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网络部署方案

合集下载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被广泛关注和采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IPv6部署方案,以帮助您高效、顺利地实施IPv6网络。

一、引言IPv6是互联网新一代的协议,相比IPv4拥有更多的地址空间,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性能。

为了满足互联网的需求并避免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IPv6的部署已成为当今互联网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二、规划网络基础架构在部署IPv6之前,首先要规划好网络的基础架构。

这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子网划分等。

确保网络基础架构的合理布局和稳定性,为IPv6的部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IPv6地址规划在进行IPv6部署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IPv6地址规划。

与IPv4不同,IPv6地址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地址规划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地址空间。

通过合理规划IPv6地址,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降低地址冲突和路由复杂性。

四、网络设备的升级与配置部署IPv6需要确保网络设备支持IPv6协议。

如果现有的网络设备不支持IPv6,需要进行升级或购置新的设备。

在升级和配置设备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五、应用服务的适配与迁移对于部署了IPv4的应用服务,需要适配并迁移至IPv6环境中。

这包括服务器的IPv6地址配置、应用程序的适配以及与IPv6环境兼容性的测试。

确保应用服务在IPv6环境中正常运行,保证用户的连续体验。

六、IPv6安全策略IPv6网络的安全性同样需要重视。

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设计和实施严格的IPv6安全策略,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威胁和攻击。

这包括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措施的部署。

七、监测和管理部署IPv6后,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管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优化。

通过网络监测工具和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证IPv6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

八、培训和技术支持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IPv6协议和相关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基于IPv6的四种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基于IPv6的四种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考虑到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未来的IPv6接入网应该可以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静态的IPv6地址段。

因此,需要考虑一些新技术的引入。

本文阐述了4种典型的基于IPv6的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IPv6新特性及优势IPv6的优良特性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简化的数据包格式IPv6精简了IP包的包头格式。

IPv6的数据包头仅包含8个字段,而IPv4有12个。

这种简化的包结构有助于弥补IPv6地址长度增加所带来的带宽开销。

2.扩大的地址空间IPv4的地址长度只有32位,理论上能提供43亿的IP地址。

IPv6协议将IP地址位数从32位扩大到128位,理论上最多可提供2的128次方个IPv6地址,可以彻底解决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

3.自动配置IPv6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

4.服务质量从协议的角度看,IPv6的优点体现在能针对不同的流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

IPv6对于服务质量的改进还体现在支持“时时在线”连接、防止服务中断以及提高网络性能等方面。

5.安全性IPSec(IP安全性)在IPv4中是可选项,在IPv6中则是必选项。

IPv6同IPSec机制和服务一致。

IPv6宽带接入网络的部署现有的IPv4接入网用户通常只是在上网时获得一个动态分配的IP地址。

考虑到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未来的IPv6接入网应该可以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静态的(当然也可以是动态的)IPv6地址段。

因此,需要考虑一些新技术的引入。

下面列出几个典型的部署实现方案。

方案1:LAN/ATM路由接入这种方案需要一个集成了路由功能的ADSLModem(ADSL路由器)。

BAS部署于运营商骨干网,负责IPv4及IPv6接入。

在BAS与ADSL路由器之间建立A TMPVC。

IPv4与IPv6都可以采用RFC1483/2684方式通过同一个PVC传送。

在这种方式下,ADSL路由器的配置是静态的,即IPv4公网地址及IPv6前缀在其配置文件中定义。

ipv6实施方案

ipv6实施方案

IPV6实施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IPv4地址资源的耗尽,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适应IPv6的发展趋势,组织机构和企业需要制定IPv6实施方案。

本文将介绍IPv6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1. IPv6概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个版本,它的引入是为了替代IPv4,并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IPv6采用128位地址,相较于IPv4的32位地址空间,IPv6具有更加庞大的地址空间,可以为每个人、每个物体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 IPv6实施方案的重要性随着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实施IPv6成为了组织机构和企业的必然选择。

