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直译为“牛”的汉语说法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古文今译六字法,系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最基本、最常用的6种方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和意译法。
可概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实战心得下面试分别举例说明:一、对译法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如:“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删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有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
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
如:“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作补充。
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作战’”反之,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
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
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应删去。
如:①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夫,发语词;也,表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者,起提顿作用。
也,表判断的语气词。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三、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
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例如:①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陆离”是修饰“长铗”的,“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四、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这叫保留法。
如: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直译音译意译

直译: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
意译: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
音译: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肯德基(Kentucky)、麦当劳(McDonald's)、土司(toast)、三文鱼(salmon)、沙丁鱼(sardine)、配司(paste)、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培根(bacon)、扎啤(a jar of beer)、雪碧(Sprite)、可口可乐(Coca-Cola)、百事可乐(Pepsi-cola)、迷你裙(m 香波(shampoo)、席梦思(shermons)、iniskirt)、比基尼(bikini)、马赛克(mosaic)、桑拿浴(sauna)、士多店(store)、爵士乐(jazz music)、爵士摇滚(jazz rock)、迪斯科(disco)、派对(party)、迪呼啦圈(hula-hoop)、保龄球(bowling)、高尔夫球(golf)、拉力赛(rally)、卡丁车(karting)、蹦极跳(bunge jumping)、斯尼乐园(Disney land)、嬉皮士(Hippies)、雅皮士(Yuppies)、朋克(punk,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思想和服饰都很怪异的青年,现在常指“年轻无知的人;小伙子”)、克隆羊(clone sheep)、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Adventures of Alice in Wonderland 《艾丽丝漫游记》、Aesop's Fables 《伊索寓言》、Sister Carrie 《嘉丽妹妹》、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温莎的风流娘儿们》、St. Mark《马克福音》;Robinson Crusoe 《鲁宾逊漂流记》;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卡斯特桥市长》;Dombey and Son《董贝父子》;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夜未眠》;Patton 《巴顿将军》;Pygmalion 《皮格马利翁》;Jane Eye 《简.爱》;Robin Hood 《罗宾汉》;Martin Eden 《马丁•伊登》;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Los Angeles Times 《洛杉矶时报》;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The Boston Globe《波士顿环球报》;The Times 《泰晤士报》;Downing Street-唐宁街、Jerusalem-耶路撒冷、Kodak(柯达)、Simens 西门子;Hilton 希尔顿;Citizen 西铁城;Intel 英特尔;Haier 海尔(电器)Phillip 菲利普;Nike 耐克;Adidas 阿迪达斯;Santana 桑塔那;Dupont 杜邦Rolls Royce 劳斯莱斯;Gillette 吉列;Cadillac 卡迪拉克;Esso 埃索;Ponds 旁氏;Mazda 马自达(汽车);Benz 奔驰(汽车);Avon 雅芳;欧佩克(OPEC)、托福(TOEFL)、黑客(hacker)、嘉年华会(carnival)、在翻译中,什么时候用直译,什么时候用意译,没有什么铁定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文言文翻译方法例说 通用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文言文翻译方法例说湖南省炎陵县第一中学()唐巨南[方法解说]文言文翻译要求遵循“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通常的翻译方法概括为六个字,即:“留”、“对”、“换”、“删”、“调”、“补”。
所谓“留”,即保留原文词语,照写不译,这类词有两类:一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国名、物名、官名、年号等),二是古今含义相同的词。
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先辨清了这类不需翻译的词,就扫除了不少文字障碍。
所谓“对”,指的是将有些古汉语单音节词语对译成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双音节词中包含了古汉语的那个单音节词。
所谓“换”,是将古代说法换成现代说法,同一个意思,古今用不同的词语表示,找到古今对应的讲法去替换。
所谓“删”,指的是有些文言虚词,在古汉语中只起语法作用,例如补足音节,不表示实在意义,现代汉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来翻译,只好删去。
所谓“调”,指调换词序,将古汉语中的变式句调为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正常句式。
所谓“补”,是将句子中省去的成分补足,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很普遍,翻译时必须补出省略成分才能使句子顺畅。
如,对“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这几个文言语句的翻译就要用到这六个字。
句中的“河内”“河东”是地名,就保留;“于”“国”“凶”“民”“移”“然”这些单音节词语要分别对译成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对于”“国家”“饥荒”“百性”“迁移”“这样”;“寡人”是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辞,要换成现在的说法“我”;“之”是句中助词,“焉”“耳”“矣”都是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这些词语在翻译时可以不译或换成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根据“尽心焉耳矣”的语气,翻译时要补上“总算”两个字,语气才通顺。
因此,这几个语句可以这样翻译;“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英语俗语

