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合集下载

2019年《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2019年《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2019年《道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沥青路面设计1.设计资料河南某地(Ⅱ)拟修建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7.0m。

其5中,行车道7.5m×2。

经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052辆/日, 交通年平均增长率为6.05%。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0类,根据表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公路新建部分路基平均填土高度1.8m,平均地下水位0.8m,平均冻深0.48m,土质为粘土质砂,其重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18.0kN/m3。

根据气象资料,连续十年路面最低气温平均值为-2℃。

路基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0.88,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取0.80,则经η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3MPa。

2.设计内容(1)交通分析;确定交通荷载等级。

(2)初拟沥青路面结构(结构层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层厚)。

(3)确定各层材料参数(各层材料模量、强度和土基的回弹横量)。

(4)轴载换算,计算Ne。

(5)进行路面结构验算。

(6)计算路基顶面和路表验收弯沉值。

3.设计所需参考资料(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附电子版);(2)路基路面工程(第五版),黄晓明主编;(3)道路工程教材。

4.设计验算好路网——在线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分析(APAD)(规范编写组提供的网页版程序)(/online_design.aspx)5.提交成果(1)课程设计计算书A4手写,要求过程详实,表格、公式规范。

注:计算书后面附“课程设计总结”1份。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A3一张,要求按照制图标准规范绘制。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指导教师:杨存志王思文使用班级:暖专12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环境工程系暖通教研室二OO八年十二月《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一、设计题目呼市某住宅小区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

二、原始资料(一)热负荷1、采暖面积:1、2、3、4# 住宅楼6000m2/幢5、6、7、8# 住宅楼8000m2/幢9、10、11、12# 住宅楼12000m2/幢2、物业管理用房及办公室等:3000 m23、外管线最不利环路长度:3200米(二)煤质资料1、煤种:乌达原煤;运输方式:汽车。

2、煤质元素分析:C ar=53.07%; H ar=3.27%O ar=6.05%; N ar=0.89%S ar=0.24%; A ar=26.28%W ar=10.02%; Q net,v,ad=21000KJ/Kg (三)水质资料1、总硬度:3.65mmol\1其中:碳酸盐硬度H T=3.65 mmol\1非碳酸盐硬度H FT=0总碱度:4.29 mmol\1负硬度:0.64 mmol\1城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压力0.25-0.35Mpa水温:12℃(四)气象资料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9℃,采暖天数167天。

2、大气压力:冬季90.09Kpa .3、最大冻土深度:1.20米。

4、地下水位:-2.6米。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一)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1、热负荷计算。

2、根据计算热负荷及其特点、燃料种类选择锅炉型号及台数。

(二)水处理设备选择1、决定水处理方法。

2、并根据处理水量选择设备型号及台数。

3、给定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

(三)给水设备及主要管道的选择计算1、决定给水系统。

2、选择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

3、选择软水箱。

4、确定定压方法,选择定压设备。

5、给水系统主要管道与阀门的选择计算。

(四)送引风系统设计1、计算锅炉送风量和排烟量。

2、计算决定烟风道断面尺寸构造。

3、决定送引风系统及其布置,并计算其阻力。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路线平纵横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包括平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的计算,竖曲线计算及超高和加宽值的确定;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公路用地范围图的绘制以及相关设计表格的填写。

培养学生遵守并运用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标准图和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对资料灵活、合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精确计算、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运用工程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掌握撰写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为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道路设计和施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根据分组课题完成相应路段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

地形平原区,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

对以下各项作设计计算及论述,编写设计说明书。

1、纸上定线在分组给定地形图的两控制点A、B间选取一条路线,要求有比较线,通过路线方案比较论证,确定最佳路线方案。

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和内容见《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详细设计计算(1)平面设计选定曲线半径,用公式计算路线中各转角点平曲线的几何要素,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同时确定路线的超高、加宽等值,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

(2)纵断面设计纵坡、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计算标高及填挖高度,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3)横断面设计拟定并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路基土石方计算绘制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用积距法计算横断面面积,计算土石方体积,编制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

三、设计成果1、设计总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路线方案,路线平、纵、横的设计与计算,土石方计算调配,排水设计等内容的说明;2、路线平面图一份;3、路线纵断面图一份;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张;5、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一份;6、各种设计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纵坡竖曲线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各一份。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建筑工程专业方向)土木建筑工程系年月42014《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设计题目简支梯形钢屋架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1.结构平面布置某地区单层单跨工业厂房机加工车间,屋架跨度及厂房长度90m,柱距6m,屋架下弦标高16.5m。

