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导流计算
施工导流工程(3篇)

第1篇一、施工导流工程的概念施工导流工程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创造干地施工条件,采用围堰等工程措施,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以保证主体建筑物能在干地上施工和施工期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施工导流工程的方法1.全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
全段围堰法导流包括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渡槽导流等。
2.分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宽阔、流量大、施工期较长的工程,尤其在通航河流和冰凌严重的河流上。
分段围堰法导流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导流。
三、施工导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1.设计:施工导流工程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和工程地点的气象、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2)选定导流时段、设计标准、导流流量、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类型;(3)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顺序、拆除围堰及封堵导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4)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5)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2.实施:施工导流工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堰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围堰,形成干地施工条件;(2)导流建筑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导流建筑物,如明渠、隧洞、涵管等;(3)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确保工程安全;(4)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四、施工导流工程的意义1.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导流工程可以有效避免水流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安全;2.缩短工期: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3.降低成本: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施工导流工程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工程的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导流方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

缺口、梳齿泄流侧收缩系数ε曲线
台形堰(土石过水围堰通常属于这种类型。)
• 据日本车间试验,提出三种流态 (自由出流、过渡 流态、淹没出流) 的出流公式为:
Q mp B 2g H
3 2
mp——台形堰流量系数,见表(6) σp——过渡流淹没系数,见表(6) φp——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见表(6)
弧形堰形状系数η
河槽形状 宽河槽 窄河槽 Α
15
0.71 0.83
30
0.35 0.48
45
0.20 0.28
60
0.11 0.13
75
0.04 0.04
90
0 0
• 河床上修建水工建筑物,将改变天然的水 水流衔接与消能 ——底流消能 流特性。为了消减集中下泄水流造成的严 重冲刷,应处理好水流衔接和消能。
表(1)分期导流的流态界限
宽顶堰 L/H=2.5~20 自由出流 HS<1.25HK HS<0.8H0 淹没出流 HS≥1.25HK HS≥0.8H0 缓流 I<IK H0>HK 明渠流 L/H>20 急流 I>IK k0<hk
H0——上游水头
h0——正常水深
hk——临界水深
• (1)对于淹没堰流,通过束窄河床的泄水流量Q近 似按下式计算:
≈
≈
0
0
0.29+0.32H/P1
0.28+0.37H/P1
0.45
0.25
1.090
1.032
0.200
0.124
0.8
0.8
2.6
2.6
侧堰(侧堰的轴线与水流方向平行)
• 分期围堰的纵向围堰缺口过水属于此种类型,直 角分水的侧堰泄水流量公式为:
施工导流工程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施工导流工程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案设计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本方案针对某水利工程项目,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方案。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属于中型水利工程。
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引水隧洞等建筑物。
