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集锦:益气活血养心汤

合集下载

治疗心血亏虚妙方——养心汤

治疗心血亏虚妙方——养心汤

治疗心血亏虚妙方——养心汤心血虚证,常见于虚劳。

多因劳神过度,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伤及营血引起;也可因脾失健运或肾精亏损,生化之源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治宜养血宁心,常用养心汤加减。

另外,生活方面也要进行调理,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放松心理压力,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

今天我们说一说养心汤。

本方为安神剂,具有养心安神之功效。

主治心血亏虚所致的心神不宁证。

体质素弱,或思虑过度,心虚惊悸不眠。

【配方】黄耆(炙)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当归川芎各15克远志(取肉,姜汁淹,焙)辣桂柏子仁酸枣仁(浸,去皮,隔纸炒香)北五味子人参各7.5克甘草(炙)12克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

人参、黄耆以补心气,川芎、当归以养心血,二茯、远志、柏仁、酸枣以泄心热而宁心神,五味收神气之散越,半夏去扰心之痰涎,甘草补土以培心子,赤桂引药以入心经,润以滋之,温以补之,酸以敛之,香以舒之,则心得其养矣。

痰火扰神所致的意识障碍禁用。

本方可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加减。

如果小腹冷痛较重,可加桂枝以助温经散寒,如果水饮内停,怔忡心悸,加茯苓、槟榔、对心绞痛者可加三七、丹参等。

【医案】养心汤加减为主治疗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29例。

以停服心电图变化、抗心律失常西药与否评定疗效,12剂为1个疗程,服药1~5个疗程。

结果: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

心血虚患者的护理:1、心血虚是因心血不足,心体失养,故要避免外界的恶性刺激,以免突受惊恐,加重心神不宁之症。

2、心血虚,宜安静休息,不宜过劳或思虑过度,暗损心血加重病情。

但也不宜过逸,否则气血运引不畅,因“久卧伤气”,导致气血停滞,可诱发“厥心痛”,应在体力许可范围内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气血畅行。

3、心血虚患者可按摩膈俞、神堂、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穴轻揉按压五分钟,每日2~3次。

益气活血汤

益气活血汤

益气活血汤特别提示:本文中医方剂摘自中医书籍,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

对于用药、诊疗等中医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中医方剂内容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否则,责任自负。

另外,大多数是古方,可能有些药物如犀角,现在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为了保持古方原样,未作更改替换,请自行甄别。

益气活血汤【方剂名称】益气活血汤【功效主治】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组成配方】黄芪45克、当归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甘草6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用法用量煎法】上药水煎,日服3次,15天为一疗程。

【出处】《我的中西医结合之路》推荐:本人擅长用中医调理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

调理是要收费的,喜欢免费的请不要打扰,谢谢。

远程开方,有需要调理的请加微信:81330053【益气活血汤配伍相关的中药功效】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赤芍:苦、微寒。

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红花:辛,温。

归心、肝经。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桃仁:苦、甘,平。

归心、肝、大肠经。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桔梗:苦、辛,平。

归肺经。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黄芪:甘,微温。

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养心汤方剂配方

养心汤方剂配方

养心汤方剂配方养心汤【方剂名】养心汤,出自明·《古今医统大全》。

【组成】当归身、生地黄、熟地黄、茯神各一钱(各3克),人参、麦门冬各一钱半(各4.5克),五味子十五粒(4克),柏子仁、酸枣仁各八分(各3克),炙甘草四分(1 .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功效】养血滋阴,宁心安神。

【主治】主治血虚之神失所养,失眠心悸,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细数。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神经症、产后抑郁症等病症。

1.冠心病心力衰竭:养心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CHF)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养心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估不良治疗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LVEF、SV、CC及CI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3.3%。

(《医学信息》2009年6月第6期)2.产后抑郁症:中药结合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患者60例。

治疗组采用养心汤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₁和谷维素,并辅助每周2次支持性心理疗法,4周为1个疗程,每周访视1次。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抑郁程度具有均衡性。

(《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0期)3.心律失常:养心汤加减为主治疗老年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29例。

以停服心电图变化、抗心律失常西药与否评定疗效,12剂为1个疗程,服药1~5个疗程。

结果: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

(《广西中医药j1996年第4期)4.心脏神经症: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口服养心汤,每日1剂300毫克,分二次早饭前、晚饭后温服。

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12.5毫克,每日2次口服,谷维素20毫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₁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益气活血汤