2.排架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上柱截面400×400);钢屋架铰支于柱上;1.5×6.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1。

?i屋面坡度100。

的吊车,计算温度高于-20C.车间内设有中级工作制、起重量?300KN3.材料4型,手工焊。

钢,焊条为E43钢屋架选用Q235-B.荷载(标准值)52kN/m防水层0.352kN/m0.40砂浆找平层(厚20mm)2)( 保温层 kN/m按附表取2kN/m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344(包括灌缝)2kN/m屋架及支撑自重)(0.12+0.011l2kN/m0.15悬挂管道2kN/m0.50屋面活荷载2)(按附表取屋面积灰荷载kN/m2kN/m雪荷载0.35)见附图(6.钢屋架计算简图及构件几何尺寸示意图三、设计任务.绘制钢屋架结构支撑系统布置简图(包括上弦水平支撑、下弦水平支撑、垂直支撑1。

)及系杆.设计该指定跨度的双坡梯形钢屋架,并绘制安装单元施工图及编制整榀屋架材料表。

2四、主要参考资料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张耀春.钢结构设计原理.北京:1.199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2.欧阳可庆..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基本原理.北京:.3.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2001建筑钢结构设计.4.王肇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五、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1.设计资料;2.结构平面布置简图、支撑体系简图;3.钢屋架计算简图及几何长度;4.荷载计算、荷载组合、节点荷载及支座反力计算;5.屋架内力计算:(1)单位节点荷载(P=1)作用于左半跨屋架的内力图;(2)利用结构的对称特点,当单位节点荷载(P=1)分别作用于屋架左半跨和右半跨时,可将屋架中相互对称的各杆件内力叠加,得到相当于单位节点荷载(P=1)作用在全跨屋架节点上的内力;(3)考虑三种荷载组合:a、全跨恒载+全跨活载(使用阶段);b、全跨恒载+半跨活载(使用阶段);c、屋架自重和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重+半跨屋面活荷载(施工阶段);(4)杆件设计内力的确定:按上述三种荷载组合情况,进行内力组合;6.屋架杆件截面选择(不考虑支撑与弦杆连接的螺栓孔对截面的削弱,不考虑上、下弦杆变截面);.屋架节点计算,至少计算一个下弦节点、一个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7.弦中央节点,并绘制节点大样草图(按1:3~1:5比例尺)。

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

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

洛阳理工学院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编者:李妙玲应用专业:数控技术一、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机床数控技术》理论课程学习完后进行。

《机床数控技术》是数控技术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基本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编程的特点和步骤,深化工艺处理技术和编程方法,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本课程设计共分两大类课题,每类20个(共40个题目):1)车削(通常为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4个台阶以上,包括一段凸圆或凹圆弧、一段螺纹);2)铣削(通常为轮盘和板)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轮廓线5段以上包括直线、圆弧,孔两种4个以上)。

参加本课程设计的学生分为4组,每组10-12人。

各班第一、三组做车削类零件,二、四组做铣削类零件。

每组选派一名组长,协助指导教师督促和检查课程设计进展,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

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针对设计任务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案;2)培养学生查阅技术手册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编制技术文档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1)任务布置、准备有关资料;2)绘制零件图;3)分析零件数控加工工艺;4)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卡;5)编写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四、要求完成的技术文件1. 绘制零件图一份;2. 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3. 走刀路线图一或多份;4. 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5. 设计说明书一份。

(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五、成绩评定依据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五级评分制综合评定成绩:1)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独立完成的能力、分折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2)提交的设计质量。

六、主要参考书[1]孙小捞,数控技术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课程主题的基本知识,理解课程主题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课程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课程主题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熟悉课程主题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课程主题相关问题。

•运用科学方法和思维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获取和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课程主题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和,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课程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课程主题的基本定义、相关术语及其内涵和外延。

2.课程主题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回顾课程主题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变脉络,了解当前的发展状况。

3.课程主题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分析课程主题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将结合具体的教材章节进行详细展开,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选用教材名称作为主教材,辅助以参考书籍等辅助教材。

•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音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课程代码制订人制订日期审定人 审定日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 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由指导教师提供,工程量采用预算作业成果。

官山三路1、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 (1)编写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

(2)编写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3)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横道图一张) (4)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3#图一张)(5)编写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

主要内容:建造特点,结构特点简介,以及装修特点,施拟建工程茂 名 路工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简介,以及工程所在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2)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

主要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份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

(3)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主要内容: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分部份项工程的划分;进度控制的计划系统,进度控制实施计划,编制横道图。

