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

合集下载

试谈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试谈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自然离不开信息管理。配电网 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但是其本身自有的数据收集功能较 为薄弱,无法支撑起正常运行。借助这一系统,可以建立起具体 的地图,结合数据库,高质量完成信息管理工作。第二,变压器 负荷管理,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变 压器情况,工作效率、工作质量都可以得到提高。居民的正常用 电得到了根本上的保障,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第三,停电管 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完成停电位置、范围的分析,并 且逐步排查故障位置,弥补传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在信息采集 上不足。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形成最佳 调度路径,及时完成停电维修,缩短停电时间,提高配电网的稳 定性。第四,监视控制管理。将地理信息系统和SCADA系统相 融合,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 中,绘制出地理位置线路图,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信息处理收集系统,可以建立形成
三维模型,展现出地理空间实体,应用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可以 有效吸收全部处理对象,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不仅如此,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应用,真实、准确地反映各项 数据,为配电网自动化运行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1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内容 第一,信息管理。作为信息处理收集数据库系统,地理信
下,还可以对即将开展的停电检修计划进行预演,包括拉开 关、停线段、停馈线等功能。
2.2 地理信息系统的线上运用 线上状态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辅助配电网自动 化运行,实时展现出配电运行状况、在线操作、负荷管理、停电 管理、数据共享等。由上可知,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采集与监视 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配合SCADA系统,可以将配电运行过 程中所有的数据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来[2]。一旦发生事故,能够第一 时间调取信息数据,将发生故障的线路展示给工作人员,并且附 上地理信息数据。不仅如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对故障可 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显示出所有可能停电的区域,作 为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所有的数据 都会在第一时间被保存,工作人员可以从数据库中进行调取。 在线状态下,地理信息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辅助工作 人员展开线上遥控,借助三维立体的地理接线图,观察配电网 运行情况,实现远程控制,完成挂牌和解牌等指令。在负荷管理 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展现出配电网的负荷控制点,利用监控系 统得到具体数据,最终以图表的方式显示。比如,国网河南石龙 供电有限公司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不同区域配电网负荷情况展 开分析,绘制形成了专题图。在这些数据的辅助下,有关部门可 以及时的制定配电方案,在用电高峰前调整方案,避免供电不稳 定情况的出现。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盲区,最为 突出的就是用户家中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问题,一些故障如果无 法及时处理,会造成停电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其他用户产生负面 会影响。但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根据用 户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定具体位置,找到最合适的故障维修点, 帮助用户尽快恢复供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能够实现信息共 享,将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及用户抄表与自动计 费系统接口进行连接,能够将用户名称、所在位置、用电负荷等 数据传递出去,记录在自动抄表计费系统中。根据数据之间的对 比,及时发现偷电漏电情况,并且展开相应的处理。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应用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应用

42 天津电力技术2010年第1期 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应用天津市电力公司(300010)吴丽萍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300201)米 娜天津市普讯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00384)李宽容【摘 要】 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 m ati on sys2 t em以下简称GIS)与配电管理信息系统(distributi on infor ma2 ti on syst em,以下成为配电M IS)一体化应用的背景出发,介绍了天津电力关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应用的设计思路,技术架构,设计原则,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一体化建设的技术要点,简要说明了一体化实施中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最后总结了一体化应用在天津电力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1 概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负荷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电力系统管理也越来越复杂。

对于配电系统来说,涉及的配电设备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与地理位置有关,而且配电系统的配电规划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故障的快速查找等,都离不开配电设备相关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以,一个完整的配电专业化管理系统中离不开设备和地理信息,在天津电力现有的项目建设中,配电系统中的配电管理信息系统与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都是分开独立建设,两套系统的重复的地方很多,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不利于信息的整合,使得配电管理的运行效率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天津市电力公司针对配电设备分散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天津电网的图形化生产管理系统的作用,紧密结合电网公司地理系统系统图形服务基础平台升级改造,实现配电地理信息系统和配电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从而完成了电网图形信息、设备信息共享,实现通过设备查位置,通过位置找设备的双向查询功能,有效的整合设备信息和地理信息,为提高配电专业化管理水平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配电网的规模及网架结构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本文是结合我国配电网发展及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采用基于图形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实现配电网的可视化管理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可视化,电力GIS1.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遥感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

电力GIS是将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变电站、输配电网络、电力用户与电力负荷和生产及管理等核心业务连接形成电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提供的电力设备设施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力技术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电力市场信息与山川、河流、地势、城镇、公路街道、楼群,以及自然环境信息集中于统一系统中。