工程总库容为XXX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为XX年一遇,施工导流标准为XX年一遇。
三、施工导流工程方案1. 导流方式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本工程采用河床内导流方式,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初期导流:在施工准备阶段,采用临时导流隧洞进行导流,隧洞断面尺寸为X×X米,进口高程为XX米,出口高程为XX米。
(2)后期导流: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永久导流隧洞进行导流,隧洞断面尺寸为X×X米,进口高程为XX米,出口高程为XX米。
2. 导流建筑物(1)临时导流隧洞:隧洞采用全断面开挖,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XX厘米。
隧洞进出口采用浆砌石护坡,防止水流冲刷。
(2)永久导流隧洞:隧洞采用全断面开挖,洞身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XX厘米。
隧洞进出口采用浆砌石护坡,防止水流冲刷。
3. 导流泄水建筑物(1)临时导流泄水建筑物:在施工准备阶段,采用临时导流明渠进行泄水,明渠宽度为X米,深度为X米。
(2)永久导流泄水建筑物: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永久导流明渠进行泄水,明渠宽度为X米,深度为X米。
4. 导流标准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本工程导流标准为XX年一遇,设计流量为XX立方米/秒。
四、施工导流措施1. 导流施工期间,加强导流建筑物的观测,确保导流安全。
2. 定期清理导流隧洞和明渠,防止淤积,确保导流效果。
3. 施工过程中,加强导流泄水建筑物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泄水通畅。
4. 加强导流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五、结论本施工导流工程方案充分考虑了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了导流方式和导流建筑物,确保了导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施工导流计算

某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建筑物为5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初步确定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P=20%),5年一遇枯水期洪峰流量为80m3/s,洪水历时为24小时;采用全段围堰(挡枯水期洪水)泄洪洞导流围堰为不过水土石围堰,初步确定泄洪洞底高程663m宽4-6m,高5-7米,洞长400米;试根据拟定的泄洪洞尺寸计算堰前最高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
假设泄洪洞底坡为0.005,出口为自由出流。
分析:Z-V关系曲线(或Z-F关系曲线);洪水标准及相应设计洪水过程线;拟定的泄洪建筑物型式与尺寸,并推求q-V关系;水库汛期的控制运行规则;初始边界条件(包括起调水位、初始库容、初始下泄流量)。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671100690168067213169117706731666922035674206693224067525169424626763016952701677357696296867841869732686794840查魏璇主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中隧洞导流水力计算水位-泄量关系。
解:1.根据题意及条件绘制Z-V关系曲线如下图2.洪水标准及洪水过程线洪水标准(P=20%)T(h)Q(m3/s)T(h)Q(m3/s)T(h)Q(m3/s) 009781816151066191121511562083301248215443134222355314342326651528241775162488017203. 拟定的泄洪建筑物型式与尺寸及相应得水力计算,并推求q-V关系该泄洪建筑物为矩形泄洪洞,拟定其宽为5m,高为5m,泄洪洞底高程663m,过水面积A=25m²。
因为隧洞为自由出流判别式如下:无压流H/D<1.2有压流H/D>1.5半有压流或半有压与有压交替的不稳定流 1.2<H/D<1.5式中H----从隧洞进口断面底部算起的上游水头,m。
第1章 施工导流-第三节 导流设计流量

优越的方案。
第四节 导流方案
二、导流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
导流方案:不同导流时段所采用的不同导流方法的组合
1、水文气象: 河流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全年流量的变化情 况、枯水期长短、洪水期时间、冬季的流冰及冰冻情 况均直接影响。 • 对于河床宽、流量大的河流,宜采用分段围堰法导 流 • 对于水位变化幅度大的山区河流,可采用允许基坑 淹没的导流方法 • 对于有流冰的河流,应注意流冰点的宣泄问题
• (3)、混凝土坝、堆石坝等基坑允许过水, 当河道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变幅较大时, 可通过经济技术比较选择一定枯水期时段 为围堰挡水时段,相应时段的一定频率流 量作为导流设计流量;洪水期洪峰来时可 由坝体溢流,基坑内停止施工;洪水过后 围堰挡水,基坑内主体工程正常施工。
实例: 潘家口—二期导流设计流量由挡全年洪水下降 为挡枯水,Q由11700立方/秒下降为1400立方/ 秒,高围堰改为低围堰,工期少了两个月,投 资减少580万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