益气活血汤

益气活血汤
【配方】
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20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刺五加15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穿山甲(代)10克。

【主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用法用量】
1.上方加水煎成汤剂300毫升,待用;
2.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每次100毫升,同时外敷活血回龙散:当归30克,红花25克,姜黄25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白芷15克,血竭10克,共研细粉;
3.取大葱头50克,清水煮沸10分钟后,取汁凉后加入上药,调成糊状敷于温水洗净后之髋部。

每日换1次,60日为1个疗程。

【方解】
益气活血汤中黄芪、党参、刺五加等均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明显增加外周血管的血流量,可改善骺动脉的血流量。

益气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改善股骨缺血,有利于骨的修复作用,对消除肿胀、充血、水肿等有明显的作用。

同时配合外敷活血回龙散,以内外兼治,疏筋理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症状缓解,促进关节恢复。

【特别说明】
股骨头坏死多为骨质的血供障碍所致,故也称“缺血性坏死”。

常见病因有外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挤压性损伤等)、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大量饮酒、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

治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禁忌】
治疗期间需制动,忌吸烟。

【名医名方】养心活血汤

【名医名方】养心活血汤

【名医名方】养心活血汤雷忠义,男,1934年生,陕西合阳县人。

陕西省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与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从医60余载,提出胸痹从痰瘀论治的观点,擅长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

主编《雷忠义临证菁华》等专著,研制的“丹蒌片”“舒心宁片”分获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组成:人参10克,五味子10克,陈皮10克,麦冬18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冲)。

功能:益气活血,理气化痰,标本兼治,改善心功能。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等多种心脏疾病的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证,临床表现多为胸闷胸痛,失眠多梦,心烦纳差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250~300毫升。

方解:方中生脉散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化瘀,生血凉血,安神宁心,补心定志;陈皮燥湿化痰,理气止痛;三七粉能化瘀血,散瘀消肿而定痛。

且药理表明生脉散有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抗心律失常、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抗心衰作用;丹参可增加心肌收缩力,能促进坏死心肌的修复和再生;陈皮增加冠脉血流量;三七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梗死区心肌侧支循环形成,改善心肌微循环。

经过临床验证,对于缓解症状、降低病死率确有良效。

加减运用:急性左心衰者增加人参量至20~30克,加葶苈子、萆薢、鹿角霜、茯苓、香加皮、山茱萸或真武汤急服;心律失常者加徐长卿、甘松、苦参、茵陈、黄连、紫石英、珍珠母;窦房结功能低下者加肉桂、附子、干姜、细辛;心律快者加香加皮、羊红膻;风心病者加龙眼、山茱萸、龙骨、牡蛎、枣仁、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肺心病者加苏子降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胃热便秘者加生大黄、番泻叶、枳实、芒硝、厚朴;舌苔黄腻、呕恶者加藿香、佩兰、半夏、竹茹;烦躁不安者加炒酸枣仁、茯神、人参、黄连;舌质红光、五心烦热者加元参、麦冬;腹部寒凉者加吴茱萸、干姜;心中懊加焦栀子、黄连等。

详解中药方剂:「益气活血养心汤」「益气活...

详解中药方剂:「益气活血养心汤」「益气活...

详解中药方剂:「益气活血养心汤」「益气活...
「益气活血养心汤」是非常有名的中医方剂,对身体大有裨益。

仔细阅读本文,您可以了解到「益气活血养心汤」的功效和作用、用法用量,「益气活血养心汤」处方、制作方法,能够指导您进行正确的中医养生。

处方:炙黄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主心气不足,血脉瘀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益气活血养心汤,乃是针对气阴两虚与心血瘀滞而设。

实验证明:此方有增加冠状血管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当归、赤芍、丹参等活血化瘀、养血药物,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

根据中医“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在治疗早搏时,加入益气养心药的同时,适当加入行气开郁之品。

方中黄芪、太子参、柏子仁可以补心气,养心神。

因心悸、胸闷,故方中常配伍用木香、郁金、佛手等药。

气血瘀滞,发为胸痛,故方中郁金、元胡为首选药品。

因每人身体情况各异,需要辩证论治,请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10大养心补心汤

10大养心补心汤

10大养心补心汤中医把心脏看作是精神家园和精神依托,养心补心吃什么食物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以致使许多人患上了像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而中医有清养心脏的特异功效,特别是汤类非常有效,古人常以汤养心补心,以保持脏腑健康,养生延年。

