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课件-神经组织

合集下载

神经组织(组织胚胎学课件)

神经组织(组织胚胎学课件)

突起
树突 轴突
神经元的结构
1. 胞体: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形态多样,大小悬殊。胞体是 神经元营养代谢的中心,
神经元的结构
(1) 细胞膜:为单位膜,可接受刺激、传导兴奋。 (2) 细胞核:大而圆,位于胞体中央,染色质细小,着色浅,呈空泡状,有一个大 而明显的核仁。
神经元光镜图
神经元的结构
室管膜细胞
室管膜细胞:为覆盖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的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其表面有微绒毛或纤 毛,有的细胞基部发出细长突起伸向脑及脊髓深部,称伸长细胞。室管膜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 用,并参与脑脊液形成。
室管膜细胞光镜图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模式图
施万细胞
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的 髓鞘形成细胞,它包卷在神经纤维轴突的周围,形成 髓鞘和神经膜。施万细胞能产生神经营养因子,在神 经纤维的再生中起重要作用。
功能:传导神经冲动,将兴奋 从胞体传出。
神经元的分类
1. 按突起的数目分类: ①假单极神经元 ②双极神经元 ③多极神经元
2. 按轴突长度分类 Golgi I: 大胞体、长轴突 Golgi II: 小胞体、短轴突
神经元的分类
3. 按功能分类 ①运动神经元:一般为多极神经元 ②感觉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③中间神经元:又名联络神经元
(3)细胞质: 又名核周质。主要有尼氏体与神经原纤维两种细胞器。 尼氏体:又名嗜染质。 光镜:为嗜碱性细小颗粒或斑块状(虎斑)结构。 电镜:为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可合成神经递质与激素,以及神经元自身需要的更新蛋白质。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原纤维: 光镜:银染下为棕黑色的细丝,交织成网,伸入突起中 。 电镜:为神经丝与微管。 功能:支持、运输

第7章 神经组织

第7章 神经组织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1.节细胞;↑卫星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神经干细胞 (neural stem cells,
NSCs) 是神经组织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
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成人主要分布在脑
和脊髓的室管膜下区及大脑海马,其形态
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似,它们表达特殊的中
间丝蛋白 — 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又称
第7章
神经组织
作者 :曾园山 丁英
单位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目录
一、神经元 二、突触 三、神经胶质细胞 四、神经干细胞 五、神经纤维和神经 六、神经末梢 七、神经纤维的溃变和再生
教学要求
掌握 神经元的形态、光镜与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化学性突触的光镜和 电镜结构及其功能;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和电镜结构与功能。
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 ➢ EM: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
蛋白构成的中间丝。 ➢ 功能: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参与物质
运输。
尼氏体光镜图
镀银染色示神经原纤维 ↑神经原纤维;▲神经纤维
神经元超微结构 模式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2. 树突(dendrite)
➢ 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树突,从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树突 内胞质的结构与胞体相似
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
(二)神经元的分类
1. 按神经元的突起数量分三类 ➢ 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 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一个树突和一个轴突 ➢ 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然后呈T形分为两支,

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基本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基本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
小 结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肌肉组织的种类 (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和结构特点。 • 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的细胞特点、 分布和主要功能。简介了某些无脊椎动物 的肌肉组织的特点。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神经组织(nerve tissue) • 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 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组成。 • 神经细胞 •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亦称 神经元。 • 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 整合信息、内分泌功能。 • 神经元的突起以突触彼此连接。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5、神经纤维(nerve fiber)
是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施旺细 胞)所组成。 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 形成髓鞘,神经纤维可分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四节 神经组织
无髓鞘神经纤维 轴突直径小,施旺细 胞的细胞质简单地包 裹神经纤维。
有髓鞘神经纤维直 径粗大,施旺细胞质膜 卷折,形成鞘层。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3、某些无脊椎动物的肌肉组织 (1)、软体动物的肌肉通常为平滑 肌。 (2)、各类节肢动物的肌肉都属横 纹肌组织。 (3)、棘皮动物的肌细胞为长梭形 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分布在体 壁的真皮层内。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4、鱼类的肌肉组织 • 肌肉保持了鱼类的体形,鱼体和内 脏器官的各种运动,都是肌肉收缩引起 的。 • ①鱼体肌肉的主要部分是横纹肌,它控 制着鱼类的各种运动。 • ② 发电器官是肌肉的变异。 • ③有些鱼类的肌肉中含有毒素,误食后 会引起中毒,称这类鱼为肉毒鱼类。
第四节 神经组织
B.有被囊神经末梢 a、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分布:皮肤真皮 内,手指、足趾的掌侧的皮 肤居多,感受触觉。呈卵圆 形,外包有结缔组织囊。