工 程 分 等 和 水 分级指标
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
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 级别在规定幅度内选择。
初期导流阶段标准可低一些,中后期标准应逐步 提高;当要求工程提前发挥效益时,相应导流阶段的 设计标准应高一些;对特别重要的工程或者下游有重 要工矿交通设施或城市时,导流标准可适当提高。 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使所选标准经济合理。根 据水电工程建设经验,建筑物分别为3级的土石围堰 和混凝土围堰,其最大风险度应分别不超过15%和 20%,4级围堰风险度可相对略大些。对失事后果严 重的工程,要考虑对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
再根据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类型,在下表2.2.2
规定的幅度内选定相应的洪水标准。 表2.2.2: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
施工导流方案

施工导流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施工工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和交通的顺畅,需要制定适当的施工导流方案。
本文将针对某施工工地的导流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二、施工工地概况施工工地位于某市中心区域,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工地周边道路车流量较大,主要是机动车和行人。
施工工地主要进行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工作,预计施工周期为6个月。
三、导流方案设计1. 交通分析首先,我们进行了对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的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流量统计,我们发现工地附近的道路存在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的导流方案。
2. 车辆导流方案为了减少施工工地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我们制定了以下车辆导流方案: - 道路封闭:根据施工需要,我们将对工地周边的某条主要道路进行封闭。
封闭时间为施工期间的整个时间段。
我们将在封闭路段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警示牌,提醒车辆选择其他道路绕行。
- 临时交通信号灯:为了保证交通的顺畅,我们将在道路封闭的入口和出口处设置临时交通信号灯。
信号灯将根据交通流量的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车辆的有序通行。
- 交通引导员:在道路封闭的入口和出口处,我们将派遣专门的交通引导员进行交通引导和疏导。
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通流量的调度,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行。
3. 行人导流方案除了车辆导流方案,我们还需要制定行人导流方案,以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行:- 临时人行道:在施工工地周边设置临时人行道,确保行人可以安全通行。
人行道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牌,以引导行人绕过施工区域。
- 行人通道:在施工工地周边设置行人通道,确保行人可以顺利穿越施工区域。
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牌,以引导行人安全通过。
四、导流方案实施与监测1. 导流方案实施在实施导流方案之前,我们将进行详细的方案说明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导流方案。
同时,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导流方案的顺利实施。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

Q Ac 2g(H 0 hs)
(1)
或写成:
Z
vc2
2 2g
v02 2s 2g(H0 hs)
Ac——过流断面面积; v0、vc——分别为行近 流速和收缩断面流速; H0——上游水头; H——上游水深; hs——下游水深; b——矩形河槽宽度; Z——上下游水位差。
2.20
1.70
2.00
2.50
2.10
2.50
3.00
2.40
2.80
3.50
2.80
3.30
4.00
3.00
3.70
4.50
3.50
4.00
5.00
3.80
4.50
5.50
4.00
5.00
6.00
表(4)岩石及加固工程的平均抗冲流速 m/s
项目
平均水深 0.4 1.0 2.0 ≥
砾岩、泥灰岩、泥质板岩、 页岩
①指新鲜未风化的岩石。
2 、坝体缺口、过水围堰水力学计算
• 坝体缺口泄流见图
宽顶堰
• 当堰顶长度L和水头H的关系在2.5H<L≤20H时,按 宽顶堰公式计算,如自由出流时 (堰顶的下游水深 hs<1.25hk或hs <0.8H0),泄水流量按下式 计算:
3
Q mB
2
g
H
2
0
B——堰孔过水宽度; H0——缺口底槛以上的上游水头; ε——侧收缩系数; m——流量系数。
h0——上游围堰转角处(x/L=0) 水深; bi——沿纵向围堰不同部位的相对自 由水面降差,见下表; H——上游水深。
表(3)ai与bi试验值
表(3)松散体河床平均允许抗冲流速 m/s
第七章---施工导流与排水

