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 课程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原理: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原则等。

2. 教育心理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心理、教育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 教育政策与改革:了解当前的教育政策动向和教育改革趋势。

二、教学法与教学技能1. 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 教学设计: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 教学媒体运用: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管理:具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学生行为管理能力。

三、学科知识与教学1. 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基础,能够准确传授学科概念和原理。

2. 教学内容更新:关注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 学科教学法:了解并运用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4. 跨学科教学:能够进行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生评价与辅导1. 学生评价:掌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法。

2. 辅导策略:能够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辅导。

3. 学生心理辅导: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4. 学生激励:运用有效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育科研与专业发展1. 教育科研能力:具备基本的教育科研知识和研究方法。

2. 教学反思: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3. 专业发展:注重个人专业成长,参与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

4. 教育创新:积极参与教育创新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六、沟通与合作1. 家校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发展。

2. 同事合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3. 社区协作:能够与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丰富教学内容。

4. 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七、职业道德与素养1. 职业道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招教考试知识点总结

招教考试知识点总结

招教考试知识点总结考点1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3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一般角色①传道者角色。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管理者角色。

④示范者角色。

⑤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①学生研究的促进者。

②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考点4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考点5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1)教学上——授受关系。

(2)人格上——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的关系。

考点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考点8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1.课程打算课程打算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黉舍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黉舍的统一请求,是构造黉舍活动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

课程打算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亦称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结构(五部分组成):(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附录。

考点9教学的一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明根蒂根基常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安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乐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生理品格。

教师招聘教宗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教宗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教宗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教学知识1、教育学理论(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3)教育学的研究内容(4)教育学的学科性质(5)教育学的发展历程2、心理学理论(1)心理学概述(2)心理学的基本原理(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教学理论(1)教学的基本概念(2)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3)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技术(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5)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测试4、课程与教学设计(1)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2)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要求(3)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4)课程设计的实施和评价(5)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6)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7)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8)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9)教学设计的实施和评价5、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学评价的内容和要求(4)教学评价的标准和程序(5)教学评价的实践和改进6、教育教学改革(1)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必要性(2)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3)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4)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成效7、教育教学管理(1)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2)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和程序(4)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和改进二、学科教学知识1、教育学科基础(1)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教育学科教学理论(1)教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2)教育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要求3、教育学科教学设计(1)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2)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的实施和评价4、教育学科教学评价(1)教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2)教育学科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3)教育学科教学评价的实践和改进5、教育学科教学管理(1)教育学科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2)教育学科教学管理的组织和程序(3)教育学科教学管理的实践和改进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2)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范围(3)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改进2、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1)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原则(2)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和权威(3)教育法律法规的目标和要求3、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1)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对象(2)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条件和程序(3)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规定4、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1)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2)教育法律法规的违规行为和处理(3)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检查四、当前教育政策和改革1、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1)教育政策的立法原则和程序(2)教育政策的实施步骤和途径(3)教育政策的评价和改进2、教育改革的意义和目标(1)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任务(3)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实施3、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1)教育结构的优化和调整(2)教育管理的科学和民主(3)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4、教育改革的评价和展望(1)教育改革的成效和影响(2)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和规划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常见的知识点总结,考生可根据具体的考试要求和考点进行备考和复习。