中枢神经组织胚胎学结构

中枢神经组织胚胎学结构

04 脊髓胚胎学结构
脊髓发育过程及分层特点
脊髓发育始于胚胎时期,由神经 管的形成和分化而来。
脊髓的分层结构包括中央灰质和 周围白质,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 体构成,白质则由神经纤维组成。
脊髓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迁 移、分化和突触形成等过程至关
重要。
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在脊髓中分布
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的灰质中,负责控制骨 骼肌的随意运动。
胚胎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先天性脑积水ຫໍສະໝຸດ Dandy-Walker综合征
表现为后颅窝囊性扩大、小脑蚓部发育不良等,多 与基因突变有关,常伴发智力障碍、共济失调等。
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碍,导致 脑室系统扩大,常伴发智力障碍、运动发育 迟缓等。
胼胝体发育不良
由于胼胝体形成过程中受阻,导致部分或完 全缺失,常表现为智力障碍、癫痫等,多与 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有关。
轴突生长
神经元的轴突需要不断生长和延伸,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突触修剪和重塑在小脑和脑干中意义
突触修剪
在发育过程中,通过突触修剪去除多余的或错误的突触连接,使神经网络更加精 简和高效。
突触重塑
突触重塑是指突触连接在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和经验的变化,提高 神经网络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对于小脑和脑干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神经管形成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板向中线对折并融合形成神经管,这一过程受到多种 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精确调控。
神经管闭合
神经管闭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凋亡等事件,确 保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若闭合不全,则可能导致神经管缺陷等严重疾病。

组织学与胚胎学 神经系统2

组织学与胚胎学 神经系统2

2、脑神经节:其结 构与脊神经节相似。 3、自主神经节:其 节细胞属多极运动神 经元,胞体较小,散 在分布,核常偏位, 尼氏体较粗且均匀; 卫星细胞少,不完全 包裹节细胞胞体;有 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多为无髓神经纤维。 节后纤维形成内脏运 动神经末梢。
五、血脑屏障:
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和神经胶质膜构成。毛细血管 内细胞之间以紧密连接封闭, 内皮外有基膜、周细胞及星形 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围绕。
思考题
• 试述多极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 试述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及信息传 递过程。 • 比较周围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 维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 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 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及各类胶质细胞的 形态和功能。
分子层:神经元小而少,主要是 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 外颗粒层:主要是许多星形细胞 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 外锥体细胞层:有许多中、小型 锥体细胞,轴突组成联合传出纤 维。 内颗粒层:细胞密集,多为星形 细胞。 内锥体细胞层:主要是大型和中 型锥体细胞,其顶树突伸到分子 层,轴突组成投射纤维。运动区 有Betz细胞。 多形细胞层:以梭形细胞为主, 轴突进人白质组成投射纤维或联 合传出纤维。还有锥体细胞和颗 粒细胞。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 分称灰质,不含胞体只有神经纤维的部 分称白质。大脑和小脑的灰质位于脑的 表层,又称皮质,皮质下是白质。脊髓 的灰质位于中央,周围是白质。在大、
小脑的白质内有灰质的团块,称神经核。在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称神 经节或神经丛。
一、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神经元类型: 锥体细胞:分大、中、小三型。 胞体形似锥形,尖端发出一条较 粗的主树突,伸向皮质表面。轴 突自胞体底部发出,长短不一, 是大脑皮质的主要投射(传出) 神经元。轴突组成投射纤维发向 脑干或脊髓,或组成联合传出纤 维,发向大脑皮质同侧或对侧的 其它区域,把该皮质区域形成的 信息传递出去 。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章 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章 神经组织

(四)突触结构:
1 突触前成分:为神经 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 膨大;内有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较厚,含钙离 子通道 2 突触间隙 3 突触后成分:突触后 膜含神经递质和调质 的受体
突触超微结构模式图
神经元胞体 突触小体


扫 描 电 镜 像
元 胞 体 及 表 面





(五)功能:传导神经冲动
调质。
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 化学信息载体,为小分子物质
神经调质:肽类,调节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
②神经原纤维 LM: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 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中的 神经原纤维 (镀银染色)
EM: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功能: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 物质运输 (3)细胞膜:可兴奋膜,接受信息,整合信 息,产生和传导冲动
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4室管膜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体大,呈星形多突起, 核圆或卵圆形
星形胶质细胞光镜图 (镀银染色)
功能: ①支持和绝缘 ②参与构成血-脑
屏障 ③分泌神经营养
因子 ④组织损伤时,
细胞增生形成 胶质瘢痕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模式 图
血-脑屏障
• 构成: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 接);基膜;神经胶质膜
无髓神经纤维横切面模式图 n施万细胞核 a轴突
(2)CNS的无髓神经纤维 轴突外面没有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轴突 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经纤维或神经胶质细胞之间
神经纤维的功能 • 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轴膜进行 • 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
活及其轴突再生 卫星细胞 • 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

