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这部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自1998年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影片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通过对影片音乐的分析,解读电影音乐如何与影像相结合,共同塑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我们将从电影音乐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逐步揭示音乐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剧情、人物和导演的艺术构思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部视听盛宴。
本文还将关注电影音乐对于影片情感表达的作用,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导演的情感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以及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影片音乐概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以音乐为灵魂、大海为背景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该片通过描绘一位从未踏足陆地的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人生,让观众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织中感受到生命的深沉与广阔。
影片的音乐部分,无疑是整个作品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故事叙述的重要元素。
影片的音乐由导演与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共同创作,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将音乐与影片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音乐世界。
莫里康内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将爵士乐、古典乐和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
在影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情节的推动。
它时而激昂热烈,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时而柔情似水,如同月光般洒落人间。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于1998年拍摄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影片;他巧妙地利用大量的钢琴音乐与影片主人公1900的一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乐将1900的内心世界、悲与喜、生与死逐一地加以表述。
而为本片操刀配乐的则是最具风格的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将爵士乐用钢琴弹奏,不仅表现出跨界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将洒脱、美妙、节奏明快的音乐呈现了观众;更将1900对人性与信念的追求充分地传递给了观众。
而埃尼奥·莫里康内也凭借该片获取了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配乐奖,并为世界电影音乐树立了一座新的丰碑。
笔者就以该片剧情为主线,对影片中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一、音乐演绎生命影片伊始,主人公之一的马克斯坐在夜色中的台阶之上,开始了对好友1900的思念;此时,如同绵延不绝的思绪,竖琴在持续的长音之中奏出了电影开篇的序曲;并通过加弱音器的小号由远至近地进行着独奏,继而由中提琴、管弦乐队逐一开始了满怀深情的陈述与思念;从而也进一步衬托出马克斯失落和怅惘的内心世界。
当音乐逐渐向高潮发展时,弗吉尼亚号邮轮则满载着一大批充满美国梦的移民抵达了纽约。
音乐逐渐淡去,马克斯则出现在典当行中,精明的老板面对着这个落魄的小号手,冷漠地给出了6英镑10先令的价格。
马克斯为填饱肚子而被迫接受,并在留恋之中吹响了心爱了小号&&天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则在此时戏剧性地安排了一个巧合留声机中播放着由钢琴演的同一曲首子,曾深深痴迷于此曲的老板流露出深深的好奇之心,而急于向马克斯探听此曲的演奏者。
朱塞佩·托纳托雷通过这个巧合,既避免了平淡的叙述方式,又为马克斯对1900的思念、对如烟往事的回忆予以了一个铺垫;与此同时,如烟往事也一幕幕地被闪回,而戏剧因素也由此将观众带入了1900的世界。
海上钢琴师音乐鉴赏

电影《海上钢琴师》同《和你在一起》一样,主人公都是音乐家,或者说是演奏家。
因此,主人公演奏的音乐,就占据着电影音乐的一大部分。
《海上钢琴师》则是聆听了多首原创钢琴曲,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
当弗吉尼亚号抵达美国时,船上的人眼里满是希望,欢呼声、尖叫声响彻天空,而背景音乐也是宏大的、广阔的,让人心中顿生澎湃之情,侧面反映出当时大家对美国梦的追寻,对美国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弗吉尼亚号上层阶级的宴会厅里,圆舞曲是那么欢快、流畅,不光是电影里的绅士、淑女,连现实中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想随着音乐扭动着身体、旋转,这就是音乐巨大的感染力吧。
小1900第一次弹钢琴的时候,音乐简单、安静,却透着一股悲伤、孤独,感动了船上的乘客,也感动了我。
当1900帮助麦克斯治晕船的时候,松开了固定栓,钢琴在宴会厅里随意地滑动,音乐也是那么自然地流淌着,外面已是狂风骤雨,但是宴会厅却仿佛是一个游乐园,两人伴着快乐的音乐到处玩耍,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而我们观众也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音乐是奇妙的,故事也是奇妙的,你很难不为这么新奇的情节所动容。
这段音乐是整个电影前半段的写照,基调是快乐的、轻松的。
足以看出,电影音乐是情节的写照,欢快的故事固然是配上愉快的音乐,悲伤的情节固然是配上伤感的音乐,电影情节在音乐的映衬下,感情表达得越淋漓尽致,也更加使观众动容。
之后,杰利来弗吉尼亚号挑战1900的时候,杰利的爵士乐是大众的、流行的,但配以他的姿态、神情,却给人一种孤傲、做作的感觉。
虽然其技艺是那么纯熟、弹奏的乐曲也确实像电影里说的那样“琴声像丝绸般划过身体,手指像蝴蝶那样轻盈”,但是,他的音乐只能让人愉悦,却不能让人感动、内心不能随之泛起涟漪。
而1900的音乐是随性的、不经意间从指间流露出来的,因为他没有想战胜过杰利,也不在意是否声名远扬,所以他的音乐是发自内心的。
