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资料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在XXX(填写具体技能)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填写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填写具体知识点)、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和XXX(填写具体知识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3.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4.第7-8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名称:计算机课程设计二、课程代码:CS101三、课程性质:必修四、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五、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科学的设计和实现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加深对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开发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目标包括:1. 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2. 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开发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 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6.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2. 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3. 软件设计和架构4. 程序设计和编码技术5. 质量保证和测试技术6. 软件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1. 理论讲授: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2. 分组项目设计:学生组成小组,完成软件项目设计和开发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软件工程知识的理解4.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软件设计和开发技术5.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九、考核方式:1. 项目报告:学生需提交项目设计和开发的报告,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实现过程和测试结果等2. 课堂演示:学生需在课堂上进行项目演示,展示项目成果和技术实现3. 期末考试:学生需参加期末考试,考核软件工程知识和理论基础掌握情况十、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构造》等2. 计算机实验室:提供实际项目设计和开发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3. 专业导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展项目工作十一、课程审核和评估:1. 课程审核:本课程需由学校计算机系审核并定期评估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项目成果评价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3. 课程质量保障:通过持续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师资力量、加强项目管理等方式,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上为《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希望学生们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能够提高计算机科学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及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学生应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1.描述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解释不同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3.阐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分析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运用实验方法和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

6.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和演绎物质的性质和能量变化规律。

7.结合生活实例,应用物质与能量的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

2.增强对物理实验的热爱,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强化环保意识,理解科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涵盖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主要内容,包括:1.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

3.能量的守恒和转化定律。

4.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及其应用。

具体到教材的每一章节,我们将分别讲解:•第3.1节: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第3.2节: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

•第3.3节: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第3.4节: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第3.5节: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讲解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现象,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科学实验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

四、教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物理教程》第三章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科普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课所需的仪器和材料齐全,让学生动手实践。

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二、课程编号:COMP101三、授课教师:XXX四、课程简介: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是一门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掌握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设计方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程目标:1. 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掌握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方法;3. 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4.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课程内容:1.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介绍2. 软件开发工具及技术3. 基本软件应用开发4. 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5. 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七、实践任务:1. 设计一个简单的桌面应用软件,实现基本的功能:如文本编辑、图形绘制等;2. 运用所学的软件开发技巧,设计一个网页应用程序,实现数据交互和动态效果;3.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软件测试与调试,找出问题并解决;4. 分组进行软件项目管理的实践,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八、实践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每个阶段的实践作业,包括设计文档、代码和测试报告;2. 在团队合作实践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分工明确,任务完成及时;3. 完成个人项目设计和实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九、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15%)2. 实践作业(40%)3. 期末考核(45%)十、课程教材:1. 《计算机应用基础》2. 《软件开发技术》3. 《软件测试与调试指南》十一、参考资料:1. https:///2. https:///3. https:///以上为本课程的设计任务书,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和实践,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祝大家学习愉快!第二篇示例:任务书二、任务目标1.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要掌握Java、Python或C++等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技巧。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进行表达。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的基本原理,如YYY(根据具体学科),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ZZZ(根据具体学科)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相关习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养成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的良好品质。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XX年级(根据具体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关于XXX(具体学科概念)的基础知识,涉及教材第X 章第X节。

- 分析YYY(具体学科原理)的内涵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X章第X 节。

- 介绍ZZZ(具体学科方法)的操作步骤,结合教材第X章第X节。

2. 技能训练:- 设计观察、分析类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对应教材第X章练习题。

- 组织课堂讨论,促进知识内化,涉及教材第X章相关话题。

- 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参照教材第X章实践活动。

建设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设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设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具体知识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XXX(具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在XXX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形成正确的XXX观念,培养对XXX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选取教材中的XXX(具体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1.XXX(具体内容1):通过讲解XXX(具体方法或案例),使学生掌握XXX(具体知识或技能)。

2.XXX(具体内容2):以XXX(具体案例或情境)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XXX(具体内容3):对比分析XXX(具体知识或现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XXX(具体概念或原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分组讨论特定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XXX(具体实验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XXX版本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XXX(具体书籍),以丰富其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及时的批改和讲解。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1. 任务背景本任务书是为了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而制定的。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 任务目标本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实际的项目,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项目开发和管理。

具体目标包括:•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会使用所学技术和工具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任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开发一个学生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和课程成绩管理两个模块。

具体内容如下: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学生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学生信息的导入和导出功能;•学生信息的统计和报表生成功能。

课程成绩管理模块课程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课程成绩的录入和修改;•课程成绩的查询和排序;•课程成绩的统计和报表生成。