IPv6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组织机构和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IP地址,还可以改善网络性能和安全性,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IPv6实施方案的步骤3.1 网络评估和规划在实施IPv6之前,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评估和规划。

这个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网络拓扑图的绘制 - 网络设备的清单和功能分析 - 网络安全现状评估 - 现有IPv4地址的使用情况分析3.2 硬件和软件支持检查在实施IPv6之前,需要检查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是否支持IPv6协议。

如果不支持,需要进行硬件和软件升级。

3.3 IPv6地址规划IPv6地址规划是实施IPv6的重要一步。

在进行IPv6地址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子网划分 - 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的分配 - 路由器的连接和路由表的配置3.4 搭建IPv6网络环境在IPv6地址规划完成后,需要搭建IPv6网络环境。

这个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配置IPv6地址 - 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 - 配置防火墙和安全策略3.5 IPv6网络测试在搭建好IPv6网络环境后,需要进行IPv6网络测试,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网络测试包括以下方面: - 远程连接测试 - 带宽和延迟测试 - 安全性测试3.6 IPv6应用适配完成IPv6网络测试后,需要对现有的应用进行适配。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引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IPv4地址空间已经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应运而生。

IPv6拥有更加庞大的地址空间,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IPv6部署的方案,包括IPv6地址分配、设备配置、网络连接等内容,以便帮助企业或组织顺利实施IPv6网络。

IPv6地址分配在部署IPv6网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IPv6地址的分配。

与IPv4不同,IPv6地址采用128位表示,地址空间极大。

IPv6地址的分配有两种方式:SLAAC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和DHCPv6(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SLAACSLAAC是一种自动化的IPv6地址配置方式,基于IPv6网络设备的MAC地址生成IPv6地址,不需要额外的服务器支持。

SLAAC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但缺点是无法实现地址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DHCPv6DHCPv6是一种集中管理的IPv6地址分配方式,通过DHCPv6服务器为设备分配IPv6地址,并提供其他的配置信息。

相比SLAAC,DHCPv6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性,能够动态地管理IP地址的分配和回收。

设备配置在实施IPv6网络之前,需要确保网络设备都支持IPv6协议,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路由器配置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路由器需要开启IPv6协议,并进行以下配置: - 启用IPv6功能:路由器需要开启IPv6协议栈的功能,以便接收和转发IPv6数据包。

- 配置IPv6地址:路由器需要为每个网络接口配置一个全局唯一的IPv6地址,以便与其他IPv6网络通信。

- 配置路由协议:路由器需要配置适当的路由协议,如RIPng(IPv6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v3(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version 3)或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以实现路由表的更新和路由的转发。

IPv6网络部署与性能优化模型设计

IPv6网络部署与性能优化模型设计

IPv6网络部署与性能优化模型设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IPv4地址的快速耗尽,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IPv6网络部署中,性能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重点讨论IPv6网络部署与性能优化模型的设计。

首先,对于IPv6网络部署来说,关键的一步是规划和分配IPv6地址。

与IPv4不同,IPv6采用128位地址空间,拥有更大的地址容量。

因此,在进行IPv6网络部署时,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IPv6地址规划方案,以便有效利用IPv6地址资源。

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并为每个子网分配足够数量的IPv6地址是一个好的做法。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地址分配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满足更多的需求。

另外,IPv6网络部署还需要考虑到路由器的升级和配置。

由于IPv6的地址空间巨大,传统的路由器可能无法处理IPv6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表的管理。

因此,在进行IPv6网络部署时,需要确保网络设备和路由器的硬件和软件都支持IPv6,并进行相应的升级和配置。

此外,还需要重点关注路由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以确保IPv6网络的稳定运行。

在IPv6网络部署完成之后,性能优化是下一步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优化IPv6网络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优化链路和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减少网络拥塞和延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例如,可以通过增加链路带宽、改善网络设备的配置、合理划分子网等措施来改善网络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负载均衡和冗余路径等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其次,进行流量控制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流量控制和优化策略,可以避免网络拥塞和传输错误,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流量限制、拥塞控制和流量优先级等技术来管理网络流量,并确保关键业务的优先传输。

