络技术1、互联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

2、网络协议如 TCP/IP 协议,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格式,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够准确无误地通信。

3、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和路由选择。

4、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保护网络内部的安全。

5、无线网络(WiFi)通过无线电波实现设备的无线连接,让我们能够摆脱网线的束缚,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性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学科。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信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1. 硬件: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物理设备的总和,包括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硬件是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为软件运行提供支持。

2. 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负责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

应用软件则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如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等。

3. 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效地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数据是信息技术处理的对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 办公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办公事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 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3.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4. 医疗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5. 军事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军事指挥、作战和保障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6. 智能家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知识领域。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用于显示和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系统,允许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规模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不同类型。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提高网络效率和安全非常重要。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

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程序,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计算机系统。

四、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是用于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系统。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而NoSQL数据库则包括MongoDB和Redis等。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涉及到数据模型、表结构、索引和查询等。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资源。

五、编程语言基础知识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和JavaScript等。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考试知识点整理讲解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考试内容,本文将进行知识点整理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是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

2. 数据表示及存储计算机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和存储数据。

在计算机中,数据可用位(bit)表示,八个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

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基本单位,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存储方式。

3. 信息与信号信息是通过信号传递的,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

了解信息与信号的概念及其传输方式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至关重要。

4.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是互联互通的计算机集合,它使得信息能够快速地在各个计算机之间传输。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等内容,对于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5.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操作语言等内容,是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的基础。

6.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编程语言是一种人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的工具,而开发工具则是辅助编程的软件。

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并掌握其基本用法和实际应用,对于进行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非常重要。

7.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对于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解决计算机故障非常重要。

8. 数据安全与保护数据安全与保护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数据安全的概念、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掌握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能够有效保护个人和机构的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 》知识要点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汇总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石,它包含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等知识要点。

1. 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性能和尺寸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2.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CPU、内存、硬盘、显示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执行计算机指令并控制其他硬件设备的工作。

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3.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等,它们为应用软件的运行提供了环境和支持。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二. 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网络的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协议等要点。

1. 网络概念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之可以相互之间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

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形和树型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网络环境。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族,它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

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

三.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中用于管理和存储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等要点。

1.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两种类型,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淘宝资料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理1. 根据计算机使用的电信号来分类,电子计算机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其中,数字计算机是以( )为处理对象。

A. 字符数字量B. 物理量C. 数字量D. 数字、字符和物理量2. 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ENIAC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B. 它主要采用电子管和继电器C. 它是首次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使计算机自动工作D. 它主要用于弹道计算3.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 )。

A. 宾夕法尼亚大学B. 麻省理工学院C. 哈佛大学D.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秒钟运算速度为()。

A. 5000次B. 5亿次C. 50万次D. 5万次5. 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硬件由()部分组成。

A. 2B. 5C. 3D. 46. 科学家(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 诺贝尔B. 爱因斯坦C. 冯.诺依曼D. 居里7.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 )和“程序控制”。

A. 顺序存储B. 存储程序C. 集中存储D. 运算存储分离8. 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存储程序”是由( )提出来的。

A. 牛顿B. 冯·诺依曼C. 爱迪生D. 莫奇利和艾科特9.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将计算机划分为( )类。

A. 3B. 4C. 5D. 610. 计算机中的指令和数据采用()存储。

A. 十进制B. 八进制C. 二进制D. 十六进制答案:1.C 2.C 3.A 4.A 5.B 6.C 7.B 8.B 9.D 10.C11. 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为()。

A. 水银延迟线或电子射线管B. 磁芯存储器C. 半导体存储器D. 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存储器12. 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

A. 数千次至几万次B. 几百万次至几万亿次C. 几十次至几百万D. 百万次至几百万次13. 第四代计算机不具有的特点是()。

A. 编程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B. 发展计算机网络C. 内存储器采用集成度越来越高的半导体存储器D. 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14.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同时存放在机器的( )中。

A. 控制器B. 存储器C. 输入/输出设备D. 运算器15. 第2代计算机采用( )作为其基本逻辑部件。

A. 磁芯B. 微芯片C. 半导体存储器D. 晶体管16. 第3代计算机采用( )作为主存储器。

A. 磁芯B. 微芯片C. 半导体存储器D. 晶体管17.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 )代计算机所主要使用的逻辑元器件。

A. 1B. 2C. 3D. 418. 1983年,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了,它的名称是( )。

A. 东方红B. 神威C. 曙光D. 银河19. 我国的计算机的研究始于()。

A. 二十世纪50年代B. 二十一世纪50年代C. 十八世纪50年代D. 十九世纪50年代20. 我国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用()命名。

A. 联想B. 奔腾C. 银河D. 方正答案:11.B 12.D 13.D 14.B 15.D 16.C 17.D 18.D 19.A 20.C21. 服务器()。

A. 不是计算机B. 是为个人服务的计算机C. 是为多用户服务的计算机D. 是便携式计算机的别名22. 对于嵌入式计算机正确的说法是()。

A. 用户可以随意修改其程序B. 冰箱中的微电脑是嵌入式计算机的应用C. 嵌入式计算机属于通用计算机D. 嵌入式计算机只能用于控制设备中23. ()赋予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视频和音频信号的功能,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的时代特征。