其他要求•所有功能模块都要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所有功能模块都要进行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代码要求有适当的注释,方便代码的维护和修改。

4. 任务计划任务的计划安排如下:•第1周:项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第2周: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开发;•第3周:课程成绩管理模块开发;•第4周:系统调试和测试;•第5周:系统上线和用户培训。

5. 资源需求为了完成本任务,学生需要具备以下资源:•计算机硬件设备:一台能够运行所需开发环境的个人计算机;•开发工具: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或文本编辑器;•技术书籍和在线教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

6. 任务交付要求任务的交付要求如下:•报告:按照指定的格式编写任务报告,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实现等内容;•演示: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项目演示;•源代码:提交项目的完整源代码。

7. 评分标准任务的评分标准如下:•完成度: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情况进行评分;•质量:根据代码质量、界面设计等进行评分;•报告和演示:按照任务交付要求进行评分;•团队合作:评价团队合作和沟通情况。

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建筑基本概念,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构造及建筑材料。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建筑绘图技巧,完成简单的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建筑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2.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沟通、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建筑启蒙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创造。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建筑知识。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建筑基础知识:- 建筑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建筑风格:古代、近代、现代及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特点- 建筑材料:常见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2. 建筑设计技巧:-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方法- 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外观设计-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3. 建筑实践与评价:- 建筑现场观察与记录- 建筑案例分析:优秀建筑作品鉴赏与评价- 小组合作完成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建筑基础知识学习第二课时:建筑风格及材料学习第三课时:建筑绘图技巧训练第四课时: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上)第五课时: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下)第六课时:建筑实践与评价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建筑艺术”章节相关,涉及教材中第3章“建筑的风格与特点”、第4章“建筑的材料与构造”及第5章“建筑绘图与模型制作”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
双酚A环氧树脂生产车间设计
专业:高分子
设计人:李治国
学号:1302030212
指导老师:翁凌
设计时间:2016.11.10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要求及目的
1.要求:设计环氧树脂生产车间
2.目的:掌握环氧树脂的制备原理,工艺过程,主要生产设备
二.设计思路
产品品种:E-42,E-44,E-51液态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
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bisphenol A diglycidyl ether
分子式:C18H17Br4ClO3
环氧树脂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环氧树脂用途:1.在涂料领域用于汽车:底盘底漆、部件漆,槽车内壁涂料等用于船舶:底货仓内壁涂料,海上集装箱涂料,钢铁部件防腐涂料等用于其它类型:钢家具粉末涂料,电阻元件粉末涂料,钢制部件粉末涂料,阀体防腐、重防腐超耐磨陶瓷,屏蔽立式管道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等 2.在复合材料领域用于汽车:玻璃钢车壳,玻璃钢地板,玻璃钢槽车,控制系统仪器仪表电器零部件,显示器,汽车干式点火线圈,玻璃钢部件、防滑粒方向盘套、环氧树脂局部加强材料。

3.在粘接剂领域用于体育用品:玻璃钢安全帽,球拍,高尔夫球杆,钓鱼杆,保龄球,雪撬,冲浪板,玻璃钢赛艇、帆船、赛车、躺椅、曲棍球杆等用于绝缘材料:覆铜板,玻璃钢板、管、棒,变压器,继电器,高压开关,绝缘子,互感器,阻抗器,电缆头,电子器件、元件的密封或包封和塑封,报警器、固体电源。

环氧树脂特性:可燃物。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生成过程:
年产量:1000t
每日产量:3t
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材料及性质
双酚A(BPA):白色晶体,可燃,微带苯酚气味,溶于乙醇、丙酮、乙醚、苯及稀碱液等,微溶于四氯化碳,几乎不溶于水常温下,微溶甲苯,二甲苯,加温
下溶解度急剧增加。

环氧氯丙烷(ECH):易挥发,无色透明液体,有毒,对皮肤有烧伤作用,能严重刺激眼睛,有刺激性气味,有麻醉性,能溶醇,醚及甲苯中,微溶水,比重1.18,纯品沸点116.2摄氏度,取样上层。

液醇:淡紫色液体,无机械杂志,强碱性,腐蚀性强。

甲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比重0.866,纯品沸点110.28摄氏度,取样化验时取下层。

工艺流程
生产步骤
1.把双酚A投入溶解斧中,然后通过环氧氯丙烷,将夹套通入水蒸气的温度加热升温到70摄氏度左右。

2.溶解后,用桨压入带搅拌的反应斧内,开始搅拌,并滴加碱液。

控制反应温度为50-55摄氏度,维持一定时间到反应结束后,再在100减压至94.661kpa,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供循环使用。