第七章施工导流与排水§1.施工导流:一.施工导流概述:(一)施工导流概念:水工建筑物一般都在河床上施工,为避免河水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创造干地施工条件,,需要修建围堰围护基坑,并将原河道中各个时期的水流按预定方式加以控制,并将部分或者全部水流导向下游。
这种工作就叫施工导流。
(二)施工导流的意义: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
主要表现是:1.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完成期限;2.直接影响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3.直接影响施工场地的布置;4.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5.与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的导流方式,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造价,考虑不周,不仅达不到目的,有可能造成很大危害。
例如:选择导流流量过小,汛期可能导致围堰失事,轻则使建筑物、基坑、施工场地受淹,影响施工正常进行,重则主体建筑物可能遭到破坏,威胁下游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选择流量过大,必然增加导流建筑物的费用,提高工程造价,造成浪费。
(三)影响施工导流的因素;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水文、地质、地形特点;所在河流施工期间的灌溉、贡税、通航、过木等要求;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布置;施工方法与施工布置;当地材料供应条件等。
(四)施工导流的设计任务:综合分析研究上述因素,在保证满足施工要求和用水要求的前提下,正确选择导流标准,合理确定导流方案,进行临时结构物设计,正确进行建筑物的基坑排水。
(五)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六)基本方法有两种:1.全段围堰导流法;2.分段围堰导流法。
二.施工导流的全段围堰法:(一)基本概念:首先利用围堰拦断河床,将河水逼向在河床以外临时修建的泄水建筑物,并流往下游。
因此,该法也叫河床外导流法。
(二)基本做法:全段围堰法是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一定距离的地方分别各建一道烂河围堰,使河水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者永久性泄水道下泄,主体工程就可以在排干的基坑中施工,待主体工程建成或者接近建成时,再将临时泄水道封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建筑物为5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初步确定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P=20%),5年一遇枯水期洪峰流量为80m3/s,洪水历时为24小时;
采用全段围堰(挡枯水期洪水)泄洪洞导流围堰为不过水土石围堰,初步确定泄洪洞底高程663m宽4-6m,高5-7米,洞长400米;
试根据拟定的泄洪洞尺寸计算堰前最高水位及最大下泄流量。
假设泄洪洞底坡为0.005,出口为自由出流。
分析:Z-V关系曲线(或Z-F关系曲线);
洪水标准及相应设计洪水过程线;
拟定的泄洪建筑物型式与尺寸,并推求q-V关系;
水库汛期的控制运行规则;
初始边界条件(包括起调水位、初始库容、初始下泄流量)。
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
查魏璇主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中隧洞导流水力计算水位-泄量关系。
解:1.根据题意及条件绘制Z-V关系曲线如下图
2.洪水标准及洪水过程线
洪水标准(P=20%)
T(h)Q(m3/s)T(h)Q(m3/s)T(h)Q(m3/
s)
0 09 78 18 16
1510661911 2151156208 3301248215 4431342223 5531434232 6651528241 7751624
8801720
3. 拟定的泄洪建筑物型式与尺寸及相应得水力计算,并推求q-V关系
该泄洪建筑物为矩形泄洪洞,拟定其宽为5m,高为5m,泄洪洞底高程663m,过水面积A=25m²。
因为隧洞为自由出流判别式如下:
无压流 H/D<1.2
有压流 H/D>1.5
半有压流或半有压与有压交替的不稳定流 1.2<H/D<1.5
式中 H----从隧洞进口断面底部算起的上游水头,m。
D----洞径(圆形)或洞高(矩形),m。
上述判别条件仅供初步判别时参考使用,重要的工程应通过实验验证。
临界底坡的计算可由均匀流方程和临界水深水力关系式联立求解而得。
当时,,,,。
以上两式联解可得:
又则底坡为陡坡,泄洪能力不受洞长的影响,
(1)水力计算:
①当0﹤H﹤6m时,H/D<1.2此时为无压流;
短洞水力计算:
式中b----矩形断面宽度(当过水断面为非矩形时,),m;
----临界水深,m;
----相应临界水深时的过水断面面积,m2;
H----从隧洞进口断面底板高程算起的上游水头,m;
m----流量系数(一般取0.32~0.36);
----淹没系数。
短洞水力计算结果见下表:
H(m)123456
Q(m3/
s)
7.31 20.6
7
37.9
8
58.4
7
81.7
1
107.
41
②当6<H<7.5m时,1.2<H/D<1.5此时半有压流或半有压与有压
交替的不稳定流;
过水能力的计算式:
式中ω----为隧洞断面面积,
D-----为隧洞高度,m;
μ、η----流量系数和洞口收缩系数,见下表。
隧洞进口形
式
μη隧洞进口形式μη
走廊式0.
576
0.7
15
锥体边墙的喇叭式0.
625
0.
735衣领式0.
591
0.7
26
潜没边墙喇叭式(θ
=30o)
0.
670
0.