A. 计算机网络技术B. 虚拟现实技术C. 多媒体技术D. 面向对象技术24. 计算机存储程序的思想是()提出的。

A. 图灵B. 布尔C. 冯·诺依曼D. 帕斯卡25. 计算机被分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类型,是根据计算机的()来划分的。

A. 运算速度B. 体积大小C. 重量D. 耗电量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B. 1958~1964年期间生产的计算机被称为第二代产品C. 现在的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D. 计算机将取代人脑27. ()是计算机最原始的应用领域,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A. 数值计算B. 过程控制C. 信息处理D. 计算机辅助设计28. 在计算机的众多特点中,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计算速度快B. 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C. 应用广泛D. 计算精度高29. 某单位自行开发的工资管理系统,按计算机应用的类型划分,它属于( )。

A. 科学计算B. 辅助设计C. 数据处理D. 实时控制30. 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 )。

A. 数值计算B. 数据处理C. 程控制D. 人工智能答案:21.C 22.B 23.C 24.C 25.A 26.B 27.A 28.B 29.C 30.B31. 下列四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 )。

A. 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称为科学计算B. 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C.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股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D. 对信息(即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32. 金卡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一项重大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它属于下列哪一类应用( )。

A. 科学计算B. 数据处理C. 实时控制D. 计算机辅助设计33. CAI的中文含义是( )。

A. 计算机辅助设计B. 计算机辅助制造C. 计算机辅助工程D. 计算机辅助教学34. 目前计算机逻辑器件主要使用( )。

A. 磁芯B. 磁鼓C. 磁盘D. 大规模集成电路35. 计算机应用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是超、大、中、小型计算机阶段,微型计算机阶段和( )。

A. 智能计算机阶段B. 掌上电脑阶段C. 因特网阶段D. 计算机网络阶段36. 微型计算机属于( )计算机。

A. 第一代B. 第二代C. 第三代D. 第四代37. 当前计算机正朝两极方向发展,即( )。

A. 专用机和通用机B. 微型机和巨型机C. 模拟机和数字机D. 个人机和工作站38. 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是( )。

A. 微型化B. 巨型化C. 智能化D. 数字化39. 微处理器把运算器和( )集成在一块很小的硅片上,是一个独立的部件。

A. 控制器B. 内存储器C. 输入设备D. 输出设备40.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有两个特点:一是采用微处理器,二是采用( )。

A. 键盘和鼠标器作为输入设备B. 显示器和打印机作为输出设备C. ROM和RAM作为主存储器D. 总线系统答案:31.D 32.B 33.D 34.D 35.D 36.D 37.B 38.C 39.A 40.D41.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中,我们把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三部分统称为( )。

A. 硬件系统B. 硬件核心模块C. 微机系统D. 主机42. 微型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

A. 电子管C. 固体组件D.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3.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 )信息的公共通道。

A. 输入、输出、运算B. 输入、输出、控制C. 程序、数据、运算D. 数据、地址、控制44. 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是通过( )实现的。

A. 数据总线B. 地址总线C. 控制总线D. 数据、地址和控制总线三者45. 下列不属于信息的基本属性是( )。

A. 隐藏性B. 共享性D. 可压缩性46. 任何进位计数制都有的两要素是( )。

A. 整数和小数B. 定点数和浮点数C. 数码的个数和进位基数D. 阶码和尾码47.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指( )。

A. 数学中的实数B. 数学中的整数C. 字符D. 一组可以记录、可以识别的记号或符号48.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 )。

A. ASCⅡ码B. BCD码C. 二进制D. 十六进制49. 信息处理包括( )。

A. 数据采集B. 数据传输C. 数据检索D. 上述3项内容50. 数制是( )。

A. 数据B. 表示数目的方法C. 数值D. 信息答案:41.D 42.D 43.D 44.A 45.A 46.C 47.D 48.C 49.D 50.B51. 如果一个存储单元能存放一个字节,那么一个32KB的存储器共有( )个存储单元。

A. 32000B. 32768C. 32767D. 6553652. 十进制数0.6531转换为二进制数为( )。

A. 0.100101B. 0.100001C. 0.101001D. 0.01100153. 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一般用( )表示逻辑真。

A. yesB. 1C. 0D. n54. 执行逻辑“或”运算01010100∨10010011 ,其运算结果是( )。

A. 00010000B. 11010111C. 11100111D. 1100011155. 执行逻辑“非”运算10110101,其运算结果是( )。

A. 01001110B. 01001010C. 10101010D. 0101010156. 执行逻辑“与”运算10101110∧10110001 ,其运算结果是( )。

A. 01011111B. 10100000C. 00011111D. 0100000057. 执行二进制算术运算01010100 +10010011 ,其运算结果是( )。

A. 11100111B. 11000111C. 00010000D. 1110101158. 执行八进制算术运算15×12,其运算结果是( )。

A. 17AB. 252C. 180D. 20259. 执行十六进制算术运算32-2B ,其运算结果是( )。

A. 7B. 11C. 1AD. 160. 计算机能处理的最小数据单位是( )。

A. ASCII码字符B. byteC. wordD. bit答案:51.B 52.C 53.B 54.B 55.B 56.B 57.A 58.D 59.A 60.D61. bit的意思( )。

A. 0~7B. 0~fC. 0~9D. 1或062. 1KB=( )。

A. 1000BB. 10的10次方BC. 1024BD. 10的20次方B63. 字节是计算机中( )信息单位。

A. 基本B. 最小C. 最大D. 不是64. 十进制的整数化为二进制整数的方法是( )。

A. 乘2取整法B. 除2取整法C. 乘2取余法D. 除2取余法65. 下列各种进制的数中,最大的数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