这同电影里其他情节中1900弹奏的乐曲一致,正是因为1900处于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心境,即兴弹奏出的音乐正好表现出了他的内心,就像麦克斯说的那样,弹琴的时候,1900的思绪在神游。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一、导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98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片。
该片改编自作家亚历山大·巴拉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友谊和爱的故事。
电影中的原声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科内创作,成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二、电影背景本章节将重点介绍电影的背景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2.1 电影背景设定《海上钢琴师》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初的法国,并在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中展开。
例如,电影中描绘了法国沙田大桥的建设过程,这象征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兴起。
背景设定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2.2 故事情节故事以比斯托利亚的回忆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关于音乐家威廉·斯泰尔的传奇经历。
威廉在海上船上通过弹奏钢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并与同船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威廉的音乐才华和对音乐的热情感染了每个人,并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
三、原声音乐赏析本章节将对电影中的原声音乐进行详细的赏析,包括曲目解析和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
3.1 曲目解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声音乐包含了多首经典曲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题曲《想象》。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悲伤和温暖的情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配乐曲目,如《沙田大桥的春天》、《告别》等。
3.2 音乐情感表达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带入电影的世界。
其中,主题曲《想象》饱含了对爱与友谊的思念与回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其他曲目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传达了各种情感,如悲伤、欢愉和温暖等。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海上钢琴师》电影海报图片2、电影原声音乐CD封面3、威廉·斯泰尔的钢琴演奏视频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章节将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关注释。
5.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或拥有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的经典电影,该电影中的钢琴音乐也是影片的灵魂,其中的演奏场景、曲目选择、演奏技巧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这些方面对《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演奏场景《海上钢琴师》中有很多场钢琴演奏的场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角阿比利奥在海上演奏钢琴的场景。
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钢琴音乐的魅力,更突显了海洋和自然对钢琴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灵感的影响。
比如,在电影开头,随着海浪的涌动,阿比利奥开始弹奏出慷慨激昂的音乐,随后电影的背景音乐也开始逐渐加入,从而将观众带入了电影的情境中。
这样的场景极大程度地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身临其境感受,同时也展现出钢琴音乐和自然之间的原始联系和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曲目选择《海上钢琴师》中选择的钢琴曲目非常精选,涵盖了古典、摇滚、流行、爵士等多种风格。
这些曲目除了展示钢琴的多样化之外,更突显了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电影中的“父亲之死”场景,阿比利奥演奏的是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凄美悲伤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方式让观众体验到了阿比利奥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伤痛。
而当阿比利奥表演摇滚钢琴时,他展现出了他热情、独立、冒险的特点,这也是他在电影中的另一面形象。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曲目选择对塑造人物特点和情感表达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三、演奏技巧作为钢琴大师,阿比利奥的演奏技巧极为精湛。
他的演奏风格奔放自如,音乐情感丰富,连续的放大和缩小手掌动作、快速的指尖连阔等手法都使得观众在欣赏钢琴演奏过程中不由地陶醉其中。
在本片中,阿比利奥在钢琴演奏时全神贯注,他的舞台表现、身体语言以及眼神都充满了激情和魅力。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船舱中,阿比利奥总是能够将观众的思想和感情完全融入演奏中,他这种强烈的情感流露也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总之,《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不仅有着卓越的演奏技巧,更是将音乐和人生、自然完美结合,展现了钢琴音乐的深邃内涵和多面性。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摘要】《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情感表达的工具。