此外,还可以通过压缩、加速和缓存等技术来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带宽消耗,提高网络性能。

此外,安全性也是IPv6网络部署与性能优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ipv6实施方案

ipv6实施方案

ipv6实施方案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为了解决IPv4地址短缺和支持更多的互联网设备而被引入。

IPv6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性能,已经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由于IPv6与IPv4的不兼容性和过渡难题,IPv6的实施面临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介绍IPv6实施方案,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组织顺利实施IPv6。

IPv6实施方案的关键是规划和准备阶段、部署和过渡阶段以及管理和维护阶段。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IPv6实施方案:1. 规划和准备阶段- 确定实施IPv6的原因和目标。

这可能是因为IPv4地址短缺、增加互联网设备数量或支持新的应用需求等。

确立明确的目标将有助于指导整个实施过程。

- 进行IPv6网络评估。

评估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和设备,确定支持IPv6的设备和应用程序。

这个过程将帮助确定所需的网络改进和更新。

- 制定IPv6路由和地址分配策略。

确定如何分配和管理IPv6地址,规划IPv6路由架构。

这包括确定地址分配方案、子网划分和网络编址计划。

- 培训和教育。

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教育,使组织内的员工了解IPv6的基本概念、特性和部署方法。

这将有助于组织的技术团队适应新的技术和工作流程。

2. 部署和过渡阶段- 部署IPv6网络设备。

根据规划阶段的结果,购买和部署支持IPv6的网络设备。

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 地址规划和转换。

根据地址分配策略,规划并配置IPv6地址和子网。

同时,考虑采用IPv6转换技术,如双栈(Dual Stack)架构、隧道(Tunneling)和NAT64。

- 测试和验证。

在实际部署之前,进行IPv6网络的测试和验证。

这包括检查网络和设备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

确保IPv6网络与现有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

- 逐步过渡和迁移。

根据组织的需求和时间表,逐步过渡和迁移现有的IPv4设备和应用程序到IPv6。

可以选择先迁移内部网络或外部网络,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部分。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

ipv6部署方案IPv6部署方案1. 引言在现今的互联网发展中,IPv4地址资源的日益枯竭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协议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IPv6拥有大量的地址空间,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IPv6部署方案,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实现IPv6的顺利部署。

2. 概述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与IPv4相比,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安全性。

部署IPv6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互联网的地址空间,并且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IPv6部署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设备的兼容性、应用程序的准备等因素。

3. IPv6部署步骤步骤1:网络审查在开始部署IPv6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网络审查。

网络审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网络设备的兼容性:确保所有的网络设备支持IPv6协议,如果有设备不支持,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或替换。

- 分析网络拓扑结构:了解当前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流量分布,为IPv6的部署做好准备。

步骤2:IPv6地址规划IPv6的地址规划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拓扑来进行。

为了保证地址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可以使用子网划分、地址分段等方式进行地址规划。

步骤3:设备配置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

配置的内容包括启用IPv6功能、配置IPv6地址、启用路由协议等。

步骤4:应用程序准备一些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做一些改动或升级,以支持IPv6协议。

在部署IPv6之前,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步骤5:网络测试在部署IPv6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测试,以确保IPv6网络的正常运行。

测试的内容包括连接性测试、路由测试、安全测试等。

4. IPv6部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IPv6部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兼容性:由于IPv6是一种新的协议,不同的设备对IPv6的支持程度可能不同。