(4)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主要内容:水泥、砂、石砖、钢材以及各构配件需要计划表。

(5)施工平面图。

主要内容:水平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主要材料及构配件的堆放,仓库,搅拌站的布置,暂时设施的布置,施工现场道路,给排水,供电网络布置。

(6)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内容: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安全、质量措施,节约材料措施,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等。

1、书写的清晰,条理清晰,内容符合实施施工要求,用4A 纸书写。

2、进度计划表要用3# 图纸绘制;横道图一张。

3、施工平面图用3# 图纸绘制,应用标准图例绘制。

4、按设计内容顺序装订成册。

5、独立完成,如发现有抄袭现象,当零分处理。

1 周总成绩=出勤成绩 20%+评阅成绩 80%,具体标准如下:1)优秀标准: 90 分~100 分2)良好标准: 80 分~89 分3)中等标准: 70 分~79 分4)及格标准: 60 分~69 分5)不及格标准: 1 分~59 分课程代码制订人制订日期审定人审定日期学分:1 分学时:20 学时合用专业:建造工程管理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完整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船舶结构与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1

《船舶结构与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1

《分段结构图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及分配任务:绘制1000t沿海货船某甲板或底部分段结构图参考图纸:<船体制图>书习后附页设计分段:1、#6~#25上甲板分段肋位剖面图:5个(#8、#11、#12、#16、#21);一般剖面图:2个(舱口纵桁、肘板),向视图:1个;节点图:7个。

2、#25~#44上甲板分段肋剖面图:3个(#26、#34、#36);一般剖面图:4个(舱口纵桁、舱口肘板、中桁、间断纵骨);节点图:7个。

你安排时(选择第1个就可以了)二、具体要求及说明1、绘图比例及图幅比例:(1)主视图及剖面图形1:50(2)节点图形1:10或1:20图幅:A3图3张;A2图1张2、图面布置主视图在第一页,剖面图可放在第一、二、三页,节点图放在节点所在剖面图一页上,明细栏在第一页3、件号编制采用名称、尺寸、形状完全相同编一个件号。

每个分段大约五十几个件号。

4、说明:(1)甲板分段结构图:纵向(一般)剖面图的甲板纵向曲度可乎略;梁拱画法参见型线图(梁拱高在中横剖面图中);甲板平面图的外板形状根据基本结构图甲板图(换算)来画;肋位剖面图外板形状根据肋骨型线图定;甲板板缝左右舷均画。

三、焊接要求1、甲板分段结构图(1)甲板板对接焊缝采用I型自动焊接。

(2)甲板纵桁与甲板板以及纵桁面板与腹板的连接采用交错断续焊k=6,l=75,e=175。

(3)甲板纵桁与横舱壁的连接采用双面连续角焊k=6。

(4)强横梁与甲板板以及强横梁面板与腹板的连接采用交错断续焊k=6,l=75,e=175。

(5)普通横梁与甲板板的连接采用交错断续焊k=6,l=75,l=225。

(6)肘板与其它构件的连接采用双面连续角焊k=5 。

(7)甲板纵骨(挺筋)与甲板连接采用单面连续角焊,焊角高度为4。

四、注意(1)肋位剖面图、甲板梁拱线可做梁拱板(或画折线式)。

(2)1000t海船#25~#80之间有甲板中桁材,在甲板图上画粗双点划线。

(3)肋距=6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 计 课 题:
设计内容:
1、 抄画零件图(零件图见附图) 1张
2、绘制毛坯图
1张
3、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
1套
4、指定工艺装备(专业夹具或刀具) 1