3.回收结束后再次加入苯溶解,在65-70摄氏度下次加碱液,反应结束后用夹套水冷却,静置,把苯溶液抽吸到回流脱水釜内,下层的盐碱可以加苯萃取一两次,抽吸后放掉。

4.在回流脱水釜内回流至蒸出的苯清晰无水珠为止,然后冷却,静置,经过过滤至储槽。

沉降后抽出脱苯釜脱除苯,先常温110摄氏度,上开始减压至140-143摄氏度无馏为液为止,放料,即成品。

车间面积750平方米,高6米
后期规划:根据销售量,看增加还是减少厂房的生产线,有时看其他产品的销量好了,我们可以增加,来丰富种类,满足企业将来的发展。

环氧树脂主要产品和性能:
1.室温固化双组份无溶剂环氧树脂灌注剂
应用:结构的填缝注剂、多孔地台和墙壁的渗透剂
特点和优点:力学强度高、粘着力强、粘度低、防水性能佳
化学成份: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脂肪族聚胺固化剂(A+ A')
2.双组份冷固化触变环氧粘胶
应用:混凝土预制件接着剂、瓷砖砖块接着、剂及勾缝剂、云石内外墙干挂接着剂、种纵用的固浆
特点和优点:力学强度高、对多数材料粘着力良好、良好的耐环境和化学介质侵蚀能力、耐
老化性能好
化学成份:调配双酚A环氧树脂+调配芳香族胺固化剂(B+ B')
3.室温固化双组份环氧树脂油灰
应用:瓷砖勾缝环氧树脂油灰、瓷砖砌合环氧树脂油灰
特点和优点:对多数材料粘着力良好、抗水和抗化学腐蚀能力强、力学强度高、收缩率低
化学成份:双酚A环氧树脂十改性芳香族胺固化剂(C十C')
应用:混凝土修补浆、桥梁支承衬垫机床、机器支座及路轨螺栓灌浆、种铁锚及预应力钢缆灌浆
特点和优点:力学强度高、对多数材料粘着力良好、防水和化学腐蚀能力强
化学成份:双酚A环氧树脂+芳香族聚胺固化剂+石英砂(D+ D′)
质量指标:
由于产品的多样化,质量规格范围变化较大。

现将几种主要产品的规格列表如下:
安全措施:
虽然双酚A环氧树脂是一种无害的化学品,但仍需要相应的安全措施。

这是因为产品混合的溶剂(如丙酮)和添加剂以及中间产物,可能有一定危害。

同时酸酐固化剂一般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

以下列出了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措施。

保护措施:
(1)从工艺技术上不断改进,节能降耗。

(2)废水的分缓处理,尽量减少有毒有害废水的排放量,将水洗废水用来脱盐泥,脱盐泥废水再送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排放,废水中的盐,尽可能回收作为工业用盐。

(3)废渣也应分步骤处理。

过去,环氧树脂废聚物与盐泥一起排放,污水处理十分困难。

现在,我们对废聚物分级萃取,用溶剂将其中夹带的粗树脂萃取出来,送下批精致工序,萃取后的废渣滤饼再送去焚烧处理。

提高树脂质量指标的方法:
1.软化点
2.环氧含量
3.氯含量
4.挥发物含量
未来方向:双酚A环氧树脂作为基础的化学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工艺条件的完善使得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开发新的改性产品,增加新的官能团,添加更优良的助剂等多种措施使性能更优越的新产品不断出现,并应用到更多新的领域。

设计收获与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环氧树脂的生产面临太多问题,比如:
1、最基本要考虑厂房的大小的现实中的机器的大小
2、考虑各个生产的分工和厂房的道路的设计,为了达到效率,和方便,安全
4、还要考虑,安全,化学很多药品对人有很大的伤害,我们要保证每一个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5、生产结束了,我们应该怎么要处理废弃物,还要保证不对安全环境造成破环,还要不让资源浪费了。

6、还要考虑厂子将来的发展,看哪些产品是市场的需求和将来市场的必需品。

通过这次环氧树脂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

通过这次环氧树脂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环氧树脂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对环氧树脂的了解和将来的发展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环氧树脂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环氧树脂设计的基本的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的基本结构,提高了,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这次设计真心学到很多,面临的问题太多,考虑的问题太多,是否合理呀,是否可行,从设计就发展挺难的,但是结束了,感觉还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这次是真心思考了,每次小细节都非常重要,要不是设计出来的问题也特别多。

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我查了很多,还是有很多问题还是利用率不高,希望我能不断学习,去进一步减低成本和增加利用率也达到环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