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合集下载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

全面版: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1. 引言中小学校体育设备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能训练和体育教育质量。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体育锻炼和培养健康的体魄,本文提出了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的要求。

2. 设施要求2.1 体育场馆要求-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室内和室外体育场馆,包括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

- 室内体育场馆要求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学生同时进行体育活动。

- 室外体育场馆要求平整、安全,配备必要的保护设施。

2.2 器械设备要求- 学校应配备适合学生年龄和身体条件的体育器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跑步机、健身车、哑铃等。

- 器械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学生使用的安全性。

2.3 设施维护要求- 学校应配备专人负责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度,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学生需求考虑3.1 学生年龄和体能需求-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能需求合理配置体育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训练。

- 对于年幼的学生,应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器械设备和场地。

3.2 多样化的体育项目需求- 学校应配置多样化的体育设备,以满足学生参与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3.3 学生安全需求- 学校应确保体育设备的安全性,防止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 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体育设备,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

4. 资金投入考虑4.1 合理的预算- 学校应合理制定体育设备配置的预算,确保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符。

- 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数量和维护费用等因素。

4.2 资金利用效率- 学校应优先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体育设备,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可考虑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共享设备,减少重复投资。

5. 结论中小学校体育设备配置要求应充分考虑设施要求、学生需求和资金投入等因素。

通过合理配置和维护,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体育锻炼和培养健康的体魄。

2017年国家体育器材卫生条件标准

2017年国家体育器材卫生条件标准

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T0466-2015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Equipping standard of equipment and facility for physical training in primary schools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5)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领导小组成员:王登峰、韩呼生、刘培俊、刘诗海、卢逊。

2.工作组成员:党建伟、赵翔、赵惠英、吴颖、杜艳、陈韫春、闫宗良、引言为了推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科学发展,规范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及其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教育公平”为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X 国办发[2012]53号) 中提出的“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等要求为目标,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版》》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材设施提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科学指导性和有效引领性的装备要求。

本标准的配备要求,立足我国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立足促进教育公平和保障每个小学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分为“基本”和“选配”两大类,前者是满足教学所需的硬性规定,后者是兼顾发展、可供选择的弹性空间。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一、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一)教室1.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12 平方米。

2.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

3.教室内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米宽的纵向走道,教室后应设置不小于0.6 米的横行走道。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米。

(二)课桌椅1.教室内在座学生应每人一席。

2.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三)黑板1.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2.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四)教室采光1.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3.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

(五)教室照明1.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应分别不低于150LX和200LX,照度分布均匀。

自然采光不足时应辅以人工照明。

2.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灯管宜垂直于黑板布置。

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

3. 黑板照明应设2盏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

(六)教室微小气候1.教室应设通气窗,寒冷地区应有采暖设备。

2.新装修完的教室应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可投入使用,并保持通风换气。

二、中小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一)学生宿舍1.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学生宿舍的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3.0平方米。

3.应保证学生一人一床,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宿舍应保证通风良好,寒冷地区宿舍应设有换气窗。

5.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风险。

因此,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应该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配备。

比如,在田径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不同规格和重量的铅球、标枪、铁饼等器材,以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需求。

在球类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不同尺寸和重量的篮球、足球、排球等器材,以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体能水平。

其次,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根据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配备。

比如,在田径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起跑器、跳高架、撑杆等器材,以支持学生的田径训练。

在球类运动中,学校应该配备篮球架、足球门、排球网等器材,以支持学生的球类运动训练。

另外,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选择质量可靠、结构稳固、安全耐用的器材进行配备,以确保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

比如,在器械健身训练中,学校应该配备经过严格检测和认证的器械设备,以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

根据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选择合理的器材进行配备,以确保器材的使用效果和经济合理性。

比如,在器械健身训练中,学校可以选择多功能器械设备,以节约场地和经济成本。

总之,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的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效果,降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风险,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为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缩小我省义务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我省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试行)》。

本标准是全省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和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的基本依据。

一、学校设置、规模与规划(一)学校设置与规模1.学校设置应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城镇和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使学校设置适应现代教育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农村中小学根据适龄就学人口、地理特点和交通条件因地制宜设置。

按照方便学生就学、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教学效益的原则合理规划。

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

支持在山区、偏远地区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小学。

农村初中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设置,1.5-2万人口的乡镇设置一所,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可以设置两所,人口不足1.5万的乡镇由各县(市、区)统筹设置初中。

3.城市中小学校布点必须与城市扩建和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

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新建住宅区或者居民点应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进行测算,配套建设规模适宜的中小学校。

原则上 1.5-2万人口左右设置一所全日制小学,2-3万人口左右设置一所全日制初中。

学校规模小学以不超过6轨为宜,初中以不超过10轨为宜。

班额小学一般不超过45人,初中一般不超过50人。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中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标准(完整资料).doc

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标准分成三部分:体育运动场地要求、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要求、体育器材等三部分。

一、体育运动场地1 场地内容:应包括田径运动场、室内活动场、器械活动场地、室外篮、排球场、器材室。

2 体育活动场地及装备要求序号名称主要性能高中初中小学 1田径运动场四道100m直跑道,300m~40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2 四道100m直跑道,250m环形跑道-1个,24班(不含24班)以上-3 四道60m直跑道,200m环形跑道-- 1个,18班(不含18班)以上4 室内活动场(略)760m2 650 m2 360 m2 5器械活动场地装有爬杆、平梯等 200m2150 m2 100 m2 6室外篮、排球场篮、排球场的比例为2∶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每六个班配1(或相应面积的体育活动场地)二、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小学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初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1间,40平方米高中体育器材室间数和面积:24个班以上40平方米,30个班以上60平方米,36个班以上100平方米,60个班以上120平方米。

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1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1号)

1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1号)

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02]1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附件1:《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自己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自己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育部教体艺[2002]11号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六
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小学
(一)设备
注:1、标准中易耗器材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2、标准中所列设备的数量是按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最低标准设定的,班额超出或不足45人的,应按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
3、配备设备时,应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学校增设或自制标准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设备,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乐园,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设施
1、体育设备配套的柜、架、箱要满足宽松存放的需要;
2、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设施。

(三)场地、用房
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有条件的学校应选建风雨操场、游泳馆、体育馆,可建塑胶跑道。

5.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初中
(一)设备
注:
1、标准中易耗器材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2、标准中所列设备的数量是按学生人数、班级数量最低标准设定的,班额超出或不足50人的,应按比例酌情增减配备数量;
3、配备设备时,应选择美观、实用、安全的优质产品,鼓励学校增设或自制标准以外的学生喜闻乐见、新型的体育设备,提倡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快乐体育乐园,加强对体育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设施
1、体育设备配套的柜、架、箱要满足宽松存放的需要;
2、有防火、防盗、防潮等安全防护设施。

(三)场地、用房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 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有条件的学校应选建风雨操场、游泳馆、体育馆,可建塑胶跑道。

5.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