基于IPv6的四种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基于IPv6的四种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基于- 的 四种宽带接入网络部署方案
■ 中国网通集 团研 究院 张震
商 骨 干 网 , 责 I v ) P 6 人 。 B 与 ADS 路 负 P4  ̄I v 接 在 AS L
由 器之 间 建 立 A TM P 。 P 4 I v 都 可 以 采用 VC I V 与 P 6 RF 18/ 645 通 过 同一个 C 43 2 8 7式 传 送 。 这 种方 式 在 下 , S 路 由器 的 配 置 是 静 态 的 ,  ̄P 4 网地 址 及 AD L NIv公
Iv 接 入采 用 传统 接 入 方式 :P 4 P4 Iv)  ̄户终 端 (C通 P) 过 Mo e B S 间 的P P E 接 将 其 标 识信 皂发 送 dm与 A 之 P 。连 给 B S B 将用户 标识 信 ¥ A , AS ,  ̄ Rais v月 务器做 du l艮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包含8 个字段 , P 4 2 这种 简化 的包结构 有助 而I v 有1个。
P P 6 话 ( v C ) 以共 用 一 个P P 接 。 到 连 P v会 I d P可 P P连 收
方案2P P A M路由接入 :P / T
如 图2 示 , 这 种方 案 中 , AS 所 在 B 与AD L Mo e S d m
之 间连 接 通 过P P 态 建 立 。 P 4 I v 连 接 属 性存 P动 Iv与 P 6
储在 集中式的Ra is du 数据 库中。 P v 会话( C ) P P4 I P与 P
ⅡI6 、 新特性及优势 ,
Iv 的优 良特 性 主要 表现 在 5 P6 个方 面 。
方案3 L 与P P A M混合桥接入 : AN P/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v6网络部署方案1.概述1.1IPv6 的部署阶段当前大量的网络是IPv4 网络,随着IPv6 的部署,很长一段时间是IPv4 与IPv6 共存的过渡阶段。

通常将IPv6 的部署划分为三个阶段:图1-1 IPv6 的部署阶段1.1.1IPv6 发展初期阶段在IPv6 网络部署初期,IPv6 站点的规模不大,因此在IPv4 网络中形成了一个个“IPv6 孤岛”。

业务应用上以原有的IPv4 应用为主,需要保证IPv6 站点与IPv4 网络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 站点之间的互连。

1.1.2IPv6 与IPv4 共存阶段随着IPv6 网络规模的扩大,纯IPv6 网络与纯IPv4 网络并存。

基于IPv6 的传统业务逐渐开始大量部署,需要保证IPv6 与IPv4 之间的通信。

1.1.3IPv6 主导阶段纯IPv6 网络最终形成,原有的IPv4 网络大部分升级为IPv6,只剩下少数的IPv4 站点成为“IPv4 孤岛”。

此时适用于IPv6 的各种新型业务开始成为主流业务。

2.IPv6 的园区网IPv6 的部署基本是从建设IPv6 骨干开始的,采用设备为IPv6 骨干路由器。

如,国内面向IPv6 建设的CNGI 示范网络,就是由多个主干网通过国内互联中心互联构成,具体包括:由CERNET 网络中心承建的CERNET2,以及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科院网络中心、中国铁通分别承建各自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核心主干网。

其中,CERNET 网络中心位于清华大学,中国网通和中科院网络中心位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自CNGI 项目启动后,为数众多的IPv6 试验网开始筹建,并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用户驻地网,通过用户驻地网的建设实现IPv6 主干网络向用户端的延伸,实现将IPv6 用户流量引入到主干网的作用。

随着IPv6 网络规模的扩大,需要建设全新的IPv6 网络。

可以采用H3C 的全系列IPv6 产品建设IPv6/IPv4 双栈园区网。

1.2组网思路核心层和汇聚层可选用双栈交换机,接入层可使用现有的二层接入交换机组网。

根据用户带宽的需要,分别选用“百兆到桌面”或“千兆到桌面”的模式。

为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汇聚层与核心层之间、接入层与汇聚层之间采用双归链路上联实现链路冗余;汇聚设备作为用户接入点网关设备,通过运行VRRP 协议实现网关冗余;核心节点采用双核心部署保证节点冗余。

