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方案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方案

人感染HN禽流感防控方案1.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是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一种病毒,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粘膜等感染方式传播。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喉咙痛、气促等)或胃肠道症状(腹泻、呕吐等),并可能演变为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2.禽类防控禽类是H7N9禽流感的主要宿主,因此必须对禽类进行有效的防控。

(1)规范养殖。

加强对鸡、鸭、鹅等禽类的管理,禁止饲养禽类在禁养区、不合格养殖场和市场摆摊,增强养殖环节的监管和管理。

(2)加强监测。

加强禽流感的病原学监测,随时掌握发病情况和病原学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加强卫生管理。

定期对禽舍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规范屠宰管理,防止禽类在屠宰过程中传染病毒。

3.个体预防措施(1)控制禽、家禽等家畜。

减少接触家禽的机会,如不去市场买家禽、不到家禽养殖场、不要喂养禽类等等。

(2)筛查禽类产品。

食用禽肉、鸡蛋等禽类产品前,一定要购买正规场所合格的产品,并彻底烹饪熟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3)保持卫生。

勤洗手、用餐前后洗手保持卫生;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等行为。

(4)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不要去病区、不要接触病人、减少人员聚集等行为。

4.疫情控制(1)及时发现病例。

对发生H7N9禽流感病例的地区和人员,及时排查和诊断,掌握病例状况,增强对病人和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封闭观察和隔离措施。

(2)加强医疗防护。

为医务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衣、护目镜等,建立紧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预防与控制禽流感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协作意识。

(4)科学研究。

加强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提高疫苗、药物等的研发与应用水平,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科学、丰富的手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病情概述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感染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首次发现以来,H7N9禽流感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是H7N9病毒最活跃、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

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通过禽类到人类的直接传播引起人类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或照顾的患者,由性状相对清楚或难以区分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在医疗机构内引起临床感染。

医院感染因病原菌、宿主、病原传播途径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发生在任何形态的医疗机构和治疗环节中。

对于H7N9禽流感患者的医院感染,主要是由于医院内部没有严格的个人防护和环境控制措施,使得患者所接触的物品、人体液等成为传染的载体进行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是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

为了控制医院感染,我们应该落实以下几步:1.采取隔离措施。

病患应该隔离在单人房间,室内应该保持通风流通,符合标准的隔离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应该得到妥善的使用和管理。

治疗人员应该按要求使用相应的防控设备。

2.加强个人卫生。

治疗人员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应遵守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洗手、穿戴防护装备等措施必须正确执行和管理。

3.加强环境管理。

对于患者周围的环境应该加强清洁消毒,特别是在H7N9禽流感病患的感染区域应该加强消毒和清洗。

同时,治疗操作室和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关键。

4.加强健康教育。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医疗机构中应该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除了在医院中加强预防和控制以外,大众同样可以采取方法预防禽流感,逐渐降低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

1.避免去禽类市场或养殖场。

在疫情高发期间最好远离这些地方,以保障个人健康和安全。

2.加强个人卫生。

科学正确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及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勿用生水等等。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

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一、背景介绍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首次在中国发现并报告于2013年。

该病毒主要传播于家禽及野生鸟类之间,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禽类污染的场所、器具、食品等途径感染。

该病毒传播快速、致病性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二、预防措施1.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前往禽类市场、食品加工场所等高风险地点。

2.提高个人免疫力:均衡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个体健康水平。

3.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洗及消毒家庭、工作场所等环境,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4.接种疫苗:及时接种禽流感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5.教育宣传:加强对H7N9禽流感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和防控意识。

三、监测和早期诊断1.加强动物监测:开展全国范围的禽类流感抽样监测,发现病例及时进行隔离。

2.建立早期诊断体系: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病例的早期发现率,减少病毒传播。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病情传播的规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病例隔离与治疗1.病例隔离:对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减少传播风险。

2.病例治疗:对于确诊病例,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支持疗法,加强对病患的护理。

同时,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提高病例的康复率。

五、环境消杀1.禽舍环境消毒:对养禽场等高风险场所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杀,确保禽类环境的清洁卫生。

