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课件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青拘春一格有降格人”才是。说青春也需
规矩、标准
要规范和引导。青春要张
品格、风格言有物而扬行有,格张也扬。要有度;青春要自
道之以德,齐之由以,礼,自有由耻也且要格引。领和约束。
青春有格
Part (3)真诚面对自己,闻即改过,知耻而后勇。
01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耻”能力。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含义: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学生分享卢梭的《忏悔录》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道理。
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 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 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其生活 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 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 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 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 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 内心仍隐隐作痛。
耻? (4)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 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5)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 能力。
Part 02
止于至善
至善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
。”
——曾子《大学》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 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 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 境界。
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29-31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 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 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 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本课小结
行己有耻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行己有耻 的含义 行己有耻 的要求
止于至善 的含义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精品)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精品)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
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 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 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
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
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
求。
老虎在森林离觅食,突然一个黑影掠过,老虎急追。正
在老虎准备吃掉这只老鼠时,老鼠说话了:“老虎大王,请
你放了我吧,你吃了我,连塞牙缝都不够,如果你放了我, 说不定日后我能帮助你呢!何况,你要捕食一只大些的猎物, 实在是太容易了。” 老虎心想:你这么个小老鼠,能对我有什么帮助呢?于
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 门来,说:“ 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 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 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无论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都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
台演出。 八年后,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 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我该登台为我们中国人演出了!”
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
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 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
பைடு நூலகம்
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 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 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 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梅兰芳携家逃至
香港,后来香港也被日军占领了,梅兰芳为了 不给日本人唱戏,留起胡子。日本侵略者三番 五次威胁梅兰芳,但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ppt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ppt课件

活中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荣辱意识,“至善”的追求,能够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见贤思齐”,端正自己的行为,
追求理想的境界。
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
合作探究:一,行己有耻 自主学习28---29页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行己有耻”? 2、 “行己有耻”的要 求有哪些? 3,怎样增强自控力?
(2)有人认为,只要 不被发现,说谎、 欺骗也是可以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 点?为什么?
1、什么是“行己有耻”?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 意放纵,总有一些 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一些基本界限不能 逾越。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 就不去做。我们要 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2、 “行己有耻”的要求有哪些?
(2)想一想:“止于 至善”的人应该具 备哪些品质?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 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 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 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 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A )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 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1、从点滴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而内自省也。”在生活 中寻找“贤”,将他们 作为榜样。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 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 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 己的行为,“至于至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二、
大学之道,在明○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 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 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 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 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 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 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 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 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 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 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 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 学之纲领也。
4.修身为本,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早 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1.不能违反的规则、不能逾越 的界限。 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 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 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更需要我们磨炼意志,拒接 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 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 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 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 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 “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 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 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 有的尊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自律自省,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

本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青春的价值,明确人生的目标,培养健康的人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但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如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的价值,认识到青春是人生中宝贵的阶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

3.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习惯,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青春的价值,明确人生目标。

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律自省的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深刻体验到青春的价值和人生的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地,用于模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青春期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的价值,明确人生目标。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青春的认识,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4.巩固(5分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自律自省,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底线。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青春的价值和人生的目标。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名言欣赏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解释: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没有羞耻之心的那种羞耻, 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这要求我们做到(
行己有耻

孔子曰:“行己有耻”
1、什么是“行己有耻”?(括号) (P28正文第1段第3行最后1个字)①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P28正文第1段最后1句)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P27 运用你的经验
张扬青春、放飞梦想,但做起事来要 遵守规矩,让青春有风格。 再思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思考: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这个 在青春时代,我们可以追求自由、 “格”有什么用?
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些句子中的“格”字,是什么意思?
格是规矩、规则的意思。
D
3、“止于至善”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做人 守则,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善”的是( ) ①我讨厌别人叫我“四眼”,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②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我也以同样 的态度待人 C ③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④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 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我有问题:
从杨震身上可以看到 什么优秀品格?
慎独——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 望。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要求?(划线)
(抄在P30左侧空白处)①从小事做起,积 善成德。 (P30倒数第1行)②在生活中寻找“贤”, 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抄在P30下面空白处) ③养成自我反省的 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来端正行为。
A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1.3《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1.3《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1.3《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存在,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青春期的困惑和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明白在青春期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到自律、自省、自尊。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法律在青春期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法律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工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对自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开始关注他人和社会。