钢琴音乐与情感表达息息相关,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传达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音乐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比如主人公通过钢琴演奏展现出勇敢、温柔、执着的特质。
音乐在剧情推进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音乐的起伏变化,情节得以推进发展。
音乐风格也对情节产生影响,如快节奏的音乐会带来紧张的氛围,慢板的音乐则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既是情感表达的工具,又是剧情推进的推动力,为整部电影增添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情感表达、人物性格、剧情推进、音乐风格、情节影响1. 引言1.1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神秘的海上钢琴师和一个年轻的钢琴天才之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是整部影片的灵魂,通过音乐的表达,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交流,还可以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在这部电影中,钢琴音乐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
通过钢琴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伤、欢乐和孤独都在音符中得到了表达。
钢琴音乐与情感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折射。
音乐还与人物的性格紧密相关。
每个人物在电影中都有独特的音乐主题,这些音乐主题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剧情推进中,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变化贯穿整个故事,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引导着观众的情感共鸣。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它通过音乐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故事的精彩世界。
2. 正文2.1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音乐为核心的经典电影,钢琴音乐作为影片的灵魂,深刻地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音乐传记片。
这部影片于1998年上映,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和精妙绝伦的音乐让人们至今难以忘怀。
本文将从音乐的角度对《海上钢琴师》进行深入浅析,探讨其中的艺术之妙和情感之美。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一生。
故事从他的童年开始,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触及到他在二战期间成为钢琴手和世界著名乐团成员的经历。
阿米尔是个技艺高超的钢琴师,他用音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情感和世界的感受。
而正是这种独特而深沉的音乐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的情感风暴。
影片的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科内创作并指挥,莫里科内曾多次获得奥斯卡奖和其他国际音乐奖项,他以其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手法闻名于世。
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科内展现了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将音乐与影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引领观众进入阿米尔的内心世界。
影片开场的主题曲《海上钢琴师》就是一首扣人心弦的钢琴独奏曲。
这首曲子旋律悠扬、动情而又富有变化,仿佛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随着琴声一点点被唤起。
音乐中的音符在阿米尔的指尖间跳跃,既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又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追求。
通过这首主题曲的演奏,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人公,与他一起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影片中的另一首经典配乐是《初恋的标志》,它是阿米尔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小提琴独奏。
这首曲子旋律悲伤而又温暖,如同一缕微风拂过童年的记忆。
在片中,阿米尔回忆起他童年时代的恋人,通过这首曲子,观众能够感受到他对逝去岁月的思恋和悲伤。
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情感转化为声音,激发观众内心更深层次的共鸣。
除了这些个别的曲目,《海上钢琴师》的整个配乐都无与伦比,多样而又统一。
莫里科内采用了交响乐的形式来呈现音乐,使得电影中的音乐更加宏大而壮丽。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_992

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音乐赏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音乐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性和特殊性。
音乐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可以将虚构的故事与人生的哲理完美结合,呈现给观众的是审美上的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
为使电影结构更加鲜明灵活和充满趣味性,通过节奏、音律、声部的变化,音乐在电影中可以来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所以,音乐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者说,电影与音乐因为本身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因此音乐与电影的组合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电影《海上钢琴师》创作背景和剧情《海上钢琴师》诞生于1999年,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以其优秀的天赋打造出来的,影片以其娓娓道来的气场和风格,沉静怀旧的性格与新奇,加上独特的创意构成了《海上钢琴师》独特的风景线。