2.食品安全控制:加强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3.场所消杀:加强禽类市场、食品加工场所、集中居住区等场所的消杀工作,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六、应急准备1.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前布置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以便应对疫情的发生。

2.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责任心。

3.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H7N9禽流感的威胁。

七、社会参与1.加强政府领导:政府要加强对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保障资源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毒隔离、防护制度

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毒隔离、防护制度

南安市海都医院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指导我院做好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根据卫生部《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4 年版)》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一)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 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按要求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

(三)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二、隔离技术(一)隔离的原则。

1.对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不设陪护。

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观察室内进行。

2.根据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疑似患者应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有明确的标识。

(2)隔离观察室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应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有盖容器(收集脱下的防护用品),室内放置脚踏式医疗废物容桶及利器盒(3)尽量减少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医务人员数量。

(4)隔离观察室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5)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

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

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及时洗手,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

1.发热门(急)诊设立发热门(急)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

发热门(急)诊应采取如下措施:(1)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2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2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自2013年以来已经造成了许多人的感染和死亡。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H7N9禽流感的传播,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疫情监测、个人防控、养殖场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

一、传播途径防控策略1. 了解传播途径: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禽类感染,人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类、饮用未煮沸的鸟类血液、粪便等方式感染。

了解传播途径的重要性在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2. 禽类监测与管控:加强对家禽、野生禽类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患病禽类,并对其进行封堵、扑杀和安全处理。

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管,确保环境卫生,避免禽流感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 停售活禽市场:临时关闭活禽市场,推行禽类无害化处理,减少人类与禽类接触的机会,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疫情监测与预警1. 建立疫情监测体系:完善早期监测、报告和预警机制,提高疫情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2. 增加疫情监测频次和范围:加强对家禽、野禽和人群的监测,及时掌握病毒的传播动态和人群感染情况,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3. 提高疫情预警能力: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及时预测疫情走势,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加强疫苗研发和应用,提高人群免疫力。

三、个人防控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禽类或禽类产品后。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减少病毒侵入机会。

2. 戴口罩:在禽类密集场所工作或接触禽类时,及时戴上医用口罩,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3. 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健康饮食:食用禽肉时,确保充分煮熟,避免生食食品,减少感染的可能。

四、养殖场控制措施1. 防止病毒的进入和传播:加强养殖场的隔离措施,禁止外人进入养殖场,并加强与外界的交通管控,避免病毒的传播。

202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202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2024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2024年H7N9禽流感感染人数剧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的扩散,制定了以下禽流感防控方案: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
1. 建立全面覆盖的禽流感监测网络,定期采样检测发现疫情。

2. 加强疫情预警能力,对禽流感相关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及时通报并采取措施。

二、提高疫苗研发和生产水平
1.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疫苗研发,争取早日获得有效疫苗。

2. 提高疫苗生产能力,确保足够的疫苗供应。

三、加强禽类养殖环境管理
1. 增强养殖场的卫生防疫措施,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2. 优化饲养密度,提高禽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四、健全禽类产品质量检测制度
1. 加强对禽类产品的质量检测,确保禽类产品的安全。

2. 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违规生产销售禽类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五、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1. 开展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增强公众的防控意识。

2. 在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六、强化跨部门合作
1. 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禽流感疫情。

七、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治措施
1. 制定健全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2. 增加救治能力,提高对禽流感患者的救治效果,尽早控制感染。

以上是2024年H7N9禽流感的防控方案,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疫苗研发生产、养殖环境管理、禽类产品质量检测、社会宣传教育、跨部门合作和完善应急预案救治措施等措施,全力遏制禽流感疫情的蔓延。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一、H7N9禽流感的基本介绍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

它是一种来自家禽的人畜共患病,可以通过家禽、尤其是禽类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人类。

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病程呈现出重症肺炎的特征,死亡率较高。

因此,对于H7N9禽流感的防控非常重要。

二、预防措施1. 家禽场的管理和监测(1)做好家禽场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家禽舍、饲料厂和家禽运输车辆等。

(2)控制家禽场的野鸟和害虫,以避免它们带来病毒感染。

(3)加强家禽场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鸟类的监测和处理(1)加强野生鸟类的监测,特别是候鸟迁徙期间。