2.电力GIS的发展现状电力GIS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CAD+数据库的应用阶段,在此时还没有实际的地理信息,也没有电网模型,仅仅是实现了数据在图像界面的展现,CAD 的图像只是数据展现的背景。

第二阶段:用地理信息数据取代了CAD图像,建设了GIS平台,是第一阶段的升级,在GIS平台上显示数据,但是还没有建设基于GIS的应用。

第三阶段: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基于GIS的应用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据的更新,此阶段数据的维护主要还是依靠人力,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和现场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失去使用的价值。

3.面向配电网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3.1配电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配电网的发展是随城市建设规模及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而提出的, 配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而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配网的调度和管理已经不适应城市供电的需求, 突出反映在如下几点:1) 设备数量巨大,分布广阔,一个城市配电设备数量大概是40万~100万,并且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配电网经常处于变动中,导致数据的维护工作量非常大。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机|械|工|程—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8期/3月(中)—169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陈伟(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随着电力领域的发展,对于配电网领域的要求标准也随之提高,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完善与优化电力领域的工作,成为一个重点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其特点和优势,逐渐在配电网自动化领域中得到应用发展,推动了电力工作的开展。

对此,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缩写为GIS 系统,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技术,实现信息数据的一系列处理工作的一个强大数据库系统,包括收集、检测、整理、分析等内容。

由于GIS 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因此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的领域中,旨在解决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1GIS 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应用过程中的功能分析在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有几方面。

(1)代码管理功能。

由于配电网的基础设施设备较多,如何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优化配电流程,成为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GIS 技术进行设备设施的逻辑编码,搭建相对应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对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2)图形控制功能。

由于配电网项目的工程量较大,可以通过GIS 技术对工程的地理信息和施工现场控制反馈,以图形化方式呈现出来,及时观察了解工作实况,从而进行工作的调整与优化。

(3)图形编辑功能。

由于软件的属性所在,针对设施设备无法实际操作的问题,可以通过GIS 系统进行模拟工作,以对变化的环境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实现工作的快速修正与调整。

(4)自动布线功能。

在配电工作中,可以人工进行线路和塔杆的施工,但是结合GIS 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科学准确的控制施工参数,提高施工质量。

配电网自动化与地理信息系统初探

配电网自动化与地理信息系统初探

1概述 .
1 9年 ,美 国哈 佛 大 学 研 究 郝 主任 7 9 H wad T. i e 设 计 、建 立 了第 ・ o r Fs r h 个较 完 善 的计 算 机 制 系统 (YMA ) S P ,首 次 采 用计 算机 披 术 代替 了『统 的 多 层套 印 制 专 彩 色 图什 的 工 艺 流程 。 以此 为 先 导 , 全球 掀 起 了研 究和 开 发 G S地 理f 息 系统 ) I( 言 的浪 潮 , “ 卞 化 地 球 ” 的 时 代 开 始 r。 同 数 时 ,以应用为 目的的 々题性地理信息 系统 也 得列迅 猛的 发腱 。 GI S住 电 力系 统 中 的 应 仃 着 f 分广 阔 的 前 景 。随 着 电 力系统 的 发 展 ,其 分布 地 域 越 来越 广 火 , 系 统 本 身越 来 越 复 杂 ; 与此 同 时 人们 对 电 质量 、环 保 、 电 市 场 和 体 市J 革 等问 题 日 关 注 , 使得 电 力 I 改 规 划 、远 行 、营 , ̄ I 需 要 对 极 其 庞 人繁 l lJ k; ’ 杂 的 信 息进 行 采 集 、存 储 、分 析 和 快 速 处 理。随 着计算机技术和信启、 网络技术的发 展 ,系 统 设 计 、分 析 软 件 I I 专 家 决 S( M 策 系 统 ) 各级 电 力 网络 中应 用 越 束 越 厂‘ 在 泛 ,但数据兀 余、混乱现象和信息难以科
厂 站 。从 这 一 意 义 来 讲 ,它 又 是 一 自 个 动 化控 制 系统 。 住 AM/F / S系统 中 ,管 理 画 面 M GI 种 类 较 多 , 包 括 区域 电 力 设 施 地 理 分 布 图 、厂 站 生 产 实 时 监 控 图、 区 域 输 配 电 和
蔷 灌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