以下就是中医专家推荐的10大养心补心汤:1、当归地黄汤:此汤可养血安神,治疗失眠、抑郁,调节情绪,增强免疫力,镇定安神,补血养心,是护心脏的绝佳选择。

材料:当归20克、地黄20克、熟地黄15克,茯苓20克,黄芪12克,鹿角胶12克,黄柏6克,郁李仁6克。

2、麦冬鸡血汤:此汤有补中益气,固本延年的功效,对心脑血管有好处,能调节血压,治疗心绞痛,有充血活血的作用,抗衰老、养心补心的效果。

材料:炒麦冬15克、鸡血30克、枸杞15克,莲子15克、枳实15克,桑椹15克,猪苓15克,熟地黄15克,芡实15克。

3、三七肉苁蓉汤:此汤有补肝益肾,润肺安神的功效,因其疗病效果显著而风靡全国,能活血养心,增强心脏功能,效果显著,是护心的佳品。

材料:三七15克,猪肉30克、苁蓉15克,枸杞15克、黄芪15克,熟地黄15克,鹿角胶30克,芡实15克。

4、陈皮党参汤:此汤具有补脾养胃、安神安心的作用,能滋补心脑,对抑郁症有一定效果,可改善生活质量,护心调节情绪,有养心补心的功效。

材料:陈皮20克,党参15克,熟地黄10克,芡实15克,黄柏10克,猪苓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鹿角胶20克。

5、芡实桂枝汤:此汤能温阴调肝,止痛安神,对失眠抑郁有良好的疗效,因其养心补心的功效而得名。

材料:芡实30克,桂枝10克,熟地黄15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枸杞15克,猪苓15克,莲子20克,鹿角胶30克。

6、鱼腥草汤:此汤具有活血补血,安神定心的功效,能够加强心脏的收缩力,调节心脏功能,清热止汗,养心补心,是疗心脏病的佳品。

材料:鱼腥草15克,合欢花15克,桂枝12克,芡实12克,熟地黄10克,白术2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

老中医:推荐二剂治疗心脏病的经验方

老中医:推荐二剂治疗心脏病的经验方

老中医:推荐二剂治疗心脏病的经验方01.益心汤(颜德馨方)【药物组成】黄芪15g,党参9g,葛根9g,川芎6g,丹参12g,赤芍药9g,山楂9g,菖蒲6g,决明子30g,降香4.5g【功效主治】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胸痛隐隐,遇劳则作,频繁复发,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自汗,舌质胖紫,苔薄白,脉弦细乏力,或脉结代。

【方义】方中重用党参、黄芪益气养心为君,以培补中气、宗气,辅以丹参、山楂、赤芍活血通脉为臣,葛根、川芎升发清阳,降香、决明子降浊止痛,升降相因,加入菖蒲一味引药入心经,兼有化痰开窍之力。

其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既可活血祛瘀,又可行气通滞;黄芪为补气虚之要药,与党参配伍,则补气升阳之效增强;山楂消食导滞,且有降脂化痰之力。

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活血通脉、化痰祛瘀止痛之功。

此方一药多效,选药精当,以调气和血为法,“调和”与“通阳”为特点,充分体现了颜老治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

【加减应用】气虚阴盛,胸痛甚者,加肉桂3g,三七末3g(冲服);气虚甚者,党参改人参粉3g(冲服);气虚及阳,脉迟肢冷者,加附子6g、桂枝6g;阳虚欲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加别直参9g、附子6g、龙骨15g(先煎)、牡蛎15g(先煎)【附注】胸痹心痛重症或真心痛症见阳微阴弦,胸痛剧烈,气短乏力,形寒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微。

须重用益心汤中黄芪量至30~60g,改党参为人参15g(炖),降香为9~12g,以加强行气止痛之功,并重用附子温通心阳、祛寒解凝,临床用量为15~20g,且先煎。

附子大辛大热,为补命门真火第一要药,其性剽悍,力宏效捷,走窜十二经脉,既行气分,又入血分,既能通阳又能温阳,还可祛寒燥湿、回阳救逆,上温心阳以通脉,中助脾阳以健运,下补命火以复阳,外固卫阳以止汗,内驱寒凝以止痛,辨证使用常可应手起效。

若伴有低血压者,可用药对黄芪与升麻,以加强升发清阳之功。

胸痹重且急、四肢逆冷、血压低者,可先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以回阳救逆,再予益心汤按上法加减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