招教考试知识点总结

招教考试知识点总结

招教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理论与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哲学1)教育的定义及特征2)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3)教育的理论及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2. 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3)认知理论与学习4)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3. 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4. 德育1)德育的基本概念2)德育的任务和方法3)德育的实践5. 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其相关规定2)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法律规定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教育管理与教育技术1. 学校制度与管理1)学校组织结构2)学校管理与决策3)学校文化建设2. 教育质量评价1)教育评价体系2)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与工具3)学校教育评价与发展3. 教育信息化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2)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3)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 教育统计与研究1)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2)教育统计的工作内容和方法3)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及方法5. 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教育规章和教育领域管理的相关法规2)教育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文件3)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晋级的相关法规三、专业知识1. 中国教育史1)先秦古代教育2)秦汉教育3)唐宋教育4)明清教育2. 课程与教学论1)课程的基本概念2)主流课程理论3)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4)教学方法与手段3. 教育教学计划与教学管理1)教育教学计划编制及实施2)教学管理体系及方法3)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4. 学前教育1)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基础2)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幼儿园家庭教育5.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1)数学教学理论与方法2)语文教学理论与方法3)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4)历史教学理论与方法5)物理教学理论与方法6)化学教学理论与方法7)生物教学理论与方法6. 中等职业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1)电子商务教学理论与方法2)旅游管理教学理论与方法3)机械教学理论与方法4)汽车维修教学理论与方法5)烹饪教学理论与方法7. 高等职业教育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1)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2)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3)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4)医药护理类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四、教师德育师德1. 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2)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3)教师职业操守2. 教师职业精神1)教师职业操守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教师职业发展规划3. 教师的管理素养1)教师的管理能力2)教师的组织沟通能力3)教师的协作能力以上知识点是招教考试的主要内容,希望考生们能在备考中系统学习,不断巩固提高。

招教知识点总结

招教知识点总结

招教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理论知识点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教育的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学科,它是关于教育方方面面的现象、事实、概念、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总称。

2.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自由性、教育的理性性、教育的个性性、教育的实践性、教育的整体性、教育的历史性等。

4.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5.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基本知识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过程,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的。

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注意、记忆、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

3.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原理包括个体差异原理、发展原理、学习原理、记忆原理、思维原理等。

4.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原则、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等。

三、教育方法学知识点1. 教育方法学概述教育方法学是研究教育方法、教学技术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在不同的教育条件下,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对象和任务,选择、安排和使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一门学科。

2.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手段、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3. 教育方法学的教学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的原则、趣味性原则、交往性原则等。

4. 教育方法学的教学技巧包括讲授技巧、导学技巧、提问技巧、教材使用技巧、评价技巧等。

四、招生政策知识点1. 民办学校招生政策包括民办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招生对象、招生条件等。

2. 公立学校招生政策包括公立学校招生计划、学籍管理、招生章程、招生对象、招生条件等。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教师招聘考试是教育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对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理论知识点。

1. 教育学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基本原理。

2. 教育学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主义等不同的教育学理论流派。

3. 教育心理学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教学设计知识点。

1. 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基本原则。

2. 教学设计步骤,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步骤。

3.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1. 《教师法》相关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2. 《教育法》相关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的实施等内容。

3. 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包括学校管理条例、教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内容。

四、教育教学技术知识点。

1. 多媒体教学技术,包括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2. 远程教育技术,包括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远程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3. 教育信息化技术,包括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招聘联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联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联考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

2. 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以及教育规划、教育管理等。

3. 学生教育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解方法。

4. 教师教育教师角色、教师学习、教师行为规范、教师评价等。

二、教育心理学1. 学习理论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障碍及克服方法。

2. 思维思维的基本规律、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发展。

3. 记忆记忆的基本规律、记忆方法、记忆技巧、记忆障碍及克服。

4. 智力智力的类型、智力的发展规律、智力测定及智力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多样性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改进方法等。

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的流程及环节、教学设计的目标确定和评价等。

3. 教学评价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学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原则、教学评价方法等。

四、科学教育1.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取、科学知识的演变、科学知识的应用及教学。

2. 科学方法科学探究与实验、科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方法的社会影响。

3.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科学思维类型、科学思维发展、科学思维教育及培养。

五、课程与教材1. 课程理论课程的本质、课程体系、课程开发与改革、课程设计原则、课程开放与共享、课程评价与改进等。

2. 教材研究教材的理论基础、教材研究的方法、教材的评价研究、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等。

3. 教学论文、论著六、教育管理1. 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教育管理的目标、教育管理的任务、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

