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读后感500字 - 读后感大全
《梵高传》读后感

《梵高传》读后感《<梵高传>读后感》读完《梵高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梵高内心世界的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他那充满激情与痛苦、热爱与挣扎的一生。
梵高,这个名字在艺术史上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然而,在他生前,却鲜有人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他在孤独与贫困中坚守着自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书中描绘的梵高,并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艺术巨匠,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和困惑的普通人。
他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就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
但他对大自然和生活却有着异常敏锐的感知力,这种感知力在他后来的绘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梵高的绘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早期的作品风格较为灰暗,充满了对生活的迷茫和不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他大胆地运用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倾注在画布上。
他笔下的向日葵,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对光明的渴望;他画中的星空,不再是宁静的夜空,而是充满了流动的能量和无尽的幻想。
然而,梵高的艺术成就并没有给他带来物质上的富足和生活上的安宁。
他一生贫困潦倒,靠弟弟提奥的资助维持生计。
在爱情方面,他也屡屡受挫,这无疑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热爱,依然坚持每天作画,用画笔表达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梵高的精神世界是如此丰富和复杂。
他对艺术的追求近乎疯狂,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他对色彩和形式的探索,对传统绘画规则的突破,都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但同时,他内心也充满了孤独和痛苦,他不被世人理解,甚至被视为疯子。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最终导致了他的崩溃。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为梵高的命运感到悲哀。
他是一个天才,却生不逢时,在他活着的时候,未能享受到应有的赞誉和尊重。
但同时,我也被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所深深打动。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艺术的真谛,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幅画作,更是他灵魂的倾诉和生命的见证。
艺术家读《梵高传》有感

艺术家读《梵高传》有感> 文档作者:xxx一、引言《梵高传》是一本描写荷兰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生平的传记,凭借其深刻的心灵描写和艺术理念的探索,吸引了无数艺术家的关注。
作为一位艺术家,我读完这本书后产生了很多感悟和思考,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二、艺术家的孤独与痛苦梵高这位卓越的艺术家一生都在追求美与真理,但同时也背负着巨大的孤独和痛苦。
书中深入剖析了梵高内心的挣扎和折磨,使我深刻认识到艺术家创作的背后常常是一种孤独的存在。
正是这种孤独和痛苦的折磨,催生了他伟大的艺术作品。
三、梵高的创作理念梵高的绘画风格独特,他追求的是表现内心情感,通过色彩的运用和形式的放大,使作品充满强烈的表现力。
我在读完《梵高传》后,对其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中细微的美,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这种美展现给观者。
梵高的作品饱含着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这激发了我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四、梵高的艺术影响梵高的创作方式以及对色彩的运用对现代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所展示的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对许多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毕加索等。
作为当代艺术家,我被他的作品所打动,从中汲取了灵感,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了一些梵高风格的表现手法。
五、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梵高传》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
艺术不仅是表现美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梵高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信念,透过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他在为社会呐喊、为人民发声。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艺术家,我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用艺术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六、结论《梵高传》不仅仅是描写一位艺术家的传记,更是呈现了梵高一生的奋斗和心灵的成长。
作为一位艺术家,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艺术的意义和影响力。
梵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去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而他的作品将永远在艺术史上闪耀。
通过阅读和研究,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他的精神和意愿,并致力于创造出具有深度和情感的艺术作品,为社会作出贡献。
《梵高传》读后感_《梵高传》读书心得五篇

《梵高传》读后感_《梵高传》读书心得五篇被誉为传记小说之父的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文斯通先生,在梵高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便写出了这部文学传记,时年仅26岁。
60余年来,梵高的身世打动了无数读者,其魅力至今犹在。
下面是整理的几篇读后感,共打击参阅《梵高传》读后感(一)合上了最后一页,梵高的故事还在脑子里回响。
梵高最后最后的激情创作是在阿尔,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市。
在那里有强烈的阳光与恐怖的西北风,梵高每天早上背上画架,晚上带着幅满意的作品,赶着黑夜归来。
阿尔恶劣的天气,营养不良,失眠,长期的精神亢奋(这是他画画的唯一动力),他患了可怕的癫痫病(更像是精神分裂)。
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送给一个妓女,他被送进精神病院。
他一旦在理智恢复时,又开始创作。
可是随着精神的衰退,他明白自己的激情已逐渐消退。
为了不给他弟弟增加负担(梵高从开始绘画时,经济****都是弟弟提供的,也是弟弟在精神上支持他)他用手枪结束了生命。
而他永远都不知道,他的绘画成为了博物馆的珍藏品,()被后人景仰膜拜。
梵高的一生是艰辛的。
但他却并没有为此放弃自己的目标。
他用十年的时间表达着他的艺术。
他在阿尔画的“向日葵”,被当时的一位欣赏艺术的医生说:“我这一身,如果能创作这一幅画,就成功了。
”不论在恶劣的煤矿,还是精神极度痛苦的阿尔,他都认为绘画是工作,是他能存活唯一精神动力。
有人说,只要长期的坚持一件事,不管怎样也会成功。
或者更准确的说,长期从事时,必定要加入激情,加入单纯对事业的追求。
《梵高传》读后感(二)你们知道梵高吗?写《梵高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斯通,书中介绍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当我看到梵高一幅又一幅壮丽辉煌的油画时,我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了!梵高这个人本身长得奇丑无比呢!他长着一双呆滞的大眼睛,深深地往下凹,一些鱼尾纹在他眼睛旁,目光显得很忧郁,并长着一对粗眉,它们让人觉得不搭配;还有一双小耳朵,小到像洋娃娃的耳朵,一个鹰钩鼻,鼻子向下塌,并且是秃顶呢!他的行动也很笨拙,呆头呆脑的。
读《梵高传》有感范文5篇

