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
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各 年发 表论 文 总 体 处 于 增 长 状 态 ,表 明 区 域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研 究 进 入 稳 步 发 展 阶 段 ,其 中 在 2 0 0 2年 达 到 发 展 小 高 潮 ( 4篇 ) 4 ,从 2 0 0 5年 开 始 ,相关 论 文快 速 增 长 ,进 入 研 究 繁 荣 期 , 由于 2 0 年 数 据 不 全 和 数 据 库 的 收集 时 滞 ,有 理 由 09
表 1可 看 出 ,发 文 量 最 多 的 刊 物 中 图 书 馆 学 类 占 多 数 ,但
1 区域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研 究 的计 量 分 析
以 “ 区域 ( 区 )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 “ 地 、 区域 ( 区 ) 信 地
息资 源 共 建 共 享 ” “ 域 ( 区 ) 图 书 馆 联 盟 ” 为 检 索 词 、 区 地
农 业 大 学 杨 萍 萍 的 《 校 图 书 馆 区 域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系 统 管 高
理 评估 研 究 》和 黄 凤 的 《 向 区域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的 信 息 组 面
织研究》 ,还 有 2 0 08年 吉 林 大 学 王 天 亮 的 《 区域 图 书 馆 联 盟 资 源共 享 模 式 的研 究 》 。 从 下 图可 看 出 , 18 9 6年 胡 莲 芳 发 表 在 《 书 馆 论 坛 》 图 上的 《 日本 青 森 县 、镇 、村 图 书 资 料 互 借 的 经 验 》 为 国 内 第 1 相 关 论 文 。从 1 8 篇 9 6年 到 1 9 94年 每 年 发 表 论 文 都 在 1 篇 以 内 ,可 以看 作 相 关 研 究 的 萌 芽 阶 段 。 19 9 5年 到 2 0 0 5年
浅析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对乌兰察布地区区县公共图书馆的调研,分析了其在信息服务中存在的诸如资金匮乏、信息资源质量不高、运营模式不合理、电子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区;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一、引言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揭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活动。
区县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基层组织形式,在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普及科技知识,构建学习型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目前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和服务方式落后等问题。
因此,在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中开展资源共建共享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不足。
由于区县级图书馆没有向财政部门直接申请预算的权利,而是属于当地文化局管辖并由其来拨付经费,因此没有稳定和逐年递增的财政拨款,图书馆建设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图书馆在购书经费方面和为提高电子化水平方面的投入有限,多数图书馆的藏书陈旧,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新;书目数据库建设质量不高,对文献的揭示不够,给检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信息资源质量不高。
一是图书馆接受的赠书多为陈旧书籍。
经调查的所有图书馆都曾经接受过赠书,并以政府部门的赠书为多,个人和企业单位赠书较少。
以乌兰察布地区一图书馆为例,该馆曾接受了区宣传部的部分赠书,赠书内容多以法律和政治类书籍为主,出版时间距今已较久远,知识内容老化,实用价值不大。
二是文献采访质量不高。
多数区县级图书馆仍在坚持“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理念,为保证学科和知识相对的完备性,图书馆购买了相当部分的与人们需求无关的书籍。
这种文献收集方法不仅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购书经费,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图书档案i U$.论 t i第3卷第23期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王世恩(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18)摘要: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宝贵资源,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也是社会发展主流趋势。
党校图 书馆一直都是信息资源集散地,为此党校图书馆更应当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本文以党校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述,接着分析了党校图书馆信息 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和问题,最后论述了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策,以便提高党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党校 图书馆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3-0120-02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变 得越来越重要。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集中地,其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以及服务性等各方面特点,需要满足不同读者信息需 求,实现信息共享。
为此,党校图书馆需要加强信息资源共建 共享,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一、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述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新时代党校图书馆发 展新要求,也体现了信息化背景下党校图书馆自我转型和发 展。
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指党校图书馆内部 各项资源可以以互联网方式传输,实现跨空间、跨时间实现 地域共享,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挖掘党 校图书馆内部馆藏资源。
一般而言,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 建共享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第一,有助于促进党校图书馆发展。
通过加强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有助于提高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挖掘 党校图书馆内部各项馆藏资源,提升党校图书馆资源使用效 率,同时也可以促进党校图书馆转型升级。
第二,有助于满足广大用户信息需求。
加强信息资源共 建共享可以满足广大用户,尤其是读者对于信息资源需求,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措施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措施【摘要】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是当前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档案信息不完整、信息重复、共享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基本措施,如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建设、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相信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问题、基本措施、引言、正文、结论、介绍、目的、总结、展望1. 引言1.1 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措施展开探讨。
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遇到了数据标准化和格式统一的问题。