然而,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时,可能会产生焦虑、迷茫的情绪。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明白青春有格的含义,知道法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自律、自省、自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明白青春有格的含义,知道法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介绍青春期的特点,讲解青春有格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法律在青春期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源自《礼记·大学》
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修炼青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 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 中收获。这是对青春的最好证明!
(1)韩红做公益几乎做到破产说明了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由她的事迹你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3、“止于至善”的内涵?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 践过程。 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 状态。
生活中怎样才能做
到“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要求 )
出自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诏,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 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Hale Waihona Puke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A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2. 行己有耻的要求是什么?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 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如何增强自控力?
1
增强“我 不要”的
力量。
2
增强“我 想要”的
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规格、品格、格调、规则、 正确、形式
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
﹡﹡﹡﹡﹡﹡﹡﹡﹡﹡﹡﹡﹡﹡﹡﹡﹡﹡﹡
青春可以飞扬,但青春 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 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 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青春有格
环节一:青某某在学校附近预谋实施抢钱,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 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 精神状态。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 光明正大的品德,鼓励天下人革 除自己身上的旧习,使人达到完 美的境界。
慎独,作为中 华传统文化中道德 修养的一种方式、 一种境界,是指在 没有外在监督的情 况下,能严守道德 准则。
止于至善的要求/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
2
1
3 4
1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 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3 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课堂小结
青 春 行己有耻 有 格 止于至善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
有了羞耻心, 有了羞耻 我们为自己 心,我们 的不当行为 做错事会 而难过。 感到惭愧。
有了羞耻心, 我们辜负了 他人的期望 会觉得内疚。
﹡﹡﹡﹡﹡﹡﹡﹡﹡﹡﹡﹡﹡﹡﹡﹡﹡﹡﹡
李伟民的事件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自我反思并分享一下曾 经发生过的让你感到羞愧
的事情。
﹡﹡﹡﹡﹡﹡﹡﹡﹡﹡﹡﹡﹡﹡﹡﹡﹡﹡﹡
2 1
“行己有耻”, 需要我们有羞耻 之心,不断提高 辨别“耻”的能 力。
“行己有耻”,树立 底线意识,触碰道德 底线的事情不做,触 碰法律的事情更不能 做。
﹡﹡﹡﹡﹡﹡﹡﹡﹡﹡﹡﹡﹡﹡﹡﹡﹡﹡﹡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 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 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 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呢?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
看见有德行或才能 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 看见没有德行或才能的 人,就要反省自己的缺 点。
——《论语·里仁》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 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道德底线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你如何看待 这些行为?为了成为一名知耻的少年,我
们应该怎么做?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
2 1
“行己有耻”,树立 底线意识,触碰道德 底线的事情不做,触 碰法律的事情更不能 做。
环节二:青春忏悔录
﹡﹡﹡﹡﹡﹡﹡﹡﹡﹡﹡﹡﹡﹡﹡﹡﹡﹡﹡
导入新课
﹡﹡﹡﹡﹡﹡﹡﹡﹡﹡﹡﹡﹡﹡﹡﹡﹡﹡﹡
思考:哪个字更规范、更美观?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
第二课时 青春有格
学习目标:
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含义; 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要求; 树立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意识。
名词解释
﹡﹡﹡﹡﹡﹡﹡﹡﹡﹡﹡﹡﹡﹡﹡﹡﹡﹡﹡
环节三:青春榜样
﹡﹡﹡﹡﹡﹡﹡﹡﹡﹡﹡﹡﹡﹡﹡﹡﹡﹡﹡
2019年中央文明办27日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全国 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12月 “中国好人榜”,103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 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光荣入选。
“中国好人榜”中的中国好人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怎 样的精神境界?说说国家为什么发布中国好人榜?
环节三:青春榜样
﹡﹡﹡﹡﹡﹡﹡﹡﹡﹡﹡﹡﹡﹡﹡﹡﹡﹡﹡
请你从助人为乐、见义 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 献、孝老爱亲等方面推荐
身边的中国好人。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 践过程,说说身边的好人对行走在”止于至善
“路上的你有什么启示?
名词解释
﹡﹡﹡﹡﹡﹡﹡﹡﹡﹡﹡﹡﹡﹡﹡﹡﹡﹡﹡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1
2
3
增强 “我不要”
的力量
增强 “我想要”
的力量
加强 自我 监控
﹡﹡﹡﹡﹡﹡﹡﹡﹡﹡﹡﹡﹡﹡﹡﹡﹡﹡﹡ 1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 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环节三:青春榜样
﹡﹡﹡﹡﹡﹡﹡﹡﹡﹡﹡﹡﹡﹡﹡﹡﹡﹡﹡
①有知耻心,提高辨别 是非能力
②树立底线意识 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
诱惑,提高自控力
①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③自省和慎独,修身为
本,学习成长
THANKS
采取殴打、搜身等方式致人重伤,抢得一部
手机、10元钱和一包香烟。李某某还逼迫其
中一名受害学生说出支付密码,用抢得的手
机在一超市微信消费套现99元。之后,手机
被销赃。
法律底线
你如何评价李某某的行为?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环节一:青春有所不为
﹡﹡﹡﹡﹡﹡﹡﹡﹡﹡﹡﹡﹡﹡﹡﹡﹡﹡﹡
高铁上随地乱扔垃圾,手机看电 视声音调到最大影响他人,飞机上 脚搭在座椅,教室里污言碎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