sacred cow:神圣不可侵犯Sacred cow这个说法来源于本世纪初的印度。
在印度,牛是神圣的,它们可以在马路上大摇大摆地走,即便影响交通也没有人敢碰它们,因为印度古代的宗教习惯是保护它们的。
但是,作为习惯用语,sacred cow是指某个人,或某样东西,从来没有受到批评或嘲笑,即便在应该批评的时候也没有人敢这样做,就像印度的牛一样。
One of our biggest sacred cows is the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program which pays many older Americans a pension我们最神圣不可侵犯的项目之一就是为美国老年人提供退休金的全国社会保障计划。
This has become her sacred cow - nothing can change her schedule rain or shine.这已经成为她神圣不可侵犯的活动了,什么事都不能改变她的日程,真是雷打不动。
cash cow:摇钱树A cash cow is a business that is very profitable.利润丰厚的项目。
The new movie theater that they just opened by campus is a real cash cow.学校旁边新开的那家电影院真是个摇钱树。
Play the lute to a cow: 对牛弹琴也写作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preach to deaf ears指那些说话或写东西不考虑到听众的人。
一般来说,是说话人或作者高估了听众或读者,所以,这则成语嘲讽的主要是听众或观众,而不是说话者。
to kill the fatted calf: 热情款待或者欢迎离家多年的人Sorry this meal isn't much, John. We didn't have time to kill the fatted calf.约翰,很抱歉,饭菜不多,我们来不及设宴欢迎你。
试论汉语英语有关“牛”的词语的语义差异

试论汉语英语有关“牛”的词语的语义差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牛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得人类对牛产生喜爱、恐惧、崇拜等错综复杂的情感, 人们也常常借助牛来寄托和表达感情, 所以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关于牛的词语。
这些词语反映了两种文化各自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两种语言之间深层的文化差异。
研究这些词语,对于进一步认识汉语英语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对于进一步思考某些语言学问题,都会有所裨益。
下面试从语义蕴涵方面来考察一下有关“牛”的词语所反映的汉语与英语深层的文化差异。
在从语义蕴涵角度分析有关“牛”的词语所反映的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之前,我们应该如实地承认:尽管汉语、英语分属汉藏和印欧两大不同的语系,其产生地相距遥远,语音、词汇、语法体系迥然不同,古代也没有地缘文化之间的影响,但是同样作为人类社会产生的语言,从各民族原点文化具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论断来看,也必然有其共同之处。
首先,语音与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一物种,汉语将这种野生动物与野生驯化而来的家畜称之为“牛”,英语称之为“cow(母牛,奶牛)”“bull(未阉割的公牛)”“ o x(去势公牛)”,它们的语音与语义之间的联系都是偶然产生、之后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而固定下来的。
可见,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为什么会有语言之间的差别呢?人类社会本身并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分成了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习惯的差别,他们在选择语音形式、语法规则方面也按各自的意愿行事,同一社会集团的成员约定俗成、共同遵守,不同社会集团的约定俗成也不相同,所以出现语言方面的差异就不奇怪了。
其次,古汉语和英语都使用孤立、互不关联的不同的词来指称不同类别的“牛”。
在古代汉语中关于“牛”的说法有很多,如:“犍(今读jiān)”指去势的公牛、“犏(今读piān)”指公黄牛与母牦牛的杂交牛、“牯(今读gǔ)”指母牛也指阉后公牛、“牝(今读pìn)”最初用来指母牛、“牡(今读mǔ)”最初用来指公牛、“犊(今读dú)”指小牛、“物”指杂色牛、“特”指公牛。
不能直译为“牛”的汉语说法

不能直译为“牛”的汉语说法牛饮drink like a fish牛脾气as stubborn as a mule吹牛talk horse食量大如牛to eat like a horse九牛一毛a drop in the bucket牛马不如的生活to lead a dog's life初生牛犊不怕虎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健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如果遇到谚语“力大如牛”,英语中却没有as strong as a cow的说法。
在历史上战争频繁的西方,没有马便无法生存。
而在中国,牛则是生活之本。
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上句话当然不能直译。
所以英语把“力大如牛”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牛年”用英语怎么说?来源21世纪报时间5个月前阅读17855 次字体[ 大中小] [收藏] [划词已启用]外企必备的面试英语!“春运”英语怎么说?“两会”用英语怎么说?“猪流感”英语怎么说?出租车“起步价”怎么说?“脑残”英语怎么说?定义让人喷饭【超准】点击就知道你的职业前景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is coming. But should we call it "The Year of the Ox" or "The Year of the Bull"? 21st Century staff Charlie Shifflett answers the question and more.中国的农历新年牛年就要来到了。
那么“牛年”我们用英文该怎么说呢?21世纪报的员工Charlie Shifflett回答了这个问题。
Ox: Westerners respect the ox for its strength and hardworking spirit. However, bulls are generally viewed negatively, thanks to their aggressive nature. Cows are considered the "cutest of the three". In fact, in the US, people often decorate their homes with pictures of cows. The anima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fort and quiet of a country home.西方人对牛ox是很敬重的,因为它的强健和勤劳!不过,bull这个词一般就有些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如“盛气凌人”,但也要“归功”于它们的“积极进取的”的个性。
文言文翻译六原则