(2)发现死亡的野生鸟类,应及时采集样本送检,以确认是否感染禽流感病毒。

(3)如果发现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野生鸟类,应进行消毒处理并告知相关部门。

3. 禽类及其产品的卫生管理(1)确保家禽及其产品的来源可靠,要求有相应的合格证明,并要求加工环节也要符合卫生标准。

(2)加强禽类及其产品的运输过程中的卫生监管,防止疫情蔓延。

(3)加强禽类及其产品的销售环节的管理,确保出售的禽类及其产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4. 个人防护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2)避免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如必须接触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

(3)避免吃生或未煮熟的家禽和家禽产品。

三、早期识别和报告1. 医疗机构的提高警惕性(1)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禽流感病例的监测和诊治。

(2)病例监测包括对呼吸道感染、肺炎和畏寒发热等相关病例进行留样、核酸检测等。

(3)医务人员要及时将疑似病例报告给相关卫生部门。

2. 早期病例报告(1)疫情爆发初期要加强对病例的追踪调查,及早发现新病例。

(2)加强病例报告机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四、疫情控制和治疗1. 疫情监测和警报(1)建立禽流感疫情的监测网络,收集各地疫情数据。

(2)通过监测数据来预警疫情,及早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 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 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 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4、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进行终末处理。


5、要求全体医师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各 医师接诊病人时,尤其是预检分诊点更要 做好防护工作,为前来就诊的呼吸道疾病 患者免费发放口罩,同时医务人员在诊疗 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 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 生等措施。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 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 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 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 后。
保护你的双手
冲净皂液
正确干手
不长时和腐蚀性物品戴手套
特别提醒
所有的化学消毒剂都有 毒性! 不能过度使用!
如果保护不得当-你的双手
人感染H7N9禽流感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为进一步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 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根据《人感染 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 年版)》等规范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发现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 照有关要求,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做 好相应处置工作。
手卫生的重要性

接触
病菌

洗手

沾满各种病原菌的双手
什么时间洗手?
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从同一患者
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防控制度
全院各科室:
为进一步完善人感染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确保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根据卫生部《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特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防控制度》,请相关科室遵照执行。

一、基本要求
1、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按要求在门、急诊设置预检分诊点,做好疑似病人的就诊工作,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

3、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二、隔离措施
1、在门诊、急诊设立预检分诊处,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疑似患者及陪同者应佩戴外科口罩。

2、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不设陪护。

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留观室内进行。

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
(1)疑似患者应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有明确的标识。

(2)隔离观察室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应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有盖容器(收集脱下的防护用品),室内放置脚踏式医疗废物容桶及利器盒。

(3)尽量减少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医务人员数量。

(4)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

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

4、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及时洗手,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三、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防护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按照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合适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3、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着装,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四、消毒措施
(一)空气消毒
1、在有人的情况下,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空气流通。

2、在无人情况下每日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

(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应当每日2次进行清洁消毒,受到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与消毒。

1、清洁消毒的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

(2)所有清洁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3)清洁消毒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

抹布、拖把要标识清楚,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400mg/L~7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拖把、抹布、地巾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三)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隔离衣每次用后密闭运送洗衣房,专机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每次使用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四)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密闭运送洗衣房,专机清洗消毒。

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非一次性使用螺纹管、氧气湿化瓶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置。

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2遍.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保存。

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压舌板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观察室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7、患者使用后的痰盂: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五)终末消毒:接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的诊室或观察室,当该病人离开后,应当对其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30分钟。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发热门诊产生的所有废物均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封口严密并贴上标签,专人定时收集,交接记录齐全。

附件:1、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转运流程:
附件1、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
1)穿戴防护用品程序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 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2)脱防护用品程序
a)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b)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c) 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附件2、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转运流程:
1)转运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外科口罩→将患者安置在负压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隔离病房→车辆及设备消毒→开窗通风→脱去手套进行手卫生→依次脱去防护物品→洗手→淋浴更衣。

2)转运人员穿戴及脱摘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洗手或手消毒→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穿隔离衣→戴手套。

脱摘防护物品流程:摘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隔离衣→洗手或手消毒→摘口罩帽子→洗手或手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