在配电自动化中,GIS的应用无疑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好的管理和运行效率。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GIS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GIS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帮助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电力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GIS能够将电力设备的位置和属性与地理坐标进行关联,形成一张可视化的电网地图。

在电网规划、布点和改造时,GIS能够根据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精确的选址和布线,确保电力设备在最佳位置进行部署,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GIS能够通过电网地图定位故障点,快速准确地派遣抢修人员,缩短抢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GIS可以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常与其他信息系统(如SCADA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将GIS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状态数据、用户信息、电价信息等各种数据的共享和可视化展示。

当用户出现停电时,GIS可以实时更新电网地图上的停电区域,同时将停电信息传输给用户管理系统,方便用户查询和抢修人员定位。

GIS可以为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数据,通过GIS的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

GIS能够实时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其与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关联,进行热负荷分析、设备运行优化等决策支持。

通过GIS可以在电网地图上画出不同区域的负荷分布情况,为电网规划和设备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GIS还可以利用历史运行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数据预测,辅助决策者进行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度。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自动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GIS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效率,保障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并为决策者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决策支持。

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

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

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摘要]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对于整个社会的配电网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利于配电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实现。

本文主要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简单了解,然后重点阐述了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

[关键词]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推进了配电网规模的扩大。

在现行的电网系统下,其结构呈现日益复杂的状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将地理信息与电网数据进行有机融合,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地理信息系统1.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支撑,处理相关的空间实体信息及其属性,并且通过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加强对地理信息的管理,为供电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其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由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方面组成。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有: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其通过对地理数据的输入和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来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纸质地图、文字以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都必须转换为数字形式,才能为计算机存储、识别和处理。

实现从图形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称为数字化。

在当前,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来源。

此外,采用GPS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采集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

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最终将地理信息输出。

配网管理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

配网管理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
科举地理信息系统 ( G I S ) 技术分析
陈斌 国网福建柘荣县供电公司 福建宁德 3 5 5 3 0 0
【 摘 要】 地 理信息系统是一 门高新技 术 , 近年 来广泛应 用于配电网管理 接相 连, 编辑和 管理 系统的 图形 数据 , 还能够进 行数据 查询 、 存储 以及 中 在未来 几年 内, 仍将发挥 更重要 的功 能。 例如数据标 准化、 多维化 , 系 统计、 分析 调度 等操作 。 对于 G I S 技术 来说, 软件层是 业务逻辑层 , 通 过 统集成化、 智能化等。 本 文重要 分析 了 地 理信息系统 ( G I S ) 在 配电 管理中的 Ma p O b j e c t s 和AD O . N E T 组件避 开用户端与系统 数据 , 用户并不直 接
息, 并且能够 与S C AD A 系统 中的实 时运行 状态 相结 合, 使配 电网的管 G I S 的定 义是 : 为 了获取 、 存储 、 检索、 分析和 显示空 间定位 数据 而 理更 加有效 。 建的计 算化 的数 据库 管理 系统 。 [ 2 】 对于 这一定义 的理 解为 , 首先 , G I S 首先 , G I s 能够为 s c AD A 提 供 图形 信息 , 包括地 理地 质信息、 地理 是一 种数 据 库管 理 系统 , 属于 现代 化空 间信息分 析技 术 。 在 这项 技 术 空 间信息 , S C AD A 在 获取 这 些信息 的同时 , 还可 以通 过G I S 得 到离 线 中, 融合 了地理 学、 计 算机 科学 技术 、 网络 通讯遥 感技 术等 多门类的学 的图形信息及 设备信息等 , 二者 的交换 与联 系使配 网管理更 加完善。 其 科体 系。 其次 , G I S 的基 础是 建立在 地理 空 间之 上 , 通过 对地 理模 型 的 次 , G I S 技 术中的图形中能够反 映出S C AD A系统中的实时运 行信息 , 比 构建 , 分析处理 所采集 的信息数 据, 为地理 研究及 地理决 策提供 必要 的 如馈 线和配 变的实 时运 行信息 , 包 括 电压 、 电流和 功率 的因素、 开关信 理论依 据 。 第三 , 由于 G I S 的先进 性 与即时 陛, 使 得 其数 据更 加更加 完 息等等 的运 行状态 。 G I S 技术与配 网S C AD A 系统的相 互结合 , 使得 电力 备, 数据库 的更新 更加迅速 精确 , 获得的地理信 息也更加精准 。 系统 能够 对 目前配 网的 运 行状 态直 观而 明确 , 对 配 网的设备 的地 理位 2 . G I S 技术在 配网管理中应用的必 要性 置 的信息、 离 线图形及设备参 数等 有了全面的掌握 , 使调度 的精确 性大 随着 社会经济 的发展 , 电力系统的压力 也越来越 大, 配 电网作 为电 力系统 的主要 网络, 也 发生了变化 。 城 乡建设 的突飞猛 进 , 为配 电网的 设置 增加 了新的 机遇 , 也面临着 更加严 峻的 考验 。 如果 引用了G I S 定 位 系统 , 则情况会有所好 转, 数 据库的更新使 得监控 人员对 配网的情况有 了明确 的可 视点 , 其强大 的存储 管理 系统 , 检索 系统 、 计 算机 信息数据 的分析 与管 理 , 都为 配网的管 理减轻 了压 力 , 使 工作质 量大 大提 高, 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摘要]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对于整个社会的配电网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利于配电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实现。