以故,以……故 所以,因为……缘故
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作……, 以……为……
把……作(为)……
以为
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之谓 叫作,就是,才算;这就叫作;就是,说的就是
至于
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解题步骤
答题步骤
翻译: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遣 部队。
【参考译文】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 为先遣部队。诸葛诞被铲平,鲁芝升官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
3.补——补什么? ①省略了主语、谓语、宾语成分的省略句;②省略了介词“于”;③判断句补上判 断词。
【2018全国卷Ⅱ,节选】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 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翻译点】 ① 重点实词:“民”,百姓;“思”,思念;“德”,恩德;“立”, 建立;“食”,进食;“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② 重要虚词:“其”,指王涣;“为”,给;“每”,每当;“辄”, 就;“怎么这样
既……又…… 又……又……
且夫
再说,而且
是故
所以,因此
是以
所以,因此,因而
所谓
所说的,所认为的
未尝
从来没有,不曾
何则
为什么
何者
为什么,哪一个
谓之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作
翻译格式
固定结构
翻译格式
所以
……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 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人(事),靠它来……的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适应策略

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适应策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翻译工作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需要巧妙运用文化适应策略,以确保译文既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又能在目标语言的文化语境中流畅自然。
文化适应策略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是为了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使翻译作品更贴近目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习惯。
这意味着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词汇,更要深入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价值观、传统习俗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
一种常见的文化适应策略是直译。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目标语言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例如,“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直译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种翻译方式在文化内涵和意象上与原文较为接近,目标读者能够较为直观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但直译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当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或者可能引起误解时,就需要采用其他策略。
意译则是另一种重要的文化适应策略。
意译强调的是传达原文的意义而非形式,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重新诠释。
比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如果直译为“下猫下狗”,显然会让目标读者感到困惑,此时意译为“倾盆大雨”则更能准确地传达出原文所表达的强烈降雨的意思。
意译能够帮助消除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但过度的意译可能会导致原文文化特色的丢失。
在英语翻译中,还有一种常用的策略是加注。
加注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文中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典故、历史事件等进行解释说明。
例如,在翻译“John is a Doubting Thomas”时,可以加注“Doubting Thomas 指的是多疑的人,源自《圣经》中多马不相信耶稣复活的故事”。
这样的加注能够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文化隐喻,增强对译文的理解。
此外,归化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适应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直译为“牛”的汉语说法
牛饮drink like a fish
牛脾气as stubborn as a mule
吹牛talk horse
食量大如牛to eat like a horse
九牛一毛a drop in the bucket
牛马不如的生活to lead a dog's life
初生牛犊不怕虎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健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如果遇到谚语“力大如牛”,英语中却没有as strong as a cow的说法。
在历史上战争频繁的西方,没有马便无法生存。
而在中国,牛则是生活之本。
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上句话当然不能直译。
所以英语把“力大如牛”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
牛年”用英语怎么说?
来源21世纪报时间5个月前阅读17855 次字体[ 大中小] [收藏] [划词已启用]
外企必备的面试英语!
“春运”英语怎么说?
“两会”用英语怎么说?
“猪流感”英语怎么说?
出租车“起步价”怎么说?
“脑残”英语怎么说?定义让人喷饭
【超准】点击就知道你的职业前景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is coming. But should we call it "The Year of the Ox" or "The Year of the Bull"? 21st Century staff Charlie Shifflett answers the question and more.
中国的农历新年牛年就要来到了。
那么“牛年”我们用英文该怎么说呢?21世纪报的员工Charlie Shifflett回答了这个问题。
Ox: Westerners respect the ox for its strength and hardworking spirit. However, bulls are generally viewed negatively, thanks to their aggressive nature. Cows are considered the "cutest of the three". In fact, in the US, people often decorate their homes with pictures of cows. The anima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fort and quiet of a country home.
西方人对牛ox是很敬重的,因为它的强健和勤劳!不过,bull这个词一般就有些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如“盛气凌人”,但也要“归功”于它们的“积极进取的”的个性。
而奶牛cow被视为三个中最可爱的、最讨人喜欢的一个。
事实上,在美国,人们常用奶牛图片来装饰屋子,她们总是和宁静舒适的乡村生活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