周 及围 其神 超经 微纤 结维 构髓 模鞘 式形 图成
2.卫星细胞
位置: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 形态: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核:圆或卵 圆形,染色 质浓密
四、神经纤维和神经
(一)神经纤维
结构: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 胞构成。
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1.有髓神经纤维
1.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 2.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受损伤 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对神经 节细胞起保护作用。
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 卫星细胞:
中 枢 细神 胞经 模系 式统 图的 神 经 胶 质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核
郎飞结
轴突
结间体
髓鞘
有髓神经纤维束纵切面光镜图 (1轴突 2髓鞘 3施万细胞核 4郎飞节)
周围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横断面
髓鞘
化学成分:
主要是类脂和蛋白质,称髓磷脂(myelin)。 常规染色中呈网状(类脂溶解而至)。
形成:
由施万细胞的细胞膜呈同心圆样反复环绕轴突。
三、神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1.支持和绝缘作用。 2.它们末端形成脚板。 3.合成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生 物活性物质。 4.修复作用:形成胶质斑痕。
构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
室管膜细胞:衬在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 施万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
结构:
明暗相间的板层样结构。 施-兰(Schmidt-Lantermann)切迹。

神经组织—神经元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神经组织—神经元的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大、圆、染色浅(泡状核);核仁大而明显 3.细胞质 称核周质
尼氏体 特征性结构
神经原纤维
胞体
尼氏体 Nissl body LM:嗜碱性颗粒或小块 EM:粗面内质网(RER)
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
参与神经递质以及神经调质的合成。
胞体
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信息的载体。 神经调质:一般为肽类,能增强维 Neurofibril LM:棕黑色细丝网(银染) EM:微管、微丝、神经丝 功能:细胞骨架;物质运输
突起
1.树突(dendrite) 数量:1个或多个 形态:树状,表面有树突棘 结构:同核周质 功能:接受刺激并传导冲动至胞体
神经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内约有1012个神经元。
形态多样,但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 结构
01 胞体 02 突起
胞体
•神经元的营养代谢中心。 •形态多样,大小不等。 •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 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
胞体
1.细胞膜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 2.细胞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突和轴突的比较 形态 数量 尼氏体 功能 接受
其它 结构
树突
由粗到 1根及 细,分 以上, 支多 常多根

Hale Waihona Puke 刺激 传导 冲动树突棘
轴突
细长均 匀,分 支少
只有1 根

轴丘
二、神经元的分类
(一)按突起数量分类
1.多极神经元 2.双极神经元 3.假单极神经元
(二)按功能分类 三类 另一名称 常见形式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分类
星形胶质细胞
作用
参与形成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 形成 来源单核C,有吞噬 功能 参与产生脑脊液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分类
施万细胞
作用
参与周围神经系 统髓鞘形成
卫星细胞
营养、保护神经 节内的神经元
第四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一、神经纤维 定义:由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轴 突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构成
有髓神经纤维
分类
无髓神经纤维
运 动 神 经 元 结 构 模 式 图
(一)有髓神经纤维
1.PNS的有髓神经纤维 相邻施万细胞间的裸露狭窄处:郎飞结
相邻两个郞飞结间的神经纤维:结间体
由施万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同心卷绕形成髓鞘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
组成
作用: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 神经胶质细胞 作用: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等作用
第一节 神 经 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细胞核 胞体 构成 树突 突起 轴突 细胞质 细胞膜
(一)胞体
1.细胞膜:兴奋性膜(其作用) 2.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着色浅,核仁大 3.细胞质:含特殊结构(尼氏体、神经原纤维)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第二节
突触
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或效 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的结构
轴-树 轴-体 突触 形式 轴-轴 树-树 体-树
化学性突触 分类 电突触 (人极少) 电突触实质是缝隙连接
一、化学性突触 特点:以神经递质为媒介, 单向传导
神经内膜:每条神经纤维表面薄层结缔组织
神经扫描电镜像
第五节
神经末梢
一、感觉神经末梢
(一)分类
1.游离神经末梢
感受冷、热、痛觉
2、有被囊感觉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感受触觉
环层小体:感受压觉和
振动觉

梭:感受肌张力等
二、运动神经末梢
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骨骼肌
功能:支配骨骼肌的收缩
运动终板
结构:运动神经元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形成的突触
脊髓运动神经元光镜像
尼氏体
结构: LM EM 强嗜碱性,颗粒或斑块状的物质 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功能:合成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 需的酶类、神经调质等
神经原纤维
结构: LM
嗜银性,在胞体内 交织成网,并伸入 树突和轴突 EM 神经丝 + 微管 功能: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 骨架,参与物质运输
(二)突起
有 髓 神 经 纤 维 束 纵 切 面 光 镜 像 (红:郎飞结 绿:轴突 黄:施万细胞核 蓝:神经内膜)
S的有髓神经纤维
结构:与PNS的相似
但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
少突 质细 与中 有髓 经纤 关系 式图 胶 胞 枢 神 维 模
(二)无髓神经纤维 1.PNS的无髓神经纤维
S的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的功能:
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轴膜进行
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式传 导,故传导速度快
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沿轴膜连续传导,故传 导速度慢
二、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的神经纤维集 合在一起形成
神经的一些结缔组织膜
神经外膜:包裹在一条神经表面的结缔组织
神经束膜:神经纤维束表面结缔组织
LM: 球状或扣状膨大
EM 突触前成分 构 成 突触间隙 突触后成分
突触前膜(增厚) 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线粒体 突触后膜(增厚) 递质受体
化学门控通道
第三节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特点:
1.数目多 2.有突起,但不分树突、轴突 3.无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4.有支持、营养、保护、修复等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