本文主要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简单了解,然后重点阐述了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探究。

[关键词]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推进了配电网规模的扩大。

在现行的电网系统下,其结构呈现日益复杂的状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将地理信息与电网数据进行有机融合,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地理信息系统
1.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支撑,处理相关的空间实体信息及其属性,并且通过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加强对地理信息的管理,为供电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其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由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方面组成。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有: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其通过对地理数据的输入和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来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纸质地图、文字以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都必须转换为数字形式,才能为计算机存储、识别和处理。

实现从图形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称为数字化。

在当前,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来源。

此外,采用gps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采集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

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最终将地理信息输出。

其中,对于不同图层构成的地理信息是不同的,有社会因素、植物分布、工程地质、土地利用现状、基本情况,在实现应用的过程,要对构成的全部状况进行研究。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用于查询空间信息、时间信息、车流信息、路面质量、沿路环境、居民分布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相互关系。

2.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首先,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以配电网管理工作的方便性为基础,不仅要保证系统输入数据的直观化,而且还要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以合理、有效、实用的输出方式,促进系统稳定运行。

所以,在设计系统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系统功能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配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结合其工作节点又多又分散的特点,着重考虑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另外,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还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对现代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业务管理和扩展的需求。

因此,在实际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先进性,这是系统设计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第二,加强对系统安全性和维护性的考虑,确保系统不被破坏,并以此为原则,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将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控制到最低。

3.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常情况下,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包括三大集成部分,分别是前台客户端、scada以及后台服务器端,在系统中,主要以分布形式的体系,呈现出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
首先,前台客户端,其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这样,就方便于每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登陆,从而进入配电管
理系统。

其次,对于scada数据,其主要是用来促进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系统的一体化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有效方便的实时信息。

还有,后台服务器端主是为了完成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这是因为应用程序和地理图层文件都建立在这个服务端。

4.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首先,关于gis平台选择。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涉及到的技术多,而且复杂,如:数据库、图形处理技术等等,所以要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以及实用商品的应用,加强对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其功能的实现。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是地理信息桌面平台,这个系统平台,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工具型桌面开发软件,主要是通过数据与地图的结合,以数据的形式,达到思维的可视化,从而针对具体的情况提供一种对应的决策支持方式。

与其他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灵活、简单、精致,对硬件环境没有过高的要求。

另外,通过地理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和数据管理系统中运行,便于对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访问,另一方面,还可以其与现有硬件的连接,借助于相应的开发语言,将地图作为处理对象,进行合理调用。

其次,关于数据库的设计实现。

对于系统来讲,数据库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要想保证系统建设的成本和速度,就需要加强对数据库的应用和实现,并且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所以,整个系统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以设计的数据库为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数据种类繁多,且复杂,必须要加强对这
些数据的合理组织,通过分析整合,使之成为有效信息,这也是当前系统设计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第三,关于属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管理。

所谓属性数据,简单来讲,就是对空间实体特征进行简单描述的数据信息,如:数量、名称、说明以及编号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分析和查询功能。

第四,关于对空间数据库的图层处理。

在配电信息系统中,要针对数据不同的特点和特征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且通过点面形式进行分层处理,结合配电网的相关信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建立适合于本系统的图层信息空间。

然后,将各个地理图层叠加,形成完善的配电网信息图。

第五,关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

在连接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时,要利用特殊程序,把空间实体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将其与属性数据进行有效的连接,结合关键字的对应,对图形对象作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交互管理。

5.总结:
总而言之,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加强对数据的控制,达到地图的可视化,进行数据库的实时操作,提供更加直观化的数据信息,为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