图园区网典型组网方案—新建IPv6 网络(二层接入)3.IPV6广域网3.1组网思路CERNET2 骨干网络覆盖国内25 个地区,为高校校园网提供IPv6 接入,在每个地区许多校园网建有至CERNET2 节点的直连链路(一般采用复用光纤链路的方式接入),多采用GE 接口,而CERNET2 节点的汇聚设备多采用核心/汇聚交换机设备。

因此可以采用专线方式实现接入CERNET2。

还有部分校园网或相关的科研单位不具备至CERNET2 的直连链路,只能采用IPv6 over IPv4 隧道的方式跨越CERNET 网络(IPv4 网络)接至CERNET2。

这类节点可以看作“IPv6 孤岛”互连的组网模型。

图园区网典型组网方案—远端IPv6 节点接入如果对远端节点出口设备的端口密度需求较高,至CERNET2 网络的流量较大,可选用S9500 设备作为出口(同时也是远端节点的核心设备)。

A、B 大学校园网的的出口路由器为双栈路由器。

在A、B 大学之间穿过CERNET2(IPv6 网络)建立一条IPv4 over IPv6 手工隧道,同时保证A、B 间IPv4穿越隧道可达。

4.无线网络4.1无线网络概述WLAN,全称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即无线局域网,它和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相比,为用户接入网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1. 无线局域网彻底摆脱了线缆和端口位置的束缚,用户不在为四处寻找有线端口和网线而苦恼,接入网络如喝咖啡般轻松和惬意。

2. 无线局域网具有便于携带,易于移动的优点,无论是在办公大楼、机场候机大厅、酒店,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接入网络办公、娱乐。

此外,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繁杂的网络布线,一般只要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另外对于地铁、公路交通监控等难于布线的场所,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和有线相比,无线局域网的启动和实施相对简单,后期维护容易,整个建网和维护的成本更低廉。

随着以IPv4为核心技术的Internet获得巨大成功,促使IP技术广泛应用,从而产生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但IPv4地址资源紧张直接限制了IP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IETF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被公认的IPv4未来的升级版本。

IPv6将地址长度由32 为增加到128位,从本质上改进了地址资源紧缺问题。

H3C公司的无线部署方案不但考虑了在当前的普通IPv4网络中的应用,而且同时支持在IPv6网络中应用。

4.2无线技术应用背景4.2.1技术优点H3C公司无线部署方案不但在现有的IPv4网络中可以建立WLAN网络,提供WLAN接入服务,而且可以支持在IPv6网络中提供WLAN接入服务。

4.2.2应用场景在IPv4/IPv6双栈园区网或纯IPv6园区网中,我们建议部署无线控制器+FIT AP的集中式无线局域网。

这种部署结构对无线设备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无线控制器负责无线网络的接入控制,转发和统计、AP的配置监控、漫游管理、AP的网管代理、安全控制;FIT AP 负责802.11报文的加解密、802.11的PHY功能、接受无线控制器的管理、RF空口的统计等简单功能。

下图给出了一个集中管理WLAN的组网示意图,在图中,AC作为无线网络的管理,转发核心进行部署,而AP从AC上自动获取配置,实现零配置启动。

图集中式无线局域网部署架构通过集中式的无线局域网部署,能够解决目前无线局域网中存在的管理问题:1、更少的配置工作量:只需在AC上建立业务参数模板和设备参数模板,并设定指定的AP引用这些模板,当FIT AP启动时AC会根据预先的配置引用信息给FIT AP下发配置。

2、统一的接入用户权限划分:无线用户的数据报文被FIT AP封装在AP和AC间的数据隧道中,接入AP的边缘网络不需要再为无线用户的接入而更改VLAN和ACL等配置3、便捷的无线网络维护:无线控制器保存了所管理的FIT AP的运行状况和在线用户统计信息,维护人员只需登录到指定的无线控制器就可以完成信息察看,而且用户对FIT AP的管理是通过无线控制器来代理完成,因此在线更改服务策略设定和安全策略设定也不再需要逐一登录到AP设备。