5、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3000字) 1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老师 发给任务书日期 规定完成任务日期
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数控技术教研室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1、 附图1所示为S195柴油机喷油泵体零件图,要求按中批生产规
模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下列指定工序的工 艺装备: 1、 钻两端Φ4中心孔夹具 2、 铣22.5±0.21端面夹具 3、 钻、扩、铰Φ23内孔夹具 4、 钻、扩、铰Φ14H 7内孔,攻丝M20×1.5夹具 5、 钻法兰面3-Φ8.5孔夹具 6、 铣35°斜面夹具 7、 钻、攻M12×1.25及Φ8孔夹具 8、 铣12平面夹具 9、 铣窗口宽22平面夹具 10、 铣窗口槽宽8夹具。
2、 附图2所示为某柴油机连杆零件图,要求按中批生产规模制订 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设计下列指定工序的工艺装 备:
1、 同时铣大、小两端面的双工位铣夹具 2、 钻、扩、铰小头孔钻夹具 3、 钻、扩、铰大头孔钻夹具 4、 铣大头外圆铣夹具 5、 磨大头孔磨夹具 6、 车小头端面。镗小头孔及倒角车夹具 7、 精磨大头孔磨夹具 8、 检验大头孔与小头孔中心距,两孔轴线的平行度检验夹具。
(2) 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 力。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及设计相 应的工艺装备等基本技能。
二、设计方法和步骤 1. 分析、研究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
(1)熟悉零件图,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工作条件及作用。 (2)了解零件的材料,以便合理地选择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 (3)分析零件图上各项技术要求,确定主要加工表面和次要表面, 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画毛坯图 (1)根据生产类型、零件结构、形状、尺寸、材料选择毛坯的制造方 式,确定毛坯精度。 (2)查阅有关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用查表法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 量公差。 (3)绘毛坯图。步骤如下:
(1) 选择定位基准。 (2)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根据各表面的加工要求,先选定
最终的加工方法,再向前确定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决定 表面加工方法应注意每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 度,先主后次,再分析要采用哪些热处理。 (3) 工序集中与分散。考虑哪些表面的加工适合在一道工序中 完成,哪些应该分散在不同的工序中完成。
1) 先用粗实线画出经简化了次要环节的零件图的主要视图,将已 确定的加工余量加在各相应被加工表面上即得到毛坯轮廓。
2) 为表达清楚内部结构,可进行必要的剖视。 3) 在图上标出毛坯主要尺寸及公差。 4) 标明技术要求。 3.拟订工艺路线 对于比较复杂的零件,要考虑几个加工方案,分析比较后,选出 比较合理的加工方案。
以及教师的例题意见,自己的见解与结论等。每设计阶段后,随即可事 理编写出有关部分的说明书,待全部设计结束后,只需稍加整理,便可 装订成册。
说明书包括的内容有: 1、 目录 2、 设计任务书 3、 总论或前言 4、 对零件工艺分析(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结构工艺性,关键表面
的技术要求分析等) 5、 确定生产类型。采用流水线,自动线生产时还应计算生产节拍。 6、 毛坯选择与毛坯说明 7、 工艺路线的确定(粗,精基准的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1) 简图可按比例缩小,可只画出与加工部位有关的局部视 图,除加工面、定位面、夹紧面、主要轮廓面,其余线条 可省略。
2) 被加工面用粗实线表示,其余用细实线。 3) 应标明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及粗糙度要求。 4) 定位、夹紧面应以规定的符号标明。 5、指定工艺装备的设计 学生由指导老师确定,指定设计相应某一道工序的专用夹具或专用刀 具。并进行相应的设计方案分析及计算。 三、撰写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是课程设计总结性文件。通过编写说明书,进一步培养学生 分析,总结和表达的能力,巩固、深化在设计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是 本次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书应概括地介绍设计全貌,对设计中的各部分内容应作重点说 明,分析论证及必要的计算,要求系统性好,条理清楚,图文并茂充分 表达自己的见解,力求避免抄书文内公式图表,数据等出处,应以“[ ]”注明参考文献的序号。 说明书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图例清晰。 学生一开始就应逐项记录设计内容,计算结果,分析意见和资料来源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有关的专业课程及进行相应实习
后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应用本课程及其 他所学课程地理论和实际知识,进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并 设计相应的工艺装备。以达到:
(1) 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编制一个中 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并能设计相应的工艺装备的能 力。
(2) 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公差一般按经济加工精度确定,若 基准重合,根据加工、余量可以求出工序尺寸,经济加工 精度公差按入体分布原则确定;若基准不重合,要通过尺 寸链求算。
(3)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切削用量。先确定切削深度,然后根据 表面粗糙度选择较大的进给量,最后查表求出相应的切削 速度。
(4) 制订时间定额。 (5) 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卡中工序简图的要求:
(4) 初拟加工工艺路热处理按段穿插,检验按需安排。 (5)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应认真阅读有关的手册,将选择 的机床或工装的有关参数记录下来。 (6)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4.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 确定加工余量。可查阅有关的手册按工艺路线的安排,每 个工序、每个表面加以确定。
工序集中与分散的考虑,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加工设备与工艺 装配的选择,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等)。 8、 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9、 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10、工艺装备设计的方案分析与有关计算。 四、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根据设计的工艺文件,图样和说明书质量,以及平时的工作态度,独 立工作能力,遵守纪律等诸方面表现,来综合评定,设计成绩分优、 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