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的距离成反比。
发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调整他们互相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
服务外包: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完成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第三世界: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地位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发展中国家。
第三章比较优势:一国生产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组合。
绝对优势: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同样单位的商品是,这个国家在生产该商品上拥有绝对优势。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同市场的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相对工资: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同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贫民劳动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使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使不公平的,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
(对李嘉图模型的误解,以本国自己的劳动衡量,与外国低工资率无关)派生需求:指因为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
贸易所得: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和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
非贸易品: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
李嘉图模型: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
名词解释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
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2、科学的社会结构,是由科学研究体系、科学后勤部门和科学管理机构等共同组成的。
3、理智性:是在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求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格、情感。
4、物质手段是人们在科学活动、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和仪器,具有机械、物
理、化学等各种性能和作用。
5、理论工具:是人们在科学活动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知识的总和。
6、逻辑辩证:主要是运用概念的辩证法反映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7、科学态度: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
8、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下,即在与生存、活动的环境不相分离的条件下的对象所具有的状态资料的方法。
9、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现实状况活历史状况的材料方法,分为经验调查和科学调查。
10、实验法:是实验者根据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实验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把有干预性情况下获得的事实与没有干预情况下同类对象变化的事实进行比较。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植物学上所定义的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成.2、农业种子:农业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由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3、种脐:是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是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流入子体的通道.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5、脐条:又称种脊种脉,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道合点的维管束遗迹.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7、种子寿命:8、外胚乳9、内胚乳10、糊粉层11、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12、盾片13、自由水14、束缚水15、无胚现象16、多胚现象17、无性种子18、临界水分19、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20、平衡水分21、酸价22、碘价22、碘价23、油质酸败:油质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称~~~~。
24、种子败育25、种子休眠26、硬实27、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29、种子生活力30、种子活力31、种子劣变32、发芽指数(GI)33、活力指数(VI)34、种子寿命35、种子萌发36、种子容重37、种子比重38、种子千粒重39、种子堆孔隙度40、种子堆密度41、静止角42、自流角44、种子干燥曲线45、种子发热46、种子结露47、种子加工48、种子包衣与丸化50、种子自动分级51、扦样52、初次样品53、混合样品54、送验样品55、种子净度56、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数.57、发芽势58、发芽率59、种子水分60、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的孔。
2.椎间孔: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所围成的孔。
3.胸骨角:胸骨柄于胸骨体相联接处形成的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
4.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5、咽峡:是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围成的狭窄区域,为口腔通向咽腔的门户。
6、肝门:即指肝下面的横沟,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7.体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动脉血自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静脉血经各级体循环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心房。
8.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的圆形隆起,是视神经起始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处,无感光作用,为生理性盲点。
9.黄斑:是位于视神经盘颞侧,距视神经盘3.5mm处得一黄色区域。
10.肺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其途径是,静脉血自右心室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转化为动脉血后,经各级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
11.静脉角:是指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的汇合处的夹角。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是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13.灰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因色泽灰暗、称为为质。
14.白质: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轴突集中的地方,因颜色苍白,称的白质。
15.神经核:指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的灰质块、内含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团16.神经节: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显膨大。