2. 学校领导与管理学校领导的基本理论、学校领导的职责、学校领导的方法和手段、学校领导的评价等。

3. 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功能、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教育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等。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1. 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1.1 教育理论•教育的定义和特点•教育目标和任务•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评价和监督1.2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和学习过程•认知发展和智力理论•个体差异与教育•学习动机和兴趣•教育评价和测量2. 教育法律法规2.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法律法规的层级和体系•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和解释2.2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义务教育法律法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法律法规•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法规3. 教育经济学3.1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教育投入和产出的衡量•教育经济学的政策和实践3.2 教育经济学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4. 教育管理学4.1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育管理学的定义和发展•教育管理的基本要素和过程•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教育管理的决策和评价4.2 教育管理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统一•教育管理的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变革•教育管理的合作与共享5. 教育统计学5.1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育统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育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教育统计学的应用和发展5.2 教育统计学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教育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教育统计指标的选择和解释•教育统计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教育统计学的国际比较和合作6. 教育测量与评价6.1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定义和作用•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分析和解释•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公平和客观性•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和反馈•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保障和改进7. 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7.1 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定义和特点•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趋势•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应用和效果•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管理和支持7.2 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资源开发和共享•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学生学习和支持8. 教育心理学8.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流派•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8.2 教育心理学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的个体差异和教育适应•教育心理学的情感发展和教育引导•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9. 教师专业发展9.1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和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和反馈•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社群和合作以上是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的概要内容,涵盖了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
选修(以学生为本、国家课程的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第六节 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 主要模式
泰勒目标模式、斯腾豪斯过程模式 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注重目标的重要性
二 课程实施
课程的开发是连续不断 的研究课程
1 课程表的安排原则----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性 2 三种取向
一 课程概述
二 课程分类
1 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 六艺:礼、御、乐、射、书、数 活动课程---杜威,经验课程 2 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必修,关心荣誉(相关---、核心---核心问题、学科、融合---内在、 广域---相邻) 3 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必修:共性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选修:个性,校本,来源于 1922 年壬戌学制 4 管理层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 课程任务 基础性,拓展性,研究型 基础性:三基:读写算,2 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拓展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 研究型: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能力 6 表现形式: 显性,隐性 隐性:物管治理(物质性隐性课程--建筑,环境,观念性隐性----校风,制度性
-1-
--规章,制度,心理性--人际关系) 三、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学生中心---杜威----经验中心(主动作业,经验论,心理顺序论) 学科中心---结构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 社会中心课程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 概述 二 教育目的---总体的、高概括性的、不具体 课程目标---具体的、可以付诸实现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 的 3 标,陪客叫) 三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生、社会、知识 四 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
二 课程标准
1 概念---没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教学、编书直接依据。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2 设计原则---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3 课程标准的功能---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 教材
1 内容---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视听材料 形式----印刷品/音响制品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忠实取向----设计好不能改变 ----相互调适取向---可以变动 ----创生取向---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
第七节 课程评价
1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起点,又是终点。 -5-
课程本身+学生学业 2 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泰勒---评价之父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斯克利文-关注预期和非预期结果 ---CIPP 评价模式---背书过程--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 ---CSE 评价过程---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总结性 3 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 淡化甄别+选拔 重视个体差异 强调质性,定性+定量 互动,自评+他评 终结性+形成性
加以区分,2 个依据不一样 教材是教师进行上课的基本依据。 2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课时(科适)理综(理纵)裸脚) a 科学性+思想性
-3-
b 内容的基础性+适用性 c 知识逻辑+教学法统一 d 理论+实践统一 e 编排有利于学习 f 纵+横
第四节 课程结构
2 新课程结构的内容 九年一贯制---小学---综合课程为主
第八节 课程资源
一 内涵
1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 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 2 校内资源/校外资源
----素材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设备等。 a 课程标准+科书是课程资源的基本特殊的资源。
-6-
b 最重要的是教师资源。 c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d 学生即是资源的消费者,又是开发者。
----初中---分科+综合为主 -----高中----分科为主---分学制管理 -----小学至高中----都有综合实践课程,高中以分科为主,并不代 表没有。必修课 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4-
第五节 课程管理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第三节 课程内容
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构成---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教材----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一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 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课程计划构成---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 年编制、学周安排、考试考查制度、实施要求(标红为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