本部影片的故事内容很简单,通过一位音乐家麦克斯的回忆,采用倒叙的手法复述了一位在“弗尼吉亚号”客轮出生并死去的天才钢琴家1900的故事。
之所以主人公取名为1900,那只是他出生的时间――为了移民,父母将出生在客轮上的他遗弃了,好心的船工丹尼收养了他,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从此,1900就开始在船上生活。
丹尼去世后,1900随之生活无依无靠了,有一天他接触到了钢琴,对音乐的天赋瞬间表现出来――他无师自通地进行第一次钢琴演奏,但动人的琴声就震惊了每一个乘客。
从此,他做了船上的专业钢琴演奏家,与同船的许多大有名气的演奏家相比,他始终属于佼佼者。
有音像商关注并邀请他录制唱片,1900答应了,也就在此时,他邂逅了爱情――一位令他心动的女孩,于是一曲《爱的旋律》便诞生了。
他决定把唱片送给那位女孩却没有成功,于是也没有给制片商,这让他失去了惟一流芳百世的机会。
到了弗吉尼亚号就要被炸毁时,麦克斯因为坚信1900仍在船上便开始寻找,但是最后终于在一个角落里被找到的1900始终不肯下船。
最终一个天才音乐家,生在船上,也死在船上。
是因为他的出生和生活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还是他害怕这个复杂和无限的世界而不愿涉足?也许他觉得自己无限的音乐可以在有限的88个琴键上演奏出却无力在绵延不绝的城市那一排排无限的琴键上奏出?唉,我们最好还是再听一次1900的魅人的音乐吧!二、电影《海上钢琴师》剧情下的主题音乐赏析《海上钢琴师》配乐多为爵士乐,部分结合小提琴和钢琴,或轻快或舒缓,合奏了一曲风格隽永、别有情致、回味无穷的乐章,让整个故事在平静沉缓中流淌出来,特别是爵士乐单纯的音色音调更容易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让大家能够深入到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中去,伴随着剧中人物的起伏和波动,在欣赏电影故事的同时也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影片简介: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
时空的交错,场景
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
影片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整部情绪基调根据音乐时起时落。
影片音乐的风格属于综合型的设置。
音乐主题带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每个主题都形成了首尾呼应的显著特征。
影片音乐的风格是过去与现在的交错进行,在现实与过去的时间和空间转换上运用了大量的音乐蒙太奇手法、并将音响带有一定的音高。
主题音乐有两个。
第一次出现是影片闪回,麦克斯走进了一家收购乐器的店铺。
为了填饱肚子,他只好卖掉小号。
老板看出那是把名牌乐器,但只肯出很少的钱收购。
麦克斯被迫答应下来,但是出于留恋,他想分手前再吹一次小号。
老板尽管显得不耐烦,但还是答应了。
这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把这个音乐的来由和主人公1900呈现出来,让观众先了解。
第二次出现是旧唱片中的播放。
此时的音乐是想表达麦克斯对1900的留恋与他所有的经历。
也借此机会讲述关于一位海上钢琴家的传奇。
第三次出现是女孩出现在玻璃面前,1900正在录制演奏,透过窗户,1900看见了女孩。
便演奏出了这首影片的主题音乐。
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1900如何用自己内心的音乐来描述女孩的美丽与善良,通过音乐来描述女孩在1900心目中的地位。
我认为这一段音乐也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第四次出现是在麦克斯为了不让船上的1900被炸药炸死,通过借到音乐唱片和留声机带到船上来寻找1900,希望他听到音乐能出现。
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麦克斯与1900的友情之深厚,麦克斯对1900的那份朋友之间的感情,那份执着。
场景音乐第一次出现是黑人丹尼在客厅的钢琴上,发现了一个被人遗弃在盛放柠檬用的纸盒子里的孩子,好心的丹尼收养了这个婴儿,取名叫1900。
此时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丹尼对待孩子的一种爱心与关怀,从而也打击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人们。
第二次出现是1900来到了头等舱.透过大客厅门口的玻璃屏风,看见了玻璃后面传来的那快乐的音乐。
这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表达孩子对待音乐的好奇,因为从来没有听过,第一次听到。
第三次出现是在夜间, 1900端坐在钢琴前,轻轻弹着琴键,发出美妙的旋律。
所有人都惊呆了。
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想表达1900对音乐的渴望与本身的天赋。
第四次出现是麦克斯的小号独奏,显示出了他那技巧和迷人的音色同时也征服了招工者。
第五次出现是海上起了风暴,可怜的麦克斯呕吐不止,跌跌撞撞。
音乐在形象、幽默地描绘着麦克斯的境况。
第六次出现是1900说可以为他提供晕船的解药,随着船身的摇动和倾斜,客厅中的这架三角钢琴也开始四处滑动。
此次音乐的出现主要是充分展示意大利导演托尔纳托雷艺术才华的一个片段。
第七次是1900不但为头等舱的客人演奏,还经常到三等舱去为那些穷苦移民弹琴。
大家都痴迷在他的琴声中。
乘客们在1900的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第八次有一位意大利客人希望听到塔兰台拉舞曲,1900只请他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节奏,继而就让大家听到了一曲热烈奔放的塔兰台拉.说明1900非常有才华。
《海上钢琴师》的配乐以爵士乐为主,色调专一,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也有便于主题的引出。
像最精彩的斗琴片断,Jelly Roll Morton和1900所弹的五首曲子《Big Fat Ham 》、《平安夜》、《渴望》、《扭断你的手指》、《笨蜂飞舞》都是爵士乐,连Max吹的小号曲也是爵士乐。
这种不变的乐调正反映出他的永恒:1900生在大海上,葬在大海上,对于一生无根的他,大海是他永远的归宿。
他对海的依恋是那么地执着,而这种执着最终体现在他的指尖下流淌着的音符中。
电影中,我们能够深深感觉到,他不是单纯地在弹音乐,而是在书写自己的人生。
这种感情随着爵士乐的一次次重复变得更加明显。
最后他与自己的音乐、那架钢琴、“弗吉尼亚”号船一起沉入海底,留下的是无限的伤感、心酸与叹息。
一、摄影
影片采用中调偏冷的光线和大量光滑反光的镜面,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情调。
焦距运用上,基本上采用了短焦拍摄,但由于光线的恰当运用和人物的场面调度使人物和环境融为一体又位于视觉的中心。
运动方面,前后变焦以及推拉摇移的平稳让人感受到了波涛中摇曳的浪漫与惊险。
二、剪辑
在剪辑手法上,采用了动作匹配剪辑法和情绪剪辑,适时的插白(闪电)阶梯剪辑保证了节奏,同时听觉上始终不断的音乐让人倍感流畅。
整部影片中蕴藏了对物质世界批判,对人性和真爱的赞美,对城市的深深思考,人类的去向,以及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