不同单位和部门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导致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难以统一整合和共享。
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共建共享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建共享,推动数字化时代档案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部分至此结束。
1.2 目的引言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是促进档案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实现档案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已成为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建:通过共建,可以使各地区和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整合和共享,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网络环境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

设 的文献资源共享系统 已具有相当规模 。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
息资源共建共享正逐渐成为决策领导机关 、 图书情报部 门及社 会大众的共识 , 文献信息资源 的共建共享将进 入一个更新 的发
通、 交流 、 互助和合作的平 台。相似的企业知识产权协会组织在 国内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 或者有亦形 同虚设 。 这样既不利于形成 国内企业间的凝 聚力 , 培养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人才 , 也不利于大
日本知识产权协会 目前 已成为 L本 国内最大 的知识产权 t
联盟组织 , 日本企业 的各种最新技术 资讯也往往通过协会会刊
的增长 , 人们对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的期望越来越迫切。近 年来 , 随着信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 , 助计 算机和 网络技术 而建 借
购、 规范加工 、 联合 上网 、 资源共享” 的原则 , 采集 、 收藏 和开发 理、 农、 工、 医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科技文献服务 系统 。该系统 目前有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外文会 议论文数据 库、 外文科技图书数据 库、 中文科技期 刊数据库 、 中文会议论文 数据库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已在 网上开通 。 其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网络有 , 国防科技信息
对外公布与交流 , 其主要作用有 :
1 团结 国内企 业 , ) 尤其是 将同行业企业凝 聚在一处 , 效 有 提高 日企对外整体 战略优势 ;
Hale Waihona Puke 学、 科研机构针对企业需求进行技术研发 , 同时专利事务所等服
务机构也不能实时有效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知识产权服务。 鉴于此 , 加快我 国的知识产权建设 , 了关 注专利 申请量 除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对策

合 区域 优质信 息 资源 ,提 高 图书馆 整体 服务 能力 , 代表 着 图书 馆未来 的发展方 向 。作 为经 济大省 和教 育 强省 的广 东 省 , 经 济 实 力 居全 国前 列 , 其 同时通
讯基 础设施 已达世界 先进 水平 , 东省 高 校 图书馆 广 实现 信 息 资源 共 建共 享 具 备 了强有 力 的 经 济保 障 和技术 支撑 。近几 年 , 广东 省高 校 图书馆 信 息资 源 共 建共享 工作 得 到快 速发展 , 在业 内具有 一定 的影
4 2所 , 并都 已参加 了联合 目录的编制 工作 。 广 东省 高等 学校 图书 情报 工作 指导 委 员会 ( 以
下 简称 广东 高校 图工 委 ) 是广东 省 高校 图书 情报 事 业协 调 、 咨询 、 研究 和业 务 指导工 作机 构 。近 年来 。 在广 东高 校 图工委 的指 导下 , 东省 高校 图 书馆 除 广
理 中心暂 设在华 南师范 大学 图书馆 。
第4 0卷 第 3 总 第 19期 ・00年 8月 期 5 21
2 0世 纪末 , 育部 成立 了中 国高等教 育文 献保 教
障系 统 ( hn cdmi Lbay& Ifr ai y. C i A ae c i r a r nom t nS s o t , e 简称 C HS , n r A ) 正式 拉开 了我 国高校 图书馆信 息
・
资源 建 设 ・
江 西 图书 馆 学 刊 (HEJ U N LO H IR R CE C A G I T O R A FT ELB A YS IN EI J N X1 N I
21 00年第 3期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历程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历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各个机构、组织或个人以共同的目标和意愿,利用各自拥有的信息资源,通过相互协作和共享,达到知识共享、资源整合、合作发展的目的。
下面将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1. 起源阶段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情报工作中,当时各国情报机构之间开始建立情报共享机制,以实现情报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在这一阶段,以情报机构为主要参与主体,展开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
2. 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各种数字化平台和网络资源库的建立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加便捷和高效。
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机构都开始加入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队伍中,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新格局。
3. 创新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进入了创新阶段。
大数据技术使得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更加深入和全面,云计算技术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存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
各种新型合作模式和平台不断涌现,推动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深入发展。
4. 普及阶段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
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来。
各种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也逐渐完善,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正在逐渐普及和深入人心。
5. 未来展望在未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更加多元化和普及化。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共享方式。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将更加紧密和紧密。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经历了起源、发展、创新、普及等不同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普及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9年第5期2019No.5 doi:10.3969/j.issn」000-7695.2019.05.026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周宏虹1,伍诗瑜2(1.r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33;2.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6)摘要:在调研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的信息资源内容和信息资源利用方式,同时调查29个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共李平台的建设现状,从信息资源质量、信息资源描述标准、“信息孤岛”现象三方面探讨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发展和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