17..传导束(纤维束):中枢白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行走,称为纤维束18.神经:在中枢神经以外,神经纤维集成大、小不等的集束,由于同数目的集束集合在一起行走,即为神经。
19.中央凹:为黄斑中央的凹陷,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2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
该区无论膀胱膨胀或空虚时,粘膜经常保持平滑状态。
名词解释

1.阵点:晶体中的质点抽象位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点。
2.空间点阵: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3.空间格子:用来描述空间点阵的三维几何格架。
4.简单晶胞:只有在平行六面体每个顶角上有一阵点的晶胞。
5.复杂晶胞:除在顶角外,在体心、面心或底心上有阵点。
6等同点:晶体结构中物质环境和几何环境完全相同的点。
7.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8.组元: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9.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单相合金:有一种相组成的合金。
11.多相合金:由几种不同的相组成的合金。
12.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位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融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13.中间相:两组元A 和B 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14.中间相的分类: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拓扑密堆相)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点阵中所处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按固溶度分类: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各组元原子分布的规律性分类: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15.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的固溶体。
16.极限电子浓度:最大溶解度时的电子浓度数值接近位1.4。
17.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18间隙相: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 x/r M<0.59时,形成具有简单的晶体结构的相。
19.间隙化合物:当r x/r M>0.59时,形成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的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企业核心价值观(6次):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员工或多数员工一致认同的关于企业发展及意义的终极判断。
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终极目标。
2.企业社会责任(6次):狭义:主要指经济责任以外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建立在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基础上的,为社会的福利而必须关心的道义上的责任。
具体包括两类:一是:企业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责任。
企业提供的“非社会需要”的副产品。
二是:对社会自身问题的责任。
如贫困、失业、社会不公等。
广义:包括一切责任。
即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广义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3、文化管理(5次):主张运用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对人的管理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培育企业信念、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以塑造企业形象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的,进行管理。
它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4、企业文化(4次):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的影响下,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并被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的总和。
5、企业愿景(4次):是指全体员工真正内心向往的企业未来蓝图,是激励每个员工的企业目标。
6、企业文化建设(4次):即企业在认识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了企业文化的内在规律和原则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活动和过程。
7、企业精神(3次):是企业在整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滋养下,在长期经营管理中经精心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是全体成员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8.肯锡7S模型(3次):由麦肯锡咨询公司两位资深专家提出,认为企业文化由七个要素构成。
①经营战略strategy、②组织结构structure、③管理制度systems、④工作作风style、⑤工作人员staff、⑥技术能力skills、⑦共同价值super-ordinate-goals。
【看书】9.亚文化(2次):从属于主流文化的支流文化。
10、人本管理:把人作为管理的第一要素,认为企业of/by/for the people。
11、企业文化测评:是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步骤的第一步,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盘点、测定和评价,其目的是企业文化的定位和实施摸底。
12.文化仪式:企业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以宣传和强化各种价值观为内容的程式化的行为样式和活动。
13.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由奎因Quinn等提出,他们认为组织弹性----稳定性、外部导向----内部导向这两个维度能够有效的衡量出企业文化的差异及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据此,可划分出创新型、宗教型、等级型、市场型等四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从而构建了一个坐标系和四个象限,即“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
是非题1.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T) 72.企业文化是寓于企业员工的一种群体意识。
(T) 63.企业文化就是老总文化或老板文化。
(F) 64,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
(F)65.目前中国企业已普遍形成了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
(T)66.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
(T) 57.企业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动态性。
(T) 58.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
(T) 49.企业文化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实际上没用(F)410.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T) 411.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T)312.企业精神是从企业员工的内心态度、观念意识和实践行为中反映出来的。
(T )313.企业文化的定位设计必须建立在对现有企业文化的盘点测评基础上。
( T)314.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运作中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现象。
(T )215.企业价值观是一个多元整合而成的复合体系。
(T )16.企业文化理论虽然产生在美国,但它的根源却在日本。
(T )17.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性质、企业目标及发展方向的根本看法和评价。