740
计算结果见下表:
H(m) 6.577.5
Q(m3/s)109.09 118.04 126.37
③当H﹥7.5m时,H/D>1.5此时为有压流。
自由出流:
式中μ----流量系数;
ω----隧洞出口断面面积,m2
H----上游水头,m;
h
p
----隧洞出口断面水流平均势能,m。
令h
p
=βD , β=0.5~0.85,若出口水流直接入大气,则β=0.5,若出口是水平扩散段,则
β=0.85,若出口是斜坡扩散段,则β=0.5~0.85。
当隧洞沿程不变,流量系数为:
式中----从进口到出口局部损失系数之和,可查有关的水力计算手册或
根据模型实验确定;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m;
L----隧洞总长,m。
H
(m)
89101112131415161718
Q( m3/s)
17
6.60
19
1.98
20
6.22
21
9.54
23
2.09
24
4.00
25
5.36
26
6.23
27
6.67
28
6.74
29
6.46
根据有压流,无压流,半有压的状态,得出不同水头对应的相应出流量q。
某水力枢纽
的q=f(V)关系计算表如下:
库水位Z(m)
66
3
66
4
66
5
66
6
66
7
66
8
66
9 总泄量q(m3/s) 0
7.
31
20
.67
37
.98
58
.47
81
.71
10
7.41
库容(万m3) 2 4 8 14 24 37 54
库水位Z(m)
66
9.5
67
67
0.5
67
1
67
2
67
3
67
4 总泄量q(m3/s)
10
9.09
11
8.04
12
6.37
17
6.60
19
1.98
20
6.22
21
9.54
库容(万m3) 65 75 86
10
13
1
16
6
20
6 库水位Z(m)
67
5
67
6
67
7
67
8
67
9
68
68
1 总泄量q(m3/s)
23
2.09
24
4.00
25
5.36
26
6.23
27
6.67
28
6.74
29
6.46
库容(万m3)
25
1
30
1
35
7
41
8
48
4
55
6
63
3
-
由于泄洪隧洞无闸控制,起调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取与洞底齐平,663.00m。
相应的库容为2万m3,下泄量与为零。
通过洪水过程线计算时段平均的入库流量和时段平均入库水量。
又根据
和 q=f(v) 逐时段试算下泄过程q-t。
时间T(h)入库洪水流
量Q
(m3/s)
时段平均入
库流量
(m3/s)
时段入库水
量(万m3)
下泄洪水流
量Q
(m3/s)
时段平均下
泄流量
(m3/s)
时段平均下
泄水量(万
m3/s)
时段内水库
蓄水量变
化△V(万
m3)
水库存水量
V(万m3)
水库水位
Z(m)
12345678910 00.000.00 2.00663.00 215.007.50 5.408.47 4.24 3.05 2.35 4.35664.09 443.0029.0020.8830.0219.2513.867.0211.37665.56 665.0054.0038.8851.8640.9429.489.4020.78666.68 880.0072.5052.2068.5560.2143.358.8529.63667.43 978.0079.0028.4473.5871.0725.58 2.8632.49667.65 9.574.0076.0013.6874.1173.8513.290.3932.87667.68 1066.0070.0012.6073.1573.6313.25-0.6532.22667.48 1248.0057.0041.0460.5266.8448.12-7.0825.14667.09 1434.0041.0029.5244.1152.3237.67-8.1516.99666.30 1624.0029.0020.8829.9437.0326.66-5.7811.22665.54 1816.0020.0014.4017.7623.8517.17-2.778.44665.07 208.0012.008.6413.4615.6111.24-2.60 5.84664.36 22 3.00 5.50 3.96 4.108.78 6.32-2.36 3.48663.75 24 1.00 2.00 1.44 2.28 3.19 2.30-0.86 2.63663.15
某水库列表试算法调洪计算表(P=20%)
从上表中第1栏,第2栏,可绘制入库洪水流量过程线Q-t; 第1栏,第5栏,可以绘制下泄流量过程线。
最大下泄流量发生在t=9.5h的时候正好Q-t,q-t,曲线有交点,即满足条件。
某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与下泄流量过程线
由水库的调洪计算表(P=20%)中可以得到个时段末的库容值V,相应的水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