关键词:科技信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图分类号:G203;G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9)05-0174-05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ing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ChinaZhou Honghong1,Wu Shiyu2(1.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Center,Guangzhou510033,China;2.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on the shar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mode of the national platform for shar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China Sci-tech Resource Sharing Network);At the same time,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29provincial sci—tech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s is investigated,and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provincial sci-tech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the description standard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s.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and open shar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sharing platform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有利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则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和文献信息共建概况的阐述,分析讨论了影响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强调只有实现网络互联和资源互联,才是当今时代文献资源社会共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21 世纪,人类社会已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
一方面,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得到长足的发展,它们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诸如文献信息资源量的激增与奖金匮乏的矛盾,用户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与信息服务机构个体能力有限,开发不足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域间信息资源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等等问题的激化,迫使我们不得不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信息社会化大环境下所有信息选择,更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献服务机构由三大服务群体组成:科技系统(主要是中科院图书馆系统和情报所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
各群体在各自系统内,资源共享工作虽然开展得很有声色,但系统之间互联由于受隶属关系、群体服务等影响一直难有较大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保障率低下,重复建设严重。
据调查证实:在266 个学科和主题领域里只有27. 4%达到文献完备水平,基本完备的占47.4%,尚有25.2%的学科或文献类型实际处于空白或极其薄弱的状态;另据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期刊约96 万种,其中可引进的约25 万种。
而我国引进的约占13.5%。
存在巨大空隙的同时,重复建设严重,总的重复订购率高达60%,专业覆盖面不到38%,急需的外文文献严重短缺,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到的文献线索很多在国内找不到原始文献。
2.地区间文献信息资源发展不平衡。
有资料表明,我国的文献资源总体布局不均衡,表现为:东———中———西,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呈逐级递减的阶梯分布,北京和上海是两个文献信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文献信息利用率不高,存在着闲置的浪费现象,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西部地区的文献资源相当贫乏。
3.文献信息资源开发能力不足。
我国数千个文献信息机构,尽管组织、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参差不齐,但在总体上都倾向于一次文献资源的建设,往往忽视了以题录、文摘、综述、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二、三次文献的开发。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加快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步伐,并适时将其数字化,为资源共享打好基础。
综观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布局不合理,文献资源建设中重复与遗漏现象严重,导致社会整体文献保障率低下。
与此同时,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凡此种种,造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总体建设处于一种低水平运作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
因此,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一体化建设,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是唯一的出路。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概况。
20 世纪90 年代,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因特网迅速普及, 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快速发展, 突破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时空限制。
文献资源建设的概念和理论已涵盖不了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内容。
于是, 90 年代末信息资源建设自然而然地取代了文献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文献信息资源, 还包括数字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不但在内涵和外延上更为广泛, 其建设的主体范围也更加广泛, 包括图书馆, 信息中心等机构和信息资源生产商。
这一阶段, 继共建之后, 共知也受到广泛重视, 人们认识到信息资源共知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 是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之间的桥梁。
网络普及以前, 实现共知的工具是联合目录。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 联机联合目录为共知提供更为先进的手段, 使共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变得方便快捷。