(F)18.企业经济价值观在整个企业价值观体系中占据主导部分,起导向作用。
( F)19.企业文化定性测评方法获取的信息丰富、深刻,适合于大规模的文化测评。
( F)20.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培育和变革企业主导文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加强主导文化“化人”功能的过程。
(T )多项选择1.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日本经济奇迹与美国反思,内在(客观)原因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下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32.企业价值观体系的纵向结构包括核心价值观、目标价值观、基本价值观和附属价值观四个层次。
33.自1769年第一家现代企业在英国诞生至今,企业管理大体上经历了的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各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人治、法治和文治。
24.“麦肯锡7S”模型中的四个软性的“S”是:人员、作风、技能和共有价值观。
25.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层,而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6.四个同心圆结构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构成7.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
8.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即根本信念和终极目标。
9.广义的文化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创造物。
对此我们可划分三类,即器物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观念性文化。
10.企业文化建设中,一般要涉及的三类重要主体是企业领导人、员工、外聘专家。
11.由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专家爱伦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与礼仪》(书名),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
该书对企业文化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认为企业文化理论体系由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等五大要素组成。
1.“麦肯锡7S”模型中的三个硬性的“S”是:(BDE )2A、人员B、战略C、作风D、结构E、制度F、技能2.企业文化的载体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即:(BCDE )2A、理念层B、精神层C、制度层D、行为层E、物质层3.企业文化建设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ABCD)2A、企业文化测评B、企业文化设计C、企业文化实施D、企业文化巩固4.在企业文化定位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B)2A、企业员工B、企业领导人C、企业中层管理人员D、外聘专家5.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分别从下列几个文化特质上测量组织文化。
(ACDE)2A、使命感B、整合性C、适应性D、参与性E、一致性6.人本管理可分为四个层次,即:(ACDE )A、情感管理B、人性化管理C、民主管理D、自主管理E、文化管理7.企业文化具有下列属性:(ABCDE )A、规范性B、渗透性C、独特性D、客观性E、稳定性和动态性8.在整个企业价值观体系中占据主导部分,起导向作用的是(B )。
A、企业经济价值观B、企业社会伦理观C、企业环境价值观9.沙因(Schein)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ACE )A、表象B、标识辞条C、表达的价值D、制度E、共同默认的假设10.企业文化定位的要求是(BCD )A、“全”即全面系统B、“准”即针对性强C、“新”即独具特色D、“实”即切实可行案例分析一、甲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4次)甲公司准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息传出后,多家咨询公司参与了项目竞争,经过竞标后,甲公司的企业文化部聘请了老板知名度较高的一家咨询公司,该公司在项目建议书中,开列了一份名单,包括该该咨询公司老板在内的多名知名专家和一名据称有十年咨询经验的A君。
甲公司付了首付款后,项目组一行七人浩浩荡荡进驻了甲公司,七人中包括了名单中的老板、一名专家和那名A君,余下四人都是年轻人。
项目组进驻当天咨询公司的老板、专家、A君和两名助手对甲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别进行了各90分钟的访谈。
次日,按计划,召开了“甲公司企业文化项目启动誓师会”,由专家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专题报告,咨询公司老板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讲座,据甲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讲,两位的报告内容他已经在不同场合听过多次。
午餐过后,因有其他要务,咨询公司老板和专家启程奔赴机场,A君和其他四个年轻人继续访谈。
接下来,企业文化部不断听到对咨询人员水平的质疑,部长开始坐不住了,经过一番打听后得知,留下的五人中A君是32岁,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时,参与了一个小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施,工作五年后考取MBA,毕业后进入咨询行业,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所谓十年咨询经验是从毕业设计开始计算的。
其他四人,两人是新的MBA毕业生,一人是人力资源专业在读研究生(那位专家的研究生),另一人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
部长开始着急了,频繁和咨询公司老板联系,希望调整咨询人员,但老板说,一线人员只是收集资料,初步分析,结论还是专家和他自己把关,让部长放心,配合好项目组工作。
一个月后,诊断报告出来了,公司的问题点说得很清楚,得到董事长肯定,部长开始有些欣慰,特意请咨询组去当地的名胜旅游了两天。
又一个月过去了,项目组提交了一份企业文化体系报告,看着这份文字华丽、引论古今中外的企业文化体系,部长感觉怎么也和自己的企业挂不上钩。
体系在讨论、修改、提交、再讨论、再修改、再提交中反复了多次,部长感觉项目组的每一次修改其实只是按照意见在动文字,对于一个新的价值观能够在企业中带来什么反映,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是否联系得上似乎没有考虑。
项目开始三个月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还没有确定,甲公司董事长在和A君进行了一次交流后决定终止项目。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甲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企业文化及其意义(1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必要性(1分)两点教训: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问题:(8分)没有处理好外聘专家和内部成员的关系,两者没有很好配合企业文化建设的环节问题----测评、定位和实施(8分)定位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套用模式化的东西。
【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主体:(6%)领导、外聘专家、全员;企业文化测评:(4%)进行调研、测评,以此为基础;企业文化定位:(6%)切合实际,有个性二、郭广昌和复星集团(3次)复星集团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创立于1992年11月、上海。
复星的第一个100万元是靠咨询赚到的,靠知识的直接市场化赚钱;第一个1000万元是房地产营销做到的;第一个亿元是靠生物制药赚来的;而第一个10亿元是通过资本和产业相结合达到的,复星发展的轨迹非常清晰。
在郭广昌的带领下,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由10万元演变成了198亿元(2001年复星集团的资产额),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郭广昌被誉为“上海的比尔盖茨”。
让我们走进复星,走近郭广昌,从不同角度审视、揣摩这个传奇企业,听听郭广昌解析复星的奥妙。
一、企业成败在于人“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郭用带着东阳乡音的普通话如是说。
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郭,言谈中充满“书卷气”,更有哲学家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