读《梵高传》有感精选范文5篇悄然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梵高的故事仍在我脑海中回想。
再次思索他的一生,不禁感慨:痛苦便是人生。
这是他的临终遗言。
读完这本书,我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梵高,不再是同情,而换之尊敬和仰望。
在那个充满着人性贪婪、腐朽和对金钱地位充满欲望的社会里,如宏大的迷雾蒙蔽着人们的心灵,可是他用自己炽热的灵魂驱赶迷雾,摆脱传统的桎梏,假设一团不朽的火焰燃烧着。
他的故事让我流泪,泪水不为他悲苦的一生,不为他可怜的终结,而因一种感动,为一种非凡的生命力,一种渴望生活的精神而感动。
他命运多舛,没稳定的工作,被世人瞧不起,而他又富有爱心,总义不容辞地帮助别人。
他似他的画那样,让人倍感温暖舒适,可他的人生里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黑暗中挣扎,在冰冷中沉浮……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再是事业的挫折。
他很努力地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他的努力被毫不留情予以了否认。
在他迷失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他灵魂的归宿——绘画。
绘画使他苏醒,虽然那力量是那么微弱,只有零星的火花,却使他能任凭现实的严拷都无所畏惧,都磨灭不了他对绘画如火般狂野的热情,在艺术的道路上越燃越旺。
却始终挣脱不了命运的纠缠,消灭是天生注定的,但梵高的永生是属于这团火的。
这团火焰在他胸中燃烧,让他的内心愈发强大。
任凭现实的打磨,画画点燃了他的激情,一发不可收,这团火真正开始燃烧。
一切从零开始,虽然他是那么的刻苦,可他进步实在太慢太慢了,只好加倍努力。
他愤怒,他不甘,他不愿就这样将这团火轻易燃尽,他愿意以更大的热情让自己燃烧,让自己越燃越旺。
终于,这团火燃烧出了灵魂:《向日葵》、《星空》、《抽烟斗的人》……闻名遐迩。
他的《星空》更是让我记忆犹新,蔚蓝色的天空,深邃忧伤,柔和宁静。
那也许是夏夜,也许是秋夜,在他的笔下,夜空的星不再寂静,在流涌中奔腾,那神秘之感,让我内心激情澎湃。
那些画,是凄艳的生命,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
《梵高传》读后感

《梵高传》读后感《<梵高传>读后感》读完《梵高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梵高,这位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就像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却又充满了对生命和艺术的无尽热情。
书中描绘的梵高,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个被后世敬仰的伟大画家。
他早年的经历充满了迷茫和挫折,做过牧师、店员等工作,却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然而,正是这种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的过程,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情感。
梵高对艺术的热爱是纯粹而炽热的。
他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绘画之中。
他的画作中充满了强烈的色彩和粗犷的线条,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是他内心深处情感的喷薄而出。
他不追求传统的绘画技巧和规则,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在梵高的作品里,我看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那金黄的麦田、璀璨的星空、盛开的向日葵,都被他赋予了生命和灵魂。
他用色彩来诉说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微风的吹拂。
然而,梵高的一生却又是如此的孤独和悲惨。
他的艺术在当时并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接受,他贫困潦倒,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
但他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孤独和困苦中坚持创作。
他与弟弟提奥之间深厚的兄弟情,是他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温暖。
提奥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了梵高极大的支持,让他能够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行。
但即便如此,梵高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依然无法得到完全的缓解。
最让我感到痛心的是,梵高最终在精神的极度痛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离去,让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让我们深刻地反思社会对艺术家的态度以及人性的冷漠。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让梵高能够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创作?是他内心对艺术的坚定信念,是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还是他对美的不懈追求?或许,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才造就了他独特而伟大的艺术成就。
同时,梵高的故事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常常在追求成功和被他人认可的道路上迷失自己,而梵高却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并非来自于外界的赞誉和财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对梦想的执着。
梵高传读后感样本(3篇)