4、自动的AP软件升级:管理员不再需要手动逐一对AP设备进行软件升级,AP在每次重新启动时会自动比较当前运行的版本和无线控制器上保存的版本,如果无线控制器上保存的版本更新,FIT AP会自动更新本地的软件影像。

5、更好的网络部署安全:AP本地不再保存配置信息,即使设备丢失也不存在因配置丢失而出现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H3C的集中式无线部署架构,在保持了无线网络便捷接入,易于部署的优点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无线网络部署的可维护性。

并且,无论AP设备和AC设备之间被二层网络还是三层网络隔离,或者AP和AC之间为IPv4网络还是IPv6网络,集中式的无线局域网都能够进行部署,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无线网络服务。

4.2.3H3C IPv6解决方案无线部署技术介绍4.2.3.1.技术简介由于H3C公司的Fit AP设备为零配置设备,对于AP和AC建立IPv4隧道还是建立IPv6隧道,由Fit AP自动进行选择,而对于接入控制器则同时可以支持IPv4隧道和IPv6隧道。

H3C公司的Fit AP设备在上电后可以自动发现接入控制器,选择当前能够提供最优服务的接入控制器建立链接。

由于接入点为零配置设备,不能判断当前接入的网络为IPv4还是IPv6网络,所以H3C的接入点会首先在IPv4网络进行接入控制器的发现和链接处理,如果接入点无法成功通过IPv4网络和接入控制器建立链接,则接入点会切换到使用IPv6进行接入控制器的发现和链接处理。

4.2.3.2.IPv6/IPv4双栈网络中的自动隧道建立技术H3C的Fit AP自动建立隧道的过程如下:1. Fit AP正常上电运行;2. AP在获取IP地址后开始动态的发现AC,并且发起和AC建立连接;Fit AP 只有成功和AC建立连接,才可以提供服务;3. AP首先使用IPv4隧道和AC建立连接;4. 如果使用IPv4隧道,无法发现AC或者和AC无法建立连接,AP将切换到使用IPv6隧道;否则Fit AP开始使用IPv4隧道提供服务;5. 如果使用IPv6隧道,也无法发现AC或者和AC无法建立连接,AP将再次切换到使用IPv4隧道;如果成功,Fit AP开始使用IPv6隧道提供服务。

上文描述了在IPv6/IPv4双栈网络中的AP与AC之间详细的CAPWAP隧道建立流程,下面详细介绍在IPv6环境中,AP与AC之间建立CAPWAP隧道的过程:在以下的条件下,AP会切换到IPv6模式:FIT AP无法从DHCP server获取到IPv4网络地址。

FIT AP在IPv4网络没有无线控制器响应FIT AP的发现请求。

FIT AP在IPv4网络中和所有的无线控制器建立连接失败。

当AP切换为IPv6模式后,采用如下步骤与AC建立CAPWAP隧道:1) 预先在无线控制器上配置AP的配置信息,在DHCP server上配置域名,在DNS server上配置无线控制器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其中无线控制器的域名为H3C.xxxx.xxx,xxxx.xxx和用户在DHCP Server上配置的域名相同。

2) AP启动以后会通过DHCP自动获取IP地址、DNS server、域名。

3) AP从DNS server获取H3C.xxxx.xxx的IP地址,其中xxxx.xxx是从DHCP server学习到的域名,AP向该IP地址发送发现请求。

4) 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控制器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

5) 无线控制器和AP间建立CAPWAP隧道。

4 H3C IPv6无线部署的技术特色H3C IPv6无线部署解决方案中,园区网是IPv4还是IPv6网络,对无线网络是透明的,在无线局域网设备上对无线接入用户数据只进行二层转发。

虽然在AC 和AP之间会通过CAPWAP数据隧道实现转发,但是无论在接入点还是接入控制器都是根据二层信息实现转发,而且CAPWAP隧道封装的载荷也是二层协议报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