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观念、目标、机制和模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国内信息网络环境的形成,借助信息网络进行区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共享与服务系统建设成为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标志,使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入资源层面的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新时期,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
(一)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与互联网的连接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使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存储与使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了向读者快速、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有条件的图书馆陆续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阅览室,前期主要是阅读电子出版物、进行光盘检索服务。
当互联网连接到图书馆后,读者在电子阅览室中,还可以方便地接通互联网,不受地理位置和时空的限制,快捷地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信息。
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新的服务方式,深受读者欢迎。
这种形式不仅在省市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大量存在,而且在部分区县图书馆中也已经实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大中型图书馆在建成的馆域网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与因特网连接,而且有些图书馆还建有自己的网页或网站,一方面可以浏览到本馆以外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本馆的知识信息送到网上,为更多的读者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
(二)图书馆联合编目图书馆联合编目主要是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出版发行商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对出版的文献进行编目并共同使用的一种合作手段。
不仅可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实现资源共享,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便于与国际接轨,实现全球中文书目的资源共享。
1.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
1997 年国家图书馆组建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
该中心的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联机联合编目工作,实现网上编目资源共享。
目前该中心已在全国31 个省市发展了600 余家成员馆,书目数据达到120万条。
在全国联合编目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2. 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
地方版文献联合采编协作网由福建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共同筹建,网络中心设在深圳图书馆。
其目的是积极有效地开展地方版文献采购协作和跨地区联合编目工作。
该协作网于2000 年12 月正式开通,实施24 小时上传、下载,采用48 小时联机编目登记制度。
3. 地区性联合编目中心。
1993 年深圳图书馆组建了深圳市图书文献采编中心。
该中心对所有成员馆的图书文献进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加工,集中建立本地区中央书目数据库和地区中文图书联合目录,为开展地区文献资源、数据资源共享,推动整个地区图书馆自动化进程,实施地区网络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目前采编中心已发展各种类型的用户90 余家,已建成40 多万条记录的地区中央书目数据库。
目前全国已有天津、上海、湖北、广西、辽宁、广东等省市建立了地区性联合编目中心。
此外,高校系统、中科院系统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联机编目工作。
(三)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献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更加广泛、便利、快捷。
各级、各类图书馆纷纷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这些都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
1999 年1 月由国家图书馆召集, 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机关图书馆以及情报信息所等系统122 家单位在北京召开了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 商讨建立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 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和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
这标志着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已进入了全新的、更高层次的、全方位的合作。
1.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1998 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在广域网环境下的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和文献信息资源及数字化建设,初步实现系统的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协调采购、联机合作编目等功能,建设的基本内容有:文献信息服务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及数字化建设;初步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1 年7 月CALIS 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了验收。
2. 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
在科技部的组织下,全国8 个科技图书情报部门组成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并建立了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共建共享的网络化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
其目标为:按照分布加工数据,集中建库,集中检索,分布服务的原则,通过互联网所有用户都可免费查询该系统提供的二次文献检索服务。
注册用户还可方便地要求系统以电子邮件、传真、邮寄等方式提供所需的一次文献,24 小时提供文献检索服务。
3. 全国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网络。
1991 年全国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项目启动。
共有30 个中心馆,大部分有自己的网站,构成三级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
经过10 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内各类图书馆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可快速迅捷、全方位地提供全国医学文献资源。
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实践使信息资源共享的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并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的思想不断丰富, 产生了扩大信息资源共享思路、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共享等新观点, 形成了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的新观念。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之间实现网络互联和资源互联,已成为当今时代文献资源社会共享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