梵高传读后感样本《梵高传》是一本深入介绍梵高一生的传记,通过详细描述梵高的成长经历、艺术追求和内心独白,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艺术家。
在读完《梵高传》后,我深深地被梵高的独特的艺术观念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所震撼。
梵高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艺术家,他对色彩的运用和形象的表现有着独树一帜的见解。
通过阅读本书,我了解到梵高是一个非常努力和执着的艺术家,他不断地试验不同的绘画技巧和风格,将自己对世界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在画布上。
他热爱自然,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景色和生活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类的关怀。
他用饱满的色彩和浓烈的笔触,展现了他内心的激情和对艺术的热爱。
梵高在绘画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不仅在艺术上孤军奋战,也在生活上遭遇了很多困难与痛苦。
但是,正是这些挫折和磨难,让梵高的艺术更加深刻和真实。
除了对梵高的个人成长和艺术追求的描述,本书也详细地介绍了他与其他艺术家和朋友的关系,展示了他在艺术世界中的社交圈子和影响。
通过与其他画家的交流和切磋,梵高不断地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绘画技巧,也受到了其他艺术家的启发。
他与著名画家高更的友谊尤为令人钦佩,两人在互相交流和观摩中形成了深厚的友谊和艺术上的默契。
这种友谊和艺术上的合作,对梵高的绘画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梵高传》,我还了解到梵高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梵高一生中有很长时间是在贫苦的环境中度过的,他曾经为了艺术放弃了其他的职业机会,过着和难以为继的生活。
但是,他从不放弃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坚信自己的绘画必将得到认可和赞赏。
梵高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认同,他的绘画作品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财富。
《梵高传》通过详细的描述和描绘,让我对梵高的艺术和个人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知道梵高的一生,我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个艺术家所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梵高的一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过程,但是他从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己才能的信心。
《梵高传》读后感

《梵高传》读后感《〈梵高传〉读后感》读完《梵高传》,我仿佛跟着梵高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
梵高,这个名字在艺术史上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耀眼却又充满了悲剧色彩。
在书中,我看到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那种不顾一切、全身心投入的热情,让我深受触动。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
从一开始被家人误解,到后来在社会上四处碰壁,梵高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在艺术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我记得书中描述他在煤矿区当传教士的那段经历,那场景仿佛就在我眼前。
那是一个贫困、肮脏、充满苦难的地方,梵高却一心想要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他把自己的衣物和食物都分给了矿工们,和他们一起住在简陋的棚屋里。
他的眼睛里没有对困苦环境的嫌弃,只有对那些受苦之人的深切同情。
他试图用宗教来安抚他们的心灵,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后来,梵高决定用画笔来表达他所看到的世界。
他开始疯狂地作画,不分昼夜。
他没有钱买昂贵的画布和颜料,就用最便宜的材料。
他画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画那些在矿井下辛苦工作的矿工,画那些在阳光下绽放的花朵。
他的画作里充满了生命力,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生活对他并不友好。
梵高的爱情也是充满了悲剧。
他爱上的女子要么对他无意,要么因为现实的原因无法与他在一起。
他那颗渴望爱情的心,一次次被伤害,却依然没有熄灭对爱的向往。
我仿佛能看到他在每一次爱情受挫时的痛苦和迷茫,那种无奈和失落让人感到心疼。
他与弟弟提奥之间的深厚感情也让我感动不已。
提奥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定的支持者,无论梵高的生活多么艰难,提奥总是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予他帮助。
他们之间的信件往来,充满了对艺术的探讨和对生活的倾诉。
提奥的存在,让梵高在孤独的艺术道路上有了一丝温暖和依靠。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梵高在精神病院里创作的那些作品。
在那个被外界视为疯狂的世界里,他的画笔却越发地自由和奔放。
他画出了《星月夜》,那旋转的星空和明亮的月亮,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呐喊和渴望。
2020中学生梵高传读后感精选多篇

2020中学生梵高传读后感精选多篇2020 中学生梵高传读后感精选多篇篇一:尽可能抽下班与休息的时间,在五天内读完了《渴望生活——梵高传》。
总觉得要写点什么,可不知从何说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黄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
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
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 ;他可以藐视“乱伦”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
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死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他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
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妓女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
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 ;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
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梵高传》读后感500字-读后感大全
翻开文学史就会发现,大多数艺术家都经历过苦难的人生。
梵高也不例
梵高有四位对他有影响的人,他第一爱的是乌苏拉,然而乌苏拉的结婚却是他无法接受的。
这使心灵脆弱的梵高变的阴沉抑郁沉默寡言。
直到他遇见凯,他才知道现在的爱情是多么的深邃丰富,而凯的“不,永远办不到,永远办不到”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他疯狂的爱被无情地拒绝了。
在这,我不得不想到梵高为了凯,把手放在蜡烛上这事——这是多么真诚的爱,多么执着的爱,多么深沉的爱!无法想象,能有什么事重要得也能让我们忍受那火烧的灼痛?后来他与茜恩的结合,或许已经没有爱情了,但是这次的经历让他感到天底下还是有使生命值得下去的事,可是茜恩的种种要求使他明白自己的无能。
当玛高特出现时,梵高是真的体会不到爱情了。
玛高特的自杀竟无法使梵高感情上受到很大伤害,他更在乎的是邻居对他的厌恶……
他渴望拥有一场爱情,却五次被残忍的拒绝。
他历尽心血,废寝忘食,只是为了用他的双手绘画出自己的画,却没有人懂得欣赏。
他付出了血的代价,却被人们当作精神病。
他还未真正地享有